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声乐歌唱中,声区是声乐歌唱的主要基础,声区的训练必须要严格遵守声乐训练中的声区步骤。在训练过程中,既要注意使用科学性的发音方法,又要加强理论指导与实践相结合,从而使得声音更加流畅,为声乐歌唱打下良好的声区基础。本文对声乐歌唱中有关声区的理解与训练进行了具体的探究分析。
【关键词】声乐歌唱;声区;理解;训练
引言
歌唱是一种广受欢迎的艺术形式,也是一种娱乐形式,很多人都会唱,可是唱的好听动人却是一件难事。声乐歌唱必须要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经过长期的训练,掌握歌唱的技巧,巧妙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在人们歌唱的音域中,人与人的声区是完全不同的,必须要达到平衡,统一的状态,声乐歌唱才能达到一个良好的状态。声乐歌唱也需要使用正确的方法,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正确使用声区,运用自如,从而更好地唱出歌曲。
一、声乐歌唱中有关声区的理解
声乐歌唱时,声音是由声带发出的,歌唱主要分为三个声区,低声区、中声区、高声区。虽然被分为三个声区,但是他们并非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统一的。在声乐歌唱中使用最多的是中声区,而最关键的也是中声区,它包含了高声区和低声区的声音成分,是一首歌的主要部分。
低聲区是指通过声带的长度和厚度所发出来的声乐,声带处于长和厚的状态下,拉紧、闭严后,通过振动发出声音。音乐越低,放松的感觉越明显,不只是喉咙,还有腭下的肌肉。而声带的长度缩小时,它的边缘也会更加靠拢,这时的气息压力也需要随之有所增加。中声区的声带会从低声区的重机能状态转向轻机能,需要胸腔和口腔等相结合。在这个声区的声乐歌唱中,口腔会带有明显的震动感。在我们正确使用中间嗓音时,会感觉到好像音符与口腔之间是连在一起的。高声区的声带处于轻机能状态下,是以头腔共鸣为主的。在我们唱高音时,可以发现肌肉只是稍微地缩紧,而脑后有震动的感觉,所以说是用头在唱歌。
自然声区是指不需要任何的外界力量,就可以自然发出声音的声区。人的自然声区是有限度的,但是在这个声区里面,歌唱者的呼吸稳定、声音流畅。一般的声乐训练把自然声区作为中声区的诱发点,是发声的基础。换声区是自然声区的声音到一定的高度时,其原有的状态无法再承受声音的高度,这时换声区就出现了。
二、声乐歌唱中有关声区的训练
其实不管怎样,训练都应该从中声区开始,中声区是声乐歌唱的基础。在中声区得到巩固之后,进行扩大,逐渐转向低声区和高声区,使得声区达到统一状态。
(一)中声区
在中声区训练的时候,一定要首先建立正确的发声方法。中声区的训练,音量一定要适宜,不宜过大过小,适中就好。发声的时候不必把嘴长得太大,用腹部的气息把声音回送。训练一定要有耐心,反复训练,在中声区发声的时候,为了使气息均匀有支点,就要打开喉咙。然后在此基础上,达到声音流畅自如的状态,再进一步练习难度大的歌曲。而且,声乐歌唱一定要圆润有感染力,在声音往下走的时候,位置不进行改变,使得声音像是从同一个地方发出来的,发音语序要连贯,不要磕磕巴巴,在这个时候可以适当调整速度,尽量慢一些,注意均衡换气。
(二)高声区
在有了中声区的良好基础上,再进一步训练高声区,在高声区主要是调节发声器官的和谐性。在结束中声区之后,喉头向下,以此推开喉腔,通过声音的抬高,将中声区的气息向高声区传送。在高声区训练时,切记不可只是一味地抬高音量,而是要利用肌肉逐渐将声音的宽度变窄,使得喉头不受外力而自然下降。在声乐歌唱中有一种唱跳音的方法,首先要配合好,并利用腹肌促使声带发声。在唱调音的时候,要注意肌肉的伸缩,并保持均匀的气息,从而使得发出的声音听起来是一致的。
转换声区是声区之间的桥梁,如果不进行转换声区训练,那么声音就无法实现中声区与高声区之间的相连接。长时间之后,就会导致声带受损。在练习这些声区之前,应该首先要做到打开喉咙,而在自然声区和中声区练习好之后,在掌握换声区的技术后,再训练高声区。训练高声区的时候,要让气息在肌肉松弛的状态下传出,喉头要注意逐渐下降,处于吸气的最低位置,这样才能发出正确的高音。
(三)自然声区
自然声区是人声中最自然、最具有感染力的声区。在自然声区训练的基础上,逐渐走向高声区和低声区,以此巩固中声区。自然声区作为基础部分,是必不可忽视的。在练习中,一定要注重歌唱自如,尽量避免喊叫,而且呼吸和音量要均匀。咬字清楚,发音准确,这些都是基本要求。初学者在进行自然声区训练时,要自我重视正确起音,尽量使得声区具有衔接性。
结语
声乐歌唱中,声区主要分为三个,即低声区、中声区、高声区,每个声区之间都相互联系,三者也相互统一,不可或缺,这样才能使得声区达到平衡,从而发出优美的声乐。在进行声区训练时,也要注重加强每个声区的单独训练以及结合训练,在调整好低声区、中声区、高声区三者关系的基础上,形成声区统一,创造出纯净优美、富有感染力的声乐。
参考文献
[1]吕建文.浅谈声乐教学中加强中声区训练的重要性[J].艺术教育,2011(06).
