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下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来源 :中外企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nxy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常常把21世纪称作知识经济时代,而信息化,全球化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如果说20世纪企业人事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手工工作者的劳动生产率的话,那么21世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充分调动知识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合理配备人力资源,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从理念、途径到方法、手段都面临一系列挑战,中国的人力资源总量过剩和结构性短缺的矛盾也将进一步激化。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张诚、陶裕春先生的文章发一家之言,而李莉女士的文章,则为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知识经济是高科技经济、信息化经济、创新型经济,带来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竞争的全球化,从而使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面临由高科技引起的经济关系变化的挑战、信息化的挑战,以及提供驾驭全球竞争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等多方面的挑战。因此,研究知识经济运行对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变革的要求,适时调整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理念,管理的方法,才能提高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效率,跟上知识经济发展的步伐。
  
  1、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面临由高科技引起的经济关系变化的挑战
  
  知识经济是由高科技所推动的。高科技的发明创造和使用,一方面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提供了成本更低、效益更高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和新产品,促生了制造这些新产品的企业,进而形成了新的行业和新的产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能否跟得上这一步伐,提供数量上足额、质量上合格的各种人力资源,对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另一方面,高科技也为一批现有企业带来了经营上的危机。因为一项新技术的出现,同时宣布了一批老技术、老产品、老企业的被淘汰。企业被淘汰又造成人员失业。这样可能出现一个国家,一个企业需要的人力资源不足,不需要的人力资源过剩,人力资源得不到相对的平衡。结果造成社会的“震荡”、企业不稳和破产。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供需结构均衡的要求给人力资源在开发和管理的手段上提出了新的课题。
  同时,以创新为核心的科技进步改变了人们的社会观念和生活方式,引起劳动者智能和劳动组合方式的变化。人力资源管理者不仅要适应这些新的变化,调整新的利益关系,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进步,而且还要体现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还要通过对人的管理引导和规范这些变化。这些深层次的变革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更加大了难度。
  
  2、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面临着信息化的挑战
  
  知识经济是信息化经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全部经济生活信息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也不例外,人力资源的生产、分配和消费过程也应实现信息化。
  信息网络化,使人与人的交流变得更加容易,也缩短了上下级的等级距离。信息网络化使严密控制型组织结构趋于解体,使管理的层次大大减少;使官僚体制被削弱,使管理体制更显人情味。这样的巨变,要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的到位来调整人们的心态,促进人们心理上的承受力和忍让力。
  信息化将使企业组织结构和经营布局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使企业面临的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范围更加广阔、变化速度加快。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把企业与市场,企业与世界几乎缩为零距离。在信息高速公路上,人类财富可以以光电速度在世界大范围内高速转移。在资本市场上,全球每天成交的外汇量达2万亿美元,年经营额达数百亿美元的跨国集团型的经济母舰,在信息化的条件下已成为一只小舢板灵活运转于茫茫大海之中。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面临着向信息化经济领域输送各种人力资源的艰巨任务。
  总之,信息化推动经济运行方式和管理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知识经济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和挑战从信息网络化中深深地感触了。要进行生产要求的重组和再造企业,从而产生新的管理标准、新的管理程序和方法。知识经济已经向我们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实践和理论提出了全面性的挑战,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任务相当艰巨。
  
  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面临提供驾驭全球竞争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的挑战
  
  信息网络化的必然结果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在全球竞争的大背景下,一个企业不仅在国际市场上、而且在国内市场上也同样面对国外企业持久的挑战,企业经济活动的空间越来越大,经济自由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在这种条件下,一个企业占有了市场优势,可以财源茂盛达四海,一旦失去了市场、经营失策,则可能立即形成墙倒众人推的局面。各国间要相互学习、交流和合作,主动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谋求在竞争中发展,变被动为主动。其中的关键就是人才的竞争。一个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力度越大,为竞争提供的人才就越多,就越显竞争的实力,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就能站稳脚跟。同时,全球化的发展改变了企业组织的形式、内容、行为规范,管理的选择范围从国内到国外,再到全球。跨国企业大量涌现,过去为一国培养管理人才的教育与跨国经营管理的人才要求有很大差距;过去国内在相同民族文化背景下管理人力资源的一套办法不可能适合多民族跨文化的全球化管理。这就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面临新的挑战。
  
  4、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面临科技创新的挑战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本质,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在知识经济中,企业间的竞争是科技实力的竞争,创新能力是竞争实力最终表现。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机制,关系着企业的市场地位并直接影响企业的兴衰存亡。但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方法、手段、与技术创新自始至终都存在着不相适应性,因此科技发展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如何调整到最佳状态,是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面临的一个难以解决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技术创新本质上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创新是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集中体现。适应创新市场的新技术和新产品,是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产物。没有管理创新就没有技术创新,就没有科技发明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就没有科技产品转化为商品。因此,适应知识经济的创新需要,不仅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上的不断创新,而且还要建立和运用促进科技创新体制和形成推动科技创新的有效机制。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它是项具有战略性的事业。
  
