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观中国电影本土化精神中的人性本真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bs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却浓墨重彩的对类型片中“侠”精神进行了另类解读,将原本平行共处的类型电影和现实主义电影适时的糅合在了一起。电影《老炮儿》透过关注主体自身传递的“侠”精神的演绎、关注个体间的相互关系表达、关注个体与其生存境遇间形成的复杂、多面的张力,关注个体对自身及存在的反观和对空间变化的体验,映射出中国电影对于本土精神中个体人性本真表达的缺失和渴求。
  关键词:本土文化;人性;“侠”精神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9-0041-02
  电影是一种具有世界性语言的艺术,它是舶来品,又是不同文化融合的产物,它是世界的,又是民族的。每一个国家的电影文化都体现在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的融合,同时新旧时代的文化裂隙也为电影文化的突破寻到一抹希望。
  电影《老炮儿》作为本土文化浓厚的现实主义电影,以其对当下社会及社会个体的高度关注而成为2015年中国贺岁档电影的赢家,虽然它反映的是当下社会中边缘个体的生活现实,但却足以观照到现实社会中作为个体在特定境遇中,所散发的人性本真。老炮儿六哥、闷三儿和灯罩儿等人挥刀时的勇毅和憋屈无奈的奔驰,散发出的是人类共同的美好品格与某种人性的缺陷,不完美中的真实反而与时下观众产生共鸣,导演这样的设定也将老炮儿变成了一种文化,将这些提笼遛鸟、无所事事的老混混儿变的仗义、耿直、执着、有阅历、真性情、讲规矩,同时又规避又隐喻地表达了这群经常进炮局的老炮儿为了尊严拼命挣扎和努力的人性本真,这也是现代社会个体一直在寻觅的真性情。
  一、现实镜语中的场景变幻:从“老炮儿”到“文化”到“人性”真实
  管虎说:“老炮是文化,是精神,是一种原本拥有的被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逼退蚕食的人性本真。[1]”所以对于管虎的《老炮儿》而言,它关注的并不是张学军这个人物本身,而是他在新旧时空之间形成的特别的个性张力及人性光辉。
  影片中,走在北京胡同里的张学军无论是面对和自己毫不相干的小偷,还是相互认识熟悉的胡同片警,他都能游刃有余,有一种“我的地盘我说了算”的精气神,可是,当他离开胡同,乘坐地铁去看儿子,话语行为的无意识表现,看出了旧时代的老炮儿和现代都市环境的格格不入。这是一种内心表达诉求的尴尬,这些场景在试图引发受众的延伸思考。
  同时电影《老炮儿》正在透过张学军最大化的关注人在生存环境中蕴含的值得我们尊崇的价值的反思。张学军与儿子的隔阂、与富二代小飞的对抗是他与这个时代据理力争的表现,所以他有自己的规矩、仁义、道理、做人的底线、信念,这些久已缺失的价值理念以及被憋屈的生活状态让隐藏在可见背后的不可见的人性本真无以遮蔽地裸露在真实的现实环境中,同时又被放大到银幕外的受众视域之中,此刻的人物是感人且真实的,形象似真似假,让受众看到了已经被文化表象淹没的人性本身。
  从创作本身而言,电影《老炮儿》的人物塑造是成功的,一人一世界,最终成就了一个独特的创意。“老炮儿”,一个人或一群人,一个时代的符号在被无视和遗忘的新时代里带着矛盾冲突和戏剧悬念在现代镜语中完成了划时代的完美更替,最后将现代人最缺失的一种情怀、信仰、英雄主义透过“老炮儿”人性化的表现凸显出来,即便人物是边缘化的个体,依旧能引发受众的反思自觉。
