城市是幸福的“围城”吗?

来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_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以及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物质生活条件差距不断扩大,但一些实证分析表明,中国农村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却强于城镇居民。本文将这种悖论式的事实置于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现实之中,运用Order Probit模型对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一方面,城乡幸福悖论主要源于城乡居民不同的主观心态:控制绝对收入、相对收入及个体特征等相关变量之后,城市居民并不比农村居民更幸福,然而,一旦加入城乡居民对“命运”、“家境”和“进取心”等主观心态,城市居民幸福感会高于农村居民幸福感。另一方面,如果控制包括主观心态在内的其他条件,在那些绝对收入超过16 013.7元的居民中,农村居民幸福感要强于城市居民;当绝对收入低于16 013.7元时,城市居民仍然比农村居民幸福。分析结果启示我们,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都只是发展的路径而非发展目的,城市化进程有可能是建造“幸福围城”的过程,从而违背城市化发展的基本初衷。就发展的终极目的而言,城市化也不是发展的唯一路径,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民提供均等化的公共基础服务,在农村同样能增强人们的福祉。
  关键词 主观幸福感;城乡幸福悖论;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化
  中图分类号 F0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4)06-0016-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4.06.00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由1978年的182.7元上升到2010年的1.3万元。如果把城市居民收入中一些非货币因素,如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种社会福利考虑在内,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福利水平差距则更大。但是,许多实证分析表明,中国农村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却强于城镇居民[1-2]。城乡居民物质生活水平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真的存在这种此长彼消?或者说,真的存在城乡幸福悖论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农民为什么还要挤进城市?难道城市是幸福的“围城”?发展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公民幸福。在中国倡导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同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从发展的终极目标去反思和分析这些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回答问题,我们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 2005、2006、2008三年数据(很可惜2010数据尚未公开),运用Order Probit模型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了收入、相对收入及人口统计特征等变量后,2006年數据显示存在显著的城乡幸福悖论,而从2005、2008年数据中虽然可以观察到城乡幸福悖论的迹象,但在统计上并不显著。为了不至于由此简单得出“是否存在城乡幸福悖论取决于时间与调查样本”这样的模糊结论,本文专注于2006年数据的分析,希望仔细考察城乡幸福悖论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因素侵蚀了更好的城市物质生活给人们带来的幸福效应。
  本文第二部分考察相关研究文献,从中吸取思想营养,并为我们的实证分析寻找新的突破方向;第三部分是模型、数据及相关变量的说明;第四部分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第五部分则是全文的总结和政策建议。
  1 文献述评
  幸福问题是人类社会古老而常新的研究论题之一,引起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众多学科的共同关注。在经济学领域,学者们更关注收入、失业、通货膨胀等客观条件对幸福感的影响。Easterlin[3]的实证研究表明,一方面,在一国内部,富人确实比穷人更加幸福,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快速增长的人均GDP(或GNP)并没有相应地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另一方面,跨国比较研究并没有显示富国比穷国更幸福。自此,人们将幸福不随收入增长而增加的现象称为“幸福收入悖论”或“Easterlin悖论”。Frey and Stutzer[4]和Ng[5]的研究也表明,收入与幸福的确存在负相关关系,从而进一步支持了“Easterlin悖论”。
