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源印象
成都市大弯中学高三 覃亚琪
地震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生活早已恢复正常。上学、念书、回家、睡觉,好像生活一直都是这样子的——平淡而幸福。有时想想。竟觉得那场大地震只是一场梦,一场整个中华民族所做的噩梦罢了。
国庆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决定开车去重新开放不久的青城山。在车上迷迷糊糊地睡着,忽而听到父亲说离都江堰还有十分钟的路程。便坐直身来,怔怔地看着窗外。道旁立着一个有些年月的生了锈的路牌,工整地写着三个大字:“聚源镇”,心情顿时变得沉重起来。
进了聚源,眼前的画面却大大出乎我的意料:街道很干净,两旁还有一些正绿着的小树苗。在这里,看不到废墟瓦砾,看不到救灾的卡车、标语,甚至连活动板房也看不到。小镇上到处挂着红色条幅,很多商店工厂都借着国庆的机会重新开张。此刻的小镇,热闹而祥和,好似地震从来没有来过,一切都不过是人们的一个噩梦罢了!
只是那条横穿了小镇的马路在镇口却突然被堵塞了,必须改道从旁边一条泥土路上过。父亲把车停了下来,我走下车,站在这条被封锁的路上。横在眼前的,是一道一人高的新修的刷得雪白的墙。当地人说,里面的,是还没有清理的地震废墟。围墙的前面,几个十多岁的学生正在玩耍着,他们穿着同样的衣服。我的心被隐隐地扯痛了,因为我认得那衣服背后印刻的字母含义——聚源中学。
我沉默地站在那堵白得有些刺眼的墙前,手颤抖着轻轻抚摸着它,麻酥酥的,连着引起了心中的一阵痉挛。我不知道那几个雷电交加的夜晚,这里面经历了怎样的悲哀:凄厉的雨声,夹杂着母亲们撕心裂肺的嚎啕;往日绿草如茵的操场上。密密麻麻,盖满了白色的塑料布,冰冷的风吹过,时不时还会卷起塑料布的一角,露出下面并排的一双双同样冰凉的脚。一直觉得古代战场上“马革裹尸”的画面太过凄凉,然而,那天的聚源中学呢?从小就一直被父母呵护着的、娇生惯养着的孩子,却一个个在电闪雷鸣之中并排躺在操场上忍受暴雨的冲刷;衣服破了,没法换新的;身上的泥泞,也没有人为他们擦去,或者在几小时前,他们正展示着自己头上新的发夹……
我不禁开始思索起刚刚在镇里看到的景象。我明白,那些微笑着的人中,有当时在废墟中最后被救出来的幸运者,有那些当时在操场上肝肠寸断的母亲……他们所承受的灾难。远比我们深重,可是仅半年,一切又神奇地归于平常,甚至让人有些怀疑灾难的存在。这大概是一个小镇所独有的内涵。小镇太小、太平凡,如果没有这次地震,或许它将永远地小、永远地平凡下去。它习惯了祥和,所以从来不去张扬什么,连悲哀也是。默默地清理了废墟,埋葬了家人,生活还是要好好地继续。低调、隐忍,小镇上的人无声地诠释着这些在现代社会中几乎灭迹的传统美德。
悲剧既然无法忘记,就不要忘记,只用一堵刚刚遮住视线的墙把它隔开。墙内的,已是过去。就让它永远埋在心里;墙外,一切重新开始,从头再来。
姑且把它看成是所有人做的一个噩梦吧。现在梦醒了——生活总归是要好好地继续,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评语:很难得看到年轻的学子写出这么一篇厚重的文章,看似没有哭泣、没有哀婉、没有强烈情感的《聚源印象》。却在沉稳细致的文笔里缓缓流淌出一种深刻的痛。交中,那个冰冷得让人雒心刺骨的夜晚如同闪回的电影碎片,重叠着如今聚源的平凡与安稳。在这种平淡的叙述中,表面的淡漠下,埋藏着作者对聚源深切地关注,以及对这片遭遇巨大灾难土地浓烈的爱。不管曾经的昏暗破碎是怎样绵长的一个噩梦,梦醒了,我们又要起身向前,在伤痛和振作交织成的网里,此文让我们看到一种破茧重生的希望:在灾难面前,你我皆有隐忍前行永不言弃的力量。
这一刻,我们用泪水浇灌希望
河北曲周县第一中学高三 李杨
汽笛呜咽。警报齐鸣,天地同悲,山河动容。默哀3分钟。举国上下一片肃穆,为了数万名在汶川大地震中遇难的同胞,为了数十万名痛失亲人的灾区人民。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们把这一刻作为永远的记忆,定格在心灵的深处。
3分钟的默哀不算长,但我们分明感觉到心灵中难以承受的沉重,一场强烈的大地震,成了中华民族永远的痛。我们在心厩向命运之神发出愤怒的追问:何以无情地夺走我们兄弟姐妹的生命?