  在普世的文化惯例认同中,电影《老炮儿》将人物设计在现代都市北京胡同里,让已逝去的老北京文化精神再次回归荧屏。六哥、闷三儿、灯罩儿等人在影片中从始至终使用着标准的北京话,就像在集体为传统精神发声,在现代都市迅速发展的今天,这些文化趣味和文化价值观通过《老炮儿》的独特叙事理念和精细的细节编织,让隐藏在个体背后的那个时代精神有意又无意地让观众感受着,北京文化作为本土文化中重要的一支被受众所熟悉和认同,导演管虎将50、60年代的北京文化中最具文化趣味和价值的本土文化特色集中投射在张学军这个人物身上,让人物先行,在现代化的今天让人们对传统本土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解读,并透过这个文化现象反观现代人在都市中对于人性本真的思考。
  在电影《老炮儿》中,导演管虎关注的是边缘化的小人物的命运,但不同的是,《老炮儿》中设定的典型人物及典型环境更具有现实主义意义。
  北京胡同,作为一种典型的城市景观,体现了城市新旧时代交替的特征,夹杂在高楼林立中的北京胡同,是老北京人对已逝去时代能够坚守下来的最后一块阵地,胡同文化里的建筑、商业、景观的再现都将胡同文化的生态问题和胡同里人的生存状态问题与电影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种典型环境的塑造直接或间接的折射出在时代裂隙中的典型人物的生存状态,而浓重且地道的京腔让北京文化中的文化趣味显得轻松调皮,让人物焦虑的内心得到短暂的释放。“茬架懂吗?”“敛吧!敛吧!”“老头,你是猴子请来逗比的吗?”“要不要一起拉三轮,一趟一张。”“嗅蜜”“没流儿 ”“左了”等老北京话对于个体人性的表达多了一份感情的张力,也赋予个体人性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让人不经意间会想到现代城市里被边缘化的人们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人性最真处是否也有一份坚持和温情,正是这份情谊让都市变的更加温暖。
  二、电影本土化精神的价值预设(缺失和渴求)
  用管虎自己的话说:“我一直认为我们的社会发展的特别快,在这么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社会上很多事就被遗忘了,就是你没勇气拿出来讨论它,它就变不成文化留下来,所以我不是为父辈们做什么老炮儿的事,我觉得是人的尊严被忽视了,是这么一个命题”[2]。所以《老炮儿》出现了,它将作者所要表达的传统文化精神细腻的杂糅在电影的微小符号中,通过一人一世界,四条辅线一个主事件逐一展开。上映之后影片好评不断,影片有效地向观众灌输了影片所要传达的某种文化观念,这是一种久违且缺失的、人们都在追寻却又触不可及的东西,是电影创作者通过叙事把自己的文化观念灌输给观众的一种表达,具有极其强的现实主义意义。   电影《老炮儿》像一针强心剂,现实主义风格的影像呈现将导演管虎的文化诉求的“目的性”与本土类型片中“侠”精神中守诚履诺、恪守大义等文化诉求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影片关注主体自身传递的“侠”精神的演绎、关注主体与主体间的相互关系表达、关注主体与其生存境遇之间形成的复杂、多面的张力,关注主体对于自身及存在的反观和对空间变化的体验。当作者意识里想表达的“侠”精神成功的转化为影像语言并通过叙事手法从镜头段落及情节场面中自然显现时,影片所传递的精神和文化诉求已经不谋而合地体现了其本土化精神的价值所在。
  中国素有“文以载道”的文化传统,引用到电影中,本土化元素的独有性、地域性、个性化让本土精神透过很多物质化或非物质化的元素而显示出它自身的价值。其本土文化的优势首先表现在熟悉度高,容易被识别和认可(外在性);其次表现在跨越时空的元素共享性,即本土文化在历史轨迹中的保留和继承(内在性);其三表现在本土文化自身的价值呈现意义重大(内在性)。
