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环七步”,让教师在体验中主动成长

来源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en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研活动策划和实施过程中,组织者如何尊重、唤醒和开发教师已有的教育教学经验,是影响教研活动成效的重要方面。我们以幼儿园集体体育活动为教研内容,运用“两环七步”教研模式,唤醒教师内在的主动学习、研究与实践的动机,使教师感受和体验获得专业成长、实现自身价值的乐趣,取得显著成效。
  教研策划
  (一)发现问题:梳理实际工作中的真问题
  教研主题一定要从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幼儿园的体育活动是每个教师每天都要开展的重要活动之一,但普遍存在目标模糊、活动形式单一、运动密度与强度不当等现象,对于促进幼儿体能发展的效果很不理想。而教师们对于如何提高体育活动质量又很迷茫。因此,选择集体体育活动作为教研内容,能够满足教师的发展需要,激发教师的参与兴趣。
  (二)目标物化:把问题转换成可操作的观察内容
  1.分析原因
  幼儿园体育活动质量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教师缺乏基本的体育素养,表现为体育活动结构不规范,对运动关键概念和评价方法不了解;二是教师的幼儿主体意识不够,观察意识与能力也比较欠缺,这导致教师一方面看不到幼儿,另一方面看到了一些现象也不理解幼儿的需要,无法给予有效的支持。
  2.确立目标
  依据上述原因,我们把教研目标确定为三点:第一,了解体育活动的基本结构,明确与体育活动质量相关的因素,为设计科学的体育活动奠定认知基础;第二,科学评价运动负荷,提高观察和有效组织体育活动的能力;第三,会观察儿童运动中的各种行为表现,并能分析背后的原因,为理解儿童和支持儿童提供支撑。
  3.目标物化
  基于这三个教研目标,我设计了体育游戏观察表,完成目标物化要求,直接呈现与运动质量相关的关键要素,包括活动程序及每个环节的内容、时间、组织方式,活动过程中教师行为和幼儿表现、运动强度等。在使用表格教研时,教师能获取丰富的相关信息,有助于体育活动持续进行。
  教研实施
  (一)现场观察:教师带着明确的观察任务进入现场
  科学合理的观察计划与分工是有效教研的重要步骤。观察要做到人人有分工、人人有任务,每个教师都是活动的主体,缺一不可。
  观察方式可以是摄像和拍照,也可以是文字与符号。既可以对幼儿整体进行观察,记录活动状态以及其中发生的各种事件,也可以对个别幼儿进行观察,记录他们在活动中的表现。但不论是采取哪种方式,都要事先做好计划,明确任务,如观察整体的教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是了解运动场所的规划还是运动材料的使用状况;观察个体的教师也要至少两人一组,明确目标,抽取活动中不同运动水平、不同性别的幼儿至少三名进行观察记录。
  (二)交流碰撞:教师把观察到的信息汇集整理并相互交流
  1. 汇总信息,全面客观地还原活动现场
  只有摈弃主观偏见,才可能看到真实的幼儿。教师开始往往依据经验和习惯直接进行主观判断,不能客观描述幼儿的行为表现,如“她很不专注”“她很开心”“我感觉……”等。通过追问“你觉得孩子很开心的依据是什么”,教师回答“他微笑着,手在头上来回挥舞,还蹦了几下”,其他教师又补充了孩子还发出了欢呼声。就这样,通过表达、追问、补充的充分交流,教师明确了要观察幼儿的表情、动作、语言,并学会用“白描”的方式说明客观现象。
  2.展开卷入式研讨,让每个教师成为教研的主人
  教师对幼儿进行了细致观察,获得了大量平时未曾关注到的信息,纷纷感到有很多话可说和要说。如在“翻轮胎”教研活动中,有教师说:“ ╳ ╳小朋友开始用两只手同时翻两个轮胎,速度很快。在活动进行到1分10秒时,他改成了一次翻一个轮胎,而且翻的速度也明显慢了。”还有教师说:“ ╳ ╳小朋友在翻轮胎时,不停地左右张望,这个翻过后,就快速跑向新发現的轮胎。”通过充分表述各自观察到的现象,互相补充幼儿的表现,形成了充分交流、人人卷入的教研氛围。
  (三)唤醒自我:透过现象追寻本质,唤醒教师的经验和初心
  透过现象追寻本质才是教研的价值所在。这就特别需要教研组织者抓住关键问题,引发教师展开深入的思考与讨论。例如:“翻轮胎”教研活动,有教师说“╳ ╳小朋友翻过一个轮胎后,就站在轮胎旁边看守,不允许其他小朋友再翻过去”“就是,这个孩子为了自己能赢,就霸占轮胎”。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着,都认为这个幼儿耍小聪明,是个霸道、自私的孩子。我认真聆听着教师的议论,发现这是规则不明确导致的典型现象,而教师却未意识到这一点,还对幼儿产生了极大的误解。这正是提高教师制订规则的能力和审视自身儿童观的最佳机会。于是我抛出问题引发深度思考:“我们的规则是什么?这个孩子为什么这么做?”我们一起重新审视了规则:“幼儿分成两组进行比赛,每组幼儿要把轮胎翻至与本组颜色相同的一面向上,哨声再次响起停止翻动轮胎,数量多者为胜。”规则里没有规定翻动的方法,只规定了翻得多就胜利。大家发现,幼儿这么做是因为他清楚地理解了规则,而且在为如何取得胜利思考和运用了有效的策略。我继续追问:“为什么大家原来觉得这个孩子该受批评呢?”教师发现,自己设计游戏的目的是锻炼幼儿的上肢力量,希望通过多次翻动轮胎达到目标,而没有想到幼儿为了获胜会寻找多种策略。大家通过讨论意识到制订的规则不够完善,而且对幼儿表现的评价是站在教师权威的角度,缺乏理解幼儿行为的意识和读懂幼儿的能力,这正是自己在专业成长过程中需要加强的方面。
