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月三里山歌飞,歌声唱起个个知;山歌好比春江水,个(这)边唱来个(那)边和。”又是一年三月三,山歌潮起歌声扬。藤县塘步镇古祀村八十多岁的成观德老人唱起了幽远而古朴的藤县山歌。
山歌,语言独特,形象生动,丰富多彩,形容一种事物往往可用几种、十几种甚至数十种不同的表述方法,惟妙惟肖,恰到好处,表现力非常强。藤县山歌流传于藤县广大农村之中,偏远山区传承最广。
藤县先民多是在明朝河南“中原战乱”后的洪武至宣德年间出黄河流域,入长江流域,转珠江流域,经四川、湖北、福建、江西、湖南、广东,从广东韶关南雄珠玑巷一路沿着西江(浔江)逆水北上迁徙,最后选择在这个宁静的古藤州及周边地区与当地开耕的“土著居民”融合,共同在此繁衍生息。
藤县山歌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与广府语系“梧州人”的粤语山歌、客家山歌互融互化、互连互通、互为影响,尤以藤县的偏远山区为甚,逐渐形成反映当地风俗民情的风格特色。
处在崇山峻岭以丘陵地带为主的藤县,一条蜿蜒的浔江穿越其中,人们以农耕为主,主要从事水稻种植、林牧业、竹排河运、挑担卖力等生产活动,生活单调乏味。为消除疲劳、宣泄情绪、表达意愿,又或是为驱赶野兽、迎击强盗、抗击灾害等,藤县人用本地方言的形式高声歌唱,在长期的生产劳动过程中创造了藤县粤语——藤县话山歌。旧时藤县人就有唱山歌的好习惯。从三岁的小孩到八九十岁的老头老妪都会唱,成为一种通俗的文化演绎形式。许多藤县山歌已经大众化,山乡处处传唱不绝。
藤县山歌大都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历经数百年的精雕细琢之后,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成为民间文化百花园中鲜艳亮丽的奇葩。
藤县山歌体裁种类多样,有赋体山歌、比喻山歌、起兴山歌、谐趣山歌等。
赋体山歌直言叙述,表现人事,如影随形,生动形象,让人感受直接,如入其中。例如:
送妹送到家婆屋,好多家产妹有福;
我劝阿妹要珍视,有要争吵偷偷哭。
远远睇到靓妹来,五官端正好身材;
唔肥晤瘦侬中意,年尾有钱娶转来。
比喻山歌通过明喻、暗喻、借喻、隐喻、讽喻、反喻等形式生动、贴切地借喻言情,非常具有艺术魅力。例如:
姑娘十八一枝花,三十之后豆腐渣;
谁能保证花不败,心灵最美才不差。
大姐不如二姐娇,三寸金莲四寸腰;
抹点香香靓又俏,如意郎君任你招。
起兴山歌借景借物起兴,抒情写意。例如:
五只手儿捏田螺,你拾我拣边个(哪个)多?
