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远点到原点

来源 :少男少女·小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b8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敏于现实世界的问题,乐于对之进行烧脑的思考,然后提出自己认为可能的解决办法或预期,古代的神话和现代的科幻,大概都是这样出来的。区别是,神话更喜欢向“从前”用力,解释、言说“人从哪里来”之类的问题;科幻更喜欢向“未来”用力,解释、言说“人到哪里去”之类的问题。
  无论从前还是未来,都是“远”,都超越当下的“近”。神话和科幻特别是科幻,就是要把读者从现实生活的“原点”,带向未来世界的“远点”,让读者看到关于未来的可能和预期。
  《轮流活着》写的问题,是2150年世界人口达到了150亿,大大超过了地球负载能力;解决的办法有两个,一个是向外星移民,一个是赵涵博士的“轮流活着”,即轮流给部分人口注射药剂使之“休眠”,一年后苏醒再换另一拨人口。总之,让耗损地球的人口数量,一直保持在地球承受得了的额度。
  移民外星已经进入实施,“轮流活着”还仅是赵涵博士的“推演”。“实施”的情景和结果是:前者,先因争夺外星移民分配数额,各国大打出手、两年世界大战;国与国的战争结束后,各国内部也因数额分配开始内战;终于外战、内战都平息,开始星球移民,辞旧迎新的元旦之夜,等着欢呼、庆祝的人们看到,所有的移民飞船凌空爆炸……后者,更是让“轮流活着”的发明者无比沮丧——谁都怀疑“休眠”后还能不能活过来,谁都不想成为休眠者。恋家、恋财、恋宠物、恋享受的人不想;要结婚的不想;要生育的不想。人们钻各种空子用各种途径逃避休眠,怀孕可以逃避、育儿可以逃避、育儿过程中再怀孕又可接着逃避……就连治秃头、等着新头发长出来的人也不想、也逃避。最后赵涵博士得到的推演结果是:“轮流活着无法实施。”
  外星移民破产,“轮流活着”也破产,地球人口过载的问题未解、无解。而大多数的科幻作品不是这样的,相反,都是脑洞大开、逻辑缜密、有惊无险、应许的美好远景全实现。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克罗齐语)。那么,是否“一切未来学都是当代学”呢?因为当代、当下出现了问题,因为对当代、当下的焦虑,人们才去回顾历史、科幻未来。《轮流活着》让“远点”回到“原点”的叙述,算不算适当地给科幻泼冷水、给人类无所不能的自信泼冷水呢?这样的泼冷水,对于让人类自省、觉醒有怎样的意义和参照呢?
  能提出好的問题,就有价值。
  薛卫民简介
  1982年1月四平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1983年参加《诗刊》社第三届“青春诗会”。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吉林省作协兼职副主席。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兼职教授,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由“中国儿童文学百年百部书系”“儿童文学光荣榜书系”等出版作品三十余部。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二届、第四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有《四季》《太阳是大家的》《五花山》《地球万岁》等十余篇作品,被选入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幼儿园教材及香港中小学教科书。
其他文献
四年级那年暑假,我跟爸爸妈妈回外婆家玩。因为外婆家在农村,所以会有很多稀奇可爱的小动物或小植物呢!  就像那天,我们正在院子里玩耍的时候,突然发现路边有一株看起来很可爱的小植物。它给人第一眼的感觉很纤丽秀气,它的茎最下面是棕色的,越往上面颜色越淡,到了最顶端就变成了嫩绿色。而它的叶子十分秀气,每处叶柄都会长着四大片羽毛状的叶子,就像少了一根手指的手掌。仔细看每片羽毛状的叶子才发现,它是由几十片小小
期刊
宽阔的操场、整洁的教学楼、茂盛的大榕树、美丽的小花坛……构成了我美丽的校园。其中,最吸引我的,当属校园里的小花坛。  小花坛位于操场一侧的舞台前面。长方形的小花坛被干净、整齐的白色矮栅栏保护起来,栅栏里面种植着一圈粉紫色的大丽花。笔直的花茎上均匀地生长着碧绿的叶子,叶子边缘呈对称的鋸齿状,茎的顶端盛开着比我手掌还要大的花朵。花蕊是明亮的橙色,花瓣就像一只只毛茸茸的小兔子耳朵,围绕着花蕊,一层层排列