  寻找对“幸福收入悖论”的合理解释,成为经济学家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一些研究表明,在收入尚未满足基本需求的水平时,收入与幸福感正相关,当收入超过基本需求水平之后,收入和幸福的正相关性将不复存在[6-7]。另一些学者认为,收入通过非收入因素间接影响幸福感,收入与幸福之间的弱相关性,可能是因为忽视了这种间接效应[8-9]。一些文献也注意到人口特征、社会环境(包括民主和社会条件)对幸福感的影响[6,10]。
  关注收入、失业、通货膨胀等客观物质条件对幸福感的影响,一直是经济学研究幸福问题的重要路径,我们不妨将其称之为研究幸福问题的客观路径。当人们发现外在的客观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不甚显著时,许多学者逐渐转向以主观心理因素解释幸福的差异,即研究幸福问题的主观路径。从现有的文献看,研究幸福问题的主观路径有两个切入点:其一,强调比较心理或攀比心理[11-12]。其二,强调适应性心理[4,13]。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而城乡居民幸福感并未相应增强这一事实为国内许多学者所关注[1-2,14-15]。也有学者关注我国城乡幸福感差异问题,其研究思路无外乎两种:或者在回归中通过户籍项,或者直接进行样本分组,关注的重点是城乡收入或其他客观物质方面的差异对城乡幸福居民幸福感产生的不同影响。比如,罗楚亮[1]通过城乡样本分组的方法,对我国城乡幸福差异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他认为,较低的收入预期是农村居民幸福感较高的主要原因。
  从现有研究文献中,我们可以形成两个基本判断,从而也启示我们关于城乡幸福悖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第一,总体而言,经济学关于幸福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围绕“Easterli悖论”展开,关注的焦点是纵向上的幸福收入悖论问题。仔细反思Easterlin[3]的研究结论,不难发现,“Easterlin悖论”的含义是双重的:首先,在一个经济体之内的,就纵向的历时态而言,幸福并不是随收入的增长而增加;其次,在不同经济体之间,就横向的截面而言,国民的幸福感并不随着富裕程度的提高而增加。从这个角度看,关于“Easterlin悖论”的解释绝大部分是针对第一层面即纵向上的幸福收入悖论问题,而对第二层即横截面上的幸福悖论问题关注较少。   由于我国特殊的城乡二元结构,农村居民不仅在收入上低于城市居民,在赋权和发展机会方面与城市居民相差甚远,再加上户籍限制,使得城乡分割为“富”与“穷”两个截然不同的社会系统。中国城乡幸福悖论更多的是横截面上“Easterlin悖论”,这既是我们对研究对象的一种基本判断,也构成本文在研究视角上的一种创新。
  第二,从关注影響幸福的客观因素到强调人们的主观心理,研究幸福问题的两个路径彼此交融。幸福感是人们评价自身的生活质量而产生的主观感受,它依赖于一定的客观外在事实,更与主观心理密切相关。
  在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不仅表现在经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重要的是在物质生活基础上形成的彼此迥异的城乡生活方式、精神文化以及居民的生活心态与价值观念。基于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客观现实,我们将影响幸福的客观因素、人生态度因素纳入模型中,并使其与户籍项发生交互作用,以分解客观因素、以及人生态度因素对居民幸福感的不同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在城乡之间的差异,这是本文区别于现有文献的又一个创新。
  2 模型、变量与数据
  主观幸福感是人们对自身目前生活质量进行积极的评价[16]。幸福感的测量一般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根据受访者自我报告的幸福程度进行基数赋值。被解释变量主观幸福感是从1到5的序数变量,相邻选项之间存在不可比性,因此,直接使用最小二乘法(OLS)有欠妥当,本文采用有序概率模型(Ordered Probit Model)分析我国城乡居民的幸福感。
  人生态度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关于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以及城乡生活水平差距的客观存在,加上农村相对封闭的环境,农村逐渐形成一种区别于城市的“亚文化”。当几代人的努力都无法冲破“农”之藩篱、无法改变自身生活处境的时候,许多农村居民在主观上或积极或被动地接受了这种亚文化,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心态,亦即被一些人称之为“农民心理”的东西。这种心理通过文化的传承而获得的,它潜藏于心灵深处,构成人生态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用命运、家境及进取心在事业成功的重要性反映不同的人生态度,并以此视角分析城乡幸福悖论。变量具体描述性统计见表1。
