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明真义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把文言文的学习归纳为“读读背背”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朗读应该成为文言文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它应该贯穿在教学的所有环节,如预习、讲解、分析中。教材所选取的文言文单元和我们课外所拓展的篇目,大都是传统名篇,贯穿于其中的思想感情都是通过优美、精湛的笔法,和谐、流畅的音韵和抑扬顿挫的节奏表现出来的,加强朗读的环节,我们能够比较深刻地体会出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能够进一步体会文章中难以言传的含义,能够把文章的内容和法理转化为自己的理解,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阅读境界。清代桐城派代表作家刘大魁曾说:“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论文偶记》)因此,强化文言文的朗读环节,是积累文言语言素材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学生文言文的理解和感受水平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对文言文富于表现力的朗读,是建立在对文言文的内容和意义有了深入的理解,对文章的章法结构、逻辑思想有了较深入的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因此,文言文的朗读,是在理解基础上的朗读,然后通过朗读又能促进对文言文意思的理解,朗读和理解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在朗读时,要先粗读,扫清文字障碍,然后出声细读,分清段落层次,领会文章大意,在此基础上再加以反复朗读,反复揣摩文章的意思。要注意避免对文章的字词句篇的含义还不甚理解,而只信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硬读”的做法,那样的效果是不明显的。必须做到像叶圣陶先生说的“惟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全面不偏”(《〈精读指导举隅〉前言》)。在朗读时,要注意几种情况:
  一、注意读准字音,确定节奏、语气、平仄
  因为文言诗文很多都文质兼美,富于情味美和音韵美。比如古代的一些诗歌和散文,讲究声律和音韵,讲究句式的整齐和匀称,运用了大量的修辞,这些都是我们在朗读时要注意的。比如,诗文中的对偶、排比,对偶要注意上下句尾字的声调变化,上句一般为仄声结尾,声调上扬,下句为平声结尾,声调下压,平仄相对,形成一种自然的抑扬美。而排比,讲究语气的连贯性,前后紧承,一气呵成,给人一种相对的完整感。此外,还有整散句的错落美,律诗的回环美等。这些现象在文言诗文中大量出现,就不一一举例。
  二、注意重点字词句的提示或总结作用
  比如文言诗词中的领字和对字,文言文中的句首发语词,都有领起作用,如柳永的《雨霖铃》:“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中的“念”,姜夔《扬州慢》:“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中的“自”,都有领起作用,朗读时注意把握这些领字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清文章的层次,深入理解文章的意思。
  三、注意把握文言文中的关联词
  如贾谊《六国论》中:“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戌之众,非亢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段文字可分为两大层次,前一层用“且夫”和“然而”相关联。一个“且夫”领起四个并列分句,朗读时把握住分号,四个分句的层次就非常清晰了。后一层用“试使”和“然”字相呼应,条理非常清楚。后边作结时,又有“何也”提问,总结句非常鲜明。在朗读时,我们抓住这些关键词语,形成了“且夫……然而……试使……然……何也……也”的一气呵成的脉络,对意思的理解也就顺理成章了。
  四、注意那些容易混淆的词语,如文言文中的句末语气词
  “也”、“矣”用在陈述句末,“哉”、“乎”一般用在疑问句末,朗读时一定要准确读出它们的语意。还有诗歌中的重章叠唱的现象,能带来回环往复,涵咏蕴藉的效果。如《诗经》中的很多篇章,段与段就相差一两个字,在朗读的时候,不要一个语调,而要根据诗歌的内容,感情不断地深化,读出诗歌的韵味。如《硕鼠》一诗共三章,每一章都是“硕鼠硕鼠”开头,章与章之间的用句基本相同,朗读时要注意体会诗中感情,才能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意旨。
  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朗读环节是很重要的,它能够帮助我们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当然,在理解基础上的朗读,也能让我们在领会文章意思的基础上进一步品味出文中的言外之意,意中之韵,从而获得精神的愉悦和美感。
  (作者单位:363400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在教师中,特别是语文教师的口中经常能听到这样一句感慨之言:“好学生不是教出来的。”作为语文教师,为什么说好学生不是教出来的呢?其实这句话是说明语文成绩好的学生他们的语文感悟能力比较强,课堂上,教师稍微点拨一下,他们马上就能领会感悟到,这部分学生对语文学科一般又都比较感兴趣,所以学起语文来就显得相对轻松,不用教师费力而语文成绩都相当稳定。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感悟能力对学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那么
期刊
【摘要】本文就在化学教学中如何着眼于素质教育,重视实验教学、重视课外活动、重视练习与学法指导等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素质教育 化学教育 化学教学    学习化学的良好动机的激发与培养就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即好奇→兴趣→喜爱→爱好→热爱。化学教师往往利用化学实验中的发光、发声、发热、颜色变化、状态改变、气味等奇异现象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但好奇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本能的、不稳定
