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越来越重视工程项目的投资收益,然而,企业要想降低项目成本,就必须对项目成本进行控制和管理。项目成本管理和投资控制管理贯穿于项目运营的全过程,决定着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论述了项目成本和投资控制管理的措施,分析其在项目运营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项目成本和投资控制管理。
关键词:工程造价;造价管理;造价投资
引言:
发展中国家的特点是市场经济变化大,优胜劣汰速度快,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必须与时俱进,改革管理体制,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鉴于工程造价和投资控制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是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影响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主要环节。因此,如何对其进行改革已成为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企业应将成本管理和投资控制管理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只有对每个阶段逐一进行控制,才能达到降低整体成本的目的,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一、工程造价与投资控制管理的作用
项目成本管理是项目投资的重要环节,是指对建设项目的预期费用或实际费用的所有固定资产投资费用的管理,以达到预期的投资目标定额。包括从施工准备到竣工验收的所有施工成本,如安装工程费、采购材料、施工设备、银行贷款利息、铺路流动资金等。对于项目成本,价格机制是核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投资的宏观决策,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要加强项目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投资效率,必须形成以国家宏观调控为主的市场形成成本价格机制,可见工程项目管理中项目成本管理与投资控制管理相辅相成,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它们也有很多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目标上,项目成本管理是将项目的价格水平控制在预期的目标范围内,投资控制管理是让企业投入的资金回报并实现增值。
二、工程造价和投资控制管理关键措施
企业要想取得经济效益,就要做好项目运营过程中各个阶段的项目成本管理和投资控制管理,主要包括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只有积极将其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对待,才能有效降低企业的施工成本,保持企业的发展。
2.1决策阶段
决策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对项目进行估算和预测,需要结合对项目的技术含量、资本运营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综合分析,以科学合理的手段预测市场前景,做好本阶段的成本和投资控制,可以明确项目目标,对今后几个阶段的施工具有指导作用,成本和投资的控制应从施工内容、施工工艺设备、施工现场、施工现场、施工现场等方面入手,建设内容包括建设水平、规模、建设标准等。项目的建设功能应与社会因素相结合。项目的成果应符合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标准,避免企业脱离实际造成资源的流失和浪费现象。在确定施工工艺时,坚持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效益,杜绝施工设备选型中的铺张浪费,在考虑安全可靠性和维护成本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价格较低的设备,施工现场调查也是本阶段的重点,需要邀请专家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效益。优越的地理位置可以保证投资收益。
2.2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的主要工作是设计和确定施工图、框架和施工项目的设计。是影响成本管理和投资控制的最大因素,对整个项目成本控制的影响达到70%以上。图纸设计完成后,施工中很难进行变更,这也反映了设计阶段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在选择设计单位进行设计招标时,应选择最佳方案。设计人员应充分了解市场,严格按照项目投资估算控制进行管理,必要时对工程进行创新,实行限额设计,如因设计单位原因造成工程造价超预算或施工中断,后果由设计单位承担。
2.3招投标阶段
工程招投标是工程实施阶段的第一道工序,是确定工程合同造价和选择施工单位的关键阶段,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应是规范招投标活动和招投标方法的确定,因此,做好招投标工作非常重要。招投标阶段的工作应根据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计算确定科学合理的工程建设方案。在研究招标文件时,综合考虑市场与企业的关系,选择合理的报价策略,成本管理人员应根据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对工程造价的相关因素进行识别和预测,合理考虑企业的优缺点,编制招标文件,合同完成后签订合同,并同意合同条款。
