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改革在全国全面展开,目的是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改变过去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新课标不仅从课本上进行了改进,而且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发生了变化,课堂作为物理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所有物理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下面我就在课改实践中的体会谈谈一些见解。
一、教学课堂从备课开始
物理是一门研究型的学科,一方面阐述事物的道理,另一方面通过对生活的研究来完善一些物理结论。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物理由于本身的学科特点,需要学生有形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说现在的课堂最大的特点就是由封闭走向开放。对于教学活动的安排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以教师本人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所在学校的现实条件为基础,有度有序地安排教学活动。另外,要注意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热情,鼓励他们主动与人合作,通过合作来培养学生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的团队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是导演,学生就是演员,每一堂课都要求学生和教师去共同演绎,由以前“站在讲台上”,变为“走到学生中间”,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的过程中规定游戏规则,赋予部分学生角色,再加上课上的发挥,才能在课堂上做到“活而不乱,秩序井然”,在合作互动过程中完成物理教学。
二、探究式实验开拓了新的物理课堂
在新课标中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但体现最明显的探究式教学还是从实验开始,《物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该逐步做到大部分物理课堂在实验中进行,要为达到这一目标创造条件。”这说明新课程下的物理教学有大量的物理实验,需要大量的物理器材,而目前,许多学校的实验室还不能完全满足新课程物理教学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很多情况下利用自制教具完成实验,倡导利用身边容易获取的材料做低成本实验,这样既能联系实际又能收到良好的实验效果。例如在讲曲线运动的概念时需要判断曲线运动中轨迹上某一点的切线方向,我们可用包装盒做成弯曲的轨道,在钢球上滴上墨汁,根据钢球的滚动来演示曲线运动中某一点的切线方向即该点的速度方向。再例如在讲自由落体运动时让学生参与测反应速度,等等。
三、扬弃传统教学,联系现代科技
对传统教育教学,我们不应抛弃,而应扬弃,应完善和发展。为了适应时代发展,更多地了解和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面必然要加宽,但并不代表对以往的知识就一概抛弃,经典物理学是现代物理教学以至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作为物理知识的核心仍是稳定和巩固的。当然这就对物理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成功的一堂课必须重点鲜明,有完整的知识脉络,不是只图形式上的“热闹”。首先对基础知识的讲解一定要清楚到位,只有根基稳固了才能谈创新,否则即为空中楼阁,所以物理现代化不能脱离经典物理,而更应该学好学透基础知识,才能更进一步发展。当然,物理作为一门实验学科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能够把物理知识与实际联系的更加紧密。例如课本必修一第一节后面的科学漫步介绍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曾被美国用于军事,最近几年才普及民用,它主要原理是利用卫星导航进行定位,这一知识对于物理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都是陌生的,但这些陌生的知识反而使学生更感兴趣,我们正好可以通过师生共同探讨来获取有关知识,使师生都受益匪浅。
四、对学生的评价和测量
学生的“命根”不再是分数,评价一名学生主要是看他的综合素质。我们要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从课堂的不同侧面找到自信,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又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能力与个性化的发展,从合作能力、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方面去衡量学生,找到学生的闪光点。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审题,找成绩差一点的学生读题,成绩好的学生建立物理模型,设置物理场景,综合起来说出做题思路,这样就可以使任何一名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成功就是人生不断的实现自己设定的目标”,我们应该把这一理论渗透到教学当中去,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学习的短、中、长期目标,把每一次完成目标当作一次新的成功来体验,并对未来奋斗目标作新的调整,达到不断进步的目的。由于基础知识等各方面的差异,学生的各方面成绩存在一定的落差,这本是正常现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就不能再“一视同仁”,而要把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看作自己的参考系,根据实际情况每堂课都给学生相对以前的自己的一个分数,使每一名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积分榜,看清自己的进步,如果学生能不断地战胜自己,那么,最后他一定是成功者、胜利者。
五、课堂反思
教师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现在的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高中物理老师至少教两个班的课,每一堂课上完后,我们都有不同的体会,有精彩的片段,也有不足的地方,都应及时记录下来,这对下一节课的讲解有很大帮助,长期下去必将促进教学。课后的辅导,学生提出的问题也经常带给我们一些感悟,及时记录受益匪浅,同时在学生中也可做到集思广益。
