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学生的厌学较普遍,本文将中职学生在钳工操作技能训练中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归类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通过钳工操作技能训练教学模式的改革,让学生在操作技能训练中获得成功,养成良好习惯, 增加学习兴趣。
关键词钳工技能训练 心理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识码:A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Main Problems Fitter
Operation Skills Training
CHEN Limin
(Wenling Taiping Senior Vocational Middle School, Wenling, Zhejiang 317500)
AbstractIt is common that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are weary of studying, this paper takes a categorize analysis of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that occurs in fitter operation skills training, and raise some countermeasures. That is through the reform of its teaching mode of fitter operation skills training for students to get succeed, form a good habit and promote their studying interests.
Key wordsitter skill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由于在初中阶段,中职学生的表现及成绩不理想,学生对学习普遍产生了厌烦情绪。高一学生刚选择了专业,一般充满好奇,有着一定的兴趣,但往往不能持久,对专业课学习尤其如此。《钳工工艺》是我校机械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技能课,是机械专业学生的第一门专业技能课。这门功课学得好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机械专业的兴趣,并对三年的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
钳工是机械加工中唯一的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划线、锯削、锉削、孔加工、螺纹加工、矫正和弯形、研磨以及基本测量技能和简单的热处理工艺等。本人在以往的几次钳工操作技能训练教学中,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发现有如下一些问题:
(1)操作工具简单,缺乏求知欲。钳工操作技能训练所使用的工具一般都比较简单,钢直尺、锉刀、丝锥等。由于太普通,学生对其好奇心并不强,甚至还出现了错误的认识,比如认为现在是高科技时代,掌握这些传统的技术已毫无意义,即使学会了也无用武之地。
(2)训练强度大,感到枯燥乏味。由于钳工操作本身的特点,如进度缓慢同时又需要消耗体能,因此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钳工操作技能需要反复训练才可以形成,这就更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要锉好一个平面,一上午也锉不平一个平面这是很正常的,但是同学们就会感到厌烦,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导致丧失学习机械专业的信心。
(3)学习环境差,使人烦躁。钳工操作技能训练时容易产生噪音,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比较大。同时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一次要几十个学生在一起训练操作,过程中由于锉削、锯削、锤击铁块的声音掺杂在一起,其状况可想而知,学生心烦意乱无法静心学习,思考所学知识。
(4)学习内容陈旧,缺乏兴趣。钳工操作技能训练的教学内容传统,与现代化的教学相比,知识内容陈旧、落后。与现代制造技术相比,其实习内容传统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教学的要求。只按照书本上的条条框框操作,单调学生无兴趣而言,学生无学习的积极性,教学处于被动状态。
(5)传统认识观念的偏颇,导致缺乏学习信心。近年来独生子女较多,其吃苦少,身体素质偏差,学生及其家长普遍认为做钳工工作辛苦、工作环境不理想,薪水又低等错误思想,觉得做钳工不体面。即使掌握了,用处也不大,以后也不会从事此行业。通常经过1到2个月的实习就丧失最初的学习热情。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提高钳工操作技能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防止厌学情绪的产生,通过联系学生的心理状态、钳工操作的特点,我们积极采取相应的对策,对训练内容会进行改革,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提高教学效果。
产生问题的对策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
(1)加强中职学生的思想教育建设是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措施。中职学生产生“厌学”现象的本质在于他们学生处在人生的转折点,没有确立好自己的人生目标,徘徊着、彷徨着。对自己想要什么、需要什么,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没有明确有认识。因此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指导。要让学生认识到当今社会就业形式严峻,人才竞争会更加激烈。帮助学生分析社会用人形势,使其认识到技能人才一样有着同等的价值,一样千金难求,克服其自卑心理。给学生们介绍成功的典型,使其对从事机械行业充满信心。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思想教育与培养技能并重,思想教育先行“的理念。提高了广大学生对掌握钳工操作技能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其操作技能训练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不断融洽师生关系是提高操作技能教学的基础。孔子提出“仁者爱人”的观点,这不只是一种口号,作为老师如果想把一门课教好,首先就要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这是常理,如果师生感情融洽,师爱生,生敬师,这样学生内在的情感自然被触发,如同“爱屋及乌”般的喜欢上教师所教授的课程,学生的成绩自然会逐步提高。