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玛·阿萨德:叙利亚的战时国母

来源 :东西南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scuc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生于英国,拒绝离开内战中的国家,已陪丈夫坚守5年。她是叙利亚一位平凡的母亲,育有3个孩子;她也是叙利亚的第一夫人,与这个国家一起在战火中艰难生存。
  
  阿斯玛·阿萨德早已对耳边的声声枪响习以为常。叙利亚内战爆发5年来,这种日子几乎每天都在重复,但她隐忍不发。
  不过,最近向来低调的阿斯玛罕见地发声了。10月18日,俄罗斯国家电视台24频道播出采访阿斯玛的视频,时长33分钟。这是叙第一夫人8年来首次接受媒体采访。
  阿斯玛上一次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还是在2013年。英国《星期日邮报》批评她在叙利亚深陷水深火热时,不改奢华作风,购买世界各地的高档食品和名牌服装。甚至还有传闻称,第一夫人已经带着3个孩子逃离叙利亚。
  的确有人曾向阿斯玛提议,帮她离开,被她断然拒绝:“他们说会保证孩子的安全,不会缺钱花。我不是天才,但也知道他们费尽心机想让我离开叙利亚,绝非是真正为了我和孩子的安全,而是为了摧毁叙利亚民众对总统的信任。”
  “从一开始,我就待在叙利亚,从没想过要去其他地方。”
  “叙利亚人能重建家园”
  自2011年3月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叙利亚国土变为废墟、基础设施尽数被毁,有47万人因战争丧命。无数叙利亚人四散逃亡,也有的坚守故土不愿离开,盼着能恢复之前的日子。
  但无人知晓这个日子何时到来。枪声一响,阿斯玛就知道,又有人离世了,她心痛,但更多的是无奈。“在叙利亚,每个家庭都曾眼睁睁看着心爱的人死去。”
  这些年,媒体把镜头都对准叙利亚。难民、断壁残垣、背井离乡……以至于看到这些词,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叙利亚。但“西方媒体只报道难民和反对派控制区的情况”,阿斯玛说,这些媒体的报道太片面,“大部分叙利亚人流散在这个国家各处。但西方往往看不到他们。”
  此前,叙利亚3岁男童艾兰·库尔迪伏尸海滩和阿勒颇空袭中获救的小孩奥姆兰·达克尼什的照片令全世界的人沉默。
  悲痛之余,阿斯玛反思:“为什么在奥泽拉村大屠杀中死去的孩子没有引发关注?”奥泽拉村位于霍姆斯市以北35公里,是个与世无争的阿拉维派小村。今年5月,叙利亚反对派武装进攻了这个村子,造成至少19人丧生。但这桩惨案没有出现在西方媒体的报道中。
  
  “西方媒体关注艾兰和奥姆兰,是为他们的政治生活服务。事实上,正是他们按照不同政见将叙利亚的孩子们划分阵营。无论艾兰、奥姆兰还是在奥泽拉村被屠杀的无辜儿童,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国。人道主义救援不应由地理、政治导向或宗教信仰来决定。”
  西方对叙利亚的制裁加剧了叙利亚的贫困。一切物资短缺,医疗物资尤甚。阿斯玛愤愤不平:“正是这些国家,之前口口声声称自己为叙利亚之友。”
  阿斯玛对俄罗斯满怀感激:“俄罗斯是我们真正的朋友,为叙利亚提供了许多帮助。他们缓解了叙利亚平民的苦难,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过去几千年,叙利亚经历了多场战争,但最终都挺了过来。战争威胁着叙利亚每个人,但阿斯玛拒绝生活在恐惧中。她始终相信叙利亚有光明的未来:“我知道叙利亚人能靠自己的力量重建家园。”她补充道:“重要的是,我们需要解决为这场战争火上浇油的内因和外因。”
  阿斯玛毫不在意西方媒体对自己的批评,因为“这是由立场决定的。他们还曾称我为‘沙漠玫瑰’,是能为叙利亚带来变革的优雅第一夫人”。
  “從没想过要当第一夫人”
  阿斯玛来自叙利亚颇有声望的阿克拉斯家族。她出生于伦敦,父亲是医生,母亲是外交官,家境优渥。阿斯玛一路读的都是名校:小学在英格兰教堂学校,青少年时期就读于盛产淑女名媛的女王学院,大学母校则是伦敦国王学院。
