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前教育中潜能过度开发问题的矫治策略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198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国当前学前教育中存在着对儿童潜能过度开发的突出问题,主要归因于家庭教育的功利性和学校教育的迎合意识。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为破解这一教育困境提供了基础性的借鉴理据。从顺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原则出发,可从注重适时与适当教育、兼顾共性与个性、加强国家与家庭的配合等方面予以矫治。
  关键词 学前教育 自然教育 潜能 矫治
  儿童时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又是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因而学前教育对于个体的成长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但由于学龄前儿童的心智发展极不成熟,故而需要家长及幼师的正确引导。如果拔苗助长或者片面强调智育,就有可能存在潜能过度开发的问题。当前我国的学前教育就存在潜力开发与儿童身心发展程度不匹配的现象,故而本文拟借鉴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来探讨对其进行矫治的问题:
  1 我国当前学前教育的突出问题:潜能过度开发
  幼儿潜能和自然规律是一样的,也是受制于人的身心成长发展规律的,这种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识转移,幼儿潜能的激励与开发必须通过儿童自身来实现,过度开发必然适得其反。[1]我国当前学前教育中儿童潜能被过度开发的原因主要源于以下两方面:
  1.1 家庭教育的功利性
  孩子对家长天生的信赖感和极强的敏感度使得家庭教育在学前阶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受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影响,我国多数家长对儿童的教育过于功利化,因而在学前教育中经常出现以下两种问题:
  1.1.1 教育目的功利
  当前我国许多家长由于对升学压力和职业,秉着“不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在学前阶段便给孩子报了奥数、书法等多个兴趣班。家长在没有遵循儿童内在发展需求的情况下施加给孩子的是他们自认为的“远虑”,而从目的就带有功利性的教育给孩子带来的其实是他们难以承受的“近忧”,诸如此类家长过度的教育要求便是造成对儿童潜能过度开发的原因之一。
  1.1.2 教育内容功利
  学前阶段的儿童有着多方面的教育需求,家庭则是满足儿童这一需求的最佳场所,但如今多数家长偏向功效性显著的教育,多注重外在能力而忽视内在素养。在教育内容上厚此薄彼、一味追求能力的培养也是儿童潜能被过度开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1.2 学校教育的迎合意识
  学校教育既受制于国家的政策和法规,又要满足家长的要求和期望,学校在迎合这两者的同时造成对儿童潜能过度开发的原因大致如下:
  1.2.1 业绩与效益挂钩
  国家教育部门针对学前教育制定的政策、法规,在对儿童受教育进行保障的同时也对学校有着绩效的要求,因而学校为了提升教学质量所制定的学习要求首先已经没有本着从儿童自身发展规律出发的原则。除此之外,为了达到教育部门所指定的绩效标准,学校自然而然得对儿童的潜能要进行尽量多的开发。
  1.2.2 期望与要求对应
  学校若要获得家长的青睐以便增加学校的入园率,对家长的期望就要作出保障。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掌握足够的知识与技能,为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做到在有限的课程内使儿童学会固定学科知识以及掌握基础的生活技能,而对儿童而言就很可能是超出其年龄层次所能做到的。
  2矫治学前教育中潜能过度开发问题的理论借鉴:卢梭自然教育理论
  2.1 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2.1.1 核心价值观
  卢梭将教育的来源归结为三个方面,即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教育这门艺术的成功就在于必须把这三种不同的教育配合一致,使人的教育符合于自然的教育,并要利用事物的教育。[2]卢梭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归于自然,以天性为师而不是以人为师。
  2.1.2 主要观点
  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中能够对学前教育中潜能开发过度问题的矫治起到借鉴作用的理论如下:
  第一,儿童期是“理智催眠期”,此阶段儿童所能学得的内容是有限的。在这一时期,儿童只能接受形象和感官的教育,空洞的说教式教育无法在儿童思维中形成真正的意义,儿童必须通过亲身活动与实际接触获得感官性的教育。[3]家长和老师在这一时期对儿童进行的教育便是尊重其天性,教他去做他能够学会的东西。