  5、人力资源的开发面临着资本投入需要与可能的矛盾
  
  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就要在有效地开发和任用人才上下功夫,要根据需要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因此,人力资源的开发面临着资本投入需要与可能的矛盾。
  注重人对自身的投资,使人获得知识、技能和健康,是知识经济增长中最明智和最有效的投资。舒尔茨在《人力资本投资》一书中指出:“我们经济中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人力资本形成问题。如果没有人力资本的增长,将只会存在体力劳动,除了从资产中获取所得的人以外,其余的人都将陷入贫困。”发达国家的大量事实已经证明了人力资本对财富增长的重大作用。在高科技集团中,那些以自己知识的投入,即人力资本的投入而创造和获取巨大财富的事实,已为人所司空见惯,比尔·盖茨当初创业并没有什么财货资本,而是以他的人力资本投入集团并取得30%的股份,现已成为全球200个大富豪之一。在这种财富的创造和获取由以资本为基础转向以知识为基础的趋势中,社会经济关系和人们的观念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资本雇佣劳动,死资本支配活劳动的关系,逐渐转为人力资本支配非人力资本,知识化劳动雇佣财货资本,无形资本支配有形资本的关系。在知识经济的社会里,衡量一个企业的实力,并非是看它有多少财货资本,而是看它有多少市场占有率,看它有多少知名品牌,看它拥有多少人才。人们逐渐认识到人才、知识对未来世界的控制力。从亚洲金融危机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智慧足以颠覆一个国家”的实证,显示了知识的力量。现在已经有不少国家正在调整自己的观念,加强对未来世界竞争人才的培养,资本投入日趋加大。需要与可能的资本投入成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突出矛盾,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
  在知识经济的今天,我们要对人的素质和人的价值进行重新定位。提高劳动者队伍的教育水平和劳动技能,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对劳动者实施终身教育和培训,充分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开掘人的创造能力,最终实现人自身的价值。有识之士,在人力资源的开发领域中不惜资本的投入,培养和造就自己的人才队伍。资本的需要和可能就成了我们当今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矛盾。
  
  6、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面临着开放对封闭的挑战
  
  知识经济是人力资源流通最为活跃的经济。知识已经成了商品,它同样有商品化的特征,也具有商品经济运行的过程,即:知识的生产——知识的交换——知识的消费(使用)。
  在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的今天,各国都想挤占科学的前沿阵地,抢占科技领域的制高点,使自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在注意培养自己的知识人才队伍的同时,千方百计引进他国人才,并花代价留住人才,防止人才的外流,使人才向自己的方向流动,这样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知识人才的流通也像流水一样,是有一定的取向的,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这是一个不可抗拒的现实。人才的流通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流通的取向的。当然,也不应忽视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对取向产生的影响。人力资源取向流通的结果,也会像商品流通的结果一样,形成生产的相对集中、消费的相对分散,并通过一种交换、沟通机制,传递到消费者手中,如果知识经济没有这种知识人才的流通,知识的生产和知识的消费也不能存在,知识经济也就停止了呼吸。知识人才的流通犹如一个人的血液循环一样,在知识经济机体中为各处细胞提供氧气和养分。知识的流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知识成为单独的商品形态直接进入流通领域;另一种是知识跟随着自身的载体——人,一并进入流通领域。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都想占有知识、占有人才,目的是在知识经济的三大领域里,即知识的生产领域、知识的交换领域和知识的消费领域中抢点知识的生产权,也就是集中权,以便自己主导世界(市场),在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人力资源将随知识商品的流通而流动,集中与分散的组合分裂不息地进行,其矛盾日益剧烈。知识商品化趋势日益加快,人才行政管理的封闭型机构和运行机制,将面临着开放性市场的全面挑战。
其他文献
摘 要:材料学科“材料制备化学”课程由于涉及到专业领域广、知识理论性强等问题,对于一年级研究生学习起来比较枯燥乏味。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科研和指导研究生的实践经验,将科研成果和科研思维训练方法引入课堂,做到“科教融合”,利用科研促进教学,增强了课程的实用性与针对性,提高了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材料制备化学;科研;教学  “材料制备化学”作为材料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学科分支,是新材料研
梅花鹿是“高跷走兽”中的表演形式之一,当地民众将梅花鹿形象加入“高跷走兽”中,以期待在祭祀中为当地民众带来福气、福运等,使得当地的生活更加美好精彩。
摘 要:目前,在校大学生处于职业探索和职业规划初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在学生的学习生活过程中,尽早地指导他们确立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促进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提高自己,有利于学生少走弯路,实现个人与职业的统一,成为学生就业成功的关键。“书院制”育人模式下,在面临多专业多年级混合管理的情况下,如何做好“精细化”和“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学生工作。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书院制
一座用彩色压型钢板裹身,正面由8扇大门组成300米长巨型玻璃幕墙的银灰色建筑,巨龙般盘踞在首都国际机场。随着近24米高的电动大门徐徐打开,一架波音747—400型客机缓缓驶出。这就是由北京建工集团五建公司同德国"B+B"公司联合承包施工、有"亚洲第一大房子"之称的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四机位机库。  北京东南三环华威桥东侧,一座主体呈圆弧状的现代建筑酷似一本打开的书。这就是由北京建工集团五建公司
伴随着漫漫岁月侵蚀城市发展扩张,众多寄托着城市历史记忆的物质遗存日渐湮灭,老城保护的迫切性益增,这既是对城市过去记忆的追思与缅怀,亦是摆脱千城一面凝练城市特色的重要手段
摘 要: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加拿大的CO-OP模式由于其凸显企业地位、符合我国职业教育理念而越来越受到职业教育专家的重视,如果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学情,将CO-OP模式以最恰当的形式应用于当前的高职教育尤其是发展相对较弱的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CO-OP模式;高职教育;人才培养;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
谢郢锣鼓是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刘集乡谢郢村锣鼓班子创作并流传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它是安徽花鼓灯锣鼓演奏形式之一,作为花鼓灯的姊妹艺术,其演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需求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越来越多样化,为此,一定要深化教育改革,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本文在分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的形势下,阐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以此全面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以此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TH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