  一次酒会上,她遇见叙利亚留学生巴沙尔·阿萨德。巴沙尔身高1.9米,文质彬彬、举止优雅。二人一见钟情,迅速坠入爱河。
  巴沙尔是叙利亚前总统哈菲兹·阿萨德的次子。他与精力充沛的大哥巴西勒相比安静得多,只想当一名医生。从大马士革大学医学院本科毕业后,巴沙尔去了伊朗德黑兰医院实习,后来到伦敦留学攻读眼科。据他的导师回忆,巴沙尔对病人非常温柔细致,是一名优秀的眼科大夫。
  如果巴沙尔与阿斯玛在伦敦或是其他地方生活,将是很不错的人生。
  但人生没有重来。1994年,巴西勒在飙车时身亡。老阿萨德紧急召回28岁的巴沙尔,让他先进军校进修,再到军队历练,为接班做准备。
  这与巴沙尔曾经心心念念的眼科医生工作相去甚远。这段时间,他的工作繁重不堪,唯一的精神支柱就是女朋友阿斯玛温柔如水的支持。那时,二人经常通过电子邮件联系,阿斯玛经常用历史上的名人轶事来鼓励对军事和政治没多少兴趣的巴沙尔。
  1996年,阿斯玛大学毕业,获得计算机科学和法国文学两个学士学位,还顺利进入摩根大通,后来成了一名并购专家。
  1999年,感到自己时日无多的老阿萨德将巴沙尔扶上总统宝座,一年后撒手人寰。
  
  巴沙尔惶恐不安。他现在面对的问题比眼珠子要复杂多了:国内的既得利益阶级根深蒂固,政坛腐败,教派冲突问题时有发生,而他自己还年轻,没有执政经验,不知能否镇得住场子。
  为了陪伴巴沙尔,2000年10月,25岁的阿斯玛放弃了在摩根大通的工作和一张刚刚收到的哈佛商学院录取通知书,从英国飞到叙利亚。女朋友的到来给了巴沙尔巨大的力量。当年最后一天,两人秘密结婚,阿斯玛加入叙利亚国籍。尽管她的家族属于逊尼派,而自己的家族属于什叶派,但巴沙尔还是不顾家族的反对娶了她。   当问到为什么会嫁给巴沙尔时,阿斯玛答道:“人生有许多事在意料之中。比如大学时期主修计算机,打算到投行工作,攻读工商管理硕士等等。但有些事情就始料不及了。我嫁给巴沙尔是因为我们彼此感到很亲近,价值观趋同。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嫁给国家领导人。”
  二人婚后感情一直很牢固。阿斯玛曾开玩笑说:“最终他还是要听我的,我们两个之间,我才是‘独裁者’!”
  “东方的戴安娜王妃”
  阿斯玛一改人们对阿拉伯国家第一夫人的刻板印象。她纤瘦、优雅,妆容清淡,衣饰简洁。她十分喜欢香奈儿,化妆品、墨镜、项链、套装……一应俱全,是个十足的“香奈儿小姐”。
  阿斯玛的着装在保守派看来很成问题:她不像其他阿拉伯妇人一样以纱遮面。她会在公共场合穿牛仔裤,戴硕大的天然彩石项链,而不是钻石头冠或是沉甸甸的黄金首饰。
  时尚美丽的阿斯玛最初受到许多媒体的追捧。人们称她全身都是优雅的代名词,她本身就是时尚名片。
  阿斯玛并非是奢侈品的忠实拥趸。她在家总是怎么舒服怎么来,不过外出必定精心修饰,帮助巴沙尔在重要的社交场合中占得先机。
  有了孩子后,阿斯玛全身心投入家庭。她只是在丈夫遭遇困难时默默给予支持,在公众场合给足巴沙尔面子。尤其近年来,她总是陪伴在巴沙尔左右,以最温柔的姿态表达最坚定的决心。巴沙尔十分感激:“夫妻同心,其利断金。我们一定会共同渡过难关的。我爱你。”
  除了坚定地站在丈夫身边,阿斯玛也会以自己的方式,推动叙利亚逐步发展。
  她成立了叙利亚发展基金,为贫困人口提供小额贷款。她倡导妇女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鼓励她们勇敢地走出家门工作:“阿拉伯世界也只有叙利亚有女副总统。我们议会的女议员人数有13%,这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她还积极传播叙利亚文化,请法国专家帮忙开发叙利亚的文化名胜,请意大利学者协助创建数据库,收集叙利亚掩埋在沙漠中的历史遗迹资料。
  一名曾在叙利亚生活多年的美国作家评价阿斯玛:“她是一名现代女性,与其他阿拉伯国家领导人的妻子明显不同,但同时,她也想成为一名王妃,追求养尊处优的生活。”
  《巴黎竞赛画报》曾称,阿斯玛热衷慈善,集美丽与善良于一体,是“东方的戴安娜王妃”。
  阿斯玛会经常在社交网络分享亲民照片。她拿着玩具娃娃哄小女孩开心,挽起袖子为当地儿童及妇女分发食物,场面十分温馨。
  有媒体觉得阿斯玛是在作秀。她所处的环境安静祥和、不食人间烟火,而叙利亚却千疮百孔、民不聊生,这位第一夫人是不是真的接地气?
