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很多人来说,西溪二仙庙是个不曾听闻的小寺庙。但它却是一座延续了上千年的古庙,是我国山西南部地区元以前早期建筑遗存的代表之一。这座庙位于山西省陵川县。县城的城关镇以西自古就流淌着一条小河,名叫西溪,沿着一条宽约一里的山谷向西流去。水流不大,但流水之声满谷皆闻。西溪二仙庙就在这条溪谷中。
庙的规模不大,坐北朝南,两进院落,修建在半山坡一处不大的平地上,建筑比较规整,作为供奉女性神灵的庙宇,殿宇中显出几分精巧。由于是在溪谷的南坡,所以地势上南高北低。院内两棵古柏参天,周围松林遍布,规模不大的庙宇掩映其中,北边由于临坡,后殿的大半个身量从树丛中显现出来,俯瞰着谷底的溪流。溪流在这条谷里冲刷了多少岁月不得而知,但这座庙宇始建于北宋,则是见于庙中的碑刻。(从金代大定年间《重修真泽二仙庙碑》中关于该庙的创立者张志及其子、孙等于金皇统年间扩建寺庙的明确记录来看,寺之始建约为北宋中晚期。庙宇初建时规模较初成于金代的现有规模为小。)
西溪二仙庙原名真泽二仙庙,最早由当地的村民筹建。所谓二仙,即乐氏二女。传说自幼受继母虐待,后乘龙化仙。二仙对百姓有求必应,当地百姓对其逐渐信奉有加。二仙崇拜至晚在唐末盛行于上党地区。宋代由于传说二仙显灵为宋军送饭解困,被宋徽宗敕封为冲惠、冲淑真人,并敕立宫庙,号召民间祭祀,庙号真泽。作为流传于民间的地域性宗教信仰,二仙崇拜并未发展出高深的理论,却一直与当地的农耕生活需求结合紧密,祈雨、求子、去病、解灾,反映了长久以来这里不算富饶,甚至可谓贫瘠的自然环境下,农耕生活的状况。因为传说中的灵验,二仙崇拜在这一地区长盛不衰,延续至今。
从西溪二仙庙西门出来,有一条斑驳沧桑的青石板路,穿过山林延伸到溪边,继而变为蜿蜒的土路,顺着溪谷,指向城关镇的方向。千百年来,信奉二仙的百姓,就是沿着这条路会集到庙里进香祈愿的。
除了西溪二仙庙,历史在这条河谷里也留下了几个规模非常小的村庄——岭常村、庄里村等,分布在离庙不远的地方,由于林木的遮挡,不十分显眼,和二仙庙遥相呼应。村里的人至今还基本以农耕为生,因此这条河谷内不仅有自然植被,还穿插着一片片农田。这些田地大都是就着山形地貌开垦,几乎能被利用的平地都有被耕作过的痕迹。田地面积部不大,形态也很自由。
相对独特的小区域环境,使这条溪谷与三公里之外的县城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这里的景色总是别有风味。从载于县志的线描插图中,可以想见这里当年的风物景象。“西溪春色”,成为被当地传颂的陵川八景之一,不仅吸引着当地民众,也吸引着往来的文人墨客。现存庙内的30余块碑记,就有10余块为游记碑,其中最著名的出自金元时期的文坛领袖——元好问。在沿西溪向二仙庙的进香古道旁,也有古人题刻在崖壁上的描绘,“山高水长”、“溪水含烟”。
从文化景观的角度看西溪二仙庙的遗产价值
由于现存有修建于金代的中殿,保存完好,西溪二仙庙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常规的文物价值角度,可以从历史、艺术、科学等方面分析出这座庙宇所具有的诸多价值内涵。这种认知方式帮助我们以一种专业的角度对它形成较为深刻的理解,并为我们保护这处文物古迹提供充分的理由和依据,建筑遗存和其中的历史信息成为关注的核心。
但当我们再次回味它的前后经历,并了解到与这座庙宇相关的历史文脉,会感到在它的外围,依稀存在着一个完整的系统。是它给了这座庙宇一个环境上贴切的承载,也是它给出了对这座庙宇的由来和悠久历史的解读。这种感触启发我们用文化景观的视角进一步分析这处文物古迹和它的环境要素,并把西溪二仙庙和它所在的溪谷,理解为一个具有文化景观特征的历史空间。