  3 实证结果与分析
  我们分别运用2005、2006、2008年CGSS调查数据,将城乡居民幸福感对收入等变量进行回归(见表2),我们发现,在控制绝对收入、相对收入及人口统计特征等变量后,在2006年的数据回归中城市户籍项显著为负,说明2006年存在显著的城乡幸福悖论。而2005、2008年虽然存在城乡幸福悖论的迹象(回归系数为负),但在统计上并不显著。
  为了不至于由此简单得出城乡幸福感差异因时间和调查样本差异而不同这样的模糊结论,本文专注于分析2006年数据,希望仔细考察城乡幸福悖论背后的原因。
  为了观察绝对收入、相对收入及预期收入在城乡社会经济二元结构中对幸福感所产生的不同效应,本文增加了城市户籍与绝对收入、相对收入及预期收入交互项;为了观察居民的生活态度在城乡二元社会中对幸福感所产生的不同效应,我们在模型中还增加了城市户籍与生活态度变量的交互项。
  在模型(1)、(2)、(3)中,人口特征变量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有着与我们预期相一致的方向,且在统计上是显著的。而且,主要的人口特征变量的回归系数甚至表现出惊人的稳定性。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们的模型设置的可靠性与回归分析的稳健性。
  模型(1)的回归结果表明,控制了预期收入变量后,虽然预期收入对被解释变量即城乡居民幸福感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但是,此时虚拟变量“城市”的回归系数仍然为负(当然在统计上并不显著),因此,我们仍然不能排除城乡幸福悖论的存在。
  显著为正。这正是本文关注的焦点。这就是说,在控制了收入变量、人口特征变量之后,如果城乡居民有着相同的主观心态度,城市人口的幸福感会高于农村居民幸福感。
  模型(3)的进一步分析表明,人生态度对生活在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居民幸福感,所产生的效应是不同的。
  其一,农民越是“认命”,其幸福感越是增强,“认命”每上升一级,农村居民幸福感上升的概率增加1.44%;城市居民“认命”每上升一级,反而会导致幸福感以4.67%(0.014 4-0.061 1)的概率下降。在农村,祖祖辈辈依靠、依恋大自然,社会关系自成一体、相对封闭,“听天由命”的淡然心态油然而生。这种心态是淡然的,同时也是积极的、由衷的、乐观的,它恰好能够给农村居民幸福感带来积极的效应,正所谓“憨人自有憨福”。在城市,社会经济急剧变化、生活节奏急促逼仄,很难容得下居民“听天由命”那种淡然而积极乐观的心态。
  其二,相比城市居民而言,农民更看重家境,农村居民对家境重要性的认知每上升一级,其幸福感上升的概率提升5.54%;而城市居民如果看重家境,他的幸福感以0.49%(0.055 4-0.060 3)的概率下降。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解释这一结果:一方面,城市和农村家庭在结构、规模、关系等方面的不同。另一方面,在二元社会结构下,城市与农村不同的社会环境,使得个人发展与家庭境况的关联程度不同。因此,当问及“在您看来,家境在事业成功中重要性是怎样的?”时,在更为传统的农村社会,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农民的幸福感越高。然而,在城市,在原本个人努力对于个人发展更为紧要而家庭因素不是那么凸现的现代社会,如果城市居民非常看重家境在个人事业成功中的作用,所流露的更多信息是被访者在现代城市社会中因为各种原因而滋生的非积极心态,其幸福感的缺损也是可以理解的。
  其三,努力进取的积极心态,能够提升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却降低了农村居民的幸福感。被访者对进取心在事业成功中重要性的认知每上升一级,农村居民的幸福感以1.92%的概率下降,而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则以1.17%(-0.019 2+0.030 9)的概率上升。我们可以从城乡二元结构下不同的发展机会找到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在城市,城市居民努力进取的积极心态之所以能够增强其幸福感,是因为他们有着相对优越的客观社会环境,个人积极进取、广阔的发展机会、个人成就与幸福,三者之间是内在一致的;在农村,由于在客观条件、发展机会、制度安排等方面的不足,努力进取未必就能取得好的结果。   此外,模型(3)回归结果表明,绝对收入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正效应大于城市——绝对收入对数值每增加一个单位,农村居民幸福感以7.1%的概率显著上升,城市居民幸福感上升的概率仅为1.01%(0.071 0-0.060 9);但是,相对收入对城市居民幸福感的正效应却大于农村——相对收入每提升一单位,农村居民幸福感以19.1%的概率上升,而城市居民幸福感上升的概率则更大,约为27.6%(0.191+0.085)。上述结论与大多已有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低收入群体(农村居民)更加重视绝对收入的增加,而高收入群体(城市居民)更关注相对收入的改善[11-12]。
