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县山歌

来源 :三月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1314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月三里山歌飞,歌声唱起个个知;山歌好比春江水,个(这)边唱来个(那)边和。”又是一年三月三,山歌潮起歌声扬。藤县塘步镇古祀村八十多岁的成观德老人唱起了幽远而古朴的藤县山歌。
  山歌,语言独特,形象生动,丰富多彩,形容一种事物往往可用几种、十几种甚至数十种不同的表述方法,惟妙惟肖,恰到好处,表现力非常强。藤县山歌流传于藤县广大农村之中,偏远山区传承最广。
  藤县先民多是在明朝河南“中原战乱”后的洪武至宣德年间出黄河流域,入长江流域,转珠江流域,经四川、湖北、福建、江西、湖南、广东,从广东韶关南雄珠玑巷一路沿着西江(浔江)逆水北上迁徙,最后选择在这个宁静的古藤州及周边地区与当地开耕的“土著居民”融合,共同在此繁衍生息。
  藤县山歌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与广府语系“梧州人”的粤语山歌、客家山歌互融互化、互连互通、互为影响,尤以藤县的偏远山区为甚,逐渐形成反映当地风俗民情的风格特色。
  处在崇山峻岭以丘陵地带为主的藤县,一条蜿蜒的浔江穿越其中,人们以农耕为主,主要从事水稻种植、林牧业、竹排河运、挑担卖力等生产活动,生活单调乏味。为消除疲劳、宣泄情绪、表达意愿,又或是为驱赶野兽、迎击强盗、抗击灾害等,藤县人用本地方言的形式高声歌唱,在长期的生产劳动过程中创造了藤县粤语——藤县话山歌。旧时藤县人就有唱山歌的好习惯。从三岁的小孩到八九十岁的老头老妪都会唱,成为一种通俗的文化演绎形式。许多藤县山歌已经大众化,山乡处处传唱不绝。
  藤县山歌大都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历经数百年的精雕细琢之后,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成为民间文化百花园中鲜艳亮丽的奇葩。
  藤县山歌体裁种类多样,有赋体山歌、比喻山歌、起兴山歌、谐趣山歌等。
  赋体山歌直言叙述,表现人事,如影随形,生动形象,让人感受直接,如入其中。例如:
  送妹送到家婆屋,好多家产妹有福;
  我劝阿妹要珍视,有要争吵偷偷哭。
  远远睇到靓妹来,五官端正好身材;
  唔肥晤瘦侬中意,年尾有钱娶转来。
  比喻山歌通过明喻、暗喻、借喻、隐喻、讽喻、反喻等形式生动、贴切地借喻言情,非常具有艺术魅力。例如:
  姑娘十八一枝花,三十之后豆腐渣;
  谁能保证花不败,心灵最美才不差。
  大姐不如二姐娇,三寸金莲四寸腰;
  抹点香香靓又俏,如意郎君任你招。
  起兴山歌借景借物起兴,抒情写意。例如:
  五只手儿捏田螺,你拾我拣边个(哪个)多?
