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川剧戏帽制作守望者

来源 :中国西部·旅游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qian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道陈古福是在一次有关非遗传承的年会上,我所在的那一桌除了一位理着“小平头”的媒体同行外全是文化界的老前辈,舞台上的川剧变脸表演使大家兴致勃勃地谈起了川剧。
  一位老先生面色凝重地说:“现在看川剧的大都是我们这个年龄段的老戏迷了;不光看戏的人少,学戏的人也很少。川剧只怕在不久的将来也会面临传承的问题了!”
  这时“小平头”对老先生说:“您老对川剧的痴迷真让人敬佩!可您知道现在演出的川剧已经很难说是真资格的川剧了吗?”
  老先生疑惑地说:“我昨天是在省川剧院看的一场折子戏,出演的是省川剧团的名角,你敢说他们出演的不是真资格的川剧?”
  “小平头”认真地说:“您老可能不知道,现在成都的川剧团用的大都是河南豫剧的帽子,省川剧团也多用京剧的帽子和服装,演员头上戴的很少是真正的川剧戏帽。戏剧舞台上不是有句俗语叫‘宁穿破,不穿错’吗?不过绝大多数戏迷们可能都不知道这一点,我是碰巧采访过一位川剧帽子制作人才了解到的,他可能是目前唯一能制作传统川剧戏帽的艺人了。”
  “小平头”的一番话让大家唏嘘不已,也让我对这位民间艺人充满了好奇,在后来的交谈中我知道了这位川剧帽子制作人叫陈古福,家住成都市青羊区内姜街50号。
  金牌艺人隐于市 精美戏帽韫于椟
  通过网上查询知道内姜街就是位于市中心电讯一条街的太升路旁的一条偏僻的小巷,辗转来到50号院门口,里面坐落着几幢老旧的楼房。因为不知道陈古福的电话和具体的门牌号,我向院门口的一位大妈打听,她竟然知道做川剧帽子的陈师傅,并告诉了我具体的门牌号。穿过昏暗的楼道后我敲响了陈古福家的大门……
  一位身材瘦削、不修边幅的老人打开了房门,看来我运气不错,陈师傅正好在家。问明我的来意后陈师傅热情地把我引进屋里。环顾四周,我发现这是套陈旧的套一住房,客厅比较凌乱,电视机旁的角落里叠放着很多精致的方形纸盒,墙壁上挂着2顶戏服帽子,我指着帽子问:“这是川剧中的戏帽吧?”
  陈师傅为我泡茶让座后取下墙上的戏帽递给我说:“这是为一位戏服收藏爱好者做的,他订做了2顶帽子,过几天就会来取。”
  我仔细观察着手中的戏帽,但见帽子上点缀着大小不同的云彩珠翠,飞龙舞凤,细看之下,飞龙身上的鳞片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看着我惊讶的表情,陈师傅笑着对我解释道:“这是用针尖一个个地刺,当另一面呈点状凸起后,再刷上金粉所形成的。”
  “做这样一顶戏帽要花多长时间呢?”我小心翼翼地将这顶宛若精美艺术品的戏帽放在桌上,拿出了相机兴奋地拍着……
  “至少要10天,100多道工序。别看这些帽子个个流光溢彩,可主要材料都是纸板。”陈师傅详细地给我讲解了川剧戏帽制作过程,总结起来整个制作工序大致如下:
  1.绘画 首先在白纸上绘制雕花的草图。
  2.雕版 先将纸板剪成需要的形状,将草图覆盖其上,用刻刀镂出图案。
  3.连接 在纸板上刷上胶水,用烧至合适温度的烙铁将纸板烫出帽子的拱形并固定。
  4.盘丝 钢丝沿着纸板的边缘弯曲,并用烙铁固定在一起。
  5.挤粉、绷面 有的帽子需要将丝绸的面料绷在表面,要做到质感光滑。
  6.着色 有的部分需要涂上金银粉或颜料营造金属质感。
  7.制作附件 一些帽子需要盘龙舞凤或者珠花、绣球等配件,这些都要单独制作,比如绣球就是用毛线或丝线捆扎,然后修剪成绒球的形状。
  8.组装 最后是把帽子的各个部分拼装在一起。


