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短视频传播的特点及应用启示

来源 :新闻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tterf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网络信息化大力发展与自媒体崛起的双重背景下,短视频开始逐步渗入到人们的工作生活中,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趣味。如今,短视频拥有较多的平台,较低的传播门槛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了短视频的制作中,其中更有甚者成为了一种谋生手段,对于如何有效提升短视频的传播效果还在各方的不断探索中。本文较为系统地分析论述了新媒体时代短视频传播的特点及传播策略。
其他文献
为优化高活性纳豆固态发酵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研究大豆浸泡pH、大豆含水量、菌株接种量、物料厚度和碳源种类对纳豆激酶活性的影响。以冻干纳豆粉为原料,添加葡萄糖、食盐、环状糊精、卡拉胶制作纳豆口含片,并采用正交试验对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大豆浸泡pH、接种量、物料厚度和碳源种类对纳豆激酶活性均有显著影响,纳豆固态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大豆浸泡pH 5,接种量6%,物料厚度3 cm,添加
该研究通过液体深层发酵制备灵芝、灵芝-玉竹、灵芝-桦树茸、灵芝-人参以及灵芝-三七发酵液冻干粉,噻唑兰(Methylthiazolyl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细胞毒性实验及细胞形态学检测筛选出样品给药浓度,建立300 mJ/cm2 UVB辐射人角质形成细胞(human immortalized keratinocytes,HaCat)的损伤模型,酶联免疫吸
揭示与地震孕育过程相关的变形场特征是判别地震孕育阶段及地震危险性的一个重要途径。收集汶川Ms 8.0地震震中区汶川台自2002年10月至汶川地震前的地倾斜观测数据,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和分段拟合方法,提取了震前地倾斜变化的阶段性特征;利用2001年以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站坐标日解数据,计算了震中附近的泸州GNSS站与周围
德育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必要的德育心理、现代德育教学理论,具备主动进行合适的间接德育或适时主动开展直接德育的综合专业伦理能力。面对高中生逆反心理意识增强、教育教学管理工作难度不断增大等现实问题,多数高中班主任感到德育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因此急需构建与提升班主任的德育能力。
数学文化素养培养与数学核心素养发展具有一致性,数学文化素养的培养日益受到重视。但小学数学教学仍存在着数学文化素养培养目标设计流于形式、数学文化教学表面化等现象,导致数学文化的育人价值未能充分彰显,小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培养缺失。为了促进小学生各方面素养的均衡发展,实现数学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教师需在教学中科学地设计教学目标、拓展教材文化内容、深刻阐释数学文化内涵,采取多样教学方式、创新课外作业形式,以
目的:研究香蜂草苷对地塞米松联合高脂饮食(DEX/HFD)诱导的C57BL/6J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90只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香蜂草苷(0.8 mg/kg)对照组、模型组、水飞蓟宾(26.25 mg/kg)阳性对照组及香蜂草苷低(0.4 mg/kg)、高(0.8 mg/kg)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及香蜂草苷对照组外各组小鼠每天腹腔注射地塞米
短视频以有趣的内容和新颖的形式大受用户欢迎,各大主流媒体争相推出自己的短视频。短视频是另一种内容形态,它的运营和传播有一定规律。遵循短视频的发展传播规律,抓住行业风口期,在获得巨大流量效应和商业价值的同时,引领和把握主流媒体的话语权。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方法应用在了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当中,通过对设备进行智能监测以及故障诊断可以使设备得到全面的检修与维护。通过使用红外诊断破损技术进行设备应用分析,可以掌握到设备运行的温度状况。通过使用专业的传感器进行车站连锁设备状态的监测,以及使用人工智能监测相关的状态信号可以使物流分拣系统设备得到全面的运行管理。
以贡湖水体营养盐水平现状[ρ(TN)0.4~4 mg·L-1、ρ(TP)0.04~0.4 mg·L-1]为依据,研究不同梯度营养盐水体对刺苦草(Vallisneria spinulosa)与密刺苦草(V.denseserrulata)生长及生理的影响,探讨同属沉水植物对不同营养水体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水体营养条件对两种沉水植物的生物量累积没有显著影响;处理组刺苦草的最大株高分别增加了19%(P<
课程思政是“三全育人”的重要环节,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隧道施工技术是交通土建专业的必修课程,基于思政育人新要求和新任务,立足行业与学科特色,通过梳理课程定位、课程目标、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隧道施工技术课程思政建设体系。从教师思政认识与思政能力、思政元素挖掘、体制机制完善等方面探究了思政元素融入该专业课程的路径与方法,以推动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同向同行,对工程类相关课程的思政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