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韧性城市的人居环境设计策略研究

来源 :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ile1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营造可持续发展的韧性城市,研究符合人居环境的设计策略。在尊重生态自然環境、地域文化以及统筹设计的原则下,结合当前城市人居环境设计的现状问题,分析宜居特征,采用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运用可持续发展观念对其制订韧性城市发展策略,拯救人居生活环境。能有效改善韧性城市发展的不均衡、基建建设的缺失及生态恶化、社会文化滞后等现象。该方法可为实现韧性城市发展与人居环境的宜居生活提供方针政策。
  关键词:韧性城市 生态人居 环境设计 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9)10-0129-03
  引言
  伴随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导致城市不断扩张,人居环境已经遭受严重破坏,以至于影响人的基本生存,而高质量的生态环境是人类宜居的重要保障,在时代的召唤中,整治不良的环境面貌,扭转恶劣的生存条件成为当务之急。人与环境本是相互协调并存,以韧性城市发展观的理念为基底,提高人居生活质量、改善生态环境、推动城市统一设计,是实现科学环境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基于此,针对性的统筹城市人居环境规划设计、完善城市监督稽查体制、推进防污减排治理、创建地域化的人文景观,为提升我国城市人居环境设计,贯彻落实基建设施建设、循序渐进改善治理,以最高效的方式达到人居生态目标。
  一、韧性城市人居环境设计相关概念
  (一)概念界定
  韧性一词最早来源于拉丁语“resilio”,其本意是“回复到原始状态”;最后由法语借鉴这个词汇,至今则演变成现在英语的“resile”,国内学者翻译为弹性或韧性[1]。该词在被广泛应用时通常被使用在机械及心理学领域,在2005年韧性城市联盟( Resilience Alliance)对其定义为“城市系统能够消化并吸收人造及自然干扰,并保持原有主要特征、结构和关键功能的能力”,韧性具体又可分为四种,其中技术指标是指城市环境设计对干扰的应对和恢复能力,如城市规划设计、生态自然环境保护、人文经济建设、监察机制完善等保障能力[2]。关于韧性城市具体内涵是在20世纪末期被应用在规划设计与环境设计体系中,其设计内涵及意义在于通过设计手段促使城市吸收与融合外界事物对城市发展产生的破坏影响。
  人居环境设计简意是指人在乡村、集镇、城市中劳作与生活的场所设计,环境是人群繁衍的栖息地,与社会经济水平、环境质量、宜居度有密切的联系,设计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的重要指标,该指标能有效反映人对居住空间的满意程度。人居环境设计最早源于城市规划学道萨迪亚斯在二战后首次提出人居环境科学的概念,开创了人居环境设计科学研究的先河,首创了‘(人类聚居科学”理论[3]。我国清华大学吴良镛院士在他的论著《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阐述人居环境设计的五大构成,即自然系统、社会系统、人类系统、居住系统和支撑系统[4]。因此,环境设计并不是孤立的衡量体系,是需要人、自然、环境综合协调的评价机制,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正处在需要提升人居环境设计的矛盾阶段中,对此改善韧性城市环境、健全服务机制是美好人居环境设计的必然选择。
  (二)韧性城市与人居环境设计间的关系
  韧性城市是人居环境的载体,其之间的联系囊括四大设计体系,即生态设计、居住设计、基建设计、人文设计,每个设计体系都可继续划分下去,如图1所示。通过城市中不同的内容与实质,设计在分体系中将可以实现人居环境间的协调统一。在20世纪后的全球城市发展中运转系统极其复杂,由于人为造成的环境干扰,加上自然中的灾害不断威胁着城市,此背景下,韧性的城市诉求被脱颖而出,以解决时代的城市问题为主,通过对人居环境设计提出改善措施从而达到两者间的和谐并存。人居环境的设计是具备多功能与多样性特征的,在城市建设中要求注重发展内部结构整体化,避免单一的城市格局倾斜,笔者认为韧性城市的构建是在于城市内部加强自我生态修复能力与外部抵抗力的综合体现,具体在设计中应该统筹城市规划设计、加强生态环境治理、设计地域人文景观氛围、改善基建及生命线的策略方针。2013年洛克菲勒基金会创立《100韧性城市》(100 Resilient Cities)建设项目,其中不仅有针对性地研究各环境设计问题,并且还出资1.6万亿美元来建设全球各城市韧性人居环境,通过双管齐下的方式应对目前城市恶劣的人居生态问题,在项目中我国有四个城市纳入名单,并且该组织认为有效地制订实施计划,提供人居环境设计的战略研究内容与技术资金的支持,能有效地解决人居环境设计矛盾问题,同时也能提升城市的韧性抗干扰抵御能力。
  二、韧性城市人居环境设计现状及问题
  (一)生态发展失衡,缺乏城市景观设计