  我们在模型(3)中还有一个有趣的发现:虽然户籍项系数显著为正,但是,户籍项与绝对收入对数、命运及家境的交互项系数却显著为负。这意味着,绝对收入、人们对命运和家境的认知,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导致城乡幸福悖论。
  首先,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前提下,当绝对收入对数取值约为9.681 2(0.668÷0.060 9),即绝对收入达到16 013.7元(e9.681 2)时,是城乡幸福悖论的拐点: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在那些绝对收入超过16 013.7元的居民中,农村居民幸福感要强于城市居民;当绝对收入低于16 013.7元时,城乡幸福悖论消失,城市居民仍然比农村居民幸福。这一实证结果与我们平时对城乡生活的观察比較吻合。绝对收入16 013.7元低于样本均值22 471.4元,只相当于71.6%的均值水平,超过这一拐点值的家户样本有3 545个,占整个样本的比例大概是43.94%。其中,超过绝对收入值的农村样本量仅有620个,占农村家庭样本量的比例为19.02%;而城市样本中超过这个值的有2 925个,占城市家庭样本量的比例为60.82%。这说明,如果除绝对收入之外的其他条件相同,那么,就可能有19.02%的农村居民的幸福感超过60.82%的城市居民幸福感。
  其次,控制其他变量不变,命运认知的取值为10.932 8(0.668÷0.061 1),是命运认知导致城乡幸福悖论的拐点。家境认知导致城乡幸福悖论的拐点是11.078(0.668÷0.060 3)。然而,在现实中,命运和家境认知的最大值是5,远远低于上述两个逻辑上的拐点值。因此,即使命运取最大值,或者家境取最大值,均不存在城乡幸福悖论。这一结论进一步验证了我们此前关于人生态度变量影响城乡居民幸福感的基本结论。
  4 基本结论与启示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以及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物质生活条件差距不断扩大,但是,一些实证分析表明,中国农村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却强于城镇居民。既然如此,如果农民为什么还要挤进城市?难道城市是幸福的“围城”?城里城外哪方面的差异造就了这种城乡幸福悖论?
  反思“Easterli悖论”及其后续研究文献,我们获得两点研究灵感,从而形成了本文不同于现有相关文献的分析思路:其一,把城乡幸福悖论事实放置于中国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现实之中,从横截面不同社会系统比较的视角,而不是同一系统中纵向的幸福收入关系视角,去审视这一悖论事实。其二,将幸福问题的客观研究路径与主观研究路径融合起来,特别关注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在物质生活基础上形成的生活方式、精神文化以及居民生活心态与价值观念的差异。
  我们运用Order Probit模型对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中存在城乡悖论事实的2006年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城乡幸福悖论源于城乡居民不同的主观心态。尽管城市居民在收入、医疗、教育等方面均优于农村,然而,控制绝对收入、相对收入及个体特征等相关变量之后,城市居民并不比农村居民更幸福。但是,一旦加入城乡居民对“命运”、“家境”和“进取心”等主观心态,城市居民幸福感会高于农村居民幸福感。就此而论,如果城市是“幸福的围城”,那么,它就在居民的心里,生活心态的变化决定了“围墙”的高度。
  然而,主观心态总是外在的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我们应该进一步追问,城乡居民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生活心态。本文的分析还揭示这样一种深层的事实:如果除绝对收入之外的其他条件都相同,那么,在那些绝对收入达到或超过71.6%的均值水平的城乡居民中,农村居民(占农民样本量的19.02%)的幸福感超过城市居民(占城市居民样本量的60.82%)的幸福感。
  最好的社会应该是公民最幸福的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公民幸福。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都只是发展的路径而非发展的目的。本文分析结果启示我们:第一,城市化进程有可能是建造“幸福围城”的过程,从而违背了城市化发展的基本初衷。因此,在推进城市化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进程中,应该关注居民心灵感受及其变化,引导物质生产、物质生活变化所需要的新的精神生活方式;第二,就发展的终极目的而言,城市化并不是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唯一路径,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民提供均等化的公共基础服务,在农村同样能增强人们的福祉。
  (编辑:刘呈庆)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罗楚亮.城乡分割、就业状况与主观幸福感差异[J].经济学(季刊),2006,(3):818-837.
