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知识更新的步伐在不断加快,特别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更是日新月异。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信息技术虽然也被列入会考科目,但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大多数人眼中还只是个“小科”。学生的课前预习、课中实践、课后复习巩固等一些“主科”应具备的教育环节,在信息技术课中都“缺边少袖”了。学生平时所能接受的信息技术教育,也就只能依靠我们课堂上的那点时间了,这就是目前中学信息技术课的窘境。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如何提高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的效率?如何在45分钟内达到高效、优效?这是当前我们必须首先要面对、应对的问题。
笔者认为,优化我们当前的信息技术教学,可以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三方面着手。
一、优化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是诱发学习动机,集中学生注意力的重要因素,那么如何通过优化我们的教学情景,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呢?
1.以美激趣,演示导入
信息技术的优势就在于其丰富的“美”的体验,可以说信息技术是富于体验的课程。再动听的歌声,我们可以信手下载,再精美的图片,我们可以制作。爱美和向往美是人的天性,因此,通过以美激趣,能够让学生迅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如我在教学WORD贺卡制作这一课时,先通过电脑演示几幅精美的电脑贺卡。当学生边欣赏边赞叹时,我趁机引导他们:“同学们,你们看这些贺卡美不美呀?它们都是通过WORD制作出来的。其实很容易,你们只要通过今天的学习,也能设计出一幅幅美丽的贺卡。”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下子提高了。
2.以疑激趣,问题导入
好奇心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以问题导入,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产生一探究竟的动力。带着问题学习,还能够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比如,在学习《认识计算机》这节课时,在导人中,我首先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①计算机有哪些本领?②计算机的特点有哪些?③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④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计算机?
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带着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书本介绍的内容,逐个解决问题,就可以很好的掌握本课内容。
3.任务驱动,提升学习的紧迫感
学习效率不高,是因为任务不明确,如果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按部就班完成任务,就能驱动学生的学习紧迫感,提高其学习的兴趣。任务驱动就是教师把要完成的教学内容设计成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来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这样就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些阶段性的成功体验,又有一定的期待,还迫使他们有完成任务的紧迫感。
比如,在讲WORD中插入图片、艺术字、文本框和自选图形时,我没有孤立地介绍各部分的概念、作用和操作方法,而是将所有的内容设计为一幅图文并茂的电子贺卡这一具体任务。教师通过讲解如何制作这幅贺卡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授课的顺序就是制作贺卡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整个教学过程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顺理成章,轻松自然。
如果每节课都给学生下达任务,学生就有一种必须完成的紧迫感,在自己的操作、尝试、创造的过程中,学生就会体会到自己探索的成功感,从而充分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
但在具体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时,要把握学生的特点,尽可能设计一些带有趣味性、实用性、可行性的任务,使学生愿学、爱学、乐学。
二、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能力是信息社会成员最基本的能力。传统的教学体系,已难以适应信息社会知识爆炸式的增长。信息技术课除了吸收传统技能的精华外,还应强调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等能力,培养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
要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应变能力。
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再加之教材内容的繁琐、复杂,如果不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处理,在一节课上很难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如果信息技术教师对教材内容缺乏精心的准备和思维的加工,教师拿过来照本宣科,必然会使学生感到索然寡味,失去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也就更无从谈起了。
为此,在遵循新课标要求的前提下,可结合初中生喜欢信息技术学习的特点,对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以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
如何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呢?我在教学中,把信息技术课教材内容分为基础课和技能课两个部分。信息技术基础课主要是信息技术入门知识和基本原理;技能课是学生学习了基础课之后,老师采取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布置一些可具体操作的任务。让学生亲自上机,动手实践,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师布置的实践任务。这样,由于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都是由信息技术课教师自己根据教材和教学内容而编写的,教师对自己所编教材知识体系和内容比较了解,驾驭教材就能做到轻车熟路;再加上每节课都是教师自己根据教学目标采用实例方式重组的,把理论和知识都详细规划到每步操作中,有利于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使他们能很快抓住学习要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
