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陶瓷艺术

来源 :艺术时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289868538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传统艺术的一部分,它是生活的艺术,生活文化的“活化石”。所有传统工艺产品的背后,都蕴涵着非物质的技术内容和文化艺术内容;传统工艺美术作为商品,在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经济价值,至今仍维持着一个以手工生产为主要特征的产业群,作为工业生产的互补。
  关键词:工艺美术;形态;神韵;理解与传承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6-74-2
  一、回顾历史
  中国古代文明中的四大发明,其实大多与中国传统工艺相关,或者说就是传统工艺文明的产物。久远的工艺美术历史留给今人的,既有无数令世人惊羡的产品,还有亟须传承的传统工艺文化及其精神。
  首先,陶瓷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类。
  当代考古资料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在我国黄河流域的河南、河北,长江流域的江西、浙江,东南沿海的广东、广西等地都已有烧陶器的活动。元代,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青花釉里红成为瓷器生产的经典作品。明清时期,各色彩瓷展示着制瓷业的杰出贡献,各种制瓷技艺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斗彩、珐琅彩、粉彩、五彩等,形成一个惊羡天下的彩瓷时代。其次,青铜工艺。从公元前两千年左右开始,至殷商、西周达到鼎盛,历经十五个世纪的辉煌。中国青铜工艺其冶铸技术之进步、生产和铸造规模之宏大、生产的品种和造型之多样、设计之匠心、装饰之精美、文化意义之丰富,都可以说举世无双。第三,中国是最早发现漆树、种植漆树、使用天然漆髹涂器物、制造漆器的国家。目前发现最早的漆碗是距今七千年左右的河姆渡文化漆碗,使用朱红色漆。三代时期,漆器是贵族用品,战国以后漆工艺进入了一个长达五百年的鼎盛时期,楚汉漆器是人类漆器史上难以比肩的经典之作。唐宋时代还创制出了各种雕漆,如剔红、剔彩、剔犀等。漆还作为造像的工艺,成为佛教艺术的重要工艺形式。最后,中国人对玉石充满了敬意,在先秦时期人们已经“以玉比德”,对玉质之美的喜好,更是可以溯及新石器时代。有学者曾认为中国文化实可称作玉石文化,我们从新石器时代各种玉琮玉璧的盛行、先秦时代“君子玉不去身”到明清各种玉制品,大到高达两米多的“玉山子”,小到各种玉佩饰,可以说玉见于中国人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各个层面。
  二、理解与传承
  传统工艺美术本质上说是旧时代的产物,也是旧文化的产物。在科技主导的现代社会中,作为传统手工业生产的工艺美术,不仅其生产具有一定的守旧性,而且在文化层面上也如此。有的产品在形式、风格、趣味诸方面已不能适应当代人的生活需求和审美需要;传承的目的是文化保持,同时它亦有为当代生活服务的要求,创新因此而具有必然性。但是创新是有限度的创新,是在传承与保持基础上的创新。因为传统工艺美术的产品、样式、质料、风格等等,都已成为一种定势,有的已作为一种传统和规范而呈封闭状态。如传统玉雕、象牙雕刻,已形成那种较为工整、逼真、细致的雕琢样式和风格,如果采用现代抽象雕塑的创作方法,将玉石、象牙之类的材料作抽象造型,这将使人感到不伦不类,不仅因为传统的玉石工艺通过精雕细刻将玉石和象牙的材质之类充分表现出来,即一件作品展示了技艺和材质两方面,如若采用抽象雕塑方法处置玉石、象牙等传统工艺的材料,着力表现其艺术的观念,似乎离传统工艺美术太远;重要的是,在人们的认识和意识中,已经形成了一种定势和固有的认知结构。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这里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原有工艺与材料统合而形成的传统本身具有封闭的结构,所有创新都将面临一个“度”的规定;二是人们的认知结构决定了对其变化的接受程度和可能性。因此,传统工艺美术的创新,既有来自已有作品样式、风格、工艺材料甚至技术的限制,也有人们已有观念、意图、心理定势等方面的限制。
  三、研究主题
  “形态”是工艺美术的造型主题,而它们的表现形式,也就是它们的造型方式,却随着每个历史朝代的更替而转变,总是与当时当地的材料工艺、艺术技巧、社会风尚相适应,往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
  “神韵”是工艺美术的重要思想,尽管每个历史时期的变化往往与前一个时期大相异趣,但我们仍能感受到在这些形式多样的造型中所特有的精神气质,不论是彩陶上稚拙的鸟纹和蛙纹、青铜器上的狞厉的饕餮,还是汉代漆器上飘逸的凤纹,在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的淘洗之后,仍然承现出一种惊人的生命活力,感动着我们现代人。而这种神韵的承传来源于中国传统的造型观念,即中华民族特有的哲学观念和审美意识。
  人们之所以反反复复地描摹着同一个图形,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外形具有多么美好的欣赏价值,更重要的是在于我们所看到的这些传统图形后面,往往蕴藏着更多更深的吉祥意义。
