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作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兴趣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zhao5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进行小学作文教学时,要高度重视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作文可以启发引导学生认识生活,分析生活,表现生活。本文对学生如何激发写作兴趣,作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关键词】作文教学 培养兴趣 鼓励学生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集语文知识、观察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方面的综合体现。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是关键,趣味是先导。新《课程标准》也指出,习作起始“重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信心”。学生对作文有了兴趣,就会在行动上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主动精神。这时他们就会把作文看作一种愉快的学习活动,写作时大脑就会处于兴奋状态,使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那么,如何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主要有以下几条途径: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写作素材,学生习作,就是用笔描述生活中的事,歌颂生活中的人,抒发生活中的情。因此,我们就要经常引导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生活,观察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观察他们的行为举止,神态外貌,听听他们的语言;观察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物,如花草树木、飞禽走兽、风雨雷电、生活用品、儿童玩具等等;观察生活中有趣的、开心的、沮丧的、新鲜的事,如雄鸡打架、下河捉鱼、燕子垒窝等:观察时要求学生尽可能做到观其行,听其音,说其义,尝其味,解其质,嗅其气。然后用随笔的形式把这些材料记录下来,或写成日记、节假日游记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又帮助他们获取了真实生动、记忆深刻的素材,还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日常生活、周围事物、所见所闻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也从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生活是那么多姿多彩,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进一步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二、在质疑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又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正可谓“疑是打开思维的大门,激发学习兴趣的金钥匙。”老师在语文课堂上如果因循守旧,完全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来上课,走“分析段落大意,抓取主要内容,寻找中心思想”老套子,那么就会打消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如果教师能概括教学内容,拈精摘要,提纲挈领,在教学语文时设下重重悬念,引起学生认知上的矛盾和冲突,便能激发起学生要求质疑疑解惑的强烈心理。例如,我在教学《大自然的文字》一课时,就给出三道题目让学生思考:(1)大自然真的有文字吗?(2)大自然的文字是什么样的?(3)在大自然中我们能找到一些文字吗?随着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入,产生了许多困惑,这时便是最佳的教学时机,借此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圆满有效的推进了本课的教学。
  三、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例如三年级习作七用玩具编写童话,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很多可爱的玩具和动画,激起学生的兴趣,请学生小组合作为其中的一些玩具确立关系,编故事,编对话……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更加生动,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童话。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
  四、鼓励学生自主积累语言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小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在班队课、体活课、放心班时,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五、表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
  小学生都有自己的自尊心、好胜心,都喜欢被教师表扬,都十分重视老师的表扬。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抓住了小学生心理的这一特点,认真挖掘他们潜在的闪光点,并注意及时的表扬他们,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会使他们感觉到老师是公平的、亲切的,使他们能够全面的认识和评价自己,从而增强信心,鼓起上进的勇气。同时,也激发了他们进行自主学习的兴趣。总之,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教学的双边活动中建立起来的。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会学、乐学,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多方面都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勇于探索,肯于苦功,把每节课教得活、新、实,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定能激发起来。我相信只要我们在作文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设计出好的训练内容,实施优化的教学法,学生就能喜欢作文,并尽快地投入到写作中。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多发性硬化症(MS)患者外周血T细胞中发生差异变化的致病相关基因及关键通路.方法 首先,从GEO数据库下载了GEO数据系列GSE43591,GSE13732,GSE32988,包含了42例T细胞
期刊
【摘要】针对边远山区彝族学生的特殊性,以及教育本身的特点,结合关于语文教育的需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令语文老师最为头痛的问题莫过于语文教学效率不高。而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一起来探究这个“头痛”症的病因,对症下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关键词】彝族学生 作文教学 写作兴趣  一、观察生活,力求写实  不少彝族学生学生作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指以数学学科为载体,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完成数学学习任务过程中,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与情感,激活创造思维火花,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一种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索求真的心里取向,它是学生的一种愿望,这种愿望必须在良好的教学气氛中才能展示出来。在教学
期刊
【摘要】应试教育制度下的素质教育,在山区农村学校表现的种种教学现象,是以追求学生考试分数为目标,削弱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发展能力的教育。要全面转向素质教育势在必行,教育应从应试教育怪圈中解脱出来。  【关键词】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 学生主体  素质教育的提出已有二十多年,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现在,全国上下正在把应试教育推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活跃的课堂气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培养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前提和关键。然而在实际的英语教学活动中,课堂气氛的营造并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教学观念难以改变,教学手段难以满足学生需要,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等。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应结合学生的性格特征,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英语课堂气氛。  【关键词】课堂气氛 情景教学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知识更新的步伐在不断加快,特别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更是日新月异。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信息技术虽然也被列入会考科目,但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大多数人眼中还只是个“小科”。学生的课前预习、课中实践、课后复习巩固等一些“主科”应具备的教育环节,在信息技术课中都“缺边少袖”了。学生平时所能接受的信息技术教育,也就只能依靠我们课堂上的那点时间了,这就是目前中学信
期刊
“作文难,作文难,作文课上难开颜。”作文难在哪里?难在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当前学生作文中假话、空话、套话泛滥,毫无个性可言。要改变这一现状,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感受生活,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表达真情实感,鼓励学生在习作中张扬个性,只有这样,学生的作文才能鲜活起来。  一、创设情境,让作文源于生活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源头盛而文不竭。”这番话道出了作
期刊
问题情境教学法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具体来说,就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提出一些合理的问题,并将问题放置于特定的情境中,以此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