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3 2”中高职数学课的衔接教学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课是高职院校中重要的公共平台课程之一,它与其他理工类学科有着很强的关联性,但是在我国“3 2”教育模式中,数学课程往往在衔接中出现问题,学生在中职阶段没有形成完整的数学理性思维,知识结构不够完善,存在基础知识薄弱等问题,在进入下一阶段数学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知识盲区等现象.本文从目前我国中高职院校的现状出发,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探讨“3 2”教育模式中高职数学课程的衔接教学策略.
  【关键词】“3 2”;中高职;数学课;衔接教学
  【基金项目】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院级一般教研项目《“3 2”中职转段学生数学课程的中高职教学衔接探究》(2019JY18).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提高和發展,近年来,在中高职院校中开展“3 2”联合办学模式,即前三年的中职教育和后两年的高职教育学习模式.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缩减了学时,有助于学生学习阶段的跨越和推进,但是由于前后两个阶段的教学体制、教育理念不同,学生在一些课程上的学习被弱化,数学课程就是其中之一.这种做法使“3 2”中职转段的学生在进入到高职院校学习时无法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学习模式以及学习内容.对此,笔者简要分析研究“3 2”中高职数学课的衔接教学面临的问题和相应对策.
  一、“3 2”中高职数学课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一)“3 2”中高职教学管理问题
  “3 2”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对一些上进学生是一种重要的晋升阶梯,也是我国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中职和高职教育分别是两个独立的教学阶段,两者虽有互通,但是互相了解不深入,这也是直接导致“3 2”中高职数学课衔接中存在的问题的重要原因,高职教师可能只是初步了解中职教育的数学大纲,同样中职教师也不了解高职的数学课程,造成了双方的教学脱节现象[1].
  (二)“3 2”数学课存在知识衔接问题
  首先,学生进入高职学习阶段,由于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导致无法正常融入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其次,由于基础数学教学中存在一部分教师不讲解的内容,而高职院校数学课程课时紧张,教师很难在有限的学时中将学生以往欠缺的知识点一一进行讲解,这也致使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师无法正常、有序地进行高等数学的教学.这个问题还需要中高职院校双方进行有效商讨,以免造成学生产生知识短板.[2]
  二、“3 2”中高职数学课的衔接教学策略探析
  (一)考查“3 2”中高职学生的数学基础和能力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接下来的两年学制中很多学科也会运用数学知识,所以要先进行摸底测试,以考查学生的数学能力,并针对其个体差异进行策略调整和深入研究.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考查范围上也应不同,针对他们接下来的学习范围进行观察与了解.例如,对电子、机电专业的学生,应着重考查几何图形方面的内容;对计算机、会计等专业的学生应着重考查代数方面的内容.在教学之前,教师应了解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水平,这种做法对后期教学和知识点完善具有重要作用.
  (二)优化“3 2”中高职学生的数学课程教学模式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我们的教学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实用型的人才,而且人才的培养更多地是基于适应社会需求、适应工作需求.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重点考查“3 2”中职转段的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而不是理论知识的记忆能力.例如,在“微积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减少理论知识讲解,增加一些与学生本专业相关联的数学知识,在横向上扩大学生的数学知识范围;根据我院的具体情况,由于我院“3 2”中职转段的学生在不同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不同,一部分中职学校开设中职数学课程,而有些学校没有开设,这就直接导致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数学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出现.这就需要我院的数学教师首先在同一层次消除差距,而不是盲目地将数学课程“拔高”教学.
  (三)建立“3 2”中高职学生的数学课程评价体系
  中职和高职的学生在数学课程上的学习内容不同,但是学生之间的差距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在中高职的教学衔接上有很多途径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首先,学校应确保教学大纲的完整性;其次,学校应建立完整的“3 2”中高职学生的数学课程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和接受知识的能力进行分析.评价体系不同于考核体系,它是一种针对学生薄弱点或优势的一种特定分析,结合学生自身的能力进行有效分析和判断,对需要加强学习和复习的节点,可以给教师更多的建议和参考.评价体系也应针对学生不同个性和特点作为评价内容,将综合性因素视为数学课程教学变化的重要依据,在时间轴上为学生自身提供较为全面的审视角度.
  三、结 语
  综上所述,“3 2”教学模式是一种缩短学生学习时间的有效教育形式,对学生能够快速步入高阶层教育提供了方便台阶,但是在两个教学模式衔接上必然会有一定落差,其中的高职数学课的衔接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数学教学本身意义,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为学生建构完整的教育体系,做好教学衔接工作,为学生未来的继续教育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婷婷.工科专业高职本科“3 2”分段培养数学课程研究与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18(18):206.
  [2]陈秀芝,张林文君.“3 2”中高职教育衔接中引入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研究[J].新西部(下旬刊),2018(15):139-140.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3D打印技术在技工院校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尤其是专业课教学领域.本文主要结合笔者教学实际,论述3D打印技术在技工院校数学教学中的一些应用与探索,以求3D打印技术能在数学实际教学之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关键词】3D打印技术;技工院校;数学教学  技工院校的数学虽已结合专业实际做了一些删减和调整,但仍具有一定的理论性与抽象性,比如,立体几何部分,学生一般
目的研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CHF)病人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升高与否,以及探讨升高程度与心衰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该研究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4年4月期间在该院接受住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课堂教学模式相比过去出现了很多变革.比如,在新时期的课堂教学中,混合式教学模式成为很多教师所热衷于使用的一类教学方式,也成为当今教学改革的重要思路.笔者试图结合混合式教学的引入背景以及各类网络教学平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探究如何做好混合式教学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结合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去探讨实际的问题,为实际业务的推进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目的:探讨血必净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该院收治的9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均给予常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