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几点反思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zexv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认为,反思自身过去的教学历程是自身提升教学艺术的捷径之一,是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必须经历的过程,笔者回顾自己的教学之路,认为高超的提问艺术,过硬的自身硬件,关注生活语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益的关键。
  【关键词】提问艺术 自身硬件 写作兴趣
  笔者认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这样几种能力:高超的提问艺术;过硬的自身硬件;关注生活语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高超的提问艺术
  现代高中语文教学,师生互动已经成了广大教师共同关注的课题,课堂提问成为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手段。教师们常常会精心设计一些问题情景,但如果把握不当,会陷入“满堂问”的误区。所以,我们应重视课堂提问的质量和效益,而不是仅仅追求提问的数量。
  1.提问要能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好文化科学知识的动力。有人说:“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教师要想在教学上取得成功,就必须激发学生探究的激情和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问题情景的设置,既要把握文章的主旨,又能尽量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处于砰然心动之境。
  如人教版必修四《雷雨(节选)》,笔者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认为周朴园对鲁侍萍是有感情的,但也有人认为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是假的、虚伪的,你是怎么理解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立刻形成对立的两派,并进行激烈的争论。肯定的一方认为从周朴园修坟、家中陈设、记得鲁侍萍的生日、关窗的习惯等方面都反应出周朴园对侍萍是有感情的;否定的一方认为从侍萍被赶出周家、周朴园对她无情斥问、用钱了断恩怨等方面进行反击,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都在冥思苦想找出说服对方的理由。
  提出的问题能激起学生思想波澜,点燃学生求知激情,引发学生的辩论,教学效果必然就很好。
  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语文教学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每个学生对语文的理解都有自身的“独特体验”。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课堂提问,要有利于学生发挥想象力,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
  如人教版必修二《念奴娇·赤壁怀古》,笔者这样提问:“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一句(或哪一个字)?为什么?”学生的想象力被激活了,有说喜欢“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因为这一句“大气磅礴”;有说喜欢“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因为这一句把赤壁的壮丽风景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有说喜欢“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因为这一句把苏轼被贬后的无奈心境展露无遗……同学们激情滂湃,畅所欲言,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教学效果出奇的好。
  二、加强自身硬件建设
  教师必须博览群书、关注社会热点、紧跟时代脚步。随着网络的逐步普及,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运用一些网络流行的词句,“播报”学生关注的一些最新消息。这样,既增添教学的情趣,也体现了语文教学紧跟时代步伐的一面。此外,还要经常挑选一些富有时代气息、文质兼美、主题明确、富有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的文章让学生欣赏、阅读,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三、关注生活语文
  我们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习生活语文。要针对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进行讨论。如“穿名牌是酷的表现吗?” 怎么理解“酷”字?并趁机要求学生针对目前一些诸如身穿名牌搞攀比、生日庆祝大消费等不良行为进行评价,明辨是非,学会用科学的、唯物的观点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提高鉴别能力,这也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另一个途径是指导学生课外实践,诸如给广告改错别字、名人采访、出宣传栏、手抄报、作文竞赛、演讲赛、专题讨论、小型辩论会、故事会、开展专题调查活动等。总之,运用多种渠道,培养学生阅读、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
  四、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1.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
  写作的激情来源于对生活的关注。教学中,教师激情满怀,用自身的激情点燃学生的激情,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到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去,有话想说、有情要抒,孕育学生的写作冲动;常讲述作家的经历,让学生明白佳作源于社会生活,并养成把自己所见所闻随时记录下来的习惯,注意收集写作素材。此外,还要娴熟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写作激情。如多媒体、录音、网上交流等方法激发学生参与写作活动,充分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
  2.重视课外阅读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想写出好文章,必须多读好文章。”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尽量推荐一些有益的书报给学生。要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深思,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韵味,揣摩遣词造句的妙处,读思结合,提高写作。
  3.培养创新思维
  作文能否吸引人,关键在于文章立意新颖,立意新颖关键在于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因此,除学习课本知识外,要关心国家大事、了解当前国内外的形势;要多读书报,留心身边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大胆创新、反向思维,这样才能见人所未见,想别人所未想,作文的立意才会新颖、深刻。
  4.指导学生修改作文
  常言道:“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修改文章,是学生对语言基础知识学习的巩固,在修改过程中,学生巩固了汉字、标点符号、语法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学生经常讲解修改作文,是对自己作文的极大提高。
  5.评语科学化
  教师的评语力求科学性、针对性。笔者认为评语应在这几方面下功夫:一是指出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不足;二是对学生作文中可取之处进行大胆鼓励;三是针对不同的写作水平提出相应建议;四是评语要有激情,要体现师生平等;五是评语可写一些“题外话”:纠正学生错误的思想观点,指出学生学习上、生活上的不良习惯,并提出希望与一些整改建议。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对写作一定大有裨益。
  反思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希望能抛砖引玉,与同行共勉。
  【参考文献】
  1.张艳霄:《高中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探析》,《教苑荟萃》,2010.