[2]张喆.借助“微格教学”手段进行声乐教学中中声区训练的方法[J].职业时空,2008(07).
[3]刘明华.声乐基础教学应注重对中声区的训练[J].广西教育,
2010(03).
【关键词】声乐歌唱;声区;理解;训练
引言
歌唱是一种广受欢迎的艺术形式,也是一种娱乐形式,很多人都会唱,可是唱的好听动人却是一件难事。声乐歌唱必须要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经过长期的训练,掌握歌唱的技巧,巧妙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在人们歌唱的音域中,人与人的声区是完全不同的,必须要达到平衡,统一的状态,声乐歌唱才能达到一个良好的状态。声乐歌唱也需要使用正确的方法,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正确使用声区,运用自如,从而更好地唱出歌曲。
一、声乐歌唱中有关声区的理解
声乐歌唱时,声音是由声带发出的,歌唱主要分为三个声区,低声区、中声区、高声区。虽然被分为三个声区,但是他们并非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统一的。在声乐歌唱中使用最多的是中声区,而最关键的也是中声区,它包含了高声区和低声区的声音成分,是一首歌的主要部分。
低聲区是指通过声带的长度和厚度所发出来的声乐,声带处于长和厚的状态下,拉紧、闭严后,通过振动发出声音。音乐越低,放松的感觉越明显,不只是喉咙,还有腭下的肌肉。而声带的长度缩小时,它的边缘也会更加靠拢,这时的气息压力也需要随之有所增加。中声区的声带会从低声区的重机能状态转向轻机能,需要胸腔和口腔等相结合。在这个声区的声乐歌唱中,口腔会带有明显的震动感。在我们正确使用中间嗓音时,会感觉到好像音符与口腔之间是连在一起的。高声区的声带处于轻机能状态下,是以头腔共鸣为主的。在我们唱高音时,可以发现肌肉只是稍微地缩紧,而脑后有震动的感觉,所以说是用头在唱歌。
自然声区是指不需要任何的外界力量,就可以自然发出声音的声区。人的自然声区是有限度的,但是在这个声区里面,歌唱者的呼吸稳定、声音流畅。一般的声乐训练把自然声区作为中声区的诱发点,是发声的基础。换声区是自然声区的声音到一定的高度时,其原有的状态无法再承受声音的高度,这时换声区就出现了。
二、声乐歌唱中有关声区的训练
其实不管怎样,训练都应该从中声区开始,中声区是声乐歌唱的基础。在中声区得到巩固之后,进行扩大,逐渐转向低声区和高声区,使得声区达到统一状态。
(一)中声区
在中声区训练的时候,一定要首先建立正确的发声方法。中声区的训练,音量一定要适宜,不宜过大过小,适中就好。发声的时候不必把嘴长得太大,用腹部的气息把声音回送。训练一定要有耐心,反复训练,在中声区发声的时候,为了使气息均匀有支点,就要打开喉咙。然后在此基础上,达到声音流畅自如的状态,再进一步练习难度大的歌曲。而且,声乐歌唱一定要圆润有感染力,在声音往下走的时候,位置不进行改变,使得声音像是从同一个地方发出来的,发音语序要连贯,不要磕磕巴巴,在这个时候可以适当调整速度,尽量慢一些,注意均衡换气。
(二)高声区
在有了中声区的良好基础上,再进一步训练高声区,在高声区主要是调节发声器官的和谐性。在结束中声区之后,喉头向下,以此推开喉腔,通过声音的抬高,将中声区的气息向高声区传送。在高声区训练时,切记不可只是一味地抬高音量,而是要利用肌肉逐渐将声音的宽度变窄,使得喉头不受外力而自然下降。在声乐歌唱中有一种唱跳音的方法,首先要配合好,并利用腹肌促使声带发声。在唱调音的时候,要注意肌肉的伸缩,并保持均匀的气息,从而使得发出的声音听起来是一致的。
转换声区是声区之间的桥梁,如果不进行转换声区训练,那么声音就无法实现中声区与高声区之间的相连接。长时间之后,就会导致声带受损。在练习这些声区之前,应该首先要做到打开喉咙,而在自然声区和中声区练习好之后,在掌握换声区的技术后,再训练高声区。训练高声区的时候,要让气息在肌肉松弛的状态下传出,喉头要注意逐渐下降,处于吸气的最低位置,这样才能发出正确的高音。
(三)自然声区
自然声区是人声中最自然、最具有感染力的声区。在自然声区训练的基础上,逐渐走向高声区和低声区,以此巩固中声区。自然声区作为基础部分,是必不可忽视的。在练习中,一定要注重歌唱自如,尽量避免喊叫,而且呼吸和音量要均匀。咬字清楚,发音准确,这些都是基本要求。初学者在进行自然声区训练时,要自我重视正确起音,尽量使得声区具有衔接性。
结语
声乐歌唱中,声区主要分为三个,即低声区、中声区、高声区,每个声区之间都相互联系,三者也相互统一,不可或缺,这样才能使得声区达到平衡,从而发出优美的声乐。在进行声区训练时,也要注重加强每个声区的单独训练以及结合训练,在调整好低声区、中声区、高声区三者关系的基础上,形成声区统一,创造出纯净优美、富有感染力的声乐。
参考文献
[1]吕建文.浅谈声乐教学中加强中声区训练的重要性[J].艺术教育,2011(06).
[2]张喆.借助“微格教学”手段进行声乐教学中中声区训练的方法[J].职业时空,2008(07).
[3]刘明华.声乐基础教学应注重对中声区的训练[J].广西教育,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