此外,我在教学过程中,尝试给学生提供“素材库”,让学生到“素材库”中去获取有用的材料。有的学生利用“素材库”中的各种各样的图片、表格、文字、动画等,经过处理,或完成一幅图文并茂的电子贺卡,或制作个人简历表、课程表、个性月历、通讯录等,这些都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了他们良好的信息素养。
三、优化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就要充分重视教学策略的优化,要优选出适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如在学习《互联网》知识时,我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有关互联网在生产、生活中运用的短片,让学生从中感知互联网的基本功能,接着运用Powerpoint播放了信息技术网络的组成,并要求学生自主探究:画出学校的信息技术网络示意图,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进行交流研讨。在此基础上,我将教学内容进一步拓展,启发学生:我们经常谈到的QQ、视频会议、网络协作等与我们学校的网络构成有什么异同?网速的快与慢、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因特网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然后通过幻灯片边播边讲解,使学生在图文并茂、直观具体的教学中掌握了因特网的常用见接人方式。最后,我又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画出因特网接入图。经历了这种自主学习的训练,学生既学会了因特网的常见接入方法,又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2.学中玩,玩中练
“玩,是孩子的天性”,有些信息技术方面的技能,仅靠单纯枯燥的练习是不行的,要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练,以便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和有趣。如在学习《金山打字》时,我利用“警察抓小偷”,“太空大战”,“打地鼠”等富有情趣的闯关游戏,来提高学生的键位操作技
能,由于游戏中都设置了由易到难多个关口,学生每过一关,心中就多一份成功,他们在忘情的“玩”中不知不觉地熟练了指法,熟知了换档键、退格键、功能键等多个键的功能与操作。由于策略上借鉴了游戏的设疑、挑战、自主学习等理念,把课程目标都隐蔽在游戏活动中,遵循了学生的心理认知特征,采取了相应的游戏化教学策略,不但使学生在十分放松的状态下发挥了自身的潜能,充分体验了学习的乐趣,同时还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观察力、想像力、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自主的训练中提高了计算机的实践操作能力。
3.少讲多练
信息技术是一门重在操作的课程,有些内容讲得越多,学生越糊涂,讲了一节课,还不如练习操作10分钟。所以在许多需要操作的课程中,应注意少讲多练。通过精心导入,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然后,讲清所授学习内容和方法,最后巩固练习。其中,导入和新授的时间应控制在15分钟以内,用30一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充分练习,达到巩固,熟练和提高操作技能的目的。
4.分段教学
教师先讲授一段知识,然后让学生练习,完成后再讲授下段知识,再让学生练习。通过这种方法,能让学生及时吸收教学内容,及时消化知识与技能。教师也能在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更好地实施教学任务。
如在Excel的《编辑数据》中,我先演示数据的几种插入与复制方法,然后提出任务要求学生根据刚学的知识完成几步操作练习,让学生马上吸收、消化这些知识技能,然后再继续下面的数据的移动与删除等教学任务。通过这种分段教学的方法,学生可以很顺利地接受新知识,而且比较容易消化掌握,教学效果比较理想。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是学好这门课程的主渠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必须千方百计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本文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三个角度展开了自己的思考,提出了从教学情景、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三个方面对应的优化方向。希望能够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优化方面给大家提供一些新的启发,起抛砖引玉之效。
笔者认为,优化我们当前的信息技术教学,可以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三方面着手。
一、优化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是诱发学习动机,集中学生注意力的重要因素,那么如何通过优化我们的教学情景,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呢?
1.以美激趣,演示导入
信息技术的优势就在于其丰富的“美”的体验,可以说信息技术是富于体验的课程。再动听的歌声,我们可以信手下载,再精美的图片,我们可以制作。爱美和向往美是人的天性,因此,通过以美激趣,能够让学生迅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如我在教学WORD贺卡制作这一课时,先通过电脑演示几幅精美的电脑贺卡。当学生边欣赏边赞叹时,我趁机引导他们:“同学们,你们看这些贺卡美不美呀?它们都是通过WORD制作出来的。其实很容易,你们只要通过今天的学习,也能设计出一幅幅美丽的贺卡。”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下子提高了。
2.以疑激趣,问题导入
好奇心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以问题导入,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产生一探究竟的动力。带着问题学习,还能够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比如,在学习《认识计算机》这节课时,在导人中,我首先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①计算机有哪些本领?②计算机的特点有哪些?③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④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计算机?