斧头劈入烂牛屎,边知(哪知)失意一箩箩。
勤俭持家一朵花,娶得妹转会当家;
一年镰转两糙谷,隔离邻舍赞不差。
谐趣山歌歌词中的字义词意多表达寓意。例如:
阿妹好比枝上鸟,飞上飞落任哥撩;
两腮有够四两肉,诱倒阿哥把脸丢。
阿军面上一窝窝,有知边度(哪里)鹊儿窝
对面山上挖个坑,比比边个装水多。
还有用山歌表达对艰辛生活的控诉。旧时,面对异常恶劣的生存环境,面对凶禽猛兽的侵害,藤县人民生活艰辛,在痛苦之余也想寻找一种生活情趣以抵御危难与痛苦,他们顺口吟几句顺口溜,以缓解苦涩悲哀的情感。例如:
淘金佬儿挣钱难
淘金公啊淘金公,十日淘金九日空:
臘月赤脚水里泡,难得两文度寒冬。
耕田苦
高山岭顶种大田,人人种了几十年;
辛辛苦苦忙四季,到头有得谷种钱。
打工苦
打工苦啊打工难,日日奔波有日闲;
大鱼大肉侬有份,做生做死挨日难。
除了对艰辛生活的控诉,也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渴望美好生活是人类生存、延续和发展的永恒主题,藤县人民用山歌表达喜怒哀乐的情感。例如:
表兄来做客
落大水来落大琶,表兄入屋饮杯茶;
茶叶仲在(还在)木根底,共同饮杯乐开花。
(注:大琶,象声词,藤县本地方言,作哗哗作响的下雨声之解。)
喜相逢
八月十五是中秋,有人快乐有人愁;
老友他乡千里返,共食月饼共饮酒。
情深深
阿哥谋生去远方,阿妹思哥守空房;
薄被难过落霜夜,鸳鸯分飞心惊慌。
一年到头无信往,阿妹心中乱忙忙;
现今突然回来到,阿妹开心喜若狂。
勤劳而善良的藤县人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用山歌来唤起民众,激发斗志抗击侵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藤县人民歌颂共产党,歌颂新社会,歌颂新生活,不仅用本地土话唱山歌,而且还用规范的语言表达喜悦之情。例如:
唱首山歌颂党恩
神州大地满眼春,鲜花芬芳美酒醇;
心花怒放歌潮涌,唱首山歌颂党恩。
改革开放党英明,人民生活大飙升;
喜看华夏换新颜,国泰民安享太平。
十九盛会京城开,亿万人民乐开怀;
政通人和百姓愿,中国梦圆指路来。
歌声嘹亮歌喉甜,高歌一曲乐无边;
昂首奔上小康路,幸福生活万万年。
随着现代文明进程的加快,影视、互联网等进入千家万户,擅长唱山歌的老人逐渐老去,年轻一代对唱山歌的兴趣索然,藤县山歌面临失传的危机。笔者通过采风对藤县山歌文化进行初步挖掘、整理,以期能引起社会关注,对藤县山歌这种简易通俗、寓意深刻、广为传唱的文化载体进行挖掘保护,让这种有着数百年历史积淀的非物质文化重放异彩。
山歌,语言独特,形象生动,丰富多彩,形容一种事物往往可用几种、十几种甚至数十种不同的表述方法,惟妙惟肖,恰到好处,表现力非常强。藤县山歌流传于藤县广大农村之中,偏远山区传承最广。
藤县先民多是在明朝河南“中原战乱”后的洪武至宣德年间出黄河流域,入长江流域,转珠江流域,经四川、湖北、福建、江西、湖南、广东,从广东韶关南雄珠玑巷一路沿着西江(浔江)逆水北上迁徙,最后选择在这个宁静的古藤州及周边地区与当地开耕的“土著居民”融合,共同在此繁衍生息。
藤县山歌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与广府语系“梧州人”的粤语山歌、客家山歌互融互化、互连互通、互为影响,尤以藤县的偏远山区为甚,逐渐形成反映当地风俗民情的风格特色。
处在崇山峻岭以丘陵地带为主的藤县,一条蜿蜒的浔江穿越其中,人们以农耕为主,主要从事水稻种植、林牧业、竹排河运、挑担卖力等生产活动,生活单调乏味。为消除疲劳、宣泄情绪、表达意愿,又或是为驱赶野兽、迎击强盗、抗击灾害等,藤县人用本地方言的形式高声歌唱,在长期的生产劳动过程中创造了藤县粤语——藤县话山歌。旧时藤县人就有唱山歌的好习惯。从三岁的小孩到八九十岁的老头老妪都会唱,成为一种通俗的文化演绎形式。许多藤县山歌已经大众化,山乡处处传唱不绝。
藤县山歌大都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历经数百年的精雕细琢之后,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成为民间文化百花园中鲜艳亮丽的奇葩。
藤县山歌体裁种类多样,有赋体山歌、比喻山歌、起兴山歌、谐趣山歌等。
赋体山歌直言叙述,表现人事,如影随形,生动形象,让人感受直接,如入其中。例如:
送妹送到家婆屋,好多家产妹有福;
我劝阿妹要珍视,有要争吵偷偷哭。
远远睇到靓妹来,五官端正好身材;
唔肥晤瘦侬中意,年尾有钱娶转来。
比喻山歌通过明喻、暗喻、借喻、隐喻、讽喻、反喻等形式生动、贴切地借喻言情,非常具有艺术魅力。例如:
姑娘十八一枝花,三十之后豆腐渣;
谁能保证花不败,心灵最美才不差。
大姐不如二姐娇,三寸金莲四寸腰;
抹点香香靓又俏,如意郎君任你招。
起兴山歌借景借物起兴,抒情写意。例如:
五只手儿捏田螺,你拾我拣边个(哪个)多?
