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给上司补台是当好下属的必备技能,一个善于给上司补台的下属往往更能获得上司的重视和信任,也会比一般人更容易获得升迁。不过,给上司补台可是一门学问,得讲究原则和技巧。如果盲目给上司补台,轻则可能引起上司的不快,重则会给上司增添麻烦,有的甚至还会将自己“补”入困境。所以请记住,在以下三种情况下别擅自给上司补台。
损害上司权威时
职场上,有些人自以为上司做得不对或不到位时,自作主张替上司的“不当言行”采取补救措施,结果使大家产生上司不如下属的印象,导致上司的权威受到挑战、形象受到损害等后果,自然会引起上司的不快。
于科长是部队转业干部,由于在部队带兵久了,形成了强势的性格和硬朗的工作作风,他常常会当众批评下属,令下属下不了台面。大家私底下对他都有意见,但慑于他在单位的威信,敢怒而不敢言。林副科长出身科班,做人处事细致周到,作为刚刚从其他部门提拔上来的副手,他一心想助于科长一臂之力。一次工作会议上,于科长因为本部门的工作排名靠后了,便大发雷霆,对科里的同志一个个地进行点名批评。会议结束后,于科长拂袖而去,留下大家在会议室里情绪低落。林副科长认为自己作为副手,发挥作用的机会来了,他将大家请到餐馆吃了一顿,在桌上不停地解释于科长没有坏心,都是为了工作才发火的,大家也不停地表示理解。这件事很快便被于科长知道了,他将林副科长叫到办公室,大声责问他是不是想造反夺他的位置,甚至说出“有我无你”的绝情话。
上司在公共场合对下属进行批评,目的和动机往往较为复杂,有的是出于工作的需要,有的是一种工作方法,有的则是在树立自己的权威……绝大多数是一种理性权衡的结果。林副科长的行为却在无形中削弱了于科长批评行为的效果,而他的亲民形象则从另一方面反衬出于科长工作作风的粗野与霸道,客观上已经对于科长的权威造成极大的挑战。他的行为自然会被于科长误认为是一种拉拢人心、抢班夺权的行为。这种补台方式,上司怎能不警惕?
未弄清上司的真实意图时
给上司补台,务必要先弄清上司的真实意图。有些人一见上司有了难处,便立即出面“救驾”,因为未能领会到上司的意图,未能理解上司当时所处困境背后的潜台词,结果,干扰或破坏了上司的计划,以致给上司的工作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
陈小东是一名刚被选进办公室工作不久的文秘人员,由于工作能力强、配合意识好,他深得办公室孙主任的赞赏。孙主任甚至还透露,他将向组织推荐陈小东担任办公室副主任职务。
陈小东单位宣传处的刘主任是一个很强势的人,他常常将一些本该属于自己部门的工作,通过单位领导推给办公室,孙主任对此很不满。一天,单位领导来到办公室,将本该由宣传处拍专题片的任务交给了办公室,孙主任没有直接反对,却向单位领导谈起了办公室人手少、对摄像不熟悉等客观困难。看着单位领导面露不悦和孙主任的满面愁容,陈小东觉得替孙主任补台的机会来了。于是,他当着两位上司的面说自己学过摄像,愿意接下这项工作。单位领导听后满意地走了,陈小东也顺利地完成了专题片的拍摄任务,可在竞争上岗时,孙主任却意外地推荐了另外一个人。
上司示弱有时未必是真弱,有时只是上司的工作方法而已。孙主任向单位领导汇报完成拍摄专题片工作的难度,其真正目的是想将此工作任务推给宣传处,好让办公室的员工不分心,更好地完成既定的工作。而陈小东不懂其中的玄机,本着替上司分忧的态度贸然补台,从而导致孙主任在与宣传处的斗争中落败。下属在给上司补台前,一定要弄清上司表面上需要帮助的真实背景,在未弄清上司真实意图的情况下贸然补台,只会越帮越忙,给上司的工作造成被动。
让上司违反原则时
给上司补台时,如果一味从上司的私人利益出发,而不顾及可能因为自己的行为导致上司违反单位的规章制度、违背做人的底线,则很容易令上司处于解释不清的尴尬境地,引起上司的不满。
朱海之对自己的顶头上司刘经理非常钦佩,别看刘经理表面上是一个软弱的女人,在工作中的干劲绝不亚于单位任何一位男士,她对本部门提出的目标是样样争第一。为了实现目标,她对下属的要求非常严,经常带领大家加班加点。一天下午,正在写汇报材料的刘经理突然接到幼儿园的电话,幼儿园要准备一个大活动,请各位家长提早将孩子接回家。由于汇报材料急需完成,刘经理便安排朱海之打电话给孩子的爸爸去接孩子。朱海之想到刘经理的丈夫可能也在忙,于是悄悄打的到幼儿园将刘经理的孩子接到了单位。当刘经理的儿子大呼小叫地从外面跑进办公室时,刘经理的脸色一下子变了,她当场批评了朱海之一通,然后自己拔通了丈夫的电话,让丈夫将孩子接回了家。
上司不仅是工作的决策者,更是遵章守纪的带头人,大多数上司都较为重视自己的一言一行对下属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刘经理由于时间紧张、避免写作思路被打断等原因,让朱海之打电话给丈夫去接孩子。朱海之作为下属本应按照刘经理的吩咐去做,他却自作主张将孩子接到了单位,不但干扰了刘经理的工作,还使刘经理被动地违反了单位上班时间不准将小孩子带来的规定,使刘经理在下属面前做出了反面的示范作用,朱海之受到批评是必然的。下属在给上司补台时,一定要遵循上司做人做事的原则,遵循单位的规章制度及法律规定,否则就是在帮倒忙。
掌握补台的禁忌,方能避开补台的雷区,使补台的过程真正成为搭建自己个人成长舞台的进程!