  生态是人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的自然体系,例如地形、水源、土地、植被、气候等,是人类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对人居环境十分重要。健全的韧性城市人居建设离不开生态发展,但我国城市景观设计远不及经济增长的速度,同时我国生态保障机制不健全,最终促使在生态方面的发展失衡。就目前情况而言,大量城市外部生态自然资源被破坏,山林、水库、矿产等均被无限制开采,导致城市内气候失调、内部环境恶劣,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影响到人居生存;城市内部建筑房屋扩张建设,配套绿化设计率低,人居生活的空间环境越来越压抑。从可持续的发展角度来看,生态失衡与城市景观设计缺失有着密切联系,合理运用景观设计来弥补人为的生态破坏,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扩大城市绿地面积、增设城市广场设计、修缮旧城区绿化等设计手段,都将直接促使城市与周边生态环境发展的和谐状态,对两者间的可持续发展关系有积极影响。
  (二)居住区无秩序,缺乏人居环境设计
  城市人居体系包括居住区及活动区,是人群居住的基本生活载体。居住区域的秩序是维护城市稳定发展的根基,面对现状城市人居环境问题诸多,具体例如城市公共空间单一、老龄化设计缺失、环境杂乱无章、新老建筑设计参差不齐、居住区规划散乱、沿街建房等;乡村及城郊建设占用农田耕地、自然资源无节制开采、村落设计无序、随意生活排污等,往往这些环境现象均是因为缺乏整体设计而导致的后果。在缺乏设计的人居环境下,人类将面临恶劣生存环境的挑战,生活毫无生机,周遭的事物影响人们对生活的品质追求。因此,环境设计对居住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促进居住区的秩序统一,还要不断坚持环境合理化设计。   (三)基建配套不齐全,缺乏支撑体系设计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足,配套不完善,导致人居生活质量低,这均是因为支撑体系设计的缺失,支撑体系内容包括交通、道路、通讯等其他配套支撑人居环境运转的服务设施系统。而我国较为突出的现状有交通运输能力差、道路设计不合理、街道亮化缺乏设计、道路导视系统不完善等,均是支撑体系服务问题,所以人居基建对于均衡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支撑体系的设计内容还包括交通设施设计、社区文化建设设计、服务型建筑设施设计等,即关乎于人居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居基础建设严重缺失,规划政策延伸不到服务区域,倾斜与反哺不够,城市发展不均衡,人居生活环境就得不到改善。据联合国人居署调查预测,如果能够加支撑体系设施设计的投入,并产生60%的设施生产效应,每年全球城市将会节省1万美元的资金。因此,人居支撑设计没有获得广泛重视,完善韧性城市建设、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就无从谈起。
  三、人居环境设计原则
  (一)尊重生态自然性原则
  生态设计原则在于尊重自然为先,后为人与环境的有机结合。在韧性城市人居环境设计中,尊重生态自然原则是指优化自然资源,整合土地配备,以最小的破坏力合理建设;以最大限度的保护力修复自然生态。宜居的生态环境体现在健全的城市建设准则,在建设过程中,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地制宜,仔细分析地形地貌,运用科学发展观对现状城市机理进行疏通改造,对依傍自然的生活环境区域尽量减少设计;对城市居住区提高绿化率,扩大城市公共绿化面积,展现优美的城市自然轮廓线,在环境设计中突出城市生态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
  (二)地域文化传承性原则
  天人合一、彰显地域特色是韧性人居环境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在城市文化的建设中,融合古典文化与现代文明,营造多层次、双文化社区氛围,是打造生态环境空间的重要方式。从景观设计层面出发,注重传统造园技法在当代城市环境设计中的运用;注重传统建筑的设计元素,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创新沿袭;注重不同地域民俗民风,在城市软建设中的发展,均是在传承地域文化。融会贯通地将西方技术手段与我国的人文艺术有机结合,在不失传承的前提下,发展新型人居环境文化氛围,提升地域特色设计,是韧性城市设计的精神指引。
  (三)统筹“三联”设计原则
  “三联”指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统筹“三联”设计在于注重整体协调性,指在设计过程中对于环境、人文、设计风格三者设计均“趋同步化”。规划设计需要统筹全局,做到设计的前瞻性,考虑城市人居生活未来的需求问题;建筑设计需要功能合理,做到建筑内外部的空间互补,最大效率地利用土地资源;景观设计需要尊重自然,结合地域人文特征提升城市形象,增添城市趣味。“三联”设计原则是实现统筹城市人居环境发展的重要实践准则,在营建生态、和谐的宜居城市氛围中,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都将在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中不断协调并进。
