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初中文言文;“感”“导”“点”“品”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11(B)—0022—01
初中学生面对大量的文言字词、遥远的古代社会文化背景,学习文言文存在一定难度。我在教学中摸索出“感”、“导”、“点”、“品”的文言文教学法,既能传授文言文知识,又能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现整理说明如下。
一、感——以读促感,了解内容
毕竟,我们学习的是自已的语言,是母语,加上学生从其他媒体及平时的读书中所得,他们对文言文是有一定的感悟和理解的。教师先引导学生多读,一般是范读、领读、学生朗读。然后,放手让学生圈点、勾画、批注,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特别是能够理解的动词和名词。通过以上两步,学生是能够领悟课文的大致内容的。如教学《乐羊子妻》,第一步,范读、领读、朗读;第二步,让学生圈点和批注能理解的字词;然后,师问:“本文说了几个人?哪些人?”“你感觉到他们分别做了几件事?什么事?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将他们对话中大概意思相互商议,并回答。”这样,学生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向上跳”,就会悟出课文的基本内容。
二、导——读导结合,明白结构
以导渗透,理解层次,明白结构。如教授《宋定伯捉鬼》时,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之后,师问:“宋定伯是如何捉鬼的,我们都很感兴趣,那么宋采取了哪些策略,请找出各自然段中宋的一些动作。”学生当时会找出许多:逢、问、诳、言、行;言、担、言、行、渡、言;执、卖、去。后,师导:哪些动词最能概括事件过程,请作出取舍。自然得出,逢、诳,担、渡,唾、卖。提纲挈领,叙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自然很明朗。
再如《观沧海》(曹操)。师问写了哪些景物,学生自会说出:沧海、水、山岛、秋风、洪波、日月、星汉等。问:能同时看到吗(虚实)?有无总分和空间关系(远近)?再指导学生根据以上整理并批注出该写景抒情诗的虚实、总分和远近关系。另外,文言文中后人标的句号,也是理解文言文层次极好的钥匙,应提示学生注意。
三、点——因势利导,点透字词
至此,学生仍是有所疑虑(尽管在朗读过程中参看注释有些了解),实则问题明朗化,就是文言字词在具体环境中的含义不甚明确。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因势利导,重点指导学生准确理解文言实词,可让学生参看注释、相互提问、分组商议,大胆质疑,对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理解力求精确。对于古今意义差别较大、用法复杂的实词,一定要点透讲清。至于文言虚词,如“之”、“也”、“者”、“而”、“焉”等,不必过多纠缠于语法意义,否则本末倒置;一般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做些规律性的启发和点拨。
四、品——反复诵读,细品内涵
这个过程,表面上只是读,实际上,这是信息的整合过程,是领会作品思想、感悟作家心灵、体味时代文化的过程,是美的展示过程。要读出《论语》言简意丰的雅正、《孟子》环环相扣的严密、《庄子》缥缈空灵的洒脱;读出曹操的苍凉慷慨、苏轼的豪迈博大、蒲松龄的机智严肃;声情并茂,读出心与心的交流,直至无我之境。这是学习文言文的最终归宿。
要达到这种境界,在前面教学环节的基础上,再做好两件事:作家经历、思想,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朗读中的停顿、重音及语态指导。前者要精,指出与作品思想感情联系紧密的即可。后者,据笔者经验,对初学者应加以重点指导。从某种角度讲,口语比书面语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作品的内容、思想、意境、感情全以此悟出并再现。指导学生“之”、“也”、“而”等宜轻,程度副词“颇”、“甚”等宜重读;部分实词宜重读;以意断句,即区别长句中的一个个“意块”(短语)。可以欣赏一些语言艺术家的文言朗读录像,启迪学生借助身体姿态、手势、头、口型、面部表情,在抑扬顿挫中,或动或静,或急或缓,相互配合(有人戏称“摇头摆尾法”),力求体悟出作品丰富的内涵,读懂作家的心灵。“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细品、玩味,再细品,再玩味,逐步深化,求同存异。“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鲁迅先生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应该是榜样。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11(B)—0022—01
