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阅读,重在体悟文本情感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i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师对语文学科教学的研究,需要遵循历史主线,纵观高中语文学科20多年来的教学,在课程改革与核心素养的视角之下,本学科的教学正经历着一些显著的变化,从三维目标的实现到核心素养的落地,语文学科教学的目标越来越贴近学生的发展需要。同时要注意的是,这两种形态下对语文学科教学目标的描述,与实际教学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语文学科的实际教学更多的还是瞄准应试的需要,更多的还是侧重于知识的积累,以及听说读写能力的应试指向。要弥补两者之间的差距,更多的还在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为了学生的应试而不囿于应试,追求核心素养的落地,应当成为高中语文教师的基本认识,在这样的努力过程中,笔者想特别强调一个元素,那就是“情感”。
   之所以强调情感这个要素,课程改革中情感三维目标之一,核心素养所强调的必备品格也是由情感来支撑的,同时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认知与情感结合的产物,指向着学习能力与学习品质。因此关心情感要素,既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指向,也是学生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指向。考虑到学生的人文素养、思想品质、价值观念的形成需要深化情感教育,因此可以考虑让学生在情感熏陶和感染中获得素养品质的提升。[1]
   一、唯有情感能够抵达经典文本的本质
   很多被选入教材的课文都被认为是经典,经典的意义在于它能够经过时间的洗涤,而给后人留下足以明事达理的意义。需要指出的是,经典文本未必是指古代的文本,同样也可以是近代、现代、当代的文本,只要经得起众口传唱,就可以认为是经典。从这个角度来看,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节选)就可以认为是经典。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我與地坛》所写内容明确,一读便知,而且语言朴实、通俗易懂[2];而从情感的角度来看,这篇文章所描写的人与事,更可以给高中学生带来更多的心理共鸣——借用共鸣这个概念,是想建立一个教育隐喻:只有学生的情感能够与文本之间形成共鸣,学生才能真正读懂文本。而要引起这个共鸣,就需要教师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以让学生的情感频率与文本的情感频率趋于一致。
   应当说《我与地坛》这篇课文,在教学中确实应当发掘其中的情感要素,只有这样才能读懂作者史铁生在文中的一些经典表述。比如说: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记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
   何谓“它等待我出生”?何谓“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这都是值得细细咀嚼的,这里不妨先把它掰开来:它是谁?为什么说是“等待”?毫无疑问,“它”应该是指“地坛”,那这里所说的“等待”又体现了什么样的情感要素呢?在笔者看来,这里必须让学生认识到:等待的两端分别是一个人,与一个地方。当一个地方默默地在等一个人时,可能它的外观会出现变化,但等待的情感凝聚在一砖一瓦当中,就形成了一个凝固着情感的样态: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记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的地坛,等到了一个双腿残废的青年……此时如果再让学生设身处地去领悟这一情境,就可以发现学生很容易生成一种情感:或许自己正在狂妄的年龄,无法想象自己遇到史铁生这种情况应如何自处,此时学生双眸中所流露出来的复杂感受,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走入文本。