  [2]张学志,才国伟.收入、价值观与居民幸福感[J].管理世界,2011,(9):63-71.
  [3]Easterlin R. Does Economic Growth Improve the Human Lot? Some Empirical Evidence[C]// David P, Reder M. Nations and Households in Economic Growth. New York : Academic Press, 1974.
  [4]Frey B S, Stutzer A. Happiness and Economics: How the Economy and Institutions Affect Wellbeing? [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2.   [5]Ng YewKuang. From Preference to Happiness: Towards a More Complete Welfare Economics[J]. Social Choice and Welfare, 2003, (20): 307-350.
  [6]Veenhoven R. Developments in Satisfaction Research[J].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1996, 37(1): 1-46.
  [7]Layard R. Rethinking Public Economics: The Implication of Rivalry and Habit[C]//Bruni L, Porta P L. Economics and Happiness: Framing the Analysi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147-169.
  [8]Luttmer, Erzo. Neighbors as Negatives: Relative Earnings and Wellbeing[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5, 120(3): 963-1002.
  [9]Di Tella R, MacCulloch R. Some Use of Happiness Data in Economics[J].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006, 20(1): 25-46.
  [10]Diener E, Tov W. Subject Wellbeing and Peace[J].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2007, 63(2): 421-440.
  [11]Easterlin R. Will Raising the Incomes of All Increase the Happiness of All? [J].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1995, 27(1): 35-47.
  [12]Easeterlin R, Morgan R, Switek M, et al. China’s Life Satisfaction, 1990-2010[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Sciences, 2012, 109(25): 9775-9780.
  [13]Kahneman D, Diener E, Schwartz N. WellBeing: The Foundations of Hedonic Psychology[M]. New York: Russell Sange Foundation Press, 1999.
  [14]田國强,杨立岩.对“幸福收入之谜”的一个解答:理论与实证[J].经济研究,2006,(11):4-17.
  [15]何立华,金江. 谁是幸福的?——个体特征、外部环境与主观幸福感[J].经济评论,2011,(5):30-37.
  [16]Veenhoven R. Conditions of Happiness[M].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ress, 1984.
  [17]McKelvey R D, Zavoina W. A Statistical Model for the Analysis of Order Level Dependent Variables[J].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Sociology, 1975, (4): 103-120.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China, the gaps of urbanrural income, education, health care, social security and other physical life conditions are widening, but some empirical analyses show that,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rural residents is stronger than that of urban residents. Taking the paradox fact into consideration when analyzing the dual social structur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 paper has made 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the China’s General Social Survey (CGSS) data by using the Order Probit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for one thing, the paradox mainly comes from the different mindset of the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the urban residents are not happier than rural residents when we control the absolute income, relative, and characteristics variables, however, once the mindset of the residents, such as the ‘fate’, the ‘family’ and the ‘enterprise’ are controlled, the urban residents are happier than rural residents. For another, with the mindset of residents and other conditions unchanged, the rural residents are happier than urban residents when the residents’ absolute income is above 16 013.7yuan; when the residents’ absolute income is below 16 013.7yuan, the urban residents are happier than rural residents.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enlighten us that, rather than development purposes, industrialization, informat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re the paths of development. And the urbanization may be a process of building the ‘the besieged city of happiness’, which goes against the basic purpose of development. As for the ultimate purpose of development, the urbanization is not the only path of development, and increasing rural residents’ income and providing equal public service for rural residents can enhance the wellbeing of people in the countryside as well.