一一方面,从现存的环境要素中,我们可以发现山西南部地区的二仙崇拜和造就它的当地农耕文化环境之间的关联关系。这里景色虽然优美,但并不十分适合耕种,由于自然环境的限制,农业耕作的发展延续并没有使这个地方变得十分富足,从古至今与维系生计相关的愿望和实际需求是产生二仙崇拜的基础,并使其具有了长久的生命力。西溪二仙庙自宋以来不断的扩建修葺,相对精细考究的工艺做法,展现了当地民众对它的珍视与呵护。而二仙“赐予”信奉她们的民众的——保障收获的雨水、保障劳动力的子孙后代、避灾祸驱病害,甚至得以脱离这个环境考取功名的能力等等,成为对当地农耕生活的一种守护。虔诚的信奉维持着这份守护,使他们在这里以一种相对平和的心态一代又一代的生活下去。直到今天,这种生活模式还隐约可见。从这一点上,西溪二仙庙和它周边展现农耕文化特征的环境要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构成了对文化传统形成的某种解读,如同山西南部现存大量的二仙庙和它们周边的环境一样。
然而西溪二仙庙是与众不同的。与其他坐落在村头田地中的二仙庙相比,它具备更突出的审美要素。溪谷两侧绵延的丘峦,时而略显峭立的山石,蜿蜒的溪水,松林掩映下的古庙,隐约的农台和古道,日头在其中不停变幻着晨曦和余辉,或许还伴随着暮鼓晨钟,鸡犬相闻的农台中升起炊烟袅袅……山林中的花革也不都是自然之做,据说二仙庙周边曾遍种桃花,那是人们有意的点缀。作为陵川八景之一的西溪春色,反映出一种典型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田园图景。与传统审美情趣相关的诸多要素被人们从这里的真实景物中提取并汇辑起来,形成了一种文化上的提炼,同时也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美化。从中反映出的,是古人对待自然与对待自我的一种精神状态,与这里的庙宇和环境一起,延续了千百年。
西溪二仙庙历史上的景观环境之所以能够被如此提炼,关系到它更为特殊的一面。关注它的,不仅是乡土百姓,还有历代的文人墨客。元好问曾经多次游历西溪二仙庙,并对它称赞有加:
松林萧萧映灵寺,
砾石流金不知暑。
太平散人江表来,
自讶清凉造仙府。
不到西溪四十年,
溪光林影想依然。
忽见画图疑是梦,
而今尘土浣毕颠。
元好问对西溪的留恋看似是一个偶然和特例,但背后是一个更深刻的历史事实。根据有关研究资料显示,在金元时期,由于当地望族在陵川文化上的投入,使陵川地区的文化出现了繁荣局面,本土造就出一批士大夫阶层,以致影响到后世,历朝历代这里考取进士的人数都比较多,甚至同时出现武氏叔侄“三状元一进士”和赵氏“兄弟状元”的情况。西溪二仙庙所邻近的城关镇,自然是当时人才辈出的地方。而西溪二仙庙,和那个风景如画的溪谷去处,可能长久以来就是这些文人附庸风雅的地方。而他们对二仙庙的情感,可能除了欣赏 之外,还有已经实现了的,或正在期盼中的祈愿。甚至,像元好问的诗中表达的,已经将其上升为一种精神上的诉求。虽然他们从身份上脱离了乡土的社会群体,但那是他们生存的基础。对这里的赞颂或眷恋,并不是源于一个偶然的发现带给他们的惊喜。他们生长在这个地方,理解这个地方,欣赏这个地方,并最终通过他们留在石头上的墨迹,给这个场景赋予了新的价值,使它流传得更久。于是西溪二仙庙的景观环境,虽然不很广阔,虽然不负盛名,但却能让我们从中剖析和领略到传统文化中相当丰富和深刻的内容。借助留存下来的环境要素的表达,这些内容是生动的,可以被理解的。
基于以上的价值分析,我们终于可以相对完整的定义西溪二仙庙的历史环境要素:
作为核心的要素—西溪二仙庙;
自然的景观要素——溪流、溪谷和它的空间范畴和地貌特征;
人文的景观要素——村舍、农田,二仙庙周边的桃花、古树、进香古道。沿途的摩崖题记;
人文要素与自然要素之间的组合关系——自然有机的组织与穿插;
文化习俗——与二仙文化相关的传统“官赛”(由官府筹资举办,县衙参与祀神,于县城神庙开赛,规模最大)、“春祈”(每年正月十二日晚上,要将西溪二仙庙真人塑像抬入城内。次日早晨,巡游城关街巷,沿途皆设点供焚香。在此其间,妇女们纷纷向二仙真人烧香,跪香、戴花,穿鞋,布施、求子。古时,有些妇女还要将自己所佩的金簪,拿到二仙真人的鬓发上擦一擦,以邀神惠)等。现今的庙会活动,甚至需要包括日常的真实生活。
保护现状与规划对策
在明确了历史环境的要素和它们的价值意义之后,我们得以有针对性的考察这些要素的保存状态。显然,在规划阶段做的这些考察结果证实了一个事实:虽然西溪二仙庙本身从历史到现在,基本得到了比较好的关注和保护,但它周边这些有意义的历史环境要素,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被淡忘、忽视,以致被破坏得相当严重。
以西溪为例,由于近年来开山采煤,不仅导致溪水水量的减少,而且附近煤矿直接将矿井内排出的水导入西溪,使西溪的溪水在二仙庙下的段落已经呈现黏稠的黄浆状态。经过取样分析,总有机碳含量(TOC)测定最高处为13,09,硫的含量达到333,3ppm,溪水已经被严重污染。
大量乡土景观要素由于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残毁严重。最突出的是周边的老民居。一方面有历史风貌的建筑年久失修,并被大量废弃;同时,新的建筑在色彩、形态上越来越突兀,新维修的道路和场地设施总是非常的人工化,原有的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乡村农耕景象正在消逝。与此同时,与文人活动相关的历史遗存被淡忘,沿途崖壁上的题记被荒草隐没,当地群众也几乎不记得那里有如此精辟的对这片风景的概括。曾经维护着二仙庙的桃花园不知去向,取而代之的是人工化的护坡台地。
在这里延续千百年的传统习俗大部分没有很好的传承下来,每年的大庙会仍然由官方组织,但方式上已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由于交通方式的变化和新道路的修建,人们不再沿着古老的进香路线拜访寺庙,进一步与庙宇和西溪以及其他的历史环境疏远。
所有这些现状的问题看来将导致一个趋势,尽管庙宇本身可能被很好的修缮维护,但它将与它生长的环境渐行渐远,脱离它走来的历史。人们可以看到它的精致和沧桑,但越来越难真正读懂它、理解它、欣赏它、呵护它,像历史上那些生活在它周边的乡村百姓和文人墨客一样。我们无法再像古人一样给它和这一片地方赋予更高的价值,我们甚至不能很好的完整的保护它。
为了能够挽回这个趋势,我们在西溪二仙庙保护规划中,针对它的历史环境要素,制定了一些保护策略。
首先,在保护区划的策略上,形成整体的环境控制,将庙宇和西溪之间的空间认定为非常重要的历史环境区域,用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起来,其中包括了古道和带有题记的崖壁,严格限定这部分区域内的建设类型和建设量;同时确立了西溪风景区的边界范围,并将其划为景观协调区,提出对环境的治理要求。
其次,综合规划研究和分析中对区域景观价值的肯定,建议以西溪风景区的概念引导区域的发展方向,从核心遗存周边的历史环境恢复,逐渐拓展到对整个景区环境的保护和改善,通过对历史景观的维护与再利用,创造新型的文化产业,缓解地方经济发展的压力,并为区域内煤矿等污染环境的、不可持续的产业疏解创造平衡条件。