   二、经典文本的情感元素需要用心体悟
   对《我与地坛》这篇课文的解读,很多时候读者都会选择生命视角,这确实是一种很自然的选择,正是因为人们看到这篇文章所隐含的“至真、至诚、至情”的美质,且不知感动过多少人,所以人们才认为作者对生命的沉思和超越也深深令人折服。[3]其实生命视角本质上是一种情感视角,无论是对生命的尊重,还是对生命的敬畏,与其说是认知的产物,倒不如说是情感的产物,因为相比较而言,读者在遇到一篇经典的文本时,首先唤起的是情感上的感受,其次才是认知上的变化。因此挖掘经典文本的情感要素,实际上是文本解读的重要基础,忽视了这个基础,对文本的解读、对文本主旨的追求,无异于缘木求鱼。也因此笔者认为,面对经典文本进行解读的时候,要寻找到其中的情感元素,学生就必须用心感悟。
   《我与地坛》中有这样的一段:
   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西方哲学曾经有一个古老的命题:是生,是死,这是个问题!作为哲学问题,其更多的是引导后来人走向智慧,这本身是一个认知领域的问题;但这又不只是一个哲学问题,比如从史铁生的视角来看这样一个命题,其思考得出的结论是“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而既然如此,作者也就便看开了。
   何为看开?其实也就是不再纠结,“无论什么样的人,都会纠结于一些事情”,这是笔者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时,学生说出的一句原话。当学生做出这样的判断时,就可以发现无论是史铁生对自己残疾与否的关注,还是高中生所想到的那些人和事,都必然会从情感上做出一些取舍,对一件事情,是纠结还是放下?学生也必然会做出一些选择。这样一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用心体悟后,所获得的情感结果。由此也可以认为,面对像《我与地坛》这样的经典文本的解读,确实需要学生用心体会,而所谓用心,其实就是情感参与。于是就可以发现,学生的情感与文本之间形成了一个“回路”,从而也就能做到上面提及的频率的接近,进而让学生与文本之间能够形成情感上的共鸣。
   三、情感体悟可以建立在重复基础之上
   笔者的拙作中出现了“重复”这个概念,而至此方才提及,不是因为忘却,而是为了强调。从常规的视角来看,重复是一次次的轮回,而修辞论美学则认为,重复是一种有效的修辞手段。[4]基于文本解读的需要,基于情感激发的需要,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需要,笔者以为在文本解读中,一方面需要学生对课文尤其是对课文中的一些重点部分,一次次一遍遍的反复阅读,这就是一个重复过程。古人所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其实是符合认知规律的,因为这改变的阅读并不是机械的重复,而是如同夯实地基一样,每次都能前进一分,如此累积,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而从修辞美学的角度来看,将重复理解为一种有效的修辞手段,其实是强调重复的一种艺术,意思是说通过不同形式的重复,就可以达到认知心理学中所说的变式的效果。
   于是在指导学生解读课文时,就可以反复读原文与反复读重点相结合,也可以原文重复与互文解读相结合,还可以有声朗读与默读相结合,更可以重复读与反复写相结合,甚至还可以文字阅读与图示相结合……通过不同形式的重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可以步步深入,如此累积,情感就能够被激活,文本真义自然可以为学生所领会。从这个角度来讲,高中语文中的文本重复解读是有意义的,情感也就可以成为驱动学生高效阅读与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徐敏丹.以《我与地坛》为例谈高中语文的情感教育[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4(4):92-93.
   [2]邵军.我教《我与地坛》[J].中学语文:教师版,2005(4):27-28.
   [3]朱菊香.生命的沉思与超越——重读《我与地坛》[J].语文建设,2007(10):39-40.
   [4]杨仕威.重复:言说的力量——《我与地坛(节选)》文本解读[J].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旬刊,2010(11):47-48.
