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理解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原因和意义,我们可以从马克思的社会生产理论的维度去把握,并由此得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嬗变逻辑。深入领会这一重大政治论断,是准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逻辑前提和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对我国的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社会生产理论;主要矛盾;物质生产;人的全面发展;国家治理
一、引言
社会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我们认识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客观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曾多次指出:“人们的生活自古以来就是建立在这种或那种社会生产上面。”而传统的社会生产理论以物质生产为逻辑起点,并将马克思恩格斯具有丰富内涵和宽广外延的多种生产简单地归结为等同于一种生产即物质生产,也就是吃、喝、住、穿等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马克思在阐述唯物史观的时候,同样的是把物质生产作为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首先这是由物质生产自身的特点及其在当时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所决定的。马克思认为:“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种一定的生产支配着其它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因而它的关系支配着其他一切关系的地位和影响。这种生产就是被称之为“第一的历史活动”的物质资料的生产。他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但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生活。但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但是,马克思的社会生产理论并不仅仅只是简单的物质生产,他是一个多层次的理论体系,他不仅包括马克思对满足人类物质需要的物质资料生产的分析,而且还包括对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精神生产以及维持、延续人类生存、发展的人类自身生产的论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自 1981 年我们党确立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社会生产之间主要矛盾之后第一次提出的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重大结论。这就是基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和马克思社会生产理论之上对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再认识。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也从单一的追求物质生产转变为追求精神生产和人的全面发展。
二、从马克思的社会生产理论正确理解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原因
马克思的社会生产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就是我们对马克思的社会生产理论的的进一步认识和深化。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那个阶段国家处在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时期,需要解决的是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尤其是物质生活需要的问题。而满足需要的方式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其生产特征是尽快增加物质财富的数量。因此我们对马克思生产理论的关注点只是单一的停留在物质生产方面,而忽略了精神生产和人的全面发展。新时代我国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需要”全面超越了过去“物质文化需要”的意涵。相比于“物质文化需要”而言,“美好生活需要”包括物质文化需要,但并不等同于物质文化需要;“物质文化需要”是“美好生活需要”中的基础性需要,但在较高发展阶段,仅有物质文化需要不一定能完全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美好生活需要不仅包括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还包括精神需要、政治需要、生态需要等多样化的、更高层次的需要,是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一方面是因为经过近40 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据统计,我国自2010 年已经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货物进出口和服务贸易总额均居世界第二位,制造业增加值连续7年居世界第一位,工农业生产能力大幅提高,220多种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基础设施建设部分领域在世界上遥遥领先,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的这五年,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一个个奇迹般的工程,正在托举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彻底改变了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并迈向强起来的巨大飞跃,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此时再沿用60 多年前新中国建立之初和30 多年前改革开放之初“落后的社会生产”的表述,已经不符合我国社会生产能力的实际。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有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8000美元。在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期盼着有更好的教育、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不仅对物质需要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公平意识、法治意识、参与意识、监督意识等在不断增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仅表现在对需要层次的提升上,而且还表现在需要的全面性上。人民的需要首先表现在对物质生活的需要,在物质生活需要基本解决后,人民的需要开始向精神需要和人的自身生产需要的转变。因此,再只讲“物质文需要”已经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这既是马克思生产理论的一种内生力量,也是我们把马克思生产理论全面的贯彻到新时代的一种体现。
作者简介:
張潇潇(1993-11.28)女,汉族,山西运城人,硕士,山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研究
(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关键词:社会生产理论;主要矛盾;物质生产;人的全面发展;国家治理
一、引言
社会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我们认识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客观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曾多次指出:“人们的生活自古以来就是建立在这种或那种社会生产上面。”而传统的社会生产理论以物质生产为逻辑起点,并将马克思恩格斯具有丰富内涵和宽广外延的多种生产简单地归结为等同于一种生产即物质生产,也就是吃、喝、住、穿等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马克思在阐述唯物史观的时候,同样的是把物质生产作为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首先这是由物质生产自身的特点及其在当时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所决定的。马克思认为:“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种一定的生产支配着其它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因而它的关系支配着其他一切关系的地位和影响。这种生产就是被称之为“第一的历史活动”的物质资料的生产。他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但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生活。但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但是,马克思的社会生产理论并不仅仅只是简单的物质生产,他是一个多层次的理论体系,他不仅包括马克思对满足人类物质需要的物质资料生产的分析,而且还包括对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精神生产以及维持、延续人类生存、发展的人类自身生产的论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自 1981 年我们党确立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社会生产之间主要矛盾之后第一次提出的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重大结论。这就是基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和马克思社会生产理论之上对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再认识。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也从单一的追求物质生产转变为追求精神生产和人的全面发展。
二、从马克思的社会生产理论正确理解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原因
马克思的社会生产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就是我们对马克思的社会生产理论的的进一步认识和深化。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那个阶段国家处在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时期,需要解决的是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尤其是物质生活需要的问题。而满足需要的方式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其生产特征是尽快增加物质财富的数量。因此我们对马克思生产理论的关注点只是单一的停留在物质生产方面,而忽略了精神生产和人的全面发展。新时代我国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需要”全面超越了过去“物质文化需要”的意涵。相比于“物质文化需要”而言,“美好生活需要”包括物质文化需要,但并不等同于物质文化需要;“物质文化需要”是“美好生活需要”中的基础性需要,但在较高发展阶段,仅有物质文化需要不一定能完全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美好生活需要不仅包括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还包括精神需要、政治需要、生态需要等多样化的、更高层次的需要,是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一方面是因为经过近40 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据统计,我国自2010 年已经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货物进出口和服务贸易总额均居世界第二位,制造业增加值连续7年居世界第一位,工农业生产能力大幅提高,220多种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基础设施建设部分领域在世界上遥遥领先,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的这五年,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一个个奇迹般的工程,正在托举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彻底改变了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并迈向强起来的巨大飞跃,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此时再沿用60 多年前新中国建立之初和30 多年前改革开放之初“落后的社会生产”的表述,已经不符合我国社会生产能力的实际。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有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8000美元。在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期盼着有更好的教育、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不仅对物质需要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公平意识、法治意识、参与意识、监督意识等在不断增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仅表现在对需要层次的提升上,而且还表现在需要的全面性上。人民的需要首先表现在对物质生活的需要,在物质生活需要基本解决后,人民的需要开始向精神需要和人的自身生产需要的转变。因此,再只讲“物质文需要”已经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这既是马克思生产理论的一种内生力量,也是我们把马克思生产理论全面的贯彻到新时代的一种体现。
作者简介:
張潇潇(1993-11.28)女,汉族,山西运城人,硕士,山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研究
(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