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题提出
小学六年级到初中七年级是中小学衔接教育过渡的结合部,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衔接过渡的成功与失败对九年义务教育的质量影响很大,但这一结合部又是基础教育中长期被忽视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这种“衔接”进行研究探索,摸清规律,提高认识,探出新路,对导引小学生实现顺利过渡,使他们进入初中后少走弯路,促使“教与学、师与生”,尽早尽快地相互适应、协调运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随着又一波改革大潮的实施,目前的小学已全面进入新课改,但不同的学校开始的时间不同,进行的程度不同,教师的实施方法不同。新课改的小学数学教材在难度、深度、广度方面降低幅度较大,且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而简单,每一新知识的引入往往与学生日常生活很贴近,比较形象,并遵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学生一般都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而初中数学学习中经常是变量,几何变换和逻辑推理,且小学部分复杂的内容也转移到初中阶段学习。这样小学教材就体现了“少、浅、易”的特点。而初中教材在知识、编排体系和教学要求上都还不能很好地衔接小学教材。在这种情况下,找出小初数学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提高教学质量,势在必行。
二、研究目的
通过调查问卷和課堂实践寻求影响七年级学生数学脱节的主要因素,找出解决的途径,让学生进入中学后尽快实现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等各个方面的转化,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具体措施
(一)了解影响初中数学教学衔接的原因
影响初中数学教学衔接的原因很多,主要有教材上的、环境与心理上的、教师的教学方法上的、学生学法上的,老师应及早了解和掌握小学数学课标及初中数学课标的要求,做出具体实施方法,让学生尽快尽早适应中学环境及教师的教学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掌握小初数学教学内容的衔接点
搞好小初数学教学的衔接,关键应使小学初中的数学教学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都衔接自如。教师应把小学与初中数学内容做一个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搞好新旧知识的架桥铺路工作,掌握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教学质量。而知识的衔接点主要表现在:算术数与有理数、数与式、解决应用题由算式法到列方程、空间与图形中“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实验几何”向“论证几何”的过渡。在初一学生对列方程解决应用题很难习惯,受小学列算式方法的影响根深蒂固,教师在这块内容教学时,要让学生了解列方程解决应用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学生通过对比体会列方程解决应用题的好处。
(三)利用学生的思维特征,衔接好小初教学方法
小学学生思维主要停留在形象思维或者是较低级的经验型抽象思维阶段,而初中属于理论型抽象思维,是思维活动的成熟时期,并开始向辩论思维过渡。教师必须事先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以此来规划自己的教学和落实教学要求,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认真学习和比较小初课程标准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小初数学知识体系。具体教学中随时注意多渠道地收集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可以在刚入学一周或半月、一月后就入学生了解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与深度,在不影响学期教学计划的前提下,可先放慢教学进度,适当减小课堂容量,降低难度,让学生逐渐适应初中数学教学。
(四)加强学法指导,衔接好学习方法
虽然小学也已经进入了新课改阶段,但不同的学校开始的时间不同,进行的程度不同,学生学习方法的养成也不同,进入初中学习后,教师应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教给学生在新的环境下新的高效课堂模式下学习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授人以“渔”,因财施“导”。
四、研究效果
通过半个多学期的实践和调整,学生从刚入学的很不适应到现在有了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我非常欣慰,在期间我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课前督促批改、课中组织引导、课后检查反馈,学生已经逐渐适应初中数学教学,并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五、反思与建议
小初数学的衔接涉及的方面很多,学生的基础不同,各个方面的能力不同,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急于求成,在具体的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课型和不同的班级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教师要有耐心、恒心。
(陕西省咸阳市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第四学校)
小学六年级到初中七年级是中小学衔接教育过渡的结合部,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衔接过渡的成功与失败对九年义务教育的质量影响很大,但这一结合部又是基础教育中长期被忽视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这种“衔接”进行研究探索,摸清规律,提高认识,探出新路,对导引小学生实现顺利过渡,使他们进入初中后少走弯路,促使“教与学、师与生”,尽早尽快地相互适应、协调运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随着又一波改革大潮的实施,目前的小学已全面进入新课改,但不同的学校开始的时间不同,进行的程度不同,教师的实施方法不同。新课改的小学数学教材在难度、深度、广度方面降低幅度较大,且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而简单,每一新知识的引入往往与学生日常生活很贴近,比较形象,并遵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学生一般都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而初中数学学习中经常是变量,几何变换和逻辑推理,且小学部分复杂的内容也转移到初中阶段学习。这样小学教材就体现了“少、浅、易”的特点。而初中教材在知识、编排体系和教学要求上都还不能很好地衔接小学教材。在这种情况下,找出小初数学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提高教学质量,势在必行。
二、研究目的
通过调查问卷和課堂实践寻求影响七年级学生数学脱节的主要因素,找出解决的途径,让学生进入中学后尽快实现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等各个方面的转化,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具体措施
(一)了解影响初中数学教学衔接的原因
影响初中数学教学衔接的原因很多,主要有教材上的、环境与心理上的、教师的教学方法上的、学生学法上的,老师应及早了解和掌握小学数学课标及初中数学课标的要求,做出具体实施方法,让学生尽快尽早适应中学环境及教师的教学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掌握小初数学教学内容的衔接点
搞好小初数学教学的衔接,关键应使小学初中的数学教学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都衔接自如。教师应把小学与初中数学内容做一个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搞好新旧知识的架桥铺路工作,掌握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教学质量。而知识的衔接点主要表现在:算术数与有理数、数与式、解决应用题由算式法到列方程、空间与图形中“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实验几何”向“论证几何”的过渡。在初一学生对列方程解决应用题很难习惯,受小学列算式方法的影响根深蒂固,教师在这块内容教学时,要让学生了解列方程解决应用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学生通过对比体会列方程解决应用题的好处。
(三)利用学生的思维特征,衔接好小初教学方法
小学学生思维主要停留在形象思维或者是较低级的经验型抽象思维阶段,而初中属于理论型抽象思维,是思维活动的成熟时期,并开始向辩论思维过渡。教师必须事先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以此来规划自己的教学和落实教学要求,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认真学习和比较小初课程标准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小初数学知识体系。具体教学中随时注意多渠道地收集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可以在刚入学一周或半月、一月后就入学生了解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与深度,在不影响学期教学计划的前提下,可先放慢教学进度,适当减小课堂容量,降低难度,让学生逐渐适应初中数学教学。
(四)加强学法指导,衔接好学习方法
虽然小学也已经进入了新课改阶段,但不同的学校开始的时间不同,进行的程度不同,学生学习方法的养成也不同,进入初中学习后,教师应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教给学生在新的环境下新的高效课堂模式下学习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授人以“渔”,因财施“导”。
四、研究效果
通过半个多学期的实践和调整,学生从刚入学的很不适应到现在有了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我非常欣慰,在期间我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课前督促批改、课中组织引导、课后检查反馈,学生已经逐渐适应初中数学教学,并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五、反思与建议
小初数学的衔接涉及的方面很多,学生的基础不同,各个方面的能力不同,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急于求成,在具体的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课型和不同的班级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教师要有耐心、恒心。
(陕西省咸阳市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第四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