  第二,卢梭所提出的“自然教育”的主张,是现代教育思想史上个人本位论的源头。[4]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的目的是使每个人成为自由、理性的人,因而儿童阶段的个人思想应当自由。教育所要做的不是功利的知识的给予,只需引导儿童完成其力所能及的事,而不必帮助他去完成其能力所达不成的欲望。
  第三,卢梭在儿童阶段的教育很大程度应当是“消极”的,只要遵从其身心发展的规律。在卢梭看来,不干预是儿童发展的最大助力,自然给予能满足儿童的发现需求,教育者只需尊重和发展儿童自然本性,让儿童以自己的感官去感受一切事物。
  2.2 借鉴卢梭自然教育理论改进学前教育中潜能过度开发问题的适切性
  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中在儿童教育方面的理论对国内外儿童皆适用,且卢梭的自然教育更侧重于对儿童天性的保护,对避免儿童潜力的过度开发有着现实意义。其对我国当前学前教育中潜能过度开发问题的适切性主要表现在:
  2.2.1 对儿童的发展规律具有较大的普适性
  盧梭在《爱弥尔》第二卷中写道:“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2]因而,作为家长应当以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他,尊重儿童自身发展规律,对儿童智力进行适度开发。这对国内外的儿童具有普适性,故针对我国当前学前教育中潜能过度开发问题亦有引导性意义。
  2.2.2 与我国当前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原则相适应
  卢梭在对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质进行论述时,强调指出教育者应当遵照这些特质,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对他们进行教育。[5]我国的素质教育方针也指出,教育应当强调孩子的身心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的智力开发。因此,卢梭自然教育理论中关于身心全面发展的论述对矫治学前教育中对儿童潜能过度开发问题也具有很强的理论借鉴意义。   3 我国当前学前教育中潜能过度开发问题改进的现实路径:以儿童为本位
  3.1 注重适时与适当教育
  3.1.1 遵循儿童发展规律,进行适时教育
  在学前教育阶段,儿童的身心都处在初级形成阶段,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不应当是对错的评判者,而是行为的指导者,教学方式也不应是一成不变的灌输,而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适时对其进行引导。在家庭中也是如此,应当遵循其发展规律,对其所展现的天赋给予适时的教育帮助。
  3.1.2 自由中有节制,实施适当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既不能专制也不能放纵,应当在自由中予以节制。其中自由,是让儿童有足够的自由将其力所能及之事付诸实践,在思考的过程中能够没有束缚。而所謂节制,则是不满足其自身能力之外的欲望。学校教育亦如是,教师在课堂中要给予学生思想的自由,对于开放题不设标准答案,但也不能没有任何限制地认同所有答案。凡事过犹不及,因而给儿童的教育应当是适当的。
  3.2 兼顾共性与个性
  3.2.1 立足共性特征
  不论中外,凡学校教育都无法做到完全的因材施教,故学校教育应当尊重儿童在本阶段的共性特征。根据其智力缺乏及感性记忆的特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需要引导其在思想上不为恶,让孩子在自主实践中习得经验。
  3.2.2 尊重个性发展
  每个孩子都会因天性的差异,因而在学前教育阶段要让孩子有开阔的视野,从而发展自己的个性,在儿童热衷于某件事情时,家长以及老师只需要在其需要帮助时加以引导。
  3.3 加强国家与家庭的配合
  3.3.1 国家拓展义务教育范畴,减轻入学压力
  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国家应为其立法,推进普适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得到公平公正的教育。除此之外,国家应当普及公办园,减轻私立幼儿园引起的竞争入学的压力。最后,学前教育应当建立独立的学前教育体系,形式不一的评判标准,很容易造成对儿童潜力的不当开发。
  3.3.2 家庭尊重孩子的内心诉求,适度发展其潜能
  家长在孩子的儿童期应当给予更多的陪伴和理解,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各种行为规范。另外,儿童的优势不在于学习能力,因而家长只需发现他们的天赋并顺其发展。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这个时期内孩子没有是非观念,因而应当重视其孩子内心的诉求,以避免误导孩子过度学习,适度发展儿童的兴趣即可。
  总之,通过借鉴卢梭自然教育理论中以儿童为本位,尊重儿童发展规律的思想,从家庭与学校、共性与个性等方面考虑,针对当前学前教育中对儿童潜能过度开发的问题,能够找到适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现实路径。
  参考文献
  [1] 段朝洁.简析我国学前教育的偏狭与缺失[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9):23-25.