  (四)开发新思路:调整教育策略,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有效教研活动要为教师提出改进教学行为的理解与建议。这种建议不是教师共同接受的狭义的结论,而是对多种行为的具体分析,并能够对教师后续教学行为的改进有所启发。
  基于对幼儿表现的分析,大家共同提出改进教学行为的理解与建议:首先从规则制订上进行完善。所有的规则应指向幼儿发展的目标,并对不遵守规则现象进行惩罚规定,促使幼儿主动遵守规则,培养幼儿公平竞争的意识。针对“翻轮胎”这个活动,可以与幼儿在共同协商的基础上,增加不许守轮胎和听到信号后要停止比赛,未停止者倒扣2分的规则。这样就可以督促幼儿遵守规则,在多次翻动轮胎的练习中发展上肢力量。对活动进行评价时,教师不能单单指向胜利与否,而应关注幼儿在过程中的态度和行为,这样才能让每个幼儿懂得争取胜利的过程更重要。这些建议给了教师明确的方向,也打开了大家的思路。教师纷纷发表意见,给出了具体的教学建议。
  (五)实践验证:在实践中进行改进教学的验证,巩固教研新认知
  把教研的改进意见在实践中进行验证,将自己的实践感悟提升为理性的实践经验,是一个怀疑自我和超越自我的过程,也是体验成功的过程。只有经历这个过程,才能促使教师从行为到理念有所转变。我们对修改后的“翻轮胎”活动再次进行了教研,发现每个幼儿都在积极地翻动轮胎,再也没有出现守轮胎的现象。比赛结束时,教师说:“虽然这次红队输了,但是我看到在比赛过程中他们每一个队员都很努力,我们也要为他们的表现鼓掌,希望红队继续加油,争取下次的胜利。”优化后的教学验证了最初的分析,活动过程更顺利,幼儿更积极。这样的教研让教师感受到了教研对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的作用,体会到理论的实践可行性,增强了成就感和职业幸福感。
  “两环七步”教研模式不仅可以运用到体育活动教研中,还可以运用在其他类型的活动中。它把以往凭感觉、印象进行的感悟式的讨论,改变为基于对幼儿行为的细致观察的客观、全面的交流与研究。它不但提高了教师观察儿童、了解儿童和理解儿童的意识和能力,更对教师的儿童观和教育观的转变起到了有效的作用,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季平.新课程背景下教研员专业发展指南[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本文系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户外体育活动促进幼儿体能发展的研究”(编号:JCJYC18160854)的阶段性成果。
其他文献
爱喝茶、有礼貌、逆境中保持镇定是英国文化较为典型的特征,在英国人创作的绘本中常常能发现它们的蛛丝马迹。大多数时候,不了解这些文化并不妨碍读者理解故事,但当我们对隐藏于故事背后的英国文化有更多了解后,或许就会发现一些之前没有读出来的意思,从而对故事有更丰富或更深刻的理解,阅读体验也会更加有趣、立体。  《老虎来喝下午茶》的作者是朱迪斯·克尔,这本书在1968年首次出版并畅销不衰,受到很多儿童的喜爱。
期刊
模仿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创造性学习的基础。幼儿通过模仿习得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和技能,从而认识世界。班级的角色扮演区可以算是成人社会的缩影:娃娃家里,幼儿模仿爸爸妈妈的样子买菜、做饭、照顾宝宝吃喝拉撒;娃娃医院里,小医生和小护士们用各种器具给娃娃看病开药、输液打针;娃娃超市里,有工作人员理货,有收银员算钱,还有顾客在挑选商品……  中班幼儿正处于从无意识模仿开始向有意识模仿转化的
期刊
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永恒的话题,但由于幼儿年龄特点、教师主导作用、材料等条件的限制,幼儿很难有机会运用感官进行操作性的活动和游戏,导致幼儿自我保护的实际能力得不到体验和有效巩固。我们尝试通过棋类这一载体,把安全教育的学习内容,以图画的形式融入棋类游戏之中,在寓教于乐中探索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游戏,以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与能力。  以棋为“兵”,开启安全之门  (一)师幼互动,巧设游戏棋棋谱  游戏棋是