  斧头劈入烂牛屎,边知(哪知)失意一箩箩。
  勤俭持家一朵花,娶得妹转会当家;
  一年镰转两糙谷,隔离邻舍赞不差。
  谐趣山歌歌词中的字义词意多表达寓意。例如:
  阿妹好比枝上鸟,飞上飞落任哥撩;
  两腮有够四两肉,诱倒阿哥把脸丢。
  阿军面上一窝窝,有知边度(哪里)鹊儿窝
  对面山上挖个坑,比比边个装水多。
  还有用山歌表达对艰辛生活的控诉。旧时,面对异常恶劣的生存环境,面对凶禽猛兽的侵害,藤县人民生活艰辛,在痛苦之余也想寻找一种生活情趣以抵御危难与痛苦,他们顺口吟几句顺口溜,以缓解苦涩悲哀的情感。例如:
  淘金佬儿挣钱难
  淘金公啊淘金公,十日淘金九日空:
  臘月赤脚水里泡,难得两文度寒冬。
  耕田苦
  高山岭顶种大田,人人种了几十年;
  辛辛苦苦忙四季,到头有得谷种钱。
  打工苦
  打工苦啊打工难,日日奔波有日闲;
  大鱼大肉侬有份,做生做死挨日难。
  除了对艰辛生活的控诉,也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渴望美好生活是人类生存、延续和发展的永恒主题,藤县人民用山歌表达喜怒哀乐的情感。例如:
  表兄来做客
  落大水来落大琶,表兄入屋饮杯茶;
  茶叶仲在(还在)木根底,共同饮杯乐开花。
  (注:大琶,象声词,藤县本地方言,作哗哗作响的下雨声之解。)
  喜相逢
  八月十五是中秋,有人快乐有人愁;
  老友他乡千里返,共食月饼共饮酒。
  情深深
  阿哥谋生去远方,阿妹思哥守空房;
  薄被难过落霜夜,鸳鸯分飞心惊慌。
  一年到头无信往,阿妹心中乱忙忙;
  现今突然回来到,阿妹开心喜若狂。
  勤劳而善良的藤县人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用山歌来唤起民众,激发斗志抗击侵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藤县人民歌颂共产党,歌颂新社会,歌颂新生活,不仅用本地土话唱山歌,而且还用规范的语言表达喜悦之情。例如:
  唱首山歌颂党恩
  神州大地满眼春,鲜花芬芳美酒醇;
  心花怒放歌潮涌,唱首山歌颂党恩。
  改革开放党英明,人民生活大飙升;
  喜看华夏换新颜,国泰民安享太平。
  十九盛会京城开,亿万人民乐开怀;
  政通人和百姓愿,中国梦圆指路来。
  歌声嘹亮歌喉甜,高歌一曲乐无边;
  昂首奔上小康路,幸福生活万万年。
  随着现代文明进程的加快,影视、互联网等进入千家万户,擅长唱山歌的老人逐渐老去,年轻一代对唱山歌的兴趣索然,藤县山歌面临失传的危机。笔者通过采风对藤县山歌文化进行初步挖掘、整理,以期能引起社会关注,对藤县山歌这种简易通俗、寓意深刻、广为传唱的文化载体进行挖掘保护,让这种有着数百年历史积淀的非物质文化重放异彩。
其他文献
非遗是手艺,也是日子。上林县白圩镇龙宝村石塘庄的村民继承祖辈传统手艺,在家里从事手工红糖制作,过上了幸福的好日子。  清晨,在上林县白圩镇石塘庄,一缕缕白烟不断升腾,空气中弥漫着香甜的味道。未见红糖,已闻糖香。那股诱人的香甜味道熟悉而亲切,不禁让人想起了孩提时代。  走进村民周海银家大院,周海银夫妇及其父母正忙着压榨甘蔗汁,烧火煮糖水,搅拌糖浆,灌浆制作红糖。  在石塘庄依然保留着传统古方熬制红糖
期刊
画眉爱落鱼峰山,鲤鱼爱游小龙潭;  柳江画眉亮金嗓,歌唱广西三月三。  桃红柳绿闹春热,壮乡欢度山歌节;  百灵画眉共欢唱,歌唱民族大团结。  春回大地百花香,五湖四海聚一堂;  壮乡儿女齐欢唱,民族团结万年长。  树有根来水有源,中华文明五千年;  民族团结是真理,和谐民风代代传。  春日暖暖照壮乡,桃李争艳竞芬芳;  民族团结同喜庆,一片欢声四海扬。  阳春三月百花放,人人欢笑聚壮乡;  四海
期刊
鲤鱼爱游响水滩,仫佬爱赶三月三;  街头路尾人潮涌,男女结对爬歌山。  三月桃花滿山岗,八桂人民着盛装;  相约佳期赶歌会,一路笙歌扮鸳鸯。  八桂三月正阳春,花上枝头绿茵茵;  不论男女或老少,携手同行去踏青。  一路唱来一路行,村村寨寨起歌亭;  现在时代大变化,幸福安康享太平。  歌声一浪接一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传统民俗代传代,优良文化再弘扬。  三月春雨伴春风,枝繁叶茂花儿红;  八桂