  介绍完制作过程后,陈师傅转身把墙角叠放的纸盒一个个地打开,原来里面装的全是戏帽,陈师傅耐心地对我说:“川剧的角色很多,但传统的头帽数量只有七十二顶半,分文堂、武堂;文堂又分县官帽、状元冠、太师帽、小王冠等,武堂又分小帅盔、二郎叉、紫金冠等。那半顶专指老旦戴的羊角帽,因结构简单,仅用于束头发,只有后块没有前块,故称半顶。这些帽子式样与官阶、行业、性别、善恶等都有相应的关系,有皇后的凤冠、上将的头盔、驸马爷的簪花官帽等等。不要小看这‘七十二顶半’,就凭这些可以变化出近1000个角色来。”
  “这是一样很精细的活,稍不留神就会做成废品。”陈师傅接着说,“做这些光工具就有好几十样,比如雕刀,长短宽窄不一的至少要6把,嘴型不一的钳子也至少要6把,各种烙铁也至少要6把。有的工具买不到,得自己做。”
  艰辛学艺路 扬名群英会


  在接下来的交谈中我了解到,年过6旬的陈师傅原任职于成都市川剧艺术研究所。1999年单位选他去学做川剧脸谱艺术品,师从著名老艺人廖光荣。三个月下来,他和川剧官帽结下不解之缘。“廖老师的专长是制作川剧硬帽。把用于演员穿戴的硬帽缩小尺寸,做成艺术品,是廖老师的创举。”陈古福说,“可惜廖老师只教了三个月就走了,因为单位经费紧张,不能支付廖老师的培训费。”为了把廖老师的手艺学到家,陈古福便经常上门请教。正当陈古福刚刚摸到这门技艺的门道时,年过八旬的廖老师患上了帕金森综合症,家也搬到了双流。陈古福没有放弃,在廖老师的口述下,继续学艺,他经常骑车20多公里到双流县城,风雨无阻。廖老师被陈古福的勤奋执着感动了,加之这门绝技需要有人来传承,于是正式收他为徒,并悉心指导。后来,廖老师感到力不从心,便特意托付他的师弟梁银智来教陈古福。两位大师陆陆续续地教了他十多年,其不遗余力的言传身教,使陈古福的小官帽制作颇得真传。
  在其后的5年中,陈师傅足不出户,一心扑到川剧戏帽的学习制作中,搬到内姜街都3年了,连对门邻居都没有见过他。陈古福一家生活并不算富裕,当时老两口退休金加起来只有1000多元,家里维持着最低生活,把其余钱都用在了购买制作官帽的材料上。曾经有很多人出重金购买陈古福的作品,但他都舍不得卖,他要做齐72顶半的川剧戏帽,让这门技艺传承下去。如今,他已经可以将川剧官帽全部做出,最小的一顶直径只有3厘米。


  陈古福的妻子魏淑荣及儿子陈麟都很支持他,魏淑荣以前是成都齿轮厂工人,从来不懂刺绣,为了支持老陈做川剧小硬帽,她便自己钻研了起来,后来其刺绣水平已有相当造诣,帽子上常用的龙、凤、花草、云彩等图案她可以信手拈来。陈麟高中毕业后没有工作,平时除了看一些川剧方面的书籍外,就跟着父亲学手艺,如今他可以制作出精美的脸谱和一些简单的小硬帽。
  在家人的支持下,全身心投入川剧戏帽制作的陈古福得到社会的认可。2004年11月31日,他制作的“万卷书”(川剧中孔明戴的帽子),获得首届中国民间艺术百绝群英会金奖。2005年春节在成都大庙会上,他首次将亲手制作的川剧小硬帽拿出来展览,引起央视的关注。2005年4月27日,他制作的15顶蜀国人物头饰硬帽被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收藏。2005年6月,成都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他“天府著名民间艺术家”称号。陈古福还加入了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
  获奖时的荣耀并不能掩盖戏剧市场逐渐萎缩的尴尬,制作戏服的民间艺人更是面临生存的困境。“在整个川剧界,已经无人能做川剧戏帽了,如果我不把这门绝活传下去,恐怕它就要失传了。”陈古福不无忧虑地说,“希望有人收藏我制作的川剧戏帽,若干年后,子孙后代看到这些收藏品,亦可从中了解到川剧艺术。”
  谈到收徒的情况,陈古福叹了口气:“要想学习制作官帽,首先要会写毛笔字、绘画,最重要的是,必须懂得川剧,否则,做出来的帽子就只有外表,而不能体现川剧的精髓。现在具备这样条件的人太少了,也有些不错的年轻人诚心来找我拜师学艺,我都没敢教他,因为我怕害了他,怕他靠这个养不活自己。我们的制作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使用范围狭窄,现在川剧舞台上演员用的大都是豫剧和京剧的戏帽,因为那种帽子是布做的,价格便宜很多,川剧戏帽正面临失传的境地。”