  [2] [法]让-雅克€Y屄?卢梭全集(第6卷)——爱弥儿(上):论教育[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21,95.
  [3] 唐鹤然.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语文教学通讯€Y屟?2017(3):38-41.
  [4] 王坤庆.对卢梭教育思想的再认识[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2):1-5.
  [5] 于凤梧.卢梭思想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05.
其他文献
摘 要 地方高校转型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高校转型需要从观念、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管理及评价模式上转变。具备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才是应用型人才。对于风景园林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思想观念、目标定位是方向,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方法是主体,管理与评价制度是抓手,条件设施是保障。  关键词 地方高校 转型发展 实践能力 风景园林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
期刊
摘 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现代网络的发展,全球教育也与时俱进地进行着深度改革和革命性创新。本文从密歇根州立大学孔子学院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进行远程汉语教学的实践和体验出发,提出如何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提高互动教学策略,让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更多的互动、合作与交流,从而更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关
期刊
摘 要 在阅读《与美国国家年度教师面对面》后,本文作者分析了中美教育的差异,提出游戏机制的运用可以满足人类的深层内驱,并通过实例分析探讨了其在教育中运用的可能性。本文为教育游戏化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经验分享和理论支持。  关键词 教育游戏化 游戏机制 学习动机  《与美国国家年度教师面对面》由高靓著写,讲述了2006到2013年八位美国国家年度教师获奖者的故事。读完,我觉得,要做到书里提到的那一步,路
期刊
摘 要 研究基于2015年PISA对中国286所学校9841名学生的测试结果,对校园欺凌的现状及其对生活满意度和考试焦虑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学生中被欺凌学生的比例高达22.5%,男生(27.9%)高于女生(16.3%)。受欺凌对生活满意度和考试焦虑有显著的影响,受欺凌越严重总体生活满意度越低,考试焦虑水平越高。  关键词 被欺凌 总体生活满意度 考试焦虑  中图分类号:D669.5 文献
期刊
摘 要 职业生涯规划对中高职学生探索自我、探索职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对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进行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实施对策。  关键词 职业生涯规划 护理专业 中高职院校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11.083  Abstract Care
期刊
摘 要 2017年3月,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精神,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涵,浙江外国语学院围绕党建、团建、国际志愿服务等方面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本文以“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切入点,分析当前学校国际志愿服务工作现状,探索高校国际志愿服务工作的有效路径。  关键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对财务管理人才产生大量需求,所以对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长春财经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为例,构建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三真”、“三实”、“五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具体实施路径。  关键词 财务管理人才 应用型 培养模式 实施路径  1 构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的提出  据新浪财经在2017年3月报道称:中国中小企业生命周期是3~
期刊
摘 要 美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乐雅周末”活动是校园美育建设的新尝试。通过“乐雅周末”,用高雅的艺术经典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接触、认识、欣赏艺术经典,进而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和人生境界。在这项工作的开展中,也引发了我们对于如何开展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大学生审美素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 美育 校园文化 乐雅周末  美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会计
期刊
摘 要 高校提升办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大学教师学术生活的改进。对学术职业的忠诚、学术事务自治、学术生活中的责任意识以及学术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是大学教师学术生活的四个方面。本文以柏林大学为鉴,从这四个方面探析我国大学教师的学术生活现状及改进途径。  关键词 高校教师 学术生活 柏林大学  随着《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的提出,我国的高校正在进行全面的改革,其目的和宗旨实为提高大学办学质量。这种提升主要体现
期刊
摘 要 王安石变法在历史上具有较大争议,很多学者从历史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本文从西方经济学的视角对王安石变法进行了研究。主要分析了王安石变法对社会中各个利益集团的福利影响,从而具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青苗法 博弈 福利分析  王安石变法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经济改革事件之一,王安石尝试对当时的社会经济进行一系列革新。分析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变法实施演进过程以及王安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