教师首先要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尊重学生的感情,学会呵护学生,这样学生同样会尊重教师,从而使双方建立起互相尊重信认。其次,老师要明确学生处于青春期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正常的,是可以谅解的。因此要积极应对,耐心引导学生使其明理,知道怎样做会使现在的状况变得更好,而不是教训、斥责学生。最后,教师要转变思想,不要因为担心学生不尊重自己而整天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而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其实这样做反而适得其反与学生产生距离,更不利于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参与到学生之中与学生做朋友,真正的走进学生的感情世界,这样才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3)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技能训练从而提高技能操作的教学质量。钳工基本操作技能主要包括划线、锯削、锉削、孔加工、螺纹加工、矫正和弯形、研磨以及基本测量技能和简单的热处理工艺等。这些操作技能要通过教师的讲解、动作示范,从而使学生由最初的简单模仿到后来的心领神会,到最终的熟练操作。当然在模仿到熟练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因此教师要及时指正以免学生养成习惯就更难纠正了。所以在学生刚开始训练时教师就要密切观察学生的姿势动作,一旦出现错误立刻指正。学生初步掌握之后,随着练习的深入,动作的协调、连贯,教师即可放手让学生自行练习。其中锯削和锉削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如锉削加工时,学生对锉刀的握法、站立部位与姿势动作、操作用力、锉削方法等几方面的掌握也都需要大量的反复练习。锉刀能否端平,更是一个需要反复观察、反复纠正的训练,学生对自己姿势是否正确往往会“当局者迷”,通常要安排两人一组,互相检查。只有当随手端起进行锉削都能基本做到水平,才能进行更高的练习。
学生对对机械制造认识源于传统加工的基础训练,只有具备了钳工操作的基本技能,才能对钳工操作的流程有所了解,从而对机械制造的有整体全面的认识。从教学时间经验可知,在此教学过程中最好让学生借助实物进行讲解,并与其它的加工方法进行比较,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观察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经验可知,这种教育方式是可取的,比起传统的理论教学学来说效果明显。要在实习的内容和方式上有所突破改变,就可以指导性示范教学为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
(4)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从而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目的。创新教育是对技术和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为解决钳工操作技能训练中出现的问题,有必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我校采用校本教材进行改革。采用提示性、引导性、启发性的思维方式,并结合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从而为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校在实际操作中尝试改变承袭多年的鎯头与螺母的加工,通过各方努力,设计了几种很有创意的工件来让学生练习,如怪坡、牛头刨床等,从而打破了原来传统单一的训练模式,供学生掌握钳工基本操作,在巩固基本技能的同时熟悉孔加工、螺纹加工等内容。实践表明,通过更换学生实习期间所用工件,可以大幅提高学生的兴趣,主要表现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实习效果明显好转,更可贵的是许多同学从爬梯、牛头刨床的组装中学到了机械的一些基本原理,意识到钳工不再是一项“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体力劳动,而是需要很高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结合才能达到的一种具有创造能力的“高级劳动”。
(5)在分层教学中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固然是教育界向往的良好境界,但是要达到让学生们“学而不厌”的境界,教师就要做好工作、下狠工夫,做到“诲人得法”。由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智力水平、接受能力的快慢不同,因此教师要因才施教,根据学生的能力、素质不同进行分层教育,既要接受能力强的水平“吃得饱”,又要让智力水平稍差的同学“吃得下”。从整体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热情。比如对接受能力强的学、提高钳工加工精度、加大钳工操作技能的工作量;对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在教学大纲规定的范围内降低要求。教师要做到多表扬,少批评,勤肯定,不挖苦,经常对学生赏识、赞美、激励,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可起到正强化作用,经常给学生呈现愉快的刺激,防止学生产生失助感与失尊感,这一点对于中职学生尤为重要。
(6)加强纪律管理是学好钳工操作技能的有力保证。由于钳工操作技能在车间进行,纪律比较难管。我们要求学生把上课当成在工厂上班,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比如要求学生准时到岗、课间不休,有事请假,严格要求学生做到不旷课、不早退,安全生产,打扫卫生。结合学生品德操行分,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加分,对表现不好的学生进行减分。让学生从这些细小的事情开始,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教导学生要树立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要勤学苦练、不怕吃苦、不怕累,牢牢地掌握操作技能,为将来参加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改革,我校的钳工操作技能训练问题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打破了原来的老大难问题的局面,反而成了颇有影响力的工种,在学生中间也出现了“三多三少”的可喜现象,训练时间短多了,刻苦训练的多了,精益求精的多了;调皮捣蛋的少了,旷课请假的少了,应付凑合的少了。形成了学生积极学习钳工操作技能,对机械专业充满了浓厚兴趣,班风班貌明显改观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巫恒兵.提高钳工技能训练质量的探讨.职业教育研究,2004.8.
[2]曹润柏.提高钳工操作技能的一些尝试.天津:职业教育研究,2007(9).
