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三省份农村成年人乙型肝炎歧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来源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中国东部3个省份农村地区成年人乙型肝炎歧视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于2011–2012年采用概率比例规模(PPS)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市、河北省、山东省的7个县22个村18岁以上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共9 269名。采用自行设计的结构式调查问卷对其社会人口学特征、对乙型肝炎患者及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的态度、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史进行入户调查。分析调查对象乙型肝炎歧视得分及其分布情况,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乙型肝炎歧视的影响因素。

结果

51.15%(4 741名)的调查对象在与乙型肝炎患者或病毒携带者接触的过程中感到恐惧、担心自己被传染;分别有51.29%(4 754名)、61.14%(5 667名)、52.22%(4 841名)的调查对象不愿意接受其礼物、与其一起吃饭、与其握手拥抱;有73.92%(6 852名)的调查对象不愿意孩子与乙型肝炎患者或病毒携带者的孩子玩耍;86.68%(8 034名)的调查对象不愿意孩子与乙型肝炎患者或病毒携带者结婚。所有调查对象中,完全无歧视(乙型肝炎歧视得分为0分)者仅占0.88%(82名),无歧视或轻度歧视者(0<得分≤5分)占23.70%(2 197名),严重歧视者(得分≥6分)占76.30%(7 072名)。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农民相比,打工者、技术员、公职人员/村医发生严重乙型肝炎歧视的OR(95%CI)值分别为0.86(0.75~0.98)、0.77(0.67~0.87)、0.57(0.41~0.79);与低收入组(人均< 10 000元/年)相比,高收入组(人均>40 000元/年)发生严重乙型肝炎歧视的OR(95%CI)值为0.57 (0.46~0.70);严重歧视发生率仍随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下降,相比文盲组,高中以上教育水平组发生严重乙型肝炎歧视的OR(95%CI)值为0.64(0.51~0.80);与自评健康水平非常好者相比,自评健康水平非常差者发生严重歧视的OR(95%CI)值为0.41(0.25~0.67)。

结论

我国东部3个省份农村成年人乙型肝炎歧视现象严重,消除乙型肝炎歧视迫在眉睫。农村地区消除乙型肝炎歧视工作的开展应重点针对农民、低收入者、受教育水平低者。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多层角膜基质透镜重叠组成的角膜板层植片保存后用于较大直径角膜溃疡穿孔紧急修补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眼科2013年6至11月角膜溃疡穿孔的患者5例,包括神经营养性角膜溃疡穿孔1例,严重变应性角膜结膜炎角膜穿孔1例,真菌性角膜溃疡穿孔3例,使用角膜基质透镜粘合而成的角膜板层材料进行紧急修补并观察其治疗效果。角膜基质透镜来自于接受全飞秒角膜屈光手术的近视眼患者,所
目的观察同种异体角膜基质透镜植入术矫治远视眼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预测性。方法病例系列研究。对21例(37只眼)远视患者行同种异体角膜基质透镜植入术。术前远视度数为3.25~10.00 D,平均(6.84±2.79)D。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裸眼远近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和屈光度的矫治情况,并采用角膜地形图、OCT、眼反应仪等观察手术后角膜形态及角膜生物力学的改变。数据采用方差分析。结果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
目的研究中原地区真菌性角膜炎分离镰刀菌的基因型和体外药物敏感性。方法测定2002–2011年河南省眼科研究所真菌性角膜炎患者角膜分离的镰刀菌758株的部分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 (EF)1-ɑ基因序列,通过部分EF1-ɑ基因的序列比对进行镰刀菌菌种和基因型的鉴定。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研究所M38-A方案测定其中145株镰刀菌对伏立康唑、特比萘芬、那他霉素等12
【摘要】如今,我国已经步入了高速、平稳发展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各个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人才的整体要求也不断提高。体育是提升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新课标下的中学体育教学,需要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以帮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在这一背景下,许多新的教学理论、方法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其中就包括素质拓展训练。一些初中学校已经开始开展相关的心理健康的体育训练活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
目的探讨2009–2013年南京市大气PM10污染对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急性影响,以及季节因素在PM10暴露与循环系统死亡之间关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南京市2009–2013年逐日大气污染物资料、气象资料以及循环系统疾病死亡资料,应用时间分层病例交叉设计的方法分析PM10日均浓度与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之间的关系,计算OR(95%CI)值,并通过分层分析的方式对不同季节PM10暴露对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效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教育之路的不断前进,逐渐地涌现出了很多具有创造性教学模式的教育思路。小学的英语教学早就需要新鲜的教学血液来调动课堂的气氛,丰富课堂内容,让每个学生都和老师一起积极主动地进入到学习的氛围中。现在的英语教学模式在这方面还有很多的欠缺,从客观上来说,大部分的学生普遍对英语阅读兴致缺缺,对这种枯燥乏味、单一的英语阅读有厌恶感。所以新型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就在这时刻应运而生。  【关键
目的对2010–2013年贵州省的布鲁菌株进行鉴定和分型,了解贵州省人群间和动物间布鲁菌的流行菌型。方法于2010–2013年,在贵州省分离了12株布鲁菌,其中来自山羊血液来源4株(GZLL3、GZLL4、GZLL11和SH2株),布鲁菌病患者血液8株(SH4、GZZY、GZSQ、GZZA、BR13001、BR13004、BR13005和BR13006株)。采用传统布鲁菌分离鉴定方法、PCR和PF
目的调查广东省3个县1~14岁儿童乙型肝炎感染状况,评价乙型肝炎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及2009–2011年查漏补种对1~14岁儿童乙型肝炎的免疫效果。方法2013年在广东省南雄市、海丰县和新兴县采取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 621名1~14岁儿童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其人口学特征、患病史以及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史,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
大气污染物中细颗粒物的健康危害已经得到证实,其中超细颗粒物(即纳米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逐渐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首先根据我国大气中存在的纳米颗粒物的特点,探讨了其来源和理化特性,然后重点总结了我国大气污染物中常见的纳米颗粒物对机体主要组织器官的负面生物效应和作用机制,最后提出了对大气污染物中纳米颗粒物的研究重点。
随着纳米材料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纳米科学技术在给人民生活水平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可能对环境和人体产生了潜在的健康威胁。纳米材料的环境和生物安全性已经成为21世纪的研究热点之一,也为预防医学领域带来了科学的机遇和技术的挑战。虽然人造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的研究仅有短短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但是其研究成果却不容小觑。本文讨论了纳米生物安全性研究现状,预测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并提出若干建议,希望以此推动我国纳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