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带着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书本介绍的内容,逐个解决问题,就可以很好的掌握本课内容。
3.任务驱动,提升学习的紧迫感
学习效率不高,是因为任务不明确,如果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按部就班完成任务,就能驱动学生的学习紧迫感,提高其学习的兴趣。任务驱动就是教师把要完成的教学内容设计成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来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这样就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些阶段性的成功体验,又有一定的期待,还迫使他们有完成任务的紧迫感。
比如,在讲WORD中插入图片、艺术字、文本框和自选图形时,我没有孤立地介绍各部分的概念、作用和操作方法,而是将所有的内容设计为一幅图文并茂的电子贺卡这一具体任务。教师通过讲解如何制作这幅贺卡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授课的顺序就是制作贺卡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整个教学过程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顺理成章,轻松自然。
如果每节课都给学生下达任务,学生就有一种必须完成的紧迫感,在自己的操作、尝试、创造的过程中,学生就会体会到自己探索的成功感,从而充分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
但在具体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时,要把握学生的特点,尽可能设计一些带有趣味性、实用性、可行性的任务,使学生愿学、爱学、乐学。
二、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能力是信息社会成员最基本的能力。传统的教学体系,已难以适应信息社会知识爆炸式的增长。信息技术课除了吸收传统技能的精华外,还应强调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等能力,培养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
要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应变能力。
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再加之教材内容的繁琐、复杂,如果不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处理,在一节课上很难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如果信息技术教师对教材内容缺乏精心的准备和思维的加工,教师拿过来照本宣科,必然会使学生感到索然寡味,失去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也就更无从谈起了。
为此,在遵循新课标要求的前提下,可结合初中生喜欢信息技术学习的特点,对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以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
如何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呢?我在教学中,把信息技术课教材内容分为基础课和技能课两个部分。信息技术基础课主要是信息技术入门知识和基本原理;技能课是学生学习了基础课之后,老师采取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布置一些可具体操作的任务。让学生亲自上机,动手实践,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师布置的实践任务。这样,由于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都是由信息技术课教师自己根据教材和教学内容而编写的,教师对自己所编教材知识体系和内容比较了解,驾驭教材就能做到轻车熟路;再加上每节课都是教师自己根据教学目标采用实例方式重组的,把理论和知识都详细规划到每步操作中,有利于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使他们能很快抓住学习要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
此外,我在教学过程中,尝试给学生提供“素材库”,让学生到“素材库”中去获取有用的材料。有的学生利用“素材库”中的各种各样的图片、表格、文字、动画等,经过处理,或完成一幅图文并茂的电子贺卡,或制作个人简历表、课程表、个性月历、通讯录等,这些都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了他们良好的信息素养。
三、优化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就要充分重视教学策略的优化,要优选出适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如在学习《互联网》知识时,我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有关互联网在生产、生活中运用的短片,让学生从中感知互联网的基本功能,接着运用Powerpoint播放了信息技术网络的组成,并要求学生自主探究:画出学校的信息技术网络示意图,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进行交流研讨。在此基础上,我将教学内容进一步拓展,启发学生:我们经常谈到的QQ、视频会议、网络协作等与我们学校的网络构成有什么异同?网速的快与慢、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因特网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然后通过幻灯片边播边讲解,使学生在图文并茂、直观具体的教学中掌握了因特网的常用见接人方式。最后,我又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画出因特网接入图。经历了这种自主学习的训练,学生既学会了因特网的常见接入方法,又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2.学中玩,玩中练
“玩,是孩子的天性”,有些信息技术方面的技能,仅靠单纯枯燥的练习是不行的,要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练,以便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和有趣。如在学习《金山打字》时,我利用“警察抓小偷”,“太空大战”,“打地鼠”等富有情趣的闯关游戏,来提高学生的键位操作技
能,由于游戏中都设置了由易到难多个关口,学生每过一关,心中就多一份成功,他们在忘情的“玩”中不知不觉地熟练了指法,熟知了换档键、退格键、功能键等多个键的功能与操作。由于策略上借鉴了游戏的设疑、挑战、自主学习等理念,把课程目标都隐蔽在游戏活动中,遵循了学生的心理认知特征,采取了相应的游戏化教学策略,不但使学生在十分放松的状态下发挥了自身的潜能,充分体验了学习的乐趣,同时还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观察力、想像力、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自主的训练中提高了计算机的实践操作能力。
3.少讲多练
信息技术是一门重在操作的课程,有些内容讲得越多,学生越糊涂,讲了一节课,还不如练习操作10分钟。所以在许多需要操作的课程中,应注意少讲多练。通过精心导入,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然后,讲清所授学习内容和方法,最后巩固练习。其中,导入和新授的时间应控制在15分钟以内,用30一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充分练习,达到巩固,熟练和提高操作技能的目的。
4.分段教学
教师先讲授一段知识,然后让学生练习,完成后再讲授下段知识,再让学生练习。通过这种方法,能让学生及时吸收教学内容,及时消化知识与技能。教师也能在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更好地实施教学任务。
如在Excel的《编辑数据》中,我先演示数据的几种插入与复制方法,然后提出任务要求学生根据刚学的知识完成几步操作练习,让学生马上吸收、消化这些知识技能,然后再继续下面的数据的移动与删除等教学任务。通过这种分段教学的方法,学生可以很顺利地接受新知识,而且比较容易消化掌握,教学效果比较理想。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是学好这门课程的主渠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必须千方百计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本文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三个角度展开了自己的思考,提出了从教学情景、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三个方面对应的优化方向。希望能够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优化方面给大家提供一些新的启发,起抛砖引玉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