针对重要的历史信息载体,关注其真实性的保护,对古道的线路,路面以及沿途的摩崖题记提出具体的保护要求。
针对重要的景观要素,如西溪本身,提出对现状环境污染的治理措施,以及对它的威胁因素一煤矿开采的治理措施。
恢复庙宇周边重要的历史环境要素,如二仙庙周边的桃花园。
对可能威胁区域环境的自然灾害提出治理防护措施。
从乡土环境的特征考虑环境保护上的要求,建议鼓励传统农耕活动的延续,并提出对自然与农耕环境在一年四季有时态变化的特征要素的保护。建议根据历史记载恢复部分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延续历史的进香线路,同时结合宣传和引导,提高当地群众对西溪二仙庙所蕴含的传统文化要素的理解和认同。结合风景区的游赏和休闲功能需求,对区域内有历史风貌的农舍建筑进行保护和再利用,并建议尽量由当地群众承担相关的工作。
文化景观是近年来随着世界遗产保护相关理念在中国的普及而逐渐被关注的概念。对于在中国长期形成的文物古迹保护的体系来说意味着一种从遗产认知到保护方法策略的拓展。本案虽然不是一处非常典型的文化景观案例,但由于文物古迹周边相对丰富和有价值的历史环境要素,我们可以借助文化景观的理念,从更人文的思考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以及制定相关保护策略。这可以帮助我们深化和扩展对文物古迹价值的理解,关注到它与环境在一起的更为完整的形态,也关注到其中物质的与非物质的要素,并把所有这些有机的组织在一个空间形态中。
同时,从这一角度思考,也为我们对这种类型文物古迹的利用方式提出一些思路上的扩展。借助历史环境要素的保护,可以扩展文化主题,形成更具吸引力和承载力的文化产业项目,扩大文物古迹的影响力,并为该地区提供更广阔的发展机会,更综合和长久的发挥文化遗产的社会效益。
庙的规模不大,坐北朝南,两进院落,修建在半山坡一处不大的平地上,建筑比较规整,作为供奉女性神灵的庙宇,殿宇中显出几分精巧。由于是在溪谷的南坡,所以地势上南高北低。院内两棵古柏参天,周围松林遍布,规模不大的庙宇掩映其中,北边由于临坡,后殿的大半个身量从树丛中显现出来,俯瞰着谷底的溪流。溪流在这条谷里冲刷了多少岁月不得而知,但这座庙宇始建于北宋,则是见于庙中的碑刻。(从金代大定年间《重修真泽二仙庙碑》中关于该庙的创立者张志及其子、孙等于金皇统年间扩建寺庙的明确记录来看,寺之始建约为北宋中晚期。庙宇初建时规模较初成于金代的现有规模为小。)
西溪二仙庙原名真泽二仙庙,最早由当地的村民筹建。所谓二仙,即乐氏二女。传说自幼受继母虐待,后乘龙化仙。二仙对百姓有求必应,当地百姓对其逐渐信奉有加。二仙崇拜至晚在唐末盛行于上党地区。宋代由于传说二仙显灵为宋军送饭解困,被宋徽宗敕封为冲惠、冲淑真人,并敕立宫庙,号召民间祭祀,庙号真泽。作为流传于民间的地域性宗教信仰,二仙崇拜并未发展出高深的理论,却一直与当地的农耕生活需求结合紧密,祈雨、求子、去病、解灾,反映了长久以来这里不算富饶,甚至可谓贫瘠的自然环境下,农耕生活的状况。因为传说中的灵验,二仙崇拜在这一地区长盛不衰,延续至今。
从西溪二仙庙西门出来,有一条斑驳沧桑的青石板路,穿过山林延伸到溪边,继而变为蜿蜒的土路,顺着溪谷,指向城关镇的方向。千百年来,信奉二仙的百姓,就是沿着这条路会集到庙里进香祈愿的。
除了西溪二仙庙,历史在这条河谷里也留下了几个规模非常小的村庄——岭常村、庄里村等,分布在离庙不远的地方,由于林木的遮挡,不十分显眼,和二仙庙遥相呼应。村里的人至今还基本以农耕为生,因此这条河谷内不仅有自然植被,还穿插着一片片农田。这些田地大都是就着山形地貌开垦,几乎能被利用的平地都有被耕作过的痕迹。田地面积部不大,形态也很自由。