期刊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应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拓展学习经验。幼儿喜欢的、有趣的故事是他们的好朋友,能让他们开阔视野,体会故事所表达的情绪情感,对未知世界充满向往与探索。但幼儿总是喜欢重复听同一个故事,让不少教师和家长深感困惑。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一问题呢?  一、顺应天性,掌握规律  蒙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选择存在于整个教育过程,在不同教育阶段有不同的特点。择园作为教育选择的一种现象,在某种程度上隐含着一定的教育价值,反映当地当时的教育状况[1]。择园是家长基于学前期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帮助其选择幼儿园的现象[2]。择园倾向是指家长在受到自身背景、幼儿园情况、幼儿特点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下,对选择幼儿园所表现出的偏向。  现阶段幼儿教育机构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家长进行选择时更加自由自主
期刊
记者:作为一名学前教育工作者,请您谈谈对于当前绘本出版与创作的看法。  郑荔:近些年在中国绘本界,“原创绘本”是一个高频词,经常被提起。我想,这意味着大家已经有了共识,那就是让中国的孩子能够有机会阅读更多优质的中文原创绘本。  学前教育领域对原创绘本的关注由来已久。我所任教的南京师范大学非常重视本科生的科研训练,每年都鼓励本科生申请校级、省级、国家级的科研项目。最近几年,我先后指导了三个以原创绘本
期刊
改编绘本, 是市场运作还是儿童剧艺贡献?  明日艺术教育艺术总监  亚洲儿童青少年艺术节及剧场联盟(ATYA)秘书长 王添强  近些年,儿童及青少年剧场出现了许多改编自绘本的舞台作品,这些作品往往因其标榜的原著授权而欲成为票房保障。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多改编的剧作呢?将绘本改编成戏剧的意义和价值又是什么?  文化遗产和集体回忆  这也许可以从对文学作品改编的历史说起。无论是漫画、小说还是绘本,很
期刊
大自然是一本活教材,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幼儿期,幼儿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及肢体动作的发展来认识这个世界,而大自然中充满了缤纷的色彩、时令的变化与富有生命力的物种,正是幼儿最天然的学习场所。大自然这把可以打开语言和思维源泉的钥匙,使幼儿不仅能从中发现美,而且还能发现真理。”因此,教师应多提供机会让幼儿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引导幼儿不断探索大自然,打开通向大自然奥秘的大门。  一、感受大自然
期刊
自2010年起,我园以生态式美育思想为指导,以人文生态观价值为导向,将每一位教师看作不断成长的“生态人”,积极探索园本审美文化的建构。这种生存观不是静态的、只看结果的价值观,而是动态的、重视过程的生命观。生态审美重视的是生命过程的和谐,强调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1]。为此,我们以园本审美文化建设来优化个体所处的生态系统,追求在“生态人”养成的过程中,实现物我、他我、自我的和谐统一,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
期刊
声音和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他们每天都能听到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声音。大班幼儿的科学学习应更加注重发现事物内在的特征,因此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为探究声音的响度和频率。  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应注重幼儿的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因此,本活动中,我设计了薄膜小实验,让幼儿直观地感知声音的大和小,然后利用声音波纹软件,用波纹图片直观地呈现声音频率的高低,帮助幼儿理解声音的频率。整个过程以幼儿的猜测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