  外在形态是内在意义借以表达的方式,是内在涵义的外化和物化,所以最初只是源生于人们对自然和宗教崇拜的传统图形,经过时间的衍变,进而延伸出期盼“生命繁衍昌盛,生活富贵康乐”等许多美好象征意义来。
  我们有必要将工艺美术既看作经济产业,又看作文化产业,同时还可以将其作为文化艺术事业来认识、理解、研究和扶持。像认识其既是物质文化又是非物质文化一样,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其本质和特征,从具体的工作出发,加以不同的处理。如在商品生产上以经济性为主体,但在传统技艺的传承方面又要从文化事业的角度加以支持,包括实行保护性的税收政策,对部分工艺产品实行保护等等。透过传统艺术的历史延伸脉络,我们可以看出,艺术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断地受到新的技术与意识观念的冲击而更新拓展,它的内涵与精神则是民族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也是民族形式的灵魂之所在。中国吉祥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一处独特景观和宝贵财富,它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流传久远,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它那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正熠熠生辉。
其他文献
摘要:文革时期文艺界受制于“四人帮”极力打造的“三突出”定律,导致我国的文艺境地处于单调且缺乏艺术性的状态。文革结束后,改革开放的动力给文艺注入了新的血液,人们极力倡导文艺作品的内容多元化,表现形式的多样化,体现了生活与艺术有机结合,透视出一种人道的“宽容”。  关键词:文艺创作;多样化;宽容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7-33-1  一、文
摘要:由于动画的视觉属性,角色造型设计是动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画角色设计是在动画剧本之后,依据动画剧本整体风格、人物的性格等原则设计的。根据不同的动漫风格(写实、萌系等),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风格也有所不同,本文按照不同的设计风格,简析动画角色造型的设计原则。  关键词:动画;角色造型;设计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11/12-92-1  一、
宜兴紫砂工艺陶,是我国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的传统工艺品,传统壶艺博大丰厚的底蕴往往能激活我们的创作灵感,追寻前辈艺人的踪迹,研究壶艺大师的作品,成为我们学习和发展紫
紫砂文化的形成,其内涵也不是单一的,它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渊源。北宋年间,紫砂茶具出现后,就受到文人墨客的关注。由于文人墨客自身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影响,他们的所思所
摘要:形式美是油画人物的重要特征,也是美术教学者重点关注的方面。形式美不仅能够将画家的艺术素养、艺术认知和艺术感悟体现出来,还能够提高油画的美学价值,让观赏者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因此,美术教师要对油画人物的形式美有充分的认识,并且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形式美的培养。本文就从油画人物形式美的表现形式出发,分析一下形式美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油画人物;形式美;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摘要:动画的创作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态,也是一种文化形态。近年来,在论及我国现代动画创作的问题时,总会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在动画创作中的运用和中国元素植入动画的问题。中国元素在当代动画创作者的创作过程中,究竟扮演着何种重要的角色?本文将试图就中国元素在动画创作中的运用做一个浅析。  关键词:中国元素;动画;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11/
文化遗产是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县域文化遗产是国家乃至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保存下来的一些文化遗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县域文化遗产的保护刻不容缓。
画家常玉对于生活和绘画的感悟是独特的,他融合中西绘画也是独树一帜的.本文着意研究他的绘画风格形成的因素.通过分析常玉的绘画作品,使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常玉本人及其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