  四、基于韧性城市的人居环境设计策略
  (一)综合治理环境,统筹规划城市设计
  结合韧性城市人居环境设计发展战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策略,在建设中突出重点、连线成片、健全机制,扩大“连片整治”设计的项目,提升人居环境生活水平[5]。在每一个阶段的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的排污减排设计、废物治理设计,统筹项目规划设计。韧性城市规划设计的构建内容包括社会服务、生态人居、资源条件、公共服务、基建建设、文化宣传等,而我国在城市建设中对以上在城市调配中出现不均衡,影响整体统筹设计,具体体现在人居质量差、环境破坏严重、生态资源浪费等方面。因此政府职能部门及社会各界需要引起对上述问题的关注,共同建造和监督城市发展规划。在统筹城市发展中坚持设计在前、规划先行、重次分明、协调并进、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对城市周边环境的政策应当有所倾斜,大力发展自然保护、生态环境治理、基础文化建设,社会保障机制,满足人居生活的需求。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最终都应当在尊重人居环境原则的前提下不断完善发展举措,为不断探索中的发展战略提供全面的规划设计。
  (二)预留人居活动区域,加强公共空间及配套设计
  城市是一个复杂性的综合设计,其内容包罗万象,在城市项目设计过程中预留人居活动区域,为城市公共空间及配套设施留出足够的设计范围,严格把控设计中各功能间的位置与形式。城市公共空间是一座城市的点睛之笔,是城市的形象标识,承载着人居环境的文化与精神,在生活中也是人们不可或缺的综合性场所,内容包括公共广场设计、园林设计、绿地设计、雕塑壁画设计等,在设计中需要以城市居民的心理需求、风俗习惯、人居分布情况为基准,营造符合当地环境氛围的公共空间。公共空间及配套设计应当尤为注重以人为本,关注老龄化社会现象,关注病残人士,关怀妇女儿童,为不同需求的人设计出与常人相同舒适的空间环境;坚持精细化设计,注重设计的材料、形态、色彩与体积,考虑环境的融合度;要能体现特色识别性,为不同城市的文化展现不同的设计内涵;要以生态科学发展的设计理念建设城市,运用“转废为宝”的技术优化环境。
  (三)凸显地域文化形象,提升人居景观设计质感
  地域人文景观环境是营造韧性城市氛围的关键,但往往在规划设计中人文是最容易被忽视的软建设。在不同的城市中,不同群体居住的文化习俗各不相同,但建造、规划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化的调配空间,為促进社会交流保障无障碍。营造地域人文景观氛围前期应当充分考察各区间的地形地貌、自然条件、人文素养等,注重人与生态之间的关联,从设计适合宜居的景观文化体验环境开始;其次,建设多样化的基础交流环境,例如社会活动聚集地如图2所示、艺术展示空间如图3所示、体育休闲场所如图4所示、特色文化宣传区如图5所示等,扩展韧性城市的景观共享区域,达到地域文化风俗氛围的烘托,成为多元环境设计的载体。同时营造人文景观离不开绿色人文,在城市建设中还需要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坚持城市最具特色的面貌不被随意更替,在基建中彰显城市景观人文气息,保障城市空间的自然属性,促美好生态人居环境不断发展。提升人居景观空间质感的根基在于城市范围内植物的营造,植物配置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丰富地域文化、装扮城市形象,与此同时提升人居景观设计质感的本质在于它的生态服务功能,其内容涉及到城市公共绿地、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防护隔离绿地等。   (四)合理设计道路交通,优化城市路网体系
  道路交通是城市路网体系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可分为(1)城市景观道路,如图6所示(2)城市人行步道,如图7所示(3)城市车行道,如图8所示,共三种形式。在韧性城市设计过程中应当合理分层分序安置路网,建立人车分流系统,针对社会发展中共享单车的停车与行驶,道路设计应当妥善处理好与机动车道的隔离关系,让人群在道路上享有基本的安全保障。道路不仅只是路面设计,还包括景观隔离带,它既能美化环境,同时在人车行驶过程中也能起到缓冲保护作用,但在植物的搭配中需要考虑不遮挡视线与植物的安全属性。在道路断面结構设计层面中,需要从方位、围合、衔接、安全、降噪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如有因为其他原因需要建立人车合流的道路系统,对道路设置可以采取在一定的部位采用曲和折断线型,对进入城市内的机动车辆起到限流限速的作用[6]。交通设计的生态保护属性上,除在城市的机动车道上铺设非渗透性铺装外,对城市道路中人行步道及城市公园、广场等公共区域道路尽量选择渗透性较好的材质,为城市路网体系增添自然生态感。
