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双师型”教师是职业学校重要的师资力量。随着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双师型”教师在职业学校中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一直是困扰我国职业学校发展的一个问题,也是阻碍职业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双师型”教师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师资,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如何根据其特殊性进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本课题从“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入手进行研究和阐述,提出“双师型”教师既要具备较高的文化专业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又要具有类似工程技术人员的实践技能的要求;阐述了“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讨论了“双师型”师资培养的对策与建议:高度重视、制定规划、完善相关政策与措施、建立激励措施、启动“名师工程”以及注重“双师型”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等。其在实践中可行性强、便于操作,为职业学校“双师型”师资培养提供了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职学校;“双师型”师资;培养;对策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1-0245-01
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关于“双师型”教师的要求,首先出现在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过程中,它是针对我国在以往职业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培养和知识的应用、师资队伍建设和评价上偏重理论水平的情况下,为了强调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性,促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正确定位、有机结合,适应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职教理念而提出来的。
一、 “双师型”教师的基本内涵
当前对于 “双师型”教师有两种理解:一是教师持有双证(教师资格证、行业技能等级证)即为“双师型”教师。这种观点以教师是否持有“双证”为判断标准,从形式上强调了“双师型”教师要重实践的特点,但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还不健全、不完善的今天,资格证书与实际能力的等值性值得怀疑,以此为依据判断教师是否是“双师型”教师的做法亦值得商榷。
二是“教师+工程师(或技师)”即为“双师型”教师。这种观点突出了“双师型”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了共性,但忽视了“双师型”教师与工程师(或技师)的区别。从工作对象看,工程师(或技师)面对的是物,“双师型”教师面对的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从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看,工程师(或技师)在生产活动中占决定地位,起决定作用;“双师型”教师在“生产”活动中,占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教师的外部作用必须通过学生的内部作用发生效力。从知识、能力看,工程师(或技师)需要知道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操作要领并能实际操作,而“双师型”教师必须将生产、管理、服务知识和能力吸收内化,并能有效地再现、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双师型”教师不仅熟悉操作过程,而且要精通其原理,并能组织学生学会。
二、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由于社会的发展变化对职业教育形成了多方面的挑战,使职业教育面临着日益复杂而艰巨的任务。这就要求承担职业教育重任的“双师型”教师具备以下素质。
1、拥有高尚的专业(行业)职业道德
“双师型”教师不仅要有普通教师的师德师貌,同时还要遵守专业(行业)道德,教师在行业中所表现的人际关系、职业情感、职业意识与职业行为都是学生效仿的对象,直接影响学生进入行业后的知、情、意、行,影响该行业的道德风貌。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师的专业职业道德更具影响力,“双师型”教师更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术学风上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2、良好的身心素质
身心素质包括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两个方面。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丰富的情感、坚强的意志、乐观的人生态度、开朗的性格、多样的兴趣等;健康的身体素质包括健康的体魄、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和卫生保健知识、良好的生活规律和卫生习惯等。
三、培养“双师型”师资对中职学校发展的意义
职业教育能不能办出特色,关键在教师;职业教育要想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教师;职业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同样也在教师。因此,在职业教育改革中应把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1.培养“双师型”师资是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需要
以往的职业教育习惯于培养单一的学科型人才,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适应和满足市场化的人才需求。因此这种与时代相悖的教育教学模式应该逐渐废弃,而建立起一支“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才有可能使这个愿望得以实现。培养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和劳动者的迫切要求。
2.培养“双师型”师资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教育部文件多次指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应该从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两方面进行衡量。但当前职业院校普遍存在着专业理论教师不能指导实训教学、实训教师基础理论薄弱不能讲授专业理论课的现象。专业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相分离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合格人才的培养。培养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应用人才和劳动者迫切要求建设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四、“双师型”师资培养的对策及建议
高度重视“双师型”师资的培养,确保教师的培训时间
根据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针对专业教师的专业结构和自身特点,有计划地利用寒暑假,对他们进行在职培训,培养出一批一专多能型的教师,有效地缓解师资力量的不足。每年利用寒假、暑假选派或轮派各学科教师走出校门进行新知识新技能培训,掌握学科的新知识、新技能及发展方向,使学校各专业始终保持不落后,这样才便于学校专业的设置和发展,才能培养出迎合市场需求的中、高级适用型技术工人。
对专业教师的职业培训是“双师型”师资培养的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科研单位进行专业实践
通过专业实践,教师可以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目前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反映生产现场的新技术、新工艺;教师也可带着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请教,在他们的帮助下提高推广和应用新技術开发的能力。
2、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
专业教师要积极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在指导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实训教学中,尽量结合实际,真题真做。在建设专业教室(实训中心)、筹备参加职业技能大赛过程中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
(二)建立兼职教师队伍是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必要手段
学校要广开校门积极向外界引进人才,尤其应积极引进相关企事业单位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扩大“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积极引进相关企、事业单位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可以给学校带来生产、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及社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新要求。他们在和学校教师共同实践中,促进学校教师向“双师型”转化。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改善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结构,以适应人才培养和专业变化的要求,这对职业教育来说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建设任务。我们应该走出去,主动建立“兼职”教师人才库,为我所用。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学到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专业调整和新专业的设置以及学生就业渠道的扩充;有利于减轻学校经费和福利负担,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有利于更新教材教法,做到知识技术与经济发展同步,甚至超前。
参考文献
[1] 崔奇.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建设[J].机械职业教育,2007,(2):40-41.