相对独特的小区域环境,使这条溪谷与三公里之外的县城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这里的景色总是别有风味。从载于县志的线描插图中,可以想见这里当年的风物景象。“西溪春色”,成为被当地传颂的陵川八景之一,不仅吸引着当地民众,也吸引着往来的文人墨客。现存庙内的30余块碑记,就有10余块为游记碑,其中最著名的出自金元时期的文坛领袖——元好问。在沿西溪向二仙庙的进香古道旁,也有古人题刻在崖壁上的描绘,“山高水长”、“溪水含烟”。
从文化景观的角度看西溪二仙庙的遗产价值
由于现存有修建于金代的中殿,保存完好,西溪二仙庙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常规的文物价值角度,可以从历史、艺术、科学等方面分析出这座庙宇所具有的诸多价值内涵。这种认知方式帮助我们以一种专业的角度对它形成较为深刻的理解,并为我们保护这处文物古迹提供充分的理由和依据,建筑遗存和其中的历史信息成为关注的核心。
但当我们再次回味它的前后经历,并了解到与这座庙宇相关的历史文脉,会感到在它的外围,依稀存在着一个完整的系统。是它给了这座庙宇一个环境上贴切的承载,也是它给出了对这座庙宇的由来和悠久历史的解读。这种感触启发我们用文化景观的视角进一步分析这处文物古迹和它的环境要素,并把西溪二仙庙和它所在的溪谷,理解为一个具有文化景观特征的历史空间。
一一方面,从现存的环境要素中,我们可以发现山西南部地区的二仙崇拜和造就它的当地农耕文化环境之间的关联关系。这里景色虽然优美,但并不十分适合耕种,由于自然环境的限制,农业耕作的发展延续并没有使这个地方变得十分富足,从古至今与维系生计相关的愿望和实际需求是产生二仙崇拜的基础,并使其具有了长久的生命力。西溪二仙庙自宋以来不断的扩建修葺,相对精细考究的工艺做法,展现了当地民众对它的珍视与呵护。而二仙“赐予”信奉她们的民众的——保障收获的雨水、保障劳动力的子孙后代、避灾祸驱病害,甚至得以脱离这个环境考取功名的能力等等,成为对当地农耕生活的一种守护。虔诚的信奉维持着这份守护,使他们在这里以一种相对平和的心态一代又一代的生活下去。直到今天,这种生活模式还隐约可见。从这一点上,西溪二仙庙和它周边展现农耕文化特征的环境要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构成了对文化传统形成的某种解读,如同山西南部现存大量的二仙庙和它们周边的环境一样。
然而西溪二仙庙是与众不同的。与其他坐落在村头田地中的二仙庙相比,它具备更突出的审美要素。溪谷两侧绵延的丘峦,时而略显峭立的山石,蜿蜒的溪水,松林掩映下的古庙,隐约的农台和古道,日头在其中不停变幻着晨曦和余辉,或许还伴随着暮鼓晨钟,鸡犬相闻的农台中升起炊烟袅袅……山林中的花革也不都是自然之做,据说二仙庙周边曾遍种桃花,那是人们有意的点缀。作为陵川八景之一的西溪春色,反映出一种典型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田园图景。与传统审美情趣相关的诸多要素被人们从这里的真实景物中提取并汇辑起来,形成了一种文化上的提炼,同时也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美化。从中反映出的,是古人对待自然与对待自我的一种精神状态,与这里的庙宇和环境一起,延续了千百年。