3分钟的默哀不算长,我默默告诉自己不要哭,不要哭,可泪水还是夺眶而出。那只伤痕累累却仍紧握一支笔的小手;那位张开双臂俯身护住4个学生的老师;那个临终前给怀中婴儿留下“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手机短信的母亲……这一个个发生在灾区的情景无不震憾我们的心灵。
3分钟的默哀不算长,但我们还是为决不放弃的救援行动焦急。为了抢救废墟下幸存的生命,那七天来我们以举国之力,不惜一切代价与死神搏斗。希望虽然日趋渺茫,但我们仍然渴望奇迹。5月19日9时38分,汶川县一位61岁的卖菜妇女,在被埋164个小时后得救,这让我们的渴望再一次延长。
默哀,因为珍惜每一个生命。
默哀,因为对美的不懈追求。
默哀,为遇难者唱一曲生命的挽歌,为幸存者鼓起更好地生活下去的勇气。活着的我们,要把遇难者未成年的子女抚养成人,还要为他们年迈的双亲尽心尽孝。了却逝去者未了的心愿,尽一份同胞应尽的义务。
因为珍惜生命,我们心手相连,同气连心,在悲痛中送别离别的人们;因为不懈追求,我们凝聚起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力量,擦干眼泪毅然前行。我们知道,灾难还没有结束,但前方一定会是光明。
这一刻,让我们沉痛默哀,用泪水浇灌希望,告慰死难者的灵魂,抚平幸存者的创伤。
评语:祭奠死者,是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那短暂的三分钟寄托的却是国人对死者永远的哀思。在《这一刻,让我们用泪水浇灌希望》一文中,开篇的三段排比段段递进,浓烈情感恰似千里山泉急泻而采,使人于字字句句中,感受作者纤腻、真诚的心。默哀,为那些戛然而止的生命。死者已逝,愿生者永存希望,不屈前行。
相伴同行
江苏 左襄
2008年5月12日,本该是鲜花盛开,草长莺飞的美好日子,但地震这个带着狰狞面目的残酷恶魔,却在这一天侵袭了汶川这片丰饶美丽的土地。一时间,高楼民房轰然倒塌,数万鲜活的生命被恶魔夺走。
最令人揪心的是废墟下那些生死未卜的无数生命。面对着电视机屏幕,看着一条条从救援前线发回来的新闻,盯着一幅幅撞击心灵的图片,读着一个个寒彻心扉的数据,我的泪在眼眶里奔涌,我的心在剧烈地颤抖。多少年迈的父亲母亲,多少青春靓丽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多少活泼可爱的孩子们……个个生机勃勃的生命刹那间沉入了无边的黑暗。13亿人民以滚烫的热泪为逝者取暖,用 泣血的心为逝者送行。
当看到一位母亲因为失去孩子而哭得昏厥过去时,当看到女儿抱着母亲的遗体放声痛哭时。我再也忍不住自己的眼泪,我的心也跟着裂成了碎片。但逝者已逝,我们无力让他们的生命回归。生者应该坚强地擦干眼泪,拾起亲人不舍的牵挂,勇敢地面对生活。
悲痛与感动同在,坚韧与爱心共生。我的泪水中涌动着的不仅仅有悲痛,更有感动。为那些在废墟中托举起生命之舟的温暖与力量。冒着余震的危险,两鬓斑白的温总理在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搜救部队、医疗人员紧急赶赴现场救援幸存者;人民教师用雄鹰展翅的姿势保护学生而安然逝去,以大爱铸造师魂,留下了生命最美的定格;父母以血肉之躯合成拱形救下年幼的孩子,值班民警抱着儿子的遗体坚守岗位,身处废墟中危难的孩子们互相鼓励互相谦让……十三亿颗爱心筑成一道佑护生存者的铁壁,十三亿颗爱心凝成一道捍卫生命的屏障!