  补记
  采访完陈古福后我的心情格外沉重,川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乃至更早的时期,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它历史悠久,保存了不少优秀的传统剧目、丰富的乐曲与精湛的表演艺术,是中国戏曲宝库中的一颗光彩照人的明珠。可是现在,四川省川剧团要排一出戏连角色都很难凑齐了,为了获奖还要花几十万去上海聘请导演,就这样还不用正宗的川剧戏帽。不可否认,任何一种优秀民间艺术的存在都可能是一个过程,时代的发展必然导致人们生存方式和审美情趣的变化,也就难免使一部分优秀民间艺术失去创造财富的功能和既有的审美群体,从而使优秀民间艺术逐步远离人们的生活直至远离人们的文化视野,此时的优秀民间艺术就会陷入困境甚至走向消亡。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是分不开的,而我们的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即便是采取了一些措施对某些优秀民间艺术进行保护,往往也只是注重于形式上的保护,而不能为民间艺术找到新的生存空间,帮助优秀民间艺术走入新的市场,所以保护的效果也并不明显。
  最后我请陈古福把他所了解的川剧帽子的制作历史及传承情况细说一下,陈古福认真地想了想说:“我得花点时间回忆一下,整理好后再给你。”几天后我接到陈古福的电话,登门后一份详细的川剧帽子制作历史的资料摆在了我面前,现录于后,既盼望引起各界的重视,也祝愿陈古福不再是川剧戏帽制作的最后守望者。

其他文献
如果说世界文坛选“男神”的话,我决定只投一个人的票,他就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原因很简单啊,他在29岁时由一位爵士酒吧的小老板转行写作至今,笔耕不辍地写了三十多年。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出版后即获日本群像新人奖。他的代表作《挪威的森林》更是风靡全球。作为如何看待两性关系的启蒙,书中的渡边、木月和绿子不知迷倒了多少文艺男女青年,常常用书中的情感辩白自我的人生问题。  当然,有些粉丝一直停留在上述两本书
期刊
“红萝卜,蜜蜜甜,看到看到要过年。”在老成都人的记忆中,自小对年的认识是从这句童谣开始的,红萝卜上市,意味年就近了。接下来,则有一长串值得期待的规定曲目:杀年猪、煪(音同秋,熏的意思)腊肉、灌香肠、推汤圆粉子、给压岁钱、吃团年饭、放火炮儿(鞭炮)、新年撞钟、烧子时香、打通宵麻将、走人户、逛大庙会、游草堂、耍狮子、舞龙灯、元宵观灯……这一套程序全部下来才算把年过完整了,而这其中最热闹最好玩的,就是看
期刊
2013年11月,在成都宽窄巷子偶然遇到了霍晓的新书——《园林清供》的发布会。《园林清供》讲诉了霍晓造园、说园、写园、玩园的一系列的心路历程,以及霍晓的朋友、成都文化界人士于园中作诗、赏画、品茗的故事。当代附庸风雅的大有人在,建园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真的能做到说园、写园、玩园的确实少见,当时便对这座私家园林产生了兴趣,心想在喧嚣的城市中真的存在着一个清静的世外桃源吗?  后来约了霍晓在园中做采
期刊
旧时,糖瓜是祭灶神的主要供品。传说,灶神爱说闲话,每年腊月二十四要回天庭向玉皇老儿汇报工作,张家长李家短地翻嘴,惹事生非。玉皇老儿听了很生气,来年便常常发点脾气,弄些水涝旱象出来,使黎民百姓深受其苦。  有人打听到灶神贪吃,特别喜欢吃糖。聪明人有了主意,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给灶神上供品时,放了糖瓜在供桌上。灶神来者不拒,照单全收,上天路上就悄悄地嚼糖瓜。谁知那糖瓜粘性大,把牙给粘住了。第二天,玉皇老