[2] 丁刚.比较视野中我国高职师资培养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02):17-18.
本课题从“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入手进行研究和阐述,提出“双师型”教师既要具备较高的文化专业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又要具有类似工程技术人员的实践技能的要求;阐述了“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讨论了“双师型”师资培养的对策与建议:高度重视、制定规划、完善相关政策与措施、建立激励措施、启动“名师工程”以及注重“双师型”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等。其在实践中可行性强、便于操作,为职业学校“双师型”师资培养提供了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职学校;“双师型”师资;培养;对策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1-0245-01
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关于“双师型”教师的要求,首先出现在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过程中,它是针对我国在以往职业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培养和知识的应用、师资队伍建设和评价上偏重理论水平的情况下,为了强调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性,促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正确定位、有机结合,适应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职教理念而提出来的。
一、 “双师型”教师的基本内涵
当前对于 “双师型”教师有两种理解:一是教师持有双证(教师资格证、行业技能等级证)即为“双师型”教师。这种观点以教师是否持有“双证”为判断标准,从形式上强调了“双师型”教师要重实践的特点,但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还不健全、不完善的今天,资格证书与实际能力的等值性值得怀疑,以此为依据判断教师是否是“双师型”教师的做法亦值得商榷。
二是“教师+工程师(或技师)”即为“双师型”教师。这种观点突出了“双师型”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了共性,但忽视了“双师型”教师与工程师(或技师)的区别。从工作对象看,工程师(或技师)面对的是物,“双师型”教师面对的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从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看,工程师(或技师)在生产活动中占决定地位,起决定作用;“双师型”教师在“生产”活动中,占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教师的外部作用必须通过学生的内部作用发生效力。从知识、能力看,工程师(或技师)需要知道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操作要领并能实际操作,而“双师型”教师必须将生产、管理、服务知识和能力吸收内化,并能有效地再现、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双师型”教师不仅熟悉操作过程,而且要精通其原理,并能组织学生学会。
二、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由于社会的发展变化对职业教育形成了多方面的挑战,使职业教育面临着日益复杂而艰巨的任务。这就要求承担职业教育重任的“双师型”教师具备以下素质。
1、拥有高尚的专业(行业)职业道德
“双师型”教师不仅要有普通教师的师德师貌,同时还要遵守专业(行业)道德,教师在行业中所表现的人际关系、职业情感、职业意识与职业行为都是学生效仿的对象,直接影响学生进入行业后的知、情、意、行,影响该行业的道德风貌。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师的专业职业道德更具影响力,“双师型”教师更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术学风上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2、良好的身心素质
身心素质包括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两个方面。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丰富的情感、坚强的意志、乐观的人生态度、开朗的性格、多样的兴趣等;健康的身体素质包括健康的体魄、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和卫生保健知识、良好的生活规律和卫生习惯等。
三、培养“双师型”师资对中职学校发展的意义
职业教育能不能办出特色,关键在教师;职业教育要想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教师;职业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同样也在教师。因此,在职业教育改革中应把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1.培养“双师型”师资是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需要
以往的职业教育习惯于培养单一的学科型人才,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适应和满足市场化的人才需求。因此这种与时代相悖的教育教学模式应该逐渐废弃,而建立起一支“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才有可能使这个愿望得以实现。培养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和劳动者的迫切要求。
2.培养“双师型”师资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教育部文件多次指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应该从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两方面进行衡量。但当前职业院校普遍存在着专业理论教师不能指导实训教学、实训教师基础理论薄弱不能讲授专业理论课的现象。专业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相分离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合格人才的培养。培养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应用人才和劳动者迫切要求建设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四、“双师型”师资培养的对策及建议
高度重视“双师型”师资的培养,确保教师的培训时间
根据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针对专业教师的专业结构和自身特点,有计划地利用寒暑假,对他们进行在职培训,培养出一批一专多能型的教师,有效地缓解师资力量的不足。每年利用寒假、暑假选派或轮派各学科教师走出校门进行新知识新技能培训,掌握学科的新知识、新技能及发展方向,使学校各专业始终保持不落后,这样才便于学校专业的设置和发展,才能培养出迎合市场需求的中、高级适用型技术工人。
对专业教师的职业培训是“双师型”师资培养的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科研单位进行专业实践
通过专业实践,教师可以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目前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反映生产现场的新技术、新工艺;教师也可带着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请教,在他们的帮助下提高推广和应用新技術开发的能力。
2、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
专业教师要积极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在指导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实训教学中,尽量结合实际,真题真做。在建设专业教室(实训中心)、筹备参加职业技能大赛过程中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
(二)建立兼职教师队伍是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必要手段
学校要广开校门积极向外界引进人才,尤其应积极引进相关企事业单位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扩大“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积极引进相关企、事业单位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可以给学校带来生产、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及社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新要求。他们在和学校教师共同实践中,促进学校教师向“双师型”转化。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改善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结构,以适应人才培养和专业变化的要求,这对职业教育来说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建设任务。我们应该走出去,主动建立“兼职”教师人才库,为我所用。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学到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专业调整和新专业的设置以及学生就业渠道的扩充;有利于减轻学校经费和福利负担,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有利于更新教材教法,做到知识技术与经济发展同步,甚至超前。
参考文献
[1] 崔奇.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建设[J].机械职业教育,2007,(2):40-41.
[2] 丁刚.比较视野中我国高职师资培养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02):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