  Key words subjective wellbeing; the happiness paradox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the dual social structure; urbanization
其他文献
摘要  构造纳入碳交易模块以及在生产模块CES函数中纳入碳排放成本的四层嵌套宏观经济CGE模型,采用2007年投入产出数据构造了社会核算矩阵(SAM),用以分析和评价不同总量减排目标情景下,碳价引入对宏观和产业部门层面经济产出、能源消费和碳减排的影响,以及相应合理的碳价水平,得到结论:①在宏观层面上,碳价越高,碳减排效果越显著,GDP损失越大,能源消费越少。综合考虑宏观经济损失和减排效果,确定了各
期刊
摘要 随着政府和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对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重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逐步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已有研究表明,外部制度压力和公司治理结构是影响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重要因素。那么,作为公司治理的制度基础和企业自律系统的内部控制对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存在正向影响吗?本文从沪、深两市689家制造业上市公司2009-2011年的公司年报中手工收集环境数据,建立环境信息披露指数用以衡量公司环境信息披
期刊
摘要  制定合理的生态补偿标准是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关键和难点。采用成本核算法确定生态补偿标准在现阶段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成本核算法主要包括保护成本、环境成本及机会成本的核算。其中保护成本是最基础的部分,通过对保护成本的核算,能准确反映某地关于生态系统保护的工作量和贡献程度,为采用成本核算法确定生态补偿标准及之后的补偿效益评价提供合适的依据。而目前在生态补偿中对保护成本的认识和评估还存在许多值得
期刊
摘要  研究农业碳排放的动态分布特征与趋势演进规律对于农业碳减排政策的合理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科学测算31个省(市、区)2002-2011年农业碳排放量的基础上,以农业碳强度为指标,利用基尼系数和核密度估计法,系统考察了我国农业碳排放的地区差距及分布动态演进。研究结论揭示:①中国农业碳排放呈现较为明显的空间非均衡性特征。基于农业碳排放总量变化趋势的差异可将31个地区划分为“持续下降型”、“波
期刊
摘要  在我国城市产业用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土地闲置、浪费和低效利用等现象。实施产业用地的集约利用评价研究可以为城市产业用地优化配置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对城市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城市土地空间布局和利用强度角度出发,以同心圆理论、多中心理论等区位理论为支撑,采用定性和定量化方法结合,以科学、便捷、高效为原则,系统地提出宗地层次上的产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标准以及评价模型,
期刊
摘要 在“节能减排”呼声日益高涨的现实背景下,中国政府加大了对碳排放行业的环  境公共支出力度。本文根据1998-201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考虑政府支出和碳排放的双向  作用机制,在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相互影响的联立方程模型中引入政府公共支出变量,研究政  府公共支出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公共支出对碳排放既具有负向的直接作用,  能够发挥减排效应,又能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通过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摘要  本文运用权变评价法(CVM)调查了北京市居民对大气细颗粒物(PM2.5)健康风险的认知状况、行为选择及降低健康风险的支付意愿。结果表明:①82.5%的居民认为北京市空气污染较为严重,52.4%的居民知道雾霾天气是由PM2.5引起的并认为其会对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带来影响,92%的居民认为政府应该承担更多降低PM2.5健康风险的责任。②在降低风险的行为中,能够节省生活成本、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生活方
期刊
摘要 基于皖中地区“小大户”的案例分析,研究了中国式家庭农场的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作为农业生产方式,“小大户”不仅实现了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而且使传统农民独立出来,成为“职业农民”。“小大户”的形成是农业生产及其组织方式变革的鲜活例证,一方面,当前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下农地的流转及规模经营是完全有可能的;另一方面,农地的流转及规模经营有其生成的动力,但又确实存在一些因素制约着这一适当的农业
期刊
摘要  无论是古典经济学理论、社会契约理论还是利益相关者理论,似乎都缺乏了一个重要的元素:政府行为以及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而只是将政府作为一个仅仅取得税收收益的利益相关者纳入我们的分析范畴,忽视了不同政治体制下政府构成了企业生存重要环境的特殊事实,这样的淡化直接影响我们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实然理解。根植于西方社会的传统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没有过多的考虑政府行为以及政治体制的影响,是基于其自身的制度背
期刊
摘要 农地整治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三农”问题解决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农地整治领域的投入逐年增加。本文以湖北省岗前平原工程模式区的22个县(市、区)农地整治为对象,收集并整理其投入和产出的数据,运用标杆管理理论和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其效率进行评价,包括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及超效率,判断其DEA有效性,提出农地整治DEA无效地区的标杆选择方法,确立出DEA有效地区为农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