[3]张键.论职业教育项目课程改革.职教通讯,2006.3.
关键词钳工技能训练 心理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识码:A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Main Problems Fitter
Operation Skills Training
CHEN Limin
(Wenling Taiping Senior Vocational Middle School, Wenling, Zhejiang 317500)
AbstractIt is common that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are weary of studying, this paper takes a categorize analysis of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that occurs in fitter operation skills training, and raise some countermeasures. That is through the reform of its teaching mode of fitter operation skills training for students to get succeed, form a good habit and promote their studying interests.
Key wordsitter skill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由于在初中阶段,中职学生的表现及成绩不理想,学生对学习普遍产生了厌烦情绪。高一学生刚选择了专业,一般充满好奇,有着一定的兴趣,但往往不能持久,对专业课学习尤其如此。《钳工工艺》是我校机械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技能课,是机械专业学生的第一门专业技能课。这门功课学得好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机械专业的兴趣,并对三年的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
钳工是机械加工中唯一的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划线、锯削、锉削、孔加工、螺纹加工、矫正和弯形、研磨以及基本测量技能和简单的热处理工艺等。本人在以往的几次钳工操作技能训练教学中,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发现有如下一些问题:
(1)操作工具简单,缺乏求知欲。钳工操作技能训练所使用的工具一般都比较简单,钢直尺、锉刀、丝锥等。由于太普通,学生对其好奇心并不强,甚至还出现了错误的认识,比如认为现在是高科技时代,掌握这些传统的技术已毫无意义,即使学会了也无用武之地。
(2)训练强度大,感到枯燥乏味。由于钳工操作本身的特点,如进度缓慢同时又需要消耗体能,因此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钳工操作技能需要反复训练才可以形成,这就更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要锉好一个平面,一上午也锉不平一个平面这是很正常的,但是同学们就会感到厌烦,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导致丧失学习机械专业的信心。
(3)学习环境差,使人烦躁。钳工操作技能训练时容易产生噪音,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比较大。同时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一次要几十个学生在一起训练操作,过程中由于锉削、锯削、锤击铁块的声音掺杂在一起,其状况可想而知,学生心烦意乱无法静心学习,思考所学知识。
(4)学习内容陈旧,缺乏兴趣。钳工操作技能训练的教学内容传统,与现代化的教学相比,知识内容陈旧、落后。与现代制造技术相比,其实习内容传统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教学的要求。只按照书本上的条条框框操作,单调学生无兴趣而言,学生无学习的积极性,教学处于被动状态。
(5)传统认识观念的偏颇,导致缺乏学习信心。近年来独生子女较多,其吃苦少,身体素质偏差,学生及其家长普遍认为做钳工工作辛苦、工作环境不理想,薪水又低等错误思想,觉得做钳工不体面。即使掌握了,用处也不大,以后也不会从事此行业。通常经过1到2个月的实习就丧失最初的学习热情。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提高钳工操作技能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防止厌学情绪的产生,通过联系学生的心理状态、钳工操作的特点,我们积极采取相应的对策,对训练内容会进行改革,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提高教学效果。
产生问题的对策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
(1)加强中职学生的思想教育建设是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措施。中职学生产生“厌学”现象的本质在于他们学生处在人生的转折点,没有确立好自己的人生目标,徘徊着、彷徨着。对自己想要什么、需要什么,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没有明确有认识。因此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指导。要让学生认识到当今社会就业形式严峻,人才竞争会更加激烈。帮助学生分析社会用人形势,使其认识到技能人才一样有着同等的价值,一样千金难求,克服其自卑心理。给学生们介绍成功的典型,使其对从事机械行业充满信心。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思想教育与培养技能并重,思想教育先行“的理念。提高了广大学生对掌握钳工操作技能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其操作技能训练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不断融洽师生关系是提高操作技能教学的基础。孔子提出“仁者爱人”的观点,这不只是一种口号,作为老师如果想把一门课教好,首先就要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这是常理,如果师生感情融洽,师爱生,生敬师,这样学生内在的情感自然被触发,如同“爱屋及乌”般的喜欢上教师所教授的课程,学生的成绩自然会逐步提高。教师首先要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尊重学生的感情,学会呵护学生,这样学生同样会尊重教师,从而使双方建立起互相尊重信认。其次,老师要明确学生处于青春期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正常的,是可以谅解的。