  阿斯玛的粉丝们不在乎这些声音。他们来自世界各地,包括俄罗斯和土耳其。他们说:“我们爱您!”“美得足以当全世界的第一夫人。”
  这或许是阿斯玛身处战火,却没有倒下的最大动力。
  (胡艺兰荐自《环球人物》)
其他文献
“匿名者”与恐怖分子为敌,但不代表他们是政府的朋友。  在通过网络视频宣布加入反恐大战6天后,2015年11月22日,国际著名黑客组织“匿名者”(Anonymous)宣布接管了超过2万个和ISIS有关联的Twitter账号,并公开了这些账号。  在那段公开的视频中,他们头戴V形面具,表示将向ISIS发动“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网络攻击”,并承诺会在世界各个角落追捕这个恐怖组织。此前的2015年1月,巴黎
你负责赚钱养家,我负责貌美如花。巴西第一夫人玛塞拉·特梅尔算是把这句话发挥到了极致。关键是,她不止是负责貌美如花,还专注“坑夫”好多年。    巴西奥运会开幕式上,75岁的代总统特梅尔(当时真正的总统罗塞夫被弹劾,在家闲呆着,特梅尔是代总统,还没有成为正式的巴西总统)站在全球直播的镜头里,宣布奥运会开幕。他矮矮的、一脸严肃,不是亮眼的存在。然而他的贵宾席上有个全球最年轻的第一夫人——玛塞拉·特梅尔
莫曼德终于踏上了阔别多年的故土,但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被這个国家接受。  25年前,阿富汗第一位宇航员阿卜杜勒·阿哈德·莫曼德从太空凯旋,成了民航部副部长。  22年前,亲苏的阿富汗政府大势已去,这位曾经的“太空英雄”被迫逃往德国。  不久前,莫曼德终于踏上了阔别多年的故土,但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被这个国家接受。  “从太空看阿富汗很漂亮”  回到阿富汗,55岁的阿卜杜勒·阿哈德·莫曼德夙愿得偿。
素质教育支持下的初中英语教学需要以大课程观念为指导,提倡英语教学要教给学生的不能只是语言,还应该进行文化意识渗透,用文化渗透语言,再用语言来带动文化的发展与繁荣。这当学生正确认识到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具备良好的文化意识之后,才能够在语言理解和灵活应用当中达到更高层次,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英语教师要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与辨别能力,促使学生主动分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别,鼓励学生用恰当的文化理
一个只播天气预报的电视台,如何存在了30 年,并以 20 亿美元的价格卖给 IBM?  我们每天看的天气预报,不过就是新闻播报前后 5 分钟的节目,还经常被观众跳过。而美国的“天气公司”却把天气频道做成了美国人的电视频道标配。  不仅如此,诞生于1982 年的“天气公司”,还在智能手机时代,变身成一家技术公司。今天所有 iPhone,以及中国以外所有 Android 手机内置的天气数据都来自这家公
公鸡打鸣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科学家早就发现,公鸡打鸣是由其内在的生物钟决定的,并且一窝鸡里,总是一只公鸡先打鸣,其他的公鸡一呼百应。那么一窝鸡里到底是哪一只先开始打鸣的?日本的科学家发现,鸡打鸣也不能乱来,它们也讲辈分、地位尊卑。  如果我们有机会观察,就会发现一窝鸡里总有一只公鸡像老大一样,它走到哪里,其他的公鸡都会稍稍回避。而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科学家发现,鸡窝里确实遵循着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
他撬动自己的种族身份在大选中得分,却没有承诺太多回报;他推动美国的长足进步,在他卸任多年后还将带来益处。他任期将尽,这个国家分裂动荡的选举政治又一次暴露出来,美国人可能意识到,他才是“屋子里的成年人”。奥巴马要离开了,美国人正在失去一个认真地对待公共服务和公众的人。  2008年大选夜,俄亥俄州尘埃落定后,芝加哥南城黑人聚居区的总统餐吧里一片欢腾。酒瓶塞砰砰弹起,陌生人相互拥抱,巡逻的警察用扩音喇
近日韩国第20届国会议员选举中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总统朴槿惠的妹妹朴槿令,62岁的她将作为共和党的唯一代表参加角逐。韩媒称,“一个常甩出过激言论的妹妹,是姐姐(朴槿惠总统)政治生涯的巨大威胁”。  虽是同胞姐妹,俩人却向来“水火不容”。2008年,54岁的朴槿令不顾亲友劝阻与40岁的沈东旭结婚,朴槿惠没有参加婚礼。第二年,沈东旭在网上说:“朴槿令被陆英财团解聘,幕后主使就是朴槿惠。”愤怒的朴槿惠以“
近卫军是俄罗斯的一种历史符号,也是俄当前内外双重压力下普京的一款“私人订制”。成立国家近卫军并非偶然,是俄罗斯酝酿了十多年的结果,目的在于打赢其当前面临的“混合战争”。  “新组建的国家近卫军将负责打击恐怖主义、有组织犯罪,将在内务部的框架下发挥特种部队、特别反应部队的作用,但是,近卫军将独立自主地展开行动。”莫斯科当地时间2016年4月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与俄内务部部长科洛科利采夫、内务部内卫
吴建民,资深外交家,有“外交麻辣烫”之称。回首吴大使的一生,深深印刻着四个大字——“中国外交”。五十余年外交生涯,于他而言,外交已经融入了自己的生命,他说:“如果我有第二次生命,我还会选择外交。”  6月18日,一条悲伤的消息闯进了朋友圈——当日凌晨4时许,前中国驻法大使、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在武汉因车祸离世。悲伤蔓延,不敢相信一代外交官竟意外离世。  年轻的孩子们或许不太了解吴建民是谁,毕竟他已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