2.4施工阶段
(1) 控制建筑材料和设备的成本
建筑材料成本在工程造价中占有很大比重,也是影响整个工程质量的关键。只有对材料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才能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建筑材料种类繁多,价格低廉,供应渠道越来越多,对此,企业工程造价人员要时刻关注市场动态,准确掌握施工材料信息,严格监督采购人员在采购材料时进行实时跟踪,避免采购人员谋取私利,采购劣质材料赚取差价,同时制定相关限额标准,将材料成本控制在规定的标准范围内,审查和比较超出成本的部分。
(2) 做好施工合同的簽订工作
项目在施工阶段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隐患,签订施工合同可以有效避免不必要的合同纠纷,导致企业赔偿,可设立相关档案管理部门,妥善保管施工阶段的各类文件,防止文件缺失。管理人员应熟悉合同条款,为了利用合同解决工程造价纠纷,对于施工阶段损害企业利益的问题,应严格按照合同标准进行赔偿,以减少企业的损失。
(3) 严格控制施工进度
施工进度也直接影响工程造价。一旦工程进度延长,企业不仅要支付规定期限以外的建设费用,还可能被要求承担违约金,管理人员要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减少施工高峰的发生。有计划、有规律地安排施工设备和施工人员,避免施工区域的重叠。减少施工高峰的发生,保持稳定的施工强度,努力使每一台设备、每一名施工人员投入工作,提高设备、施工人员的利用率。
2.5完成阶段
竣工阶段是一项工程项目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对前面阶段的总结与审核。管理人员需要认真了解图纸,审核工程量,扣除没有做的内容费用。根据合同确定工程结算的范围、施工工期、施工承包方式等,避免结算纠纷。做好材料、设备费用的审查工作,根据预结算确定是否提高材料价格并收取相关凭据,做好结算工作。依据相关法律标准、合同等项目建设资料对送审的竣工结算给予工程量核实。
3结语
工程造价的确定和控制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也关系到造价工作的各个环节,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通过技术比较,把技术与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经济分析与效果的正确评价,先进技术与经济合理的关系正确分析,我们应该争取先进技术的条件,在经济合理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控制项目成本的理念渗透到项目的各个环节。
参考文献
[1]周之涛.建筑工程的造价成本控制策略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07:235-236.
[2]许士娟.浅谈工程造价管理与投资控制管理[J].居业,2016,(2):147,149.
[3]张忠强.浅析建设单位对建筑工程的投资控制管理[J].低碳世界,2017,(31):228-229.
[4]杨帆.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24):189.
关键词:工程造价;造价管理;造价投资
引言:
发展中国家的特点是市场经济变化大,优胜劣汰速度快,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必须与时俱进,改革管理体制,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鉴于工程造价和投资控制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是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影响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主要环节。因此,如何对其进行改革已成为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企业应将成本管理和投资控制管理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只有对每个阶段逐一进行控制,才能达到降低整体成本的目的,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一、工程造价与投资控制管理的作用
项目成本管理是项目投资的重要环节,是指对建设项目的预期费用或实际费用的所有固定资产投资费用的管理,以达到预期的投资目标定额。包括从施工准备到竣工验收的所有施工成本,如安装工程费、采购材料、施工设备、银行贷款利息、铺路流动资金等。对于项目成本,价格机制是核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投资的宏观决策,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要加强项目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投资效率,必须形成以国家宏观调控为主的市场形成成本价格机制,可见工程项目管理中项目成本管理与投资控制管理相辅相成,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它们也有很多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目标上,项目成本管理是将项目的价格水平控制在预期的目标范围内,投资控制管理是让企业投入的资金回报并实现增值。
二、工程造价和投资控制管理关键措施
企业要想取得经济效益,就要做好项目运营过程中各个阶段的项目成本管理和投资控制管理,主要包括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只有积极将其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对待,才能有效降低企业的施工成本,保持企业的发展。
2.1决策阶段