  结论
  韧性城市人居环境构建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任务,为实现生态城市振兴战略,需要建立长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在时代背景的推动下,政府职能部门的规划指导下,调动企业、社会各界及个人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到人居环境设计中,展现城市各地域风俗的文化景观氛围。人居环境设计从全局考虑,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统筹城市资源调配、提升城市景观设计、预留公共空间设计、改善交通基础设施设计,推行科学生态管理等;同时加强生态人文建设,构建和谐人居环境,实现从生产到环境,从文化建设到人居治理的全面振兴。.
  基金项目: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校科研项目( YK19014)。
  参考文献
  [1]陈宣先,王培茗,韧性城市研究进展[J]世界地震工程,2018,34 (3):78-84
  [2]陈玉梅,李康晨,国外公共管理视角下韧性城市研究进展与实践探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7 (1):137-143
  [3]吕文青,李业锦,新常态背景下北京市城市人居生态环境质量评价[J]环境与发展,2018 )(11):9-12
  [4]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1: 38-95
  [5]张晓丽,白煜,贾蕾,路国彬,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生态人居环境[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6 (2):86-89
  [6]刘平,王如松,唐鸿寿,城市人居环境的生态设计方法探讨[J]生态学报,2001 (21):997-1002
  [7]陈岩,颜美娟,李雨晴,陈昂,论保障性住房的生态环境设计[J]设计, 2016,29 (17):146-147
  [8]邹喆,文化生态学视阈下的闽南地域景观设计策略[J]设计2016,29 (19):30-31.
  [9]王璞,生态环境对产品开发设计的策略研究[J]设计,2016,29 (23):56-57
其他文献
伴随着我国能源市场需求的增长,我国的天然气管理工程的数量也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趋势,天然气管理工程建设所需的员工数量也越来越多。由于天然气管道工程的建设存在一定的风
“五常法”是在各种机械(单位)中用来提高安全、改善品质环境、增加效率、减少故障、提升企业形象及效力的一种有效技术。“五常法”通常指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
平整度对路面使用性能有很大影响.对出现不平整病害的路面尚无方便经济的处治措施.开发-种基于乳化沥青的高差修正材料,原用于桥梁伸缩缝、窨井盖周围的小范围高差修复.将该
笛和箫都隶属于吹管乐,从名字上看是两种不同的乐器,但是很多笛子大师都被称作"笛箫演奏家",并且在古代,笛和箫统称为笛,那两者之间究竟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呢?笔者从起
期刊
摘要:为了解决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中存在着的培养目标混乱、课程内容重复、课程往谁不畅、教学低效等问题。在梳理职业教育课程理念和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一个理念、两大平台、四个体系”的课程教学改革总思路,建构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设计类专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搭建课内外教学平台,明确课程目标内容,改革教学组织形式,实施多元互动教学改革,采取發展性教育评价体系,提升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教育水平。  关
语文学习活动是有目的的自觉活动,这种自觉的学习活动,正是学生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途径。在《离骚(节选)》教学实践中,针对骚体诗的特点与教学目标,设计了"拼接构建""压缩变
本文从人机工程学新形势下的教学特点出发,研究了教学大纲的制订、多种教学方法的完善、合理的教学考核等问题,探讨适合产品设计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提出夯实基础,增强设计实
股票市场的可预测性一直是金融研究的核心问题,经典资产定价理论认为市场是完全有效的,任何预测股票未来收益的行为都是徒劳的,技术分析作为一种预测市场未来走势的方法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