西溪二仙庙历史上的景观环境之所以能够被如此提炼,关系到它更为特殊的一面。关注它的,不仅是乡土百姓,还有历代的文人墨客。元好问曾经多次游历西溪二仙庙,并对它称赞有加:
松林萧萧映灵寺,
砾石流金不知暑。
太平散人江表来,
自讶清凉造仙府。
不到西溪四十年,
溪光林影想依然。
忽见画图疑是梦,
而今尘土浣毕颠。
元好问对西溪的留恋看似是一个偶然和特例,但背后是一个更深刻的历史事实。根据有关研究资料显示,在金元时期,由于当地望族在陵川文化上的投入,使陵川地区的文化出现了繁荣局面,本土造就出一批士大夫阶层,以致影响到后世,历朝历代这里考取进士的人数都比较多,甚至同时出现武氏叔侄“三状元一进士”和赵氏“兄弟状元”的情况。西溪二仙庙所邻近的城关镇,自然是当时人才辈出的地方。而西溪二仙庙,和那个风景如画的溪谷去处,可能长久以来就是这些文人附庸风雅的地方。而他们对二仙庙的情感,可能除了欣赏 之外,还有已经实现了的,或正在期盼中的祈愿。甚至,像元好问的诗中表达的,已经将其上升为一种精神上的诉求。虽然他们从身份上脱离了乡土的社会群体,但那是他们生存的基础。对这里的赞颂或眷恋,并不是源于一个偶然的发现带给他们的惊喜。他们生长在这个地方,理解这个地方,欣赏这个地方,并最终通过他们留在石头上的墨迹,给这个场景赋予了新的价值,使它流传得更久。于是西溪二仙庙的景观环境,虽然不很广阔,虽然不负盛名,但却能让我们从中剖析和领略到传统文化中相当丰富和深刻的内容。借助留存下来的环境要素的表达,这些内容是生动的,可以被理解的。
基于以上的价值分析,我们终于可以相对完整的定义西溪二仙庙的历史环境要素:
作为核心的要素—西溪二仙庙;
自然的景观要素——溪流、溪谷和它的空间范畴和地貌特征;
人文的景观要素——村舍、农田,二仙庙周边的桃花、古树、进香古道。沿途的摩崖题记;
人文要素与自然要素之间的组合关系——自然有机的组织与穿插;
文化习俗——与二仙文化相关的传统“官赛”(由官府筹资举办,县衙参与祀神,于县城神庙开赛,规模最大)、“春祈”(每年正月十二日晚上,要将西溪二仙庙真人塑像抬入城内。次日早晨,巡游城关街巷,沿途皆设点供焚香。在此其间,妇女们纷纷向二仙真人烧香,跪香、戴花,穿鞋,布施、求子。古时,有些妇女还要将自己所佩的金簪,拿到二仙真人的鬓发上擦一擦,以邀神惠)等。现今的庙会活动,甚至需要包括日常的真实生活。
保护现状与规划对策
在明确了历史环境的要素和它们的价值意义之后,我们得以有针对性的考察这些要素的保存状态。显然,在规划阶段做的这些考察结果证实了一个事实:虽然西溪二仙庙本身从历史到现在,基本得到了比较好的关注和保护,但它周边这些有意义的历史环境要素,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被淡忘、忽视,以致被破坏得相当严重。
以西溪为例,由于近年来开山采煤,不仅导致溪水水量的减少,而且附近煤矿直接将矿井内排出的水导入西溪,使西溪的溪水在二仙庙下的段落已经呈现黏稠的黄浆状态。经过取样分析,总有机碳含量(TOC)测定最高处为13,09,硫的含量达到333,3ppm,溪水已经被严重污染。
大量乡土景观要素由于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残毁严重。最突出的是周边的老民居。一方面有历史风貌的建筑年久失修,并被大量废弃;同时,新的建筑在色彩、形态上越来越突兀,新维修的道路和场地设施总是非常的人工化,原有的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乡村农耕景象正在消逝。与此同时,与文人活动相关的历史遗存被淡忘,沿途崖壁上的题记被荒草隐没,当地群众也几乎不记得那里有如此精辟的对这片风景的概括。曾经维护着二仙庙的桃花园不知去向,取而代之的是人工化的护坡台地。