期刊
我是广州市越秀区文德路小学六年(1)班的一名小学生,我从小爱诗词,爱阅读,爱写作。  我认为写作最重要的不是华丽的辞藻,也非引用的名篇,而全在于一個字“真”。只要字里行间透露着真情实感,就会让读者感同身受,仿佛身临其境。  四年级时,老师要求我们写一篇动物的作文,让我们仔细观察,写出动物的日常和自己的真实感受。收到老师的要求后,我急急忙忙回到家,放下书包,就趴在了缸边,紧紧盯着缸里两只乌龟,眼神一
期刊
陈芷胤,女,出生于2010年1月,现就读于广州市越秀区黄花小学三年级。  喜欢阅读与写作,日阅读量超过1万字。作品多次发表于《信息时报》《少男少女》《奉天诗刊》《零度诗刊》《雍州诗刊》《中华诗韵》等选本报刊杂志、网络平台。诗歌作品曾获得2017、2018年广东省小学生诗歌节三等奖;作文曾获2019全国“新人杯”作文大赛二等奖;创作过童话小说《史莱克奇妙记》《达格力旅行记》两部,字数均在万字以上。 
期刊
2020年的钟声刚刚敲响,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从武汉开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蔓延全国,让中国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疫情危机,各地的人们都陷入深深的恐慌之中。然而就在这种严峻的危机之下,却有那么一些人不顾自己的安危,奔赴了疫情最严重的城市——武汉。他们,就是可敬可爱的白衣天使和志愿者们。在这些人中,有80多岁的老人,有刚刚分娩仅一个月的母亲,有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挚爱情侣……可他们却放下了自己最
期刊
秃树的枝桠,像在淌血,果然,不远处有旗帜。  一只拖车,像匣子、像棺木,被一匹瘦马拖着,拖呀拖,一头往前几乎要栽倒,有些黑影随行。  其他地方都似水洼非水洼,似绿非绿,或许是洗涤剂,谁能抵抗它的威力?  能保住形态,找到新的形态?  树心不曾绝望。  在困厄中,仍有生存的美丽。  连小旗也精神抖擞。  米修(1899—1984)  出生于比利时。在60多年漫长的写作生涯中,共发表诗集、散文集等八十
期刊
其实很小的时候就去过珠江夜游。  那时年纪尚幼,珠江夜景,震撼了我小小的心灵。时隔多年,我无法忘记江风温柔地扑面而来;轮船滑过水面留下水波一圈圈荡漾;两岸高大楼房五光十色的灯光闪烁。那种新奇的感觉,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底,再也无法抹去。所以这篇描写细致的文章让我一见倾心,引起了我内心的共鸣,我几乎是刚拿到手就迫不及待地翻看起来。一口气儿看完,我对这篇文章深有感触。  珠江的夜景在关先生的笔下是那么恬
期刊
最近有机会拜读了关振东先生的散文《夜游珠江》,感慨颇深。整篇文章清丽隽永,犹如一杯香茗,味虽清淡,却能始终萦绕齿间,令人回味无穷。  跟随着关振东先生的笔触,在1961年一个“绿叶荫浓白昼长”的夏夜,我登上了夜游珠江的游船。驶过长堤、滑过沙面、驶进荔枝湾、途经白鹅潭。走过一个风情万种的珠江,走进一个风情万种的广州。相比朱自清与俞平伯同游写下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它们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千
期刊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似乎是把一切与植物、农业相关的事物起源都归结于神农氏,而这篇文章介绍的当是茶居。  旧时的水乡茶室,见的人有多种,备的吃食也是多样,水乡人要填肚子、干粗活,在那个条件下,不会对品质有太多的要求。他会觉得铁嘴壶是好的,粗糙的糕点也是够的,食物不那么好吃,环境没那么优雅,他还是会觉得这就行了,这很实惠。  后来,水乡人开始讲究了,他会想,要什么样的茶具才配
期刊
1  李国伟是中国最早,也是目前唯一写“少年自助探险小说”著称的儿童文学作家。他开辟了一种崭新的形式,读他的自助探险小说时,会让读者不知不觉地从被动阅读变为主动阅读,这种轻松的阅读方式,是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轻松但不媚俗的写作方式,对激发青少年的阅读兴趣大有裨益。  从1985年开始,李国伟开始写自助探险小说,在国内的儿童文学领域中,自助探险小说是一个新品种。他的自助探险小说,采用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