期刊
国家《小学英语课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中明确指出:在基础教育阶段应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初步能力为主要任务。但又要防止过于强调模仿死记硬背,机械操作的教学倾向,倡导语言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相结合的开放互动的学习模式。因此,小学英语教学应是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就新课改下的小学英语教学变谈谈笔者肤浅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性趣  
期刊
一、正确认识初中语文知识教学的作用和地位  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征在于,语文是母语的学习与运用,其主要方式是通过语文实践而习得。正是语文学科的这种独特性,决定了语文知识在整个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笔者作为一名初中教师,现浅谈几点初中语文知识教育在教学活动中的影响。  我们应该对初中语文知识教学树立正确、积极的态度:正视初中语文知识素养在整个语文素养中的独特地位,正视初中语文知识在学生语文学习中的
期刊
人们的道德和信念都要融入情感,若抽去情感的根基,道德和信念的大树就难以稳固甚至成活。心理学家认为:情感是认知活动的启发、发展和维持的动力,是构成心理素质的重要成分。学生只有对学习知识产生情感,才会付出热情投身到学习中。刘勰云:“夫缀文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学作品载负着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双重情感交流,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作品本身给予我们的审美愉悦,品味生活,最终领悟到生命的
期刊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各项工作如此,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巧妙地导入新课,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扣住学生的心弦,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欲,促使学生以最佳心理状态进入新课的学习。  一、导课应具有“简洁性”  导课应精心设计,力争用最简洁的话语、最短的时间,迅速而巧妙的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以及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听课上来。如果导课过长,则不容易给后面的重点内容
期刊
伴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如何进行中考语文总复习,是摆在广大毕业班教师面前的一个课题,那么,如何进行语文复习呢?  一、应当明确语文学科的特点   (1)语文是一门注意能力的学科,复习时应以能力训练为主。   (2)语文不属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复习时不应以主要精力去追求知识的系统性。  (3)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考生应以自己的语文实践为主。语文学习主要在于积累和感悟总复习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充实语言
期刊
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首次将科学探究作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内容与重要的学习方式列在其中,这是它的最大特色,“旨在将学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新的课程改革把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整个教育改革的灵魂。多年的科学探究指导实践与课后反思,使我认识到让学
期刊
【摘要】新一轮语文基础教育课程要求教师要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伴随着课改的发展,确立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方式将成为教学创新和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这对教师既是一个机遇,又是一个挑战、一次考验。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浅谈在课改的新形势下,初中语文的教学创新。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方式创新   语文课程改革为的是使所有学生主动地学习,从而获得发展,让学生
期刊
艺术教育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人们普遍意识到,艺术世界是奥妙无穷的世界,艺术经验对丰富人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艺术与人性中最深层的东西息息相通。因此,我们选择了艺术教育课题进行研究。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不仅对幼儿的情怀意趣等精神陶冶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使其创造性得以最大施展,而且能提高幼儿的洞察力、理解力、表现力、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它是一种人文教育之中坚教育。    一、什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