期刊
陇西院,李白的第一声啼哭  传说公元701年,李客的家中发生了一件奇事:他的妻子在涪江畔“浣纱得鲤”,烹食后便珠胎暗结。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便生下了神童李白。我一直在想,李白在陇西院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天地间该是怎样一番情景?赤裸的他,第一声啼哭是否也催生出漫天的云蒸霞蔚。  寻访他,靠近他,这对于痴爱他的人们,此生必定要来一次陇西院。  “旧是谪仙栖隐处,恍闻昔日读书声”,品味着陇西院山门两侧的楹联
期刊
5月24日,由国家旅游局、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六届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在浙江省义乌市国际博览中心开幕。国家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志发,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梁黎明出席开幕式并参观展馆。  本届展会设5个展馆,展位2003个,参展企业1400多家。从形式和内容上,本届展会都更加注重改革创新,突出交易实效,体现节俭办展,开幕式仅用时5分钟。为期4天的博览会以“旅游商品创新与交易”为核心,推进旅游
期刊
太行正月闹起来,民间狂欢乐开怀!地处太行山西麓、山西东大门的古州平定,历史上有“文献名邦”的美称,自古为晋冀通道的要冲。层叠蜿蜒的太行山脉孕育出这块土地独特的文化气质,至今仍保留着最具年味的春节活动!古老的祭祀仪式,隆重而神秘;热闹的民俗汇演,欢天喜地;独特的平定美食,喷香扑鼻。人们要把积攒了一年的热爱、浪漫、感恩、激情和憧憬集中释放,其能量,简直如瀑布倾注、岩浆迸突,蔚为壮观。如果你融入其中,相
期刊
重庆彭水,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一块圣洁的爱情治愈圣地,其创意开展的情感体验系列活动,让人们在民俗生态旅游中丰富生活历程。  爱情圣地,打造中国第一个情爱旅游品牌  渝东南彭水,三山相拥,二水环绕,历史悠久,文化多彩,大美的山、湛蓝的水、深邃的史、浓郁的情令人流连。优美的山水,丰富的文化,便利的交通,造就了这颗长江三峡——张家界国际旅游黄金线上璀璨的明珠。  一山一水都是景,一风一俗总关情。重庆
期刊
残垣 题跋  出云南建水县城,沿高等级公路西行13公里,转下乡村公路,过一拱桥,踩着已被时间摩挲得光润如玉,却也留下踏痕累累的青灰色古石板路,穿行于郁郁葱葱的庄稼地,爬上团山进入团山村。坡顶,一爿土屋残垣。明清建筑常用到的青砖秃露在灰白基石上;基石上,石灰剥落,像贴上了一块块难看的癞皮藓。时光揉捏出的土块,摇摇欲坠却又不屈不挠地屹立在残垣之上。土块顶部,一溜残缺如锯的瓦脊,覆满青苔。残垣对面,错落
期刊
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火爆播出以来,大家对各地美食的关注度直线飙升,美食也成了大家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受朋友所托,写点文字将身边的美食推荐给大家。作为一个地道的成都人,无疑是幸福的,也是骄傲的。幸福在于从小的日常饮食就是川菜,骄傲在于川菜不仅是国内八大菜系中流传最广的,而且川菜还走出了国门,好些外国人都知道咱们的火锅叫做“hot pot”。宴请朋友也好,亲人相聚也好,大家围着热气腾腾的火锅坐一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