十三亿人民慷慨解囊,捐出金钱,捐出物资,捐出热血。年老的乞丐捐出所有的钞票;在异乡求学的学子捐出了身上所有的钱后,还在电话里要求母亲替她再捐一些。感人的事迹不胜枚举,大爱无处不在。遥远的巴山蜀水,所有的事迹都可歌可泣,所有的真情都催人泪下。面对灾难。人性之中崇高的人道主义与博爱精神在闪光。人类在守望和互助中才能永葆信心与勇气,相扶相拥结伴同行。
评语:“在自然界的力量面前,我们惟一可恃的不过是人性的温暖。”那惨绝人寰的一幕幕没有谁再愿意回想。难忘的,却是灾难中伸出的一双双温暖大手。凄冷的场景化成了作者笔下的悲恸之歌;动人的画面,变换为读者心中永恒的奋进之诗。当地震中的每一处细节的感动从作者的笔尖缓缓淌出,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到那述说背后的悲痛与真情。“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国难面前,人们团结一致,倾力而为,结伴同行。
孩子,我爱你
华中科技大学 田君
孩子,让我再看你一眼
你是我最后的留恋
不管山河怎么变换
我的爱在你血液里流传
也许我们没有明天
留给你的梦,你要坚强微笑地实现
也许再也不能见面
想我的时候,你就抬头看一看天
孩子,让我再亲吻你的脸
你是我惟一的牵挂
不管世界怎样错乱
我的爱永远都不会改变
以后没有我在身边
带上我的爱,你要慢慢地习惯
路上没有我的陪伴
人生的风雨,你要自己勇敢地承担
孩子,我爱你
满天繁星都是我为你点的灯
孩子,我爱你
万紫千红都是我为你写的祝愿
评语:五月的中国,有一首题为《孩子,快抓住妈妈的手》的诗歌感动了所有的中国人,诗歌以“对话体”的形式,表现了已去天国的孩子和幸存人世的母亲之间那虽阴阳两隔但仍喁喁相语的不离不舍之情,令人读之有一种掣肝撕肺的哀伤。这首诗歌另辟“蹊径”,写一位已离人间的母亲对活着的孩子加以殷殷嘱咐和切切祝福的情景,其饱含深情的话语犹在耳际。生长于太平岁月的我们,有谁没有沭浴过母亲那“三春”之辉?有谁没有享受过母亲那暧暖的抚慰?当我们突然经历那令天地失色,令苍生颤栗的场景时,我们看到了中国母亲临难之际所表现出来的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愿长眠大地的所有母亲们早早安息!