  谈幼珍,湖北省黄石市第二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台湾作家王鼎钧的散文《那树》,以平静的语气讲述了一棵城市里的树的生命历程。从很久很久就立在那里,到最终获罪被砍,树的一生,折射出了人类文明前进的速度,也揭示了发展所带来的人性的扭曲。借鉴孙绍振教授对文本分析所用的“还原”的方法和“比较”的方法,我对《那树》作了以下解读。    一、佝偻老迈的树貌与真诚和善的敬意    文章开篇就描述了那树的生长环境和外形。它立在那条路边很久很久了,从泥泞的小路到驶
每每仔细端详大树时,我会情不自禁地从它们每一棵树的神态上,有意识地追寻人的神韵。我想,树姿态优美,千姿百态,出神入化,会不会遗传栽树人的风貌呢?树靠它的沧桑阅历、顽强的生命力、光辉的生命形态,使人望而生敬仰之心、爱慕之情。树的生命比人的生命更长久,从“阅世”的意义上看,人是永远比不过树的。种树人在若干年前栽下树苗,岁月更迭,种树人会与时俱“焚”,而树却与时俱壮, 枝叶繁茂,生机勃勃的枝干如同无数巨
2009年高考语文安徽卷第19题是一道考查对联的题目(4分),要求将所给的8个短语(兰芝绕阶、黄牛耕地、翠柳迎春、桃李满园、千里绿、春绣锦、座凝香、万山金),组成两副七字对联,一副新春对联,一副教师办公室对联,并明确写出每副对联的上下联(答案分别是“翠柳迎春千里绿;黄牛耕地万山金”和“桃李满园春绣锦;芝兰绕阶座凝香”)。  这道题,从语文能力角度上看,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得体,其中主要是得体,答题
【评议文章】鲍道宏《文本多元解读:可能及其限度——从诠释学当代发展看新课程阅读教学》,原载于《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第4期  【原文提要】文章通过梳理诠释学的发展路径来理解新课程阅读与阅读教学。作者认为,在当代,诠释学对语文阅读主要应该是一种精神的呼应和契合,而在诠释学直接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接受美学,对语文阅读教学产生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显著,但这种影响主要应在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和方法论意义上。文
在语文课堂当中应用趣味教学策略直接有效且能够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了进一步地迎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在基础阶段针对趣味教学的内容,教师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要确保寓教于乐、寓教于趣,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提升自己的语言水平。语文素养是需要慢慢积累的,学生对外界事物一直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但是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却较短,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想让学生实现有效的语文学习,教师就需要从这一性格特点出
现代阐释学认为,任何理解都是历史的,一切理解永远只是相对的。因此,圣陶先生语文教育思想的本文,在过去的文化语境里,我们对它是熟悉的;而在当前的文化语境下,它对我们又有些显得陌生。哪里有陌生的东西,哪里就需要阐释,是谓重读。    工具论和做人论:功利价值、发展价值的实现    把语文与“工具”联在一起,叶老并非始作俑者,但他提出的“语文是工具”的命题却影响最大。这个命题在不同的语境有不同的内涵,总
言为心声。在鲁迅先生的《祝福》中,有几处对话描写,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生存的环境氛围。这里笔者就其中几处发人深思的追问,谈一点自己的粗浅认识。  《祝福》中的追问有四次,不管是祥林嫂与别人间的追问,还是其他人相互间的追问,都与小说主人公的命运密切相关。因此,深入分析这四次追问,便成了理解祥林嫂悲剧命运根源和作者创作目的的重要途径。    一、祥林嫂对“我”的追问    此次追问从作者叙述角
高中学生在写议论文时,老在故纸堆中找材料,老师在文章中看到的材料不是屈原、陶渊明,就是李白、苏东坡,千人一面,没有什么新鲜感,且这样的文章根本不能解决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困惑。因而,要想学生的文章出新意,就需要在材料的现实性方面多下功夫。如何解决这个高中生写作中的老难题?需要在平时的写作中注重现实意识的提高,要提高,就要让学生有路子可走。下面笔者结合自己高二、高三两年的教学实际对此问题进行探索。   
唐代诗人王维所作《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长时间内被界定为山水田园诗歌的代表作,并被誉为“隐居者的恋歌”,其中认为这是一首充满了消极意识的避世诗歌的也大有人在。在此,笔者将以“空山”为契点,谈谈亦儒亦道亦佛之王维在诗歌中所展现的复杂情怀,其内容、形式上同时兼备的禅宗美学思想,以及对诗歌主旨意义的重新确立。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无往而不在罗网之中。  ——题 记  《逍遥游》是一篇奇异的文章。构思宏伟,想象奇特,形象的故事蕴生抽象道理的深进而浅出,显熟的常事浸渍玄惑情感的幽入而明达,读来齿生机趣,想来心滋蕴藉,行云流水的文字自然豁显云水无迹的气质。其意大丰而无际,其韵大契而无声,其美大象而无形。百读百解,仁智之见,形似冰炭,深入穷里,互不轩轾。可以说,每一次真正的阅读,都是一次精神的旅程,就像每一次的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