因此要积极应对,耐心引导学生使其明理,知道怎样做会使现在的状况变得更好,而不是教训、斥责学生。最后,教师要转变思想,不要因为担心学生不尊重自己而整天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而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其实这样做反而适得其反与学生产生距离,更不利于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参与到学生之中与学生做朋友,真正的走进学生的感情世界,这样才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3)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技能训练从而提高技能操作的教学质量。钳工基本操作技能主要包括划线、锯削、锉削、孔加工、螺纹加工、矫正和弯形、研磨以及基本测量技能和简单的热处理工艺等。这些操作技能要通过教师的讲解、动作示范,从而使学生由最初的简单模仿到后来的心领神会,到最终的熟练操作。当然在模仿到熟练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因此教师要及时指正以免学生养成习惯就更难纠正了。所以在学生刚开始训练时教师就要密切观察学生的姿势动作,一旦出现错误立刻指正。学生初步掌握之后,随着练习的深入,动作的协调、连贯,教师即可放手让学生自行练习。其中锯削和锉削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如锉削加工时,学生对锉刀的握法、站立部位与姿势动作、操作用力、锉削方法等几方面的掌握也都需要大量的反复练习。锉刀能否端平,更是一个需要反复观察、反复纠正的训练,学生对自己姿势是否正确往往会“当局者迷”,通常要安排两人一组,互相检查。只有当随手端起进行锉削都能基本做到水平,才能进行更高的练习。
学生对对机械制造认识源于传统加工的基础训练,只有具备了钳工操作的基本技能,才能对钳工操作的流程有所了解,从而对机械制造的有整体全面的认识。从教学时间经验可知,在此教学过程中最好让学生借助实物进行讲解,并与其它的加工方法进行比较,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观察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经验可知,这种教育方式是可取的,比起传统的理论教学学来说效果明显。要在实习的内容和方式上有所突破改变,就可以指导性示范教学为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
(4)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从而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目的。创新教育是对技术和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为解决钳工操作技能训练中出现的问题,有必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我校采用校本教材进行改革。采用提示性、引导性、启发性的思维方式,并结合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从而为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校在实际操作中尝试改变承袭多年的鎯头与螺母的加工,通过各方努力,设计了几种很有创意的工件来让学生练习,如怪坡、牛头刨床等,从而打破了原来传统单一的训练模式,供学生掌握钳工基本操作,在巩固基本技能的同时熟悉孔加工、螺纹加工等内容。实践表明,通过更换学生实习期间所用工件,可以大幅提高学生的兴趣,主要表现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实习效果明显好转,更可贵的是许多同学从爬梯、牛头刨床的组装中学到了机械的一些基本原理,意识到钳工不再是一项“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体力劳动,而是需要很高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结合才能达到的一种具有创造能力的“高级劳动”。
(5)在分层教学中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固然是教育界向往的良好境界,但是要达到让学生们“学而不厌”的境界,教师就要做好工作、下狠工夫,做到“诲人得法”。由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智力水平、接受能力的快慢不同,因此教师要因才施教,根据学生的能力、素质不同进行分层教育,既要接受能力强的水平“吃得饱”,又要让智力水平稍差的同学“吃得下”。从整体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热情。比如对接受能力强的学、提高钳工加工精度、加大钳工操作技能的工作量;对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在教学大纲规定的范围内降低要求。教师要做到多表扬,少批评,勤肯定,不挖苦,经常对学生赏识、赞美、激励,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可起到正强化作用,经常给学生呈现愉快的刺激,防止学生产生失助感与失尊感,这一点对于中职学生尤为重要。
(6)加强纪律管理是学好钳工操作技能的有力保证。由于钳工操作技能在车间进行,纪律比较难管。我们要求学生把上课当成在工厂上班,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比如要求学生准时到岗、课间不休,有事请假,严格要求学生做到不旷课、不早退,安全生产,打扫卫生。结合学生品德操行分,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加分,对表现不好的学生进行减分。让学生从这些细小的事情开始,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教导学生要树立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要勤学苦练、不怕吃苦、不怕累,牢牢地掌握操作技能,为将来参加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改革,我校的钳工操作技能训练问题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打破了原来的老大难问题的局面,反而成了颇有影响力的工种,在学生中间也出现了“三多三少”的可喜现象,训练时间短多了,刻苦训练的多了,精益求精的多了;调皮捣蛋的少了,旷课请假的少了,应付凑合的少了。形成了学生积极学习钳工操作技能,对机械专业充满了浓厚兴趣,班风班貌明显改观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巫恒兵.提高钳工技能训练质量的探讨.职业教育研究,2004.8.
[2]曹润柏.提高钳工操作技能的一些尝试.天津:职业教育研究,2007(9).
[3]张键.论职业教育项目课程改革.职教通讯,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