点评老师简介:黄祖泗,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成都市学科带头人。著有《人物风流语自华》(中国三峡出版社)一书,主编《中学文言文阅读与链接》(四川辞书出版社)、《初中单元作文全程攻咯》(四川辞书出版社)、《古典诗词曲赏析》(新疆人民出版社)。彭玲,大弯中学语文二级教师。(编校 赵 莹)
成都市大弯中学高三 覃亚琪
地震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生活早已恢复正常。上学、念书、回家、睡觉,好像生活一直都是这样子的——平淡而幸福。有时想想。竟觉得那场大地震只是一场梦,一场整个中华民族所做的噩梦罢了。
国庆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决定开车去重新开放不久的青城山。在车上迷迷糊糊地睡着,忽而听到父亲说离都江堰还有十分钟的路程。便坐直身来,怔怔地看着窗外。道旁立着一个有些年月的生了锈的路牌,工整地写着三个大字:“聚源镇”,心情顿时变得沉重起来。
进了聚源,眼前的画面却大大出乎我的意料:街道很干净,两旁还有一些正绿着的小树苗。在这里,看不到废墟瓦砾,看不到救灾的卡车、标语,甚至连活动板房也看不到。小镇上到处挂着红色条幅,很多商店工厂都借着国庆的机会重新开张。此刻的小镇,热闹而祥和,好似地震从来没有来过,一切都不过是人们的一个噩梦罢了!
只是那条横穿了小镇的马路在镇口却突然被堵塞了,必须改道从旁边一条泥土路上过。父亲把车停了下来,我走下车,站在这条被封锁的路上。横在眼前的,是一道一人高的新修的刷得雪白的墙。当地人说,里面的,是还没有清理的地震废墟。围墙的前面,几个十多岁的学生正在玩耍着,他们穿着同样的衣服。我的心被隐隐地扯痛了,因为我认得那衣服背后印刻的字母含义——聚源中学。
我沉默地站在那堵白得有些刺眼的墙前,手颤抖着轻轻抚摸着它,麻酥酥的,连着引起了心中的一阵痉挛。我不知道那几个雷电交加的夜晚,这里面经历了怎样的悲哀:凄厉的雨声,夹杂着母亲们撕心裂肺的嚎啕;往日绿草如茵的操场上。密密麻麻,盖满了白色的塑料布,冰冷的风吹过,时不时还会卷起塑料布的一角,露出下面并排的一双双同样冰凉的脚。一直觉得古代战场上“马革裹尸”的画面太过凄凉,然而,那天的聚源中学呢?从小就一直被父母呵护着的、娇生惯养着的孩子,却一个个在电闪雷鸣之中并排躺在操场上忍受暴雨的冲刷;衣服破了,没法换新的;身上的泥泞,也没有人为他们擦去,或者在几小时前,他们正展示着自己头上新的发夹……
我不禁开始思索起刚刚在镇里看到的景象。我明白,那些微笑着的人中,有当时在废墟中最后被救出来的幸运者,有那些当时在操场上肝肠寸断的母亲……他们所承受的灾难。远比我们深重,可是仅半年,一切又神奇地归于平常,甚至让人有些怀疑灾难的存在。这大概是一个小镇所独有的内涵。小镇太小、太平凡,如果没有这次地震,或许它将永远地小、永远地平凡下去。它习惯了祥和,所以从来不去张扬什么,连悲哀也是。默默地清理了废墟,埋葬了家人,生活还是要好好地继续。低调、隐忍,小镇上的人无声地诠释着这些在现代社会中几乎灭迹的传统美德。
悲剧既然无法忘记,就不要忘记,只用一堵刚刚遮住视线的墙把它隔开。墙内的,已是过去。就让它永远埋在心里;墙外,一切重新开始,从头再来。
姑且把它看成是所有人做的一个噩梦吧。现在梦醒了——生活总归是要好好地继续,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评语:很难得看到年轻的学子写出这么一篇厚重的文章,看似没有哭泣、没有哀婉、没有强烈情感的《聚源印象》。却在沉稳细致的文笔里缓缓流淌出一种深刻的痛。交中,那个冰冷得让人雒心刺骨的夜晚如同闪回的电影碎片,重叠着如今聚源的平凡与安稳。在这种平淡的叙述中,表面的淡漠下,埋藏着作者对聚源深切地关注,以及对这片遭遇巨大灾难土地浓烈的爱。不管曾经的昏暗破碎是怎样绵长的一个噩梦,梦醒了,我们又要起身向前,在伤痛和振作交织成的网里,此文让我们看到一种破茧重生的希望:在灾难面前,你我皆有隐忍前行永不言弃的力量。
这一刻,我们用泪水浇灌希望
河北曲周县第一中学高三 李杨
汽笛呜咽。警报齐鸣,天地同悲,山河动容。默哀3分钟。举国上下一片肃穆,为了数万名在汶川大地震中遇难的同胞,为了数十万名痛失亲人的灾区人民。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们把这一刻作为永远的记忆,定格在心灵的深处。
3分钟的默哀不算长,但我们分明感觉到心灵中难以承受的沉重,一场强烈的大地震,成了中华民族永远的痛。我们在心厩向命运之神发出愤怒的追问:何以无情地夺走我们兄弟姐妹的生命?