期刊
男:又是一年三月三,歌海處处翻波澜;  阳朔也添浪花朵,街头巷尾歌飞扬。  女:青石地板幽幽巷,漓水岸边古城墙;  歌台搭在榕树下,歌场好比摆战场。  男:兜里装着红鸡蛋,阳朔来赶三月三;  有幸遇着唱歌妹,好比糯饭见红蓝。  女:对着铜镜巧梳妆,阿妹头上戴玉簪;  精心打扮人漂亮,人靠衣装马靠鞍。  男:政府贴息放贷款,哥我垦地又开荒;  果树种满半边岭,尽是蜜桔沙糖柑。  女:阿哥是个男子汉,
期刊
“菉洪地险触云端,坡顶橘苗览远山。”深秋,菉洪的风从雨帘里蹿出,带着天空的淡雅和土壤的浓郁,夹着霜露的微寒和雨霁的温和。  海拔878米的菉洪主峰,耸立在德保县东南面的隆桑镇陇色村,目之所及的地名就够你记了:前面半山腰上的大力屯,河岸的下布村,地处田东县境、与之高矮相似并遥遥相望的摩天岭,后面是八角林下的荣华乡紫巴村,再往后就是德保县最低处——海拔仅200米左右的东江村。  我们的车队是跟着秋风的
期刊
地处云贵高原南沿的广西南丹县中堡苗族乡有7000多苗族人口。那里曾有这样一个习俗:苗族姑娘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要是不会盘发、不会刺绣,就很难嫁得出去。  因为这层原因,当地的苗族姑娘从小开始,头发剃光3次后,就不能再剃了,而是把头发留起来,让头发一天一天地变长。未长到18岁,头发不用盘,打辫子也行,束成一绺也行。等姑娘长到18岁,就是长大成人了,从此,必须把头发盘起来。因为这是苗家世代沿袭下来的规
期刊
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要去走访的地方是东兰县三弄瑶族乡隆奋屯的感恩文化园,那是一块净化心灵的风水宝地,散发浓厚的感恩文化气息。  驱车翻山越岭,虽然道路曲折且不无艰险,但沿途重重高山大岭,峰翠坡绿,随风荡漾,犹如一幅幅壮观的国画令人目不暇接。行至隆奋屯山坳口,这壮观的画面突然定格在我的视线里:镌刻习近平总书记“有一颗感恩的心很重要,所有的人都要有感恩的心”  的鲜红
期刊
崇左市位于广西西南部,于2003年8月挂牌成立,是伴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是广西最年轻的地级市。全市辖7个县(市、区),总面积1.7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50万,壮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89.43%,是全国壮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城市。崇左是一块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是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早期活动的地区之一,是红八军的故乡。  崇左沿边、近海、邻首府、连东盟,是中
期刊
改革开放四十年,农村日月换新天;  田野风光美如画,村村寨寨是乐园。  难忘当年旧土床,夏日温暖冬天凉;  如今村民住大厦,蚕虫都住空调房。  多数人民缺吃穿,生活苦比吃黃连;  全靠改革开放好,日子过得比糖甜。  特别过去这五年,真是一步一重天;  百姓得益全靠党,我们饮水要思源。  柴刀利利全靠钢,谷子晒干靠太阳;  人民走向小康路,全靠习总党中央。  乡村处处大改变,人民旧貌换新颜;  龙腾
期刊
抵达旧金山的那天晚上,堂叔就对我说:“明天带你到一个水族妹子家做客。”听他这么一说,我喜不自胜,在大洋彼岸的旧金山,居然还能觅得本民族妹子的身影,这是我始料未及的。堂叔又告诉我,那个水族妹子是十年前移民过来的,与当地一个华人成亲,育有一子,上个月才满五周岁。  我问堂叔与水族妹子结识的过程。堂叔说,有一次上街,看见那水族妹子用马尾绣背带背孩子,便上前问她背带的来历。她说是老家人送的。堂叔于是断定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