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与战后世界秩序:新时期美国何去何从》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232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书发布会
  2016年8月15日,《美国与战后世界秩序:新时期美国何去何从》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发布会由世界知识出版社、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资深外交官国际时评小组联合主办。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前所长、外交部政策研究室前主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系列丛书”总编辑及该书主编杨成绪大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嵎生大使以及环球网总经理助理刘洋等嘉宾出席发布会并发言。发布会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副社长汪琴主持,世界知识出版社总编辑章少红致辞,该书责任编辑张迎辉则介绍了出版的情况。《新闻出版报》、《解放日报》、《北京日报》、环球网、腾讯网、人民网等十余家媒体参加了发布会。
  
  2016年是美国大选年,不时有美国朝野人士提出要对中国进行遏制,否则美国将失去全球霸主地位,甚至有美国学者和媒体渲染两国“难免一战”。杨成绪认为,中美关系与冷战时期的美苏关系完全不同,两国存在巨大的合作空间,经济贸易关系紧密,发展经贸对两国都有利,这是稳定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在处理世界重大问题方面(比如气候问题、伊朗核问题、反对恐怖主义等),很难想象若没有中美合作会有多大进展。中美的军事力量(包括核武在内)悬殊较大,但中国军事力量不断加强,正在提高二次核打击的可信度,美国对此是心中有数的。这些都对稳定中美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就中美关系问题,王嵎生指出:“环顾全球,世界各国普遍都读懂了美国。没有几个国家不想或不愿同美国搞好关系,中国更是这样。但关键是,美国没有读懂这个世界,没有为自己在这个新世界找到一个合适的定位。”王嵎生表示,美国依然会对中国“两面下注”。“美国念念不忘所谓中国将挑战它的霸权地位,一直对中国‘两面下注’,且近年来‘负面下注’明显增加,如在南海等问题上不断对中国放狠话、搅局。但可以看到的是,美国并没有强硬表态和站队,它深知和中国合作的重要性,只是未来也不会让这些合作来的容易而已。”
  《美国与战后世界秩序:新时期美国何去何从》一书的撰稿者大多为我国国际问题研究领域顶级专家、学者及资深外交官。该书共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从“美国与世界”的宏观角度和“中美关系”、“美国与地缘政治”等相对微观的角度来剖析世界秩序及美国对外政策的历史背景与演变。各位作者从不同角度深入分析与展望,并结合国际形势、国际会议精神及国际学者名人的思想,总结出理性、智慧的结论与建议,针对当前国际关系热点问题答疑解惑,为我国读者打造了一本高水平、高质量的佳作,帮助读者全面、正确地认识世界,也期望能对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其他文献
10月1日,人民币正式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成为继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之后的第五种“入篮”货币。在新的SDR篮子中,人民币初始权重为10.92%,低于美元(41.73%)和欧元(30.93%),超过日元(8.33%)和英镑(8.09%),成为SDR中第三大储备货币。IMF总裁拉加德发表声明称,这反映了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不断上升的地位,有利于建立一个更强劲
2015年7月29日,越南河内,英国首相卡梅伦与越南总理阮晋勇会晤。这是英国首相首次访问越南。  近段时间,英国在亚洲外交举措频频。除了首相卡梅伦对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越南进行了连续访问之外,外长哈蒙德也于近日访问了中日两国。在这一系列动作的背后,是英国对其亚洲战略的重新布局。  相比于日本、美国的亚洲战略,英国的亚洲战略布局体现了其外交的现实主义作风,手段更加务实灵活,并且似乎也没有了欧洲传
近来,印尼总统佐科不顾越南、泰国、巴西、澳大利亚、荷兰等多国的强烈反对,毅然决然地炸沉“非法入境”的捕鱼船只、处决毒贩,这将印尼推到了国际社会的聚光灯下。佐科政府为了展现印尼“独立自主”的大国形象不惜得罪周边国家,义无反顾地要引领印尼走上地区大国的发展道路。  雄心勃勃的大国战略  正当不少人在猜测家具商出身的佐科总统能否带领印尼崛起时,极富个性的佐科在上任后不久便给周边及相关国家来了上述“下马威
对中国的首访结束后,奥巴马的观念发生了微妙变化,承认对美中关系期待值过高,低估了中方坚守自身利益的意志和能力。  另一件促使奥巴马政府心态发生改变的事,是2009年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带着浓重国内政治考虑与会的奥巴马仅承诺美国将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排温室气体4%左右,同时极力压促主要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国承担超出自身能力的责任。尽管在中美各自艰难协调下,哥本哈根通过
中亚国家今后朝哪个方向发展,中亚的政治、经济能不能搭上全球经济的快车,领导人的更迭、打击极端主义及政治体制改革等问题都彼此关联,而且都是关键问题。  许涛:  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审视现在的中亚。中亚的发展是不是到了一个节点暂不作定论,但我认为起码是到了一个比较重要的阶段。中亚国家今后朝哪个方向发展,中亚的政治、经济能不能搭上全球经济的快车,领导人的更迭、打击极端主义及政治体制改革等问题都彼此关联,
中国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与周边国家在友好相处的过程中纠纷和矛盾渐多。中国的和平崛起要使所有的周边国家理解和适应,并共同建成利益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需要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中国有那么多周边国家,互相间发生分歧与争端将会是一个新常态。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将争端问题与全面发展双边关系适度分开,可以成为解决争端的有效办法。一方面按照常规通过谈判和各自的原则解决争端问题,另一方面搁置争端
进入新年不久,一场雾霾笼罩了中国中东部地区。首都北京连续多日昏天黑地,恍若2012的末世预言呈现。据权威部门发布的数据,北京每立方米空气PM10的平均含量已逼近1000微克,已经属于极度污染。  世界卫生组织前不久曾公布过一个全球空气污染城市排名。这份排名是在对全球约1100个城市过去数年内提供的空气质量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的。“荣登”榜首的是伊朗西南部胡齐斯坦省省会阿瓦士,该城市测得可吸入颗粒物(
10月28日,台湾“内政部”修正发布“台湾地区公务员及特定身分人员进入大陆地区许可办法”,限制现职公务员、“国安局”、“国防部”、“调查局”人员以“入学进修、选修学分、专题研究”等名义申请赴大陆。此禁令10月30日起生效,但公务员赴港、澳地区进修不受此限。这是马当局首度出台与两岸交流相背的政策,引发岛内各方反响。  此次修正“办法”主要规范十一职等以上公务员、警监三阶以上的警察人员。十职等以下公务
“远端外交”  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以来,对外交工作倾注了大量精力,迄已出访八次,足迹遍及五大洲23国,开启了首脑外交新时代。在行程设计上,将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和多边外交有机结合起来,强烈体现全方向布局的意识和能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占据了习近平最多的出访时间,这完全符合新时期中国在世界上的自我定位和方略认知:中国再怎么强大,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根本,必须始终紧密依托发展中世界、深切造福发展中世界
罗英杰  法学博士  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3月16日,世界各国都将目光聚焦在乌克兰自治共和国克里米亚。这一天克里米亚举行了公民投票,以决定是继续留在乌克兰还是加入俄罗斯。结果显示,有超过96.6%的民众赞同加入俄罗斯。1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总统令,承认克里米亚为独立的主权国家。18日,普京与克里米亚及塞瓦斯托波尔代表签署条约,允许两地以联邦主体身份加入俄罗斯联邦。至此,克里米亚公投基本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