3分钟的默哀不算长,我默默告诉自己不要哭,不要哭,可泪水还是夺眶而出。那只伤痕累累却仍紧握一支笔的小手;那位张开双臂俯身护住4个学生的老师;那个临终前给怀中婴儿留下“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手机短信的母亲……这一个个发生在灾区的情景无不震憾我们的心灵。
3分钟的默哀不算长,但我们还是为决不放弃的救援行动焦急。为了抢救废墟下幸存的生命,那七天来我们以举国之力,不惜一切代价与死神搏斗。希望虽然日趋渺茫,但我们仍然渴望奇迹。5月19日9时38分,汶川县一位61岁的卖菜妇女,在被埋164个小时后得救,这让我们的渴望再一次延长。
默哀,因为珍惜每一个生命。
默哀,因为对美的不懈追求。
默哀,为遇难者唱一曲生命的挽歌,为幸存者鼓起更好地生活下去的勇气。活着的我们,要把遇难者未成年的子女抚养成人,还要为他们年迈的双亲尽心尽孝。了却逝去者未了的心愿,尽一份同胞应尽的义务。
因为珍惜生命,我们心手相连,同气连心,在悲痛中送别离别的人们;因为不懈追求,我们凝聚起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力量,擦干眼泪毅然前行。我们知道,灾难还没有结束,但前方一定会是光明。
这一刻,让我们沉痛默哀,用泪水浇灌希望,告慰死难者的灵魂,抚平幸存者的创伤。
评语:祭奠死者,是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那短暂的三分钟寄托的却是国人对死者永远的哀思。在《这一刻,让我们用泪水浇灌希望》一文中,开篇的三段排比段段递进,浓烈情感恰似千里山泉急泻而采,使人于字字句句中,感受作者纤腻、真诚的心。默哀,为那些戛然而止的生命。死者已逝,愿生者永存希望,不屈前行。
相伴同行
江苏 左襄
2008年5月12日,本该是鲜花盛开,草长莺飞的美好日子,但地震这个带着狰狞面目的残酷恶魔,却在这一天侵袭了汶川这片丰饶美丽的土地。一时间,高楼民房轰然倒塌,数万鲜活的生命被恶魔夺走。
最令人揪心的是废墟下那些生死未卜的无数生命。面对着电视机屏幕,看着一条条从救援前线发回来的新闻,盯着一幅幅撞击心灵的图片,读着一个个寒彻心扉的数据,我的泪在眼眶里奔涌,我的心在剧烈地颤抖。多少年迈的父亲母亲,多少青春靓丽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多少活泼可爱的孩子们……个个生机勃勃的生命刹那间沉入了无边的黑暗。13亿人民以滚烫的热泪为逝者取暖,用 泣血的心为逝者送行。
当看到一位母亲因为失去孩子而哭得昏厥过去时,当看到女儿抱着母亲的遗体放声痛哭时。我再也忍不住自己的眼泪,我的心也跟着裂成了碎片。但逝者已逝,我们无力让他们的生命回归。生者应该坚强地擦干眼泪,拾起亲人不舍的牵挂,勇敢地面对生活。
悲痛与感动同在,坚韧与爱心共生。我的泪水中涌动着的不仅仅有悲痛,更有感动。为那些在废墟中托举起生命之舟的温暖与力量。冒着余震的危险,两鬓斑白的温总理在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搜救部队、医疗人员紧急赶赴现场救援幸存者;人民教师用雄鹰展翅的姿势保护学生而安然逝去,以大爱铸造师魂,留下了生命最美的定格;父母以血肉之躯合成拱形救下年幼的孩子,值班民警抱着儿子的遗体坚守岗位,身处废墟中危难的孩子们互相鼓励互相谦让……十三亿颗爱心筑成一道佑护生存者的铁壁,十三亿颗爱心凝成一道捍卫生命的屏障!
