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个人的友善意识和行为习惯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都是极其重大的,对友善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都应该从小开始,小学阶段对于健全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时期,所以,对学生友善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应该从小学阶段就开始,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很好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关键词】小学生;友善意识;行为习惯
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友善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十分重要,友善意识和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时期是在小学阶段,不仅家长要重视起来,在学校里,老师更要加强对学生友善意识的培养,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 所以家长和老师一定要把握好这段时期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培养与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友善意识,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下方法可以在培养和教育过程中采用,能够很好地激活学生的友善意识,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
一、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从日常点滴小事抓起
小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实践活动中,会暴露出许多潜在的行为和思想问题,培养小学生友善意识和行为习惯,需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抓起。例如,学生在学校里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借用他人东西要如何礼貌表达、归还时如何表示感谢;在向老师请教问题时如何礼貌用语、请教完后该如何表示感谢等等,生活中的每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都是培养学生友善意识和行为习惯的机会。
二、教师要以身作则,规范学生行为习惯
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在学校里最信任和最依赖的便是老师,所以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间,教师都要时常关注自己的言语和举止,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并且时刻关注学生的行为举止,及时纠正他们不正确的言行,比如在学生出现乱扔垃圾、乱涂乱画;不尊重老师、同学;不爱护环境等不良行为时,教师一定要及时制止并进行教育,帮助学生规范行为习惯,培养友善意识。
三、组织团体活动、营造友好的班级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是靠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建设和创造的,体现师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共同的生命成长,因此只有创建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创造出一个有利于师生共同成长的学习情景。班级团体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不仅有利于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还能营造出友好的班级氛围,进而培养学生的友善意识。
四、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友善意识
目前,多媒体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利用现有的多媒体设备,配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显示相关的教学视频。如今,许多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文艺作品在培养学生友善意识和行为习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播放相关的教学视频,例如,如何正确过马路的教学视频、如何与朋友、家人友好相处的视频,以及在公园、电影院等公共场所的行为要求的视频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友善意识,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
还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友善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教师在课前可以准备一些有关友善待人、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童话或寓言故事,然后在课堂上讲述准备好的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无形地学习到如何友善待人,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
五、创设情境,培養学生的友善意识和行为习惯
在新教育理念下,采用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进行学生友善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大家都知道理论学习的过程相对来说是比较枯燥无味的,尤其是对小学生,他们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并且集中时间较短,如果长时间进行纯理论讲解,容易让学生感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走神,还极有可能引起学生对课题学习产生反感情绪。所以想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友善意识和行为习惯,还需要创建合适的模拟场景,在相应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对情景中故事进行模拟和演绎,让学生自己体验角色的处境、想法与感受,能够积极推动对学生友善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六、建立班级监督模式,实行奖惩制度
建立班级监督模式就是教师运用制度手段来发扬学生良好行为和批判不良行为的一种教育方法。奖励是一种正向教育方法。奖励一般分为社交性质的奖励、实物奖励和实践活动奖励。社交性质的奖励包括给与微笑、称赞、拥抱、关切等,这种奖励方法对低年级学生比较适用,实物奖励通常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使用的东西,如铅笔记本、玩具、图片等等。实践活动奖励是指用一些学生喜欢的实践活动作为奖励,如跳皮筋、踢足球、打乒乓球等。具体根据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来决定。惩罚是一种反向的教育方法。是为了减少或者消除那些已经出现了的不良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而进行的一种教育方法。奖惩制度的实行,对学生的友善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另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进行自我奖励和自我惩罚的意识。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开始培养学生的友善意识和行为习惯,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形成与人友好相处、友善待人的意识,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淑琴. 小学生规则意识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与研究课题研究报告[J]. 宣武教育, 2005(10):32-37.
[2] 朱廷梅. 如何培养小学生责任意识与良好行为习惯[J]. 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2010(10):73-73.
[3] 张敏.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 2013(1):34-35.
【关键词】小学生;友善意识;行为习惯
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友善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十分重要,友善意识和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时期是在小学阶段,不仅家长要重视起来,在学校里,老师更要加强对学生友善意识的培养,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 所以家长和老师一定要把握好这段时期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培养与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友善意识,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下方法可以在培养和教育过程中采用,能够很好地激活学生的友善意识,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
一、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从日常点滴小事抓起
小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实践活动中,会暴露出许多潜在的行为和思想问题,培养小学生友善意识和行为习惯,需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抓起。例如,学生在学校里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借用他人东西要如何礼貌表达、归还时如何表示感谢;在向老师请教问题时如何礼貌用语、请教完后该如何表示感谢等等,生活中的每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都是培养学生友善意识和行为习惯的机会。
二、教师要以身作则,规范学生行为习惯
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在学校里最信任和最依赖的便是老师,所以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间,教师都要时常关注自己的言语和举止,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并且时刻关注学生的行为举止,及时纠正他们不正确的言行,比如在学生出现乱扔垃圾、乱涂乱画;不尊重老师、同学;不爱护环境等不良行为时,教师一定要及时制止并进行教育,帮助学生规范行为习惯,培养友善意识。
三、组织团体活动、营造友好的班级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是靠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建设和创造的,体现师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共同的生命成长,因此只有创建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创造出一个有利于师生共同成长的学习情景。班级团体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不仅有利于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还能营造出友好的班级氛围,进而培养学生的友善意识。
四、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友善意识
目前,多媒体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利用现有的多媒体设备,配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显示相关的教学视频。如今,许多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文艺作品在培养学生友善意识和行为习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播放相关的教学视频,例如,如何正确过马路的教学视频、如何与朋友、家人友好相处的视频,以及在公园、电影院等公共场所的行为要求的视频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友善意识,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
还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友善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教师在课前可以准备一些有关友善待人、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童话或寓言故事,然后在课堂上讲述准备好的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无形地学习到如何友善待人,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
五、创设情境,培養学生的友善意识和行为习惯
在新教育理念下,采用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进行学生友善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大家都知道理论学习的过程相对来说是比较枯燥无味的,尤其是对小学生,他们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并且集中时间较短,如果长时间进行纯理论讲解,容易让学生感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走神,还极有可能引起学生对课题学习产生反感情绪。所以想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友善意识和行为习惯,还需要创建合适的模拟场景,在相应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对情景中故事进行模拟和演绎,让学生自己体验角色的处境、想法与感受,能够积极推动对学生友善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六、建立班级监督模式,实行奖惩制度
建立班级监督模式就是教师运用制度手段来发扬学生良好行为和批判不良行为的一种教育方法。奖励是一种正向教育方法。奖励一般分为社交性质的奖励、实物奖励和实践活动奖励。社交性质的奖励包括给与微笑、称赞、拥抱、关切等,这种奖励方法对低年级学生比较适用,实物奖励通常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使用的东西,如铅笔记本、玩具、图片等等。实践活动奖励是指用一些学生喜欢的实践活动作为奖励,如跳皮筋、踢足球、打乒乓球等。具体根据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来决定。惩罚是一种反向的教育方法。是为了减少或者消除那些已经出现了的不良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而进行的一种教育方法。奖惩制度的实行,对学生的友善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另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进行自我奖励和自我惩罚的意识。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开始培养学生的友善意识和行为习惯,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形成与人友好相处、友善待人的意识,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淑琴. 小学生规则意识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与研究课题研究报告[J]. 宣武教育, 2005(10):32-37.
[2] 朱廷梅. 如何培养小学生责任意识与良好行为习惯[J]. 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2010(10):73-73.
[3] 张敏.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 2013(1):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