  2.王再军:《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的策略研究》,《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3.
  (作者单位:637200四川省西充中学)
其他文献
每天放学的路上,我总会看见大部分小学生在回家的路上吃着各种各样的零食.我听一些家长说,孩子总是找他们要钱,说什么要买本子、笔、橡皮什么的,可回到家时,家长一搜书包,根本就没有买本子,钱也花了。当父母问起孩子钱的事情时,他们总是红着脸低头不语,可家长又没有办法婉拒孩子,又不知道孩子们是否真的要买本子。吃零食会影响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发育。我们学校里也有一个小卖部,我发现,每当下课铃敲响的时候,一些
期刊
“课”本是师生探索质疑、创造发展的平台。真正的好课不是表演,也不是为了博得“精彩”而去准备“精彩”。因此广大师生强烈反对把课当成东西来做。更有老师尖锐的认为:现在的不少公开课“做”的太明显,只顾假大空,不顾真善美。  对于“课”能否“做”,关键还是我们对于“做”的动机和实质的认识,如果不掺杂任何功利性质仅仅体现一种态度和方法的话,有些课“做做”也无妨。  一个好教师应具备的特征:善于学习,注意研究
期刊
学习困难儿童是指那些没有智力迟缓,却在学业上失败的儿童。这部分儿童在学龄儿童中占有5%—10%的比例,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沉重负担。这些儿童最突出的特点是认知能力和学习技能落后于普通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比学习困难儿童社会知觉水平低、社会技能缺乏、社会行为不良,独立性差。因此,教师必须在正确的学生观的指导下,结合儿童心理学的知识有效地引导学习困难儿童。  一、树立良好的教育评价观,改善师生关系  有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段阅读教学,要“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词句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时,必须抓住关键的词句指导学生分析、比较、细细体会,强化语言的感染力,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情感得到激发。  一、抓住关键词句理清课文脉络,概括内容  钱梦龙先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扎扎实实过“四关”:认读关、概括关、感悟关、探究关。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期刊
随着科学飞速发展,网络——人类迄今所拥有的容量最大、内容最全面、传递速度最快的信息中心,已成为人们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开发潜能、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它在深刻的改变人们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提升生产生活水平、推动生产力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效应: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利用互联网从事诈骗、反动迷信、涉黄涉赌等违法犯罪活动仍较猖獗;网络的虚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使人们的阴暗心理借助电脑
期刊
【摘要】体育生在高考体育专业考试上考场时,心里往往比较紧张,针对这种情况,体育教师要帮助学生调整好心态,让体育生处于最佳竞技状态,发挥出最好的水平,为此,体育教师必须从容镇定、捕捉学生的表情、临场调控,这样学生就能正常发挥,考出好成绩。  【关键词】高考体育 调整心态 从容镇定 临场调控  高考体育临场指导可以说是一门艺术,而不仅仅是技术。它不可能像篮球、足球、排球竞赛那样,中场暂停面授机宜,调整
期刊
班主任每天的工作是繁杂而琐碎的。班主任们往往疲于应付,更谈不上深入思考,谋求创新了。很多事情班主任都在重复地做、机械地做,而且从不问为什么要这么做,能不能换一个方式去做,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去做?这种思维的惰性导致班主任创新能力大大减弱。没有智慧的班主任会觉得管理一个班级非常困难,没有方法的班主任可能会几十年如一日地做着吃力不讨好的事。这样的问题在班级常规管理工作中随处可见,比如,排座位问题就属此列。
期刊
初中学生作文时存在四大问题:一是没内容可写,二是缺乏必要的写法指导,不知道怎么写,三是束缚太多,不敢大胆有创意地写,四是作文没有交流的渠道,没有动力写。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笔者遵循作文教学规律,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总结出应对措施,有效地贯彻了新课标的作文理念,使不少学生享受到了写作的快乐。  一、“问渠那得清如许?”——创设作文教学情境  作文首先得解决“写什么”的问题。“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
期刊
【摘要】语文作为中小学课堂中最具有人文特色的学科,对学生的思想、心理、以及人格塑造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是语文教育对学生的人格塑造的影响方面,虽然很少受到重视,但是也不能忽视,我们应该将关注点集中于此,使得学生的情、智同步发展,既陶冶了情操,又锻炼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充分发挥语文作为人文学科的感性教育意义。  【关键词】中学语文 人格塑造  中小学语文教育,不同于幼儿园语文对学生的认知启蒙能力的培
期刊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文困难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学生的生活单调,平时在学校除了学习没有丰富的课外生活即缺乏生活素材;另一方面即使有生活素材学生们不会运用合适的写作方法把自己经历的生活生动的描绘出来,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时间久了,学生们对作文便失去了信心,进而不喜欢作文课,导致作文成绩上不去,语文成绩受到影响。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他们的写作信心、拓展作文思路,引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