十三亿人民慷慨解囊,捐出金钱,捐出物资,捐出热血。年老的乞丐捐出所有的钞票;在异乡求学的学子捐出了身上所有的钱后,还在电话里要求母亲替她再捐一些。感人的事迹不胜枚举,大爱无处不在。遥远的巴山蜀水,所有的事迹都可歌可泣,所有的真情都催人泪下。面对灾难。人性之中崇高的人道主义与博爱精神在闪光。人类在守望和互助中才能永葆信心与勇气,相扶相拥结伴同行。
评语:“在自然界的力量面前,我们惟一可恃的不过是人性的温暖。”那惨绝人寰的一幕幕没有谁再愿意回想。难忘的,却是灾难中伸出的一双双温暖大手。凄冷的场景化成了作者笔下的悲恸之歌;动人的画面,变换为读者心中永恒的奋进之诗。当地震中的每一处细节的感动从作者的笔尖缓缓淌出,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到那述说背后的悲痛与真情。“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国难面前,人们团结一致,倾力而为,结伴同行。
孩子,我爱你
华中科技大学 田君
孩子,让我再看你一眼
你是我最后的留恋
不管山河怎么变换
我的爱在你血液里流传
也许我们没有明天
留给你的梦,你要坚强微笑地实现
也许再也不能见面
想我的时候,你就抬头看一看天
孩子,让我再亲吻你的脸
你是我惟一的牵挂
不管世界怎样错乱
我的爱永远都不会改变
以后没有我在身边
带上我的爱,你要慢慢地习惯
路上没有我的陪伴
人生的风雨,你要自己勇敢地承担
孩子,我爱你
满天繁星都是我为你点的灯
孩子,我爱你
万紫千红都是我为你写的祝愿
评语:五月的中国,有一首题为《孩子,快抓住妈妈的手》的诗歌感动了所有的中国人,诗歌以“对话体”的形式,表现了已去天国的孩子和幸存人世的母亲之间那虽阴阳两隔但仍喁喁相语的不离不舍之情,令人读之有一种掣肝撕肺的哀伤。这首诗歌另辟“蹊径”,写一位已离人间的母亲对活着的孩子加以殷殷嘱咐和切切祝福的情景,其饱含深情的话语犹在耳际。生长于太平岁月的我们,有谁没有沭浴过母亲那“三春”之辉?有谁没有享受过母亲那暧暖的抚慰?当我们突然经历那令天地失色,令苍生颤栗的场景时,我们看到了中国母亲临难之际所表现出来的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愿长眠大地的所有母亲们早早安息!
点评老师简介:黄祖泗,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成都市学科带头人。著有《人物风流语自华》(中国三峡出版社)一书,主编《中学文言文阅读与链接》(四川辞书出版社)、《初中单元作文全程攻咯》(四川辞书出版社)、《古典诗词曲赏析》(新疆人民出版社)。彭玲,大弯中学语文二级教师。(编校 赵 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