编辑钟健 [email protected]
损害上司权威时
职场上,有些人自以为上司做得不对或不到位时,自作主张替上司的“不当言行”采取补救措施,结果使大家产生上司不如下属的印象,导致上司的权威受到挑战、形象受到损害等后果,自然会引起上司的不快。
于科长是部队转业干部,由于在部队带兵久了,形成了强势的性格和硬朗的工作作风,他常常会当众批评下属,令下属下不了台面。大家私底下对他都有意见,但慑于他在单位的威信,敢怒而不敢言。林副科长出身科班,做人处事细致周到,作为刚刚从其他部门提拔上来的副手,他一心想助于科长一臂之力。一次工作会议上,于科长因为本部门的工作排名靠后了,便大发雷霆,对科里的同志一个个地进行点名批评。会议结束后,于科长拂袖而去,留下大家在会议室里情绪低落。林副科长认为自己作为副手,发挥作用的机会来了,他将大家请到餐馆吃了一顿,在桌上不停地解释于科长没有坏心,都是为了工作才发火的,大家也不停地表示理解。这件事很快便被于科长知道了,他将林副科长叫到办公室,大声责问他是不是想造反夺他的位置,甚至说出“有我无你”的绝情话。
上司在公共场合对下属进行批评,目的和动机往往较为复杂,有的是出于工作的需要,有的是一种工作方法,有的则是在树立自己的权威……绝大多数是一种理性权衡的结果。林副科长的行为却在无形中削弱了于科长批评行为的效果,而他的亲民形象则从另一方面反衬出于科长工作作风的粗野与霸道,客观上已经对于科长的权威造成极大的挑战。他的行为自然会被于科长误认为是一种拉拢人心、抢班夺权的行为。这种补台方式,上司怎能不警惕?
未弄清上司的真实意图时
给上司补台,务必要先弄清上司的真实意图。有些人一见上司有了难处,便立即出面“救驾”,因为未能领会到上司的意图,未能理解上司当时所处困境背后的潜台词,结果,干扰或破坏了上司的计划,以致给上司的工作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
陈小东是一名刚被选进办公室工作不久的文秘人员,由于工作能力强、配合意识好,他深得办公室孙主任的赞赏。孙主任甚至还透露,他将向组织推荐陈小东担任办公室副主任职务。
陈小东单位宣传处的刘主任是一个很强势的人,他常常将一些本该属于自己部门的工作,通过单位领导推给办公室,孙主任对此很不满。一天,单位领导来到办公室,将本该由宣传处拍专题片的任务交给了办公室,孙主任没有直接反对,却向单位领导谈起了办公室人手少、对摄像不熟悉等客观困难。看着单位领导面露不悦和孙主任的满面愁容,陈小东觉得替孙主任补台的机会来了。于是,他当着两位上司的面说自己学过摄像,愿意接下这项工作。单位领导听后满意地走了,陈小东也顺利地完成了专题片的拍摄任务,可在竞争上岗时,孙主任却意外地推荐了另外一个人。
上司示弱有时未必是真弱,有时只是上司的工作方法而已。孙主任向单位领导汇报完成拍摄专题片工作的难度,其真正目的是想将此工作任务推给宣传处,好让办公室的员工不分心,更好地完成既定的工作。而陈小东不懂其中的玄机,本着替上司分忧的态度贸然补台,从而导致孙主任在与宣传处的斗争中落败。下属在给上司补台前,一定要弄清上司表面上需要帮助的真实背景,在未弄清上司真实意图的情况下贸然补台,只会越帮越忙,给上司的工作造成被动。
让上司违反原则时
给上司补台时,如果一味从上司的私人利益出发,而不顾及可能因为自己的行为导致上司违反单位的规章制度、违背做人的底线,则很容易令上司处于解释不清的尴尬境地,引起上司的不满。
朱海之对自己的顶头上司刘经理非常钦佩,别看刘经理表面上是一个软弱的女人,在工作中的干劲绝不亚于单位任何一位男士,她对本部门提出的目标是样样争第一。为了实现目标,她对下属的要求非常严,经常带领大家加班加点。一天下午,正在写汇报材料的刘经理突然接到幼儿园的电话,幼儿园要准备一个大活动,请各位家长提早将孩子接回家。由于汇报材料急需完成,刘经理便安排朱海之打电话给孩子的爸爸去接孩子。朱海之想到刘经理的丈夫可能也在忙,于是悄悄打的到幼儿园将刘经理的孩子接到了单位。当刘经理的儿子大呼小叫地从外面跑进办公室时,刘经理的脸色一下子变了,她当场批评了朱海之一通,然后自己拔通了丈夫的电话,让丈夫将孩子接回了家。
上司不仅是工作的决策者,更是遵章守纪的带头人,大多数上司都较为重视自己的一言一行对下属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刘经理由于时间紧张、避免写作思路被打断等原因,让朱海之打电话给丈夫去接孩子。朱海之作为下属本应按照刘经理的吩咐去做,他却自作主张将孩子接到了单位,不但干扰了刘经理的工作,还使刘经理被动地违反了单位上班时间不准将小孩子带来的规定,使刘经理在下属面前做出了反面的示范作用,朱海之受到批评是必然的。下属在给上司补台时,一定要遵循上司做人做事的原则,遵循单位的规章制度及法律规定,否则就是在帮倒忙。
掌握补台的禁忌,方能避开补台的雷区,使补台的过程真正成为搭建自己个人成长舞台的进程!
编辑钟健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