初中学生面对大量的文言字词、遥远的古代社会文化背景,学习文言文存在一定难度。我在教学中摸索出“感”、“导”、“点”、“品”的文言文教学法,既能传授文言文知识,又能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现整理说明如下。
一、感——以读促感,了解内容
毕竟,我们学习的是自已的语言,是母语,加上学生从其他媒体及平时的读书中所得,他们对文言文是有一定的感悟和理解的。教师先引导学生多读,一般是范读、领读、学生朗读。然后,放手让学生圈点、勾画、批注,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特别是能够理解的动词和名词。通过以上两步,学生是能够领悟课文的大致内容的。如教学《乐羊子妻》,第一步,范读、领读、朗读;第二步,让学生圈点和批注能理解的字词;然后,师问:“本文说了几个人?哪些人?”“你感觉到他们分别做了几件事?什么事?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将他们对话中大概意思相互商议,并回答。”这样,学生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向上跳”,就会悟出课文的基本内容。
二、导——读导结合,明白结构
以导渗透,理解层次,明白结构。如教授《宋定伯捉鬼》时,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之后,师问:“宋定伯是如何捉鬼的,我们都很感兴趣,那么宋采取了哪些策略,请找出各自然段中宋的一些动作。”学生当时会找出许多:逢、问、诳、言、行;言、担、言、行、渡、言;执、卖、去。后,师导:哪些动词最能概括事件过程,请作出取舍。自然得出,逢、诳,担、渡,唾、卖。提纲挈领,叙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自然很明朗。
再如《观沧海》(曹操)。师问写了哪些景物,学生自会说出:沧海、水、山岛、秋风、洪波、日月、星汉等。问:能同时看到吗(虚实)?有无总分和空间关系(远近)?再指导学生根据以上整理并批注出该写景抒情诗的虚实、总分和远近关系。另外,文言文中后人标的句号,也是理解文言文层次极好的钥匙,应提示学生注意。
三、点——因势利导,点透字词
至此,学生仍是有所疑虑(尽管在朗读过程中参看注释有些了解),实则问题明朗化,就是文言字词在具体环境中的含义不甚明确。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因势利导,重点指导学生准确理解文言实词,可让学生参看注释、相互提问、分组商议,大胆质疑,对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理解力求精确。对于古今意义差别较大、用法复杂的实词,一定要点透讲清。至于文言虚词,如“之”、“也”、“者”、“而”、“焉”等,不必过多纠缠于语法意义,否则本末倒置;一般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做些规律性的启发和点拨。
四、品——反复诵读,细品内涵
这个过程,表面上只是读,实际上,这是信息的整合过程,是领会作品思想、感悟作家心灵、体味时代文化的过程,是美的展示过程。要读出《论语》言简意丰的雅正、《孟子》环环相扣的严密、《庄子》缥缈空灵的洒脱;读出曹操的苍凉慷慨、苏轼的豪迈博大、蒲松龄的机智严肃;声情并茂,读出心与心的交流,直至无我之境。这是学习文言文的最终归宿。
要达到这种境界,在前面教学环节的基础上,再做好两件事:作家经历、思想,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朗读中的停顿、重音及语态指导。前者要精,指出与作品思想感情联系紧密的即可。后者,据笔者经验,对初学者应加以重点指导。从某种角度讲,口语比书面语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作品的内容、思想、意境、感情全以此悟出并再现。指导学生“之”、“也”、“而”等宜轻,程度副词“颇”、“甚”等宜重读;部分实词宜重读;以意断句,即区别长句中的一个个“意块”(短语)。可以欣赏一些语言艺术家的文言朗读录像,启迪学生借助身体姿态、手势、头、口型、面部表情,在抑扬顿挫中,或动或静,或急或缓,相互配合(有人戏称“摇头摆尾法”),力求体悟出作品丰富的内涵,读懂作家的心灵。“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细品、玩味,再细品,再玩味,逐步深化,求同存异。“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鲁迅先生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应该是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