总而言之,今后的物理课堂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新的挑战,要想上好一堂物理课,师生都应认真备课,及时反思,寻找思想上的差距,挖掘教学上的误区,改进方法,尽快改变角色,融入新课改的大潮中去。
一、教学课堂从备课开始
物理是一门研究型的学科,一方面阐述事物的道理,另一方面通过对生活的研究来完善一些物理结论。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物理由于本身的学科特点,需要学生有形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说现在的课堂最大的特点就是由封闭走向开放。对于教学活动的安排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以教师本人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所在学校的现实条件为基础,有度有序地安排教学活动。另外,要注意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热情,鼓励他们主动与人合作,通过合作来培养学生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的团队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是导演,学生就是演员,每一堂课都要求学生和教师去共同演绎,由以前“站在讲台上”,变为“走到学生中间”,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的过程中规定游戏规则,赋予部分学生角色,再加上课上的发挥,才能在课堂上做到“活而不乱,秩序井然”,在合作互动过程中完成物理教学。
二、探究式实验开拓了新的物理课堂
在新课标中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但体现最明显的探究式教学还是从实验开始,《物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该逐步做到大部分物理课堂在实验中进行,要为达到这一目标创造条件。”这说明新课程下的物理教学有大量的物理实验,需要大量的物理器材,而目前,许多学校的实验室还不能完全满足新课程物理教学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很多情况下利用自制教具完成实验,倡导利用身边容易获取的材料做低成本实验,这样既能联系实际又能收到良好的实验效果。例如在讲曲线运动的概念时需要判断曲线运动中轨迹上某一点的切线方向,我们可用包装盒做成弯曲的轨道,在钢球上滴上墨汁,根据钢球的滚动来演示曲线运动中某一点的切线方向即该点的速度方向。再例如在讲自由落体运动时让学生参与测反应速度,等等。
三、扬弃传统教学,联系现代科技
对传统教育教学,我们不应抛弃,而应扬弃,应完善和发展。为了适应时代发展,更多地了解和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面必然要加宽,但并不代表对以往的知识就一概抛弃,经典物理学是现代物理教学以至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作为物理知识的核心仍是稳定和巩固的。当然这就对物理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成功的一堂课必须重点鲜明,有完整的知识脉络,不是只图形式上的“热闹”。首先对基础知识的讲解一定要清楚到位,只有根基稳固了才能谈创新,否则即为空中楼阁,所以物理现代化不能脱离经典物理,而更应该学好学透基础知识,才能更进一步发展。当然,物理作为一门实验学科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能够把物理知识与实际联系的更加紧密。例如课本必修一第一节后面的科学漫步介绍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曾被美国用于军事,最近几年才普及民用,它主要原理是利用卫星导航进行定位,这一知识对于物理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都是陌生的,但这些陌生的知识反而使学生更感兴趣,我们正好可以通过师生共同探讨来获取有关知识,使师生都受益匪浅。
四、对学生的评价和测量
学生的“命根”不再是分数,评价一名学生主要是看他的综合素质。我们要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从课堂的不同侧面找到自信,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又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能力与个性化的发展,从合作能力、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方面去衡量学生,找到学生的闪光点。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审题,找成绩差一点的学生读题,成绩好的学生建立物理模型,设置物理场景,综合起来说出做题思路,这样就可以使任何一名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成功就是人生不断的实现自己设定的目标”,我们应该把这一理论渗透到教学当中去,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学习的短、中、长期目标,把每一次完成目标当作一次新的成功来体验,并对未来奋斗目标作新的调整,达到不断进步的目的。由于基础知识等各方面的差异,学生的各方面成绩存在一定的落差,这本是正常现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就不能再“一视同仁”,而要把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看作自己的参考系,根据实际情况每堂课都给学生相对以前的自己的一个分数,使每一名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积分榜,看清自己的进步,如果学生能不断地战胜自己,那么,最后他一定是成功者、胜利者。
五、课堂反思
教师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现在的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高中物理老师至少教两个班的课,每一堂课上完后,我们都有不同的体会,有精彩的片段,也有不足的地方,都应及时记录下来,这对下一节课的讲解有很大帮助,长期下去必将促进教学。课后的辅导,学生提出的问题也经常带给我们一些感悟,及时记录受益匪浅,同时在学生中也可做到集思广益。
总而言之,今后的物理课堂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新的挑战,要想上好一堂物理课,师生都应认真备课,及时反思,寻找思想上的差距,挖掘教学上的误区,改进方法,尽快改变角色,融入新课改的大潮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