在这里延续千百年的传统习俗大部分没有很好的传承下来,每年的大庙会仍然由官方组织,但方式上已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由于交通方式的变化和新道路的修建,人们不再沿着古老的进香路线拜访寺庙,进一步与庙宇和西溪以及其他的历史环境疏远。
所有这些现状的问题看来将导致一个趋势,尽管庙宇本身可能被很好的修缮维护,但它将与它生长的环境渐行渐远,脱离它走来的历史。人们可以看到它的精致和沧桑,但越来越难真正读懂它、理解它、欣赏它、呵护它,像历史上那些生活在它周边的乡村百姓和文人墨客一样。我们无法再像古人一样给它和这一片地方赋予更高的价值,我们甚至不能很好的完整的保护它。
为了能够挽回这个趋势,我们在西溪二仙庙保护规划中,针对它的历史环境要素,制定了一些保护策略。
首先,在保护区划的策略上,形成整体的环境控制,将庙宇和西溪之间的空间认定为非常重要的历史环境区域,用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起来,其中包括了古道和带有题记的崖壁,严格限定这部分区域内的建设类型和建设量;同时确立了西溪风景区的边界范围,并将其划为景观协调区,提出对环境的治理要求。
其次,综合规划研究和分析中对区域景观价值的肯定,建议以西溪风景区的概念引导区域的发展方向,从核心遗存周边的历史环境恢复,逐渐拓展到对整个景区环境的保护和改善,通过对历史景观的维护与再利用,创造新型的文化产业,缓解地方经济发展的压力,并为区域内煤矿等污染环境的、不可持续的产业疏解创造平衡条件。
针对重要的历史信息载体,关注其真实性的保护,对古道的线路,路面以及沿途的摩崖题记提出具体的保护要求。
针对重要的景观要素,如西溪本身,提出对现状环境污染的治理措施,以及对它的威胁因素一煤矿开采的治理措施。
恢复庙宇周边重要的历史环境要素,如二仙庙周边的桃花园。
对可能威胁区域环境的自然灾害提出治理防护措施。
从乡土环境的特征考虑环境保护上的要求,建议鼓励传统农耕活动的延续,并提出对自然与农耕环境在一年四季有时态变化的特征要素的保护。建议根据历史记载恢复部分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延续历史的进香线路,同时结合宣传和引导,提高当地群众对西溪二仙庙所蕴含的传统文化要素的理解和认同。结合风景区的游赏和休闲功能需求,对区域内有历史风貌的农舍建筑进行保护和再利用,并建议尽量由当地群众承担相关的工作。
文化景观是近年来随着世界遗产保护相关理念在中国的普及而逐渐被关注的概念。对于在中国长期形成的文物古迹保护的体系来说意味着一种从遗产认知到保护方法策略的拓展。本案虽然不是一处非常典型的文化景观案例,但由于文物古迹周边相对丰富和有价值的历史环境要素,我们可以借助文化景观的理念,从更人文的思考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以及制定相关保护策略。这可以帮助我们深化和扩展对文物古迹价值的理解,关注到它与环境在一起的更为完整的形态,也关注到其中物质的与非物质的要素,并把所有这些有机的组织在一个空间形态中。
同时,从这一角度思考,也为我们对这种类型文物古迹的利用方式提出一些思路上的扩展。借助历史环境要素的保护,可以扩展文化主题,形成更具吸引力和承载力的文化产业项目,扩大文物古迹的影响力,并为该地区提供更广阔的发展机会,更综合和长久的发挥文化遗产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