决策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对项目进行估算和预测,需要结合对项目的技术含量、资本运营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综合分析,以科学合理的手段预测市场前景,做好本阶段的成本和投资控制,可以明确项目目标,对今后几个阶段的施工具有指导作用,成本和投资的控制应从施工内容、施工工艺设备、施工现场、施工现场、施工现场等方面入手,建设内容包括建设水平、规模、建设标准等。项目的建设功能应与社会因素相结合。项目的成果应符合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标准,避免企业脱离实际造成资源的流失和浪费现象。在确定施工工艺时,坚持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效益,杜绝施工设备选型中的铺张浪费,在考虑安全可靠性和维护成本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价格较低的设备,施工现场调查也是本阶段的重点,需要邀请专家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效益。优越的地理位置可以保证投资收益。
2.2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的主要工作是设计和确定施工图、框架和施工项目的设计。是影响成本管理和投资控制的最大因素,对整个项目成本控制的影响达到70%以上。图纸设计完成后,施工中很难进行变更,这也反映了设计阶段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在选择设计单位进行设计招标时,应选择最佳方案。设计人员应充分了解市场,严格按照项目投资估算控制进行管理,必要时对工程进行创新,实行限额设计,如因设计单位原因造成工程造价超预算或施工中断,后果由设计单位承担。
2.3招投标阶段
工程招投标是工程实施阶段的第一道工序,是确定工程合同造价和选择施工单位的关键阶段,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应是规范招投标活动和招投标方法的确定,因此,做好招投标工作非常重要。招投标阶段的工作应根据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计算确定科学合理的工程建设方案。在研究招标文件时,综合考虑市场与企业的关系,选择合理的报价策略,成本管理人员应根据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对工程造价的相关因素进行识别和预测,合理考虑企业的优缺点,编制招标文件,合同完成后签订合同,并同意合同条款。
2.4施工阶段
(1) 控制建筑材料和设备的成本
建筑材料成本在工程造价中占有很大比重,也是影响整个工程质量的关键。只有对材料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才能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建筑材料种类繁多,价格低廉,供应渠道越来越多,对此,企业工程造价人员要时刻关注市场动态,准确掌握施工材料信息,严格监督采购人员在采购材料时进行实时跟踪,避免采购人员谋取私利,采购劣质材料赚取差价,同时制定相关限额标准,将材料成本控制在规定的标准范围内,审查和比较超出成本的部分。
(2) 做好施工合同的簽订工作
项目在施工阶段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隐患,签订施工合同可以有效避免不必要的合同纠纷,导致企业赔偿,可设立相关档案管理部门,妥善保管施工阶段的各类文件,防止文件缺失。管理人员应熟悉合同条款,为了利用合同解决工程造价纠纷,对于施工阶段损害企业利益的问题,应严格按照合同标准进行赔偿,以减少企业的损失。
(3) 严格控制施工进度
施工进度也直接影响工程造价。一旦工程进度延长,企业不仅要支付规定期限以外的建设费用,还可能被要求承担违约金,管理人员要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减少施工高峰的发生。有计划、有规律地安排施工设备和施工人员,避免施工区域的重叠。减少施工高峰的发生,保持稳定的施工强度,努力使每一台设备、每一名施工人员投入工作,提高设备、施工人员的利用率。
2.5完成阶段
竣工阶段是一项工程项目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对前面阶段的总结与审核。管理人员需要认真了解图纸,审核工程量,扣除没有做的内容费用。根据合同确定工程结算的范围、施工工期、施工承包方式等,避免结算纠纷。做好材料、设备费用的审查工作,根据预结算确定是否提高材料价格并收取相关凭据,做好结算工作。依据相关法律标准、合同等项目建设资料对送审的竣工结算给予工程量核实。
3结语
工程造价的确定和控制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也关系到造价工作的各个环节,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通过技术比较,把技术与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经济分析与效果的正确评价,先进技术与经济合理的关系正确分析,我们应该争取先进技术的条件,在经济合理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控制项目成本的理念渗透到项目的各个环节。
参考文献
[1]周之涛.建筑工程的造价成本控制策略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07:235-236.
[2]许士娟.浅谈工程造价管理与投资控制管理[J].居业,2016,(2):147,149.
[3]张忠强.浅析建设单位对建筑工程的投资控制管理[J].低碳世界,2017,(31):228-229.
[4]杨帆.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24):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