  六爷就是本土文化和文化精神的承载者,他是来自旧时代的老江湖,却因为父子关系被动的去接触时下的文化,他不明白当下这个时代的文化和人,所以面对儿子他是无奈的、面对富二代一次次咄咄逼人,他是沉默的。而他的默然忍受又是另一种对抗的坚持,当六爷拍片警一巴掌、为灯罩出狱筹钱,拒绝洋火儿的接济、最后按照老北京茬架的“规矩”处理因儿子引发的一系列事件时,六爷作为被时下边缘化的一代人的代表,他在刻意控制自己身上不良的痞气,并坚持着自己固守的“规矩”和仁义精神,即便他知道自己的勇毅并不会改变什么,可这些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作为这个特殊环境中的个体,六爷身上所散发的痞气、仁义,无论是某种人性的缺陷还是侠肝义胆的品格,都是作为人性本身最真实的魅力存在。
  这种存在本身在影像世界里是弥足珍贵的,它的现实主义意义就在于其表达的人性本身既有缺陷和不足,同时又将人性中的善良、信仰等价值理念典型化地化身在个体身上,成功地塑造了典型人物,而人物所散发的真性情就是对一个时代环境的缩影和具体化,而时下环境的熬淘让个体压抑的沉闷在看到鸵鸟奔跑时彻底的得到了释放,同时人性内心深处的那份坚持在无形中变得更加肯定,最终,冰湖大战虽然将人物过度地美化了,但人物内心深处最真实的人性早已将现实社会拷在其身上的枷锁狠狠地抛开,即使病魔也无法磨灭人性对自我信仰的坚持。
  而这种人性本真的诠释是需要文化认同和文化历史作为基础的,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审美习惯、思维方式是理解该影片所表达的这种人性的前提,这是本土化精神体现的最大意义。
  三、电影人性本真的回归
  电影《老炮儿》就像当代电影新类型的范式,赋予了现实主义电影新的叙事模式,深刻地描绘了传统和现代的激烈冲突,不断升级的矛盾冲突和戏剧悬念围绕人物塑造铺开,一气呵成的影像气韵充斥着老北京文化的地域味道,与时下文化之间的疏离现象凸显的明显而自然,不仅让在场的观众有种类型体验的情绪释放,还在延续的人性思索中让人们有所回味,主人公对“规矩”的坚持、对“茬架”的冷静、对因钱被迫面临的尴尬,让主人公心理层面的表现直击现实中的个体,但影片对主人公形象过度的美化,表现出了该片与其他现实主义电影不同的设置。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无论是商业性还是艺术性,根本的问题在于由内而外所投射出的一种格调和气质,这是一种文化积淀,“老炮儿”作为文化符号的代名词成功的将本土化精神中人性本真中那点无法用言语描述的真实悄悄然回归到电影中来。从本土化精神的传达到切合不同时代人性本真的凸显,电影呈现了未来中国本土电影创作中值得思考的问题。中国电影创作不应该是逃避对现实的直面或者选择娱乐至死后的现象体验,而因植根于时下对社会的关照,及人性本真的思考。
  参考文献:
  [1] 人民网.管虎阐释“老炮儿文化”:被社会环境蚕食的人性本真[EB/OL].http.//media.people.com.cn/n/2015/1204/cl4677-27889528.html.2015-12-24.
  [2] 腾讯网.知道真正京城老炮儿的故事吗?[EB/OL].http:// dy.qq.com/article.htm?Id=BJC2015112401482700.215-12-24.
  [3] 饶曙光.中国类型电影历史、现状和未来[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3.
  [4] 程波,刘馨培.《老炮儿》:在时代裂隙中扬弃焦虑[J].电影新作,2016(1).
