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子《赞歌》

来源 :滇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y123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十年
  该说的人与事很多
  该走的路有曲有直
  流水一样的光阴里有畅有阻
  但该来的春天却从未耽误与缺失过
  那些闪亮的会飞翔的词汇多如星辰
  它們终归于时间
  词汇中的词汇是: 改革开放
  改革,改而革之
  开放,开而释放
  ——鸽子《赞歌》
其他文献
董树平,笔名,默耕;农民。云南省双柏县人。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刊发于《散文选刊》《散文百家》《短篇小说》《边疆文学》《滇池》《诗林》《绿风诗刊》《海外文摘》《今日文摘》《云南日报》《凤凰生活》《时代青年》《作家报》《椰城》等报刊。出版文学作品集五部。放大春天的镜像  揉碎桃花,目光慢慢转移  落在核桃树上  盯住核桃果投胎的揪心场景  这个时候适宜听雪  适宜化缘,感悟水乳交融  已入三月  
期刊
郭秀玲,80后,双柏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云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人民文学》《诗刊》《边疆文学》《滇池》等百余家报刊。在省内外征文中多次获奖,作品入选《中国文学作品选》等多种选本。著有诗集《响亮的月光》。现供职于中共双柏县委党校。小手指  当人们把悲怨从胸中甩出  从眼里弄出尘埃那一刻  你有一滴泪那么重空巢  门上着锁  黄昏进不了屋  就连第二天阳光的猛烈照射也开不了锁  倒是屋檐的草绿了又枯
期刊
李鑫,彝族,1982年10月6日生,当过农民、村干部。业余读诗写诗,有作品发表于《滇池》《金沙江文艺》等刊物,有诗歌入选《新世纪诗典》《当代文学大系》,至今累计发表诗歌作品300余篇(首),出版有个人诗集《泥味诗香》。蒿子冲  树为什么那么老  荆棘为什么那么深  老人的背为什么那么驼  牧羊人为什么望着远方久久发呆  野草为什么疯长  房屋为什么颓败  石头为什么低头不语  破庙里为什么没有菩萨
期刊
苏友仁,哈尼族,80后,居住于哀牢山中的袖珍小城——双柏。始终保持对文字的敬畏与珍惜,始终忠诚于自己的内心,始终践行着“文如其人”的基本遵循。生命是这样的垂青,我将不遗余力。多偏重于散文及散文诗。五味子  暴戾、咆哮、歇斯底里  然后瘫软、柔糜、奢睡  从挣扎到近乎死亡般的妥协  如风在肺,抽丝游离  如果日子把我熬成一剂中药  我一定是那五味子  皮肉甘酸,核中辛苦  生津劳咳,用北五味;风寒在
期刊
鳙鱼  “雄鱼头,草鱼尾。鲢鱼肚皮,鲤鱼嘴。”  这是流传在故乡的顺口溜,我自小耳熟能详。在我们村庄,鳙鱼习惯上叫做雄鱼。这顺口溜其实就是说了这四种常见鱼类最美味的身体部位。只是我一直颇为费解,那草鱼的尾巴全是一丛粗长的大刺,有什么好吃的呢?  旧时的故乡,村前的池塘众多。大池塘,小池塘,深池塘,浅池塘,一个连着一个,碧波荡漾,远看像连串连片的镜子。池塘的岸边,多种有树木,杨树,柳树,柏树,枣树,
期刊
方思凯,彝族,1977年生,下岗工人。现就业于双柏华兴人造板有限公司。文学爱好者,热衷于创作,在文学之路上做永不停息的采撷者,在《哀牢山文艺》上发表过诗歌、小说、散文、旧体诗等。药引  铁斧断臂  一场春雨煮酒疗伤  腐朽于一棵空心树  铲除糜烂部分  清泪几滴  就在三月  桃花如期而至  为死而复生的蜜蜂  作待嫁的新娘  揭开结痂的伤口  尘封血液  看得见疤痕的地方其实不痛  这与麻醉的剂
期刊
柳桥,真名徐正富,85后农民,诗歌爱好者,作品见《哀牢山文艺》《乡村诗歌》等。红山小憩  劈开梁子  滴水河落到了谷底  杜鹃啼血时,我在红山小憩  风拉长了脸,在崇山峻岭间  露出一抹欢颜  我在屋顶打坐  像佛前,忏悔的小僧  滴水河的水流得很轻  月光,将手伸进沸点  打捞容器里的秘密  篝火旁,瘦肢弱骨的蚂蚁  拼命地搬运骨头  步态慌张,跌跌撞撞  推开草丛,在奔走的队伍中  我终于抓住
期刊
徐小字,1990年1月生于云南省双柏县,文学爱好者。风以及春  那次季候风,吹得那么空  戏里花满园  戏外白衣腚血冲击黎明  佛也不渡脖子下的白骨  阳光压不过迟来的童话  虚妄和出口之间隔的不只是一道墙  我买下过烂鸡蛋  买下过老式的暖昧  却没买下过有趣的春种子  他们想把我埋了  却不知道我是一粒种子  就是庭院深深,眼泪滑落  伤心欲绝也不过刹那  如果只是风卷海棠  我就不怕风再猛一
期刊
李成虹,生于云南双柏,现就职于双柏县鄂嘉镇人民政府。喜欢看日升月落,对星辰与大海有一种特别的情怀。热爱诗歌,热爱文学,热爱一切美好东西的90后姑娘。诗歌作品见于《诗潮》《金沙江文艺》。忍冬  一场风,止不住咳嗽  初春时,也能骄傲地抬起头  忍冬这种植物  截住阳光的去路  开始结束自己的缄默  身上带着苦涩的识花者  影子里掺进了泥土  苦味愈发浓烈  六月一过  忍冬的苦味在雨水里翻滚  欲治
期刊
我的童年不带颜色,是黑白的,从我记事起到7岁读书前,似乎都是黑白的。  三四岁前我似乎没有记忆,或者是刚来到地球上,世界对我还没有开启。不记得我怎样开口说话的,也不记得深更半夜,母亲抱着我,一次又一次在赶往医院的路上。母亲说我在昆明出生,在昆明是外婆带,到父母身边时,是一位姓蔡的奶奶带我。三岁后,母亲把我接到一个叫毛家村的地方与父母一块生活,我的记忆应当是从毛家村才开启的。  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四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