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纵向弛豫时间定量 (T 1mapping) 成像对肥厚型心肌病 (HCM) 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按诊断标准入选48例HCM患者和18名健康志愿者,分别行常规延迟强化 (LGE) 检查与T1mapping成像,按HCM LGE有无及程度,分为LGE远处正常区、LGE边缘区、LGE区 (分为晕状LGE与典型斑片状LGE),分别测量2组心肌对比剂增强后T 1值的变化率并进行卡方检验、两两对比及
【机 构】
:
100037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放射科,100037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纵向弛豫时间定量 (T 1mapping) 成像对肥厚型心肌病 (HCM) 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方法按诊断标准入选48例HCM患者和18名健康志愿者,分别行常规延迟强化 (LGE) 检查与T1mapping成像,按HCM LGE有无及程度,分为LGE远处正常区、LGE边缘区、LGE区 (分为晕状LGE与典型斑片状LGE),分别测量2组心肌对比剂增强后T 1值的变化率并进行卡方检验、两两对比及ROC曲线分析。
结果健康志愿者T1值变化率与HCM远离LGE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98±3.19和3.36±2.77,t=0.98,P>0.05),与LGE周边区 (13.51±5.67) 、晕状区 (17.70±5.57) 、斑片区 (36.62±8.03)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15.28、17.13和47.48,P值均<0.01) ;远处正常区 (3.36±2.77) 与LGE周边区、晕状区及斑片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19.64、20.76和56.64,P值均<0.01) ;LGE周边区与LGE晕状区和斑片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6.12和39.90,P值均<0.01) ;LGE晕状区与斑片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5.63,P<0.01) 。ROC曲线提示T 1mapping成像较传统LGE成像有更大的曲线下面积 (0.974±0.050和0.751±0.180) 。
结论HCM纤维化常见,且受累心肌的纤维化程度不一,T 1mapping成像能对HCM患者心肌纤维化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能够发现处于纤维化早期的病变。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涎腺腺泡细胞癌 (ACC) 的CT和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ACC的CT和MR表现 (14例行CT检查,6例行MR检查) 。20例中男7例、女13例,年龄12~ 73岁,中位年龄44岁。对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缘、CT密度或MR信号及强化形式进行分析。结果肿瘤位于腮腺12例,左侧上颌窦2例,右侧颌下腺、左侧咽旁间隙、左侧颞下窝、左侧面
目的探讨腹部CT单源瞬时k Vp切换模式与常规CT 120 k Vp扫描的射线剂量和图像噪声的关系。方法采用质量评价标准体模,对其中的水模部分分别进行能谱成像和常规螺旋扫描,获得常规扫描模式与能谱扫描模式m As的回归方程,并计算出不同能谱成像 (GSI) 扫描参数所对应的常规120 k Vp扫描m As。回顾性分析22例全腹部CT增强扫描患者资料。根据平扫常规扫描所使用的m As选择相应的能谱模
目的研究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AIP) 合并腹部其他组织器官受累的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病理证实或肾上腺皮质激素规范治疗后随访证实的AIP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发现腹部除胰腺外其他组织器官受累者17例,其中14例进行了CT检查,9例进行了MR检查,6例同时行CT及MR检查,分析其影像表现特征。结果23例患者胰腺呈弥漫性 (14例) 、局限性 (7例) 及混合性 (2例) 肿大,均伴不均匀渐进
目的通过与常规增强MRA技术容积式内插法屏气检查 (VIBE) 序列比较,评价非增强MRA技术可变反转角优化对比成像 (SPACE) 序列的图像质量,以及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门静脉侧支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5—7月行门静脉MRA的连续就诊的30例患者,先行SPACE序列检查,然后再行VIBE序列成像,2名医师根据2种成像技术的原始图像及重组图像进行影像诊断,比较两者的影像诊断结果;对2
目的探讨CT能谱多参数成像在鉴别肝癌和局灶性结节增生 (FNH) 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肝脏占位病变患者 (肝癌32例、FNH 16例),均行64层能谱CT的能谱扫描模式 (GSI) 扫描,获得动脉期和门静脉期的能谱系列图像。测量病灶、正常肝组织和腹主动脉的能谱参数,并计算不同能量水平下病灶-肝脏对比噪声比 (CNR) 、标准化碘浓度 (NIC) 、病灶与正常肝组织碘浓度比值 (LNR
目的探讨自制二级镀铜铂金微弹簧圈对兔血管栓塞的效果。方法选取新西兰大耳兔17只,常规麻醉后,采用自制的二级镀铜铂金微弹簧圈 (实验组) 经3 F微导管释放,栓塞一侧锁骨下动脉或颈总动脉,然后再采用相同规格的二级铂金微弹簧圈 (对照组) 栓塞对侧锁骨下动脉或颈总动脉作栓塞对照分析;分别于栓塞术后10、30 min,3 d,1、2、4、6、12周造影观察血管闭塞情况,于栓塞术后3 d,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