斧头劈入烂牛屎,边知(哪知)失意一箩箩。
勤俭持家一朵花,娶得妹转会当家;
一年镰转两糙谷,隔离邻舍赞不差。
谐趣山歌歌词中的字义词意多表达寓意。例如:
阿妹好比枝上鸟,飞上飞落任哥撩;
两腮有够四两肉,诱倒阿哥把脸丢。
阿军面上一窝窝,有知边度(哪里)鹊儿窝
对面山上挖个坑,比比边个装水多。
还有用山歌表达对艰辛生活的控诉。旧时,面对异常恶劣的生存环境,面对凶禽猛兽的侵害,藤县人民生活艰辛,在痛苦之余也想寻找一种生活情趣以抵御危难与痛苦,他们顺口吟几句顺口溜,以缓解苦涩悲哀的情感。例如:
淘金佬儿挣钱难
淘金公啊淘金公,十日淘金九日空:
臘月赤脚水里泡,难得两文度寒冬。
耕田苦
高山岭顶种大田,人人种了几十年;
辛辛苦苦忙四季,到头有得谷种钱。
打工苦
打工苦啊打工难,日日奔波有日闲;
大鱼大肉侬有份,做生做死挨日难。
除了对艰辛生活的控诉,也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渴望美好生活是人类生存、延续和发展的永恒主题,藤县人民用山歌表达喜怒哀乐的情感。例如:
表兄来做客
落大水来落大琶,表兄入屋饮杯茶;
茶叶仲在(还在)木根底,共同饮杯乐开花。
(注:大琶,象声词,藤县本地方言,作哗哗作响的下雨声之解。)
喜相逢
八月十五是中秋,有人快乐有人愁;
老友他乡千里返,共食月饼共饮酒。
情深深
阿哥谋生去远方,阿妹思哥守空房;
薄被难过落霜夜,鸳鸯分飞心惊慌。
一年到头无信往,阿妹心中乱忙忙;
现今突然回来到,阿妹开心喜若狂。
勤劳而善良的藤县人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用山歌来唤起民众,激发斗志抗击侵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藤县人民歌颂共产党,歌颂新社会,歌颂新生活,不仅用本地土话唱山歌,而且还用规范的语言表达喜悦之情。例如:
唱首山歌颂党恩
神州大地满眼春,鲜花芬芳美酒醇;
心花怒放歌潮涌,唱首山歌颂党恩。
改革开放党英明,人民生活大飙升;
喜看华夏换新颜,国泰民安享太平。
十九盛会京城开,亿万人民乐开怀;
政通人和百姓愿,中国梦圆指路来。
歌声嘹亮歌喉甜,高歌一曲乐无边;
昂首奔上小康路,幸福生活万万年。
随着现代文明进程的加快,影视、互联网等进入千家万户,擅长唱山歌的老人逐渐老去,年轻一代对唱山歌的兴趣索然,藤县山歌面临失传的危机。笔者通过采风对藤县山歌文化进行初步挖掘、整理,以期能引起社会关注,对藤县山歌这种简易通俗、寓意深刻、广为传唱的文化载体进行挖掘保护,让这种有着数百年历史积淀的非物质文化重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