  [5] 周星.跨世纪中国电影艺术传统史评[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思涵]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不断融合的传播环境下,重要新闻事件一旦曝光就会迅速蹿升为热点事件,在不断发酵和众人的热议中形成复杂且多变的舆论走向。媒体传播的“污名化”问题加剧了热点新闻事件社会舆论的复杂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认知,甚至产生了误导和危害。本文以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为分析对象,探讨媒体传播“污名化”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危害,进而寻求“去污名化”的途径以及良性引导社会舆论的方法。  关键
期刊
摘 要:《中国妇女》英文月刊是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主办的我国唯一向全世界发行的国家级英文女性月刊,自1952年创办以来一直承担着向海外传播中国妇女真实形象的任务。其封面呈现的中国妇女形象作为海外受众首先接触到的杂志内容,对他们形成中国妇女印象有较大影响。本文选取2012至2016年《中国妇女》英文月刊封面女性人物肖像为研究对象,分析她们具有的社会特征和视觉形象特征,并指出当前《中国妇女》英文月刊在构
期刊
摘 要:2016年1月,华中地区首个融媒体武汉ZAKER正式上线,开启了都市报新媒体融合的武汉模式的探索。在寻求合作共赢、实现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都市報和新媒体融合发展也遭遇许多挑战和困难,包括诉求差异、技术局限、盈利模式等,这些都有待合作双方的不断磨合。  关键词:都市报;新媒体;融合发展;思考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11-0018-03
期刊
摘 要:对电视这一平台型传播媒介而言,电视军事节目从生产到完成整个传播过程,肩负着为民众传递军事知识、军事情况的责任,又承担着国防教育、国防动员,为公民普及党和国家军事方针、政策等义务。相比短、频、快的军事新闻信息,军事专题栏目可以通过更长的时段,讲好生动的军事故事、深入开掘事实真相。作为厦门电视台唯一一档军事类专题节目,《军情全球眼》其使命就在于为受众提供有思想、有价值、有共识的军事知识。栏目开
期刊
摘 要: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高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服务地方和人才培养尤其是地方性人才培养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部校共建新闻学院一方面给新建本科院校的新闻专业带来了契机,另一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下新闻人才培养如何发展与改革,首先要建立在对人才培养环境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文章用以钦州学院为个案,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其新闻人才培養的环境,试图为其发展方针的制定提供依据,也希望给同类
期刊
摘 要:唐朝辉煌灿烂的文明不仅发于长安兴于长安,更是对疆域内其他地区有深刻影响。唐代中原文化的传播虽然依托有限的传播途径,但文化传播遍布了整个疆域,岭南地区虽地处唐偏远地区,根据文献资料记载,受唐中原文化影响颇深。本文以《六合坚固大宅颂》和《智城碑》为例,从碑文内容入手,结合中国古代新闻史分析唐朝中原文化在偏远的岭南地区的传播方式,进而探究唐代中原文化的传播对岭南地区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唐朝
期刊
编者按:随着“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互联网与各行各业融合发展成为当前的主流趋势,互联网传播环境为传统行业带来快速发展的机遇,但同时也对其提出更高要求。新媒体传播技术日臻成熟,大数据、云计算、“双微”等成为网络传播环境下衍生的新名词,传统新闻教育事业也在新媒介环境下得到快速发展,但新闻传播教育同时也面临着教育理念、教学模式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转变,以适应新的传播环境。近期,本刊记者有幸采访到
期刊
摘 要:随着大众传播媒介技术的发展,媒介暴力表述方式日趋多样化,媒介的暴力呈现与现实生活的暴力图景之联系也日益复杂。近年来,校园暴力受到大众传播的影响逐步进入公众视野,成为众多学者研究媒介暴力的方向之一,本文通过梳理媒介暴力研究的相关论争,从媒介暴力的定义入手,通过大众媒介的特点来分析媒介暴力的手段,并借助数据与调查寻找出媒介暴力与受众攻击行为的关联,以便寻求媒介暴力研究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媒
期刊
摘 要:近年来由农地冲突、拆迁补偿纠纷等引发的农村群体性事件多发、频发,其背后折射出农村法治的严重缺失与不足。法治为公正、理性与有序地解决农村群体性事件提供了最佳途径。本研究以晋宁“10·14”事件报道为例,主要考察分析媒体对农村群体性事件报道的媒介表达状况及法治进路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媒体优化农村群体性事件报道、提升其普及法治精神、助推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等深度功能的策略路径,如在农村群
期刊
摘 要:受媒介政治环境和媒介自身职业道德缺失等因素的影响,灾难新闻报道中存在着伦理失范现象,如淡化灾民的生存状态、缺少人文关怀,这不仅危害媒介自身公信力,也不利于社会安定和谐。而马克思人学思想主要探求人的本质、人的价值,关注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对灾难新闻报道中媒介伦理失范现象的缓解具有指导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人学;灾难新闻;新闻伦理;伦理失范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