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逐渐意识到建筑对环境及健康所产生的影响。因此,加强绿色建筑的理念的运用,加大绿色建筑的建设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所以,为了满足当代社会人们的节能要求,在不影响整体功能使用的前提下,如何使各种资源达到最优化,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文章对绿色建筑设计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提供一个借鉴。
【关键词】 绿色建筑;建筑设计;方法
1.绿色建筑概述
“绿色”强调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使投入使用后的建筑能够尽可能的节约土地、水、生态资源及能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使人们有更加舒适的使用空间。耐久、环保、健康、低耗能是其主要特征,并且引导一种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需要以科技引导推进。
2.绿色建筑的意义
2.1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首先,绿色建筑设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将资源的利用率提高,这对于当地资源而言,也使其得到很好的缓解,对于该地区之后的经济社会发展也相应的产生了十分有利的作用;其次就是通过就近的原则来取得建材,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可以有效地节约运输的成本;再者就是通过运用各类的墙体节能材料,从而实现建筑物的保温与节能,最终就可以完全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上仅仅阐述了三点内容,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强化资源的利用率,对本地区的经济及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十分积极的影响。
2.2使建材的使用范围扩大
充分的运用绿色建筑设计的相关理念,可以有效地加大新技术、材料的运用,这样一来就拓宽了材料的利用范围,从而为新材料提供了很好的推动力。比如:我们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为了可以充分的满足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各项要求,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采用了市面上各类新型的墙体保温材料,现如今,很多建材也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并且还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同时这也完全的说明了建材的使用范围得到了拓宽。
2.3有利于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对于资源、能源的节约十分的有利,现如今,我们通过利用新工艺及材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使建筑物的能源消耗率有所减弱,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使得整个社会都开启绿色工程的建设,这样做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得我们国家的建筑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
3.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
在明确清晰了绿色建筑的深刻涵义之后,便要对于此建筑的相关设计展开相应的研究。其中,绿色建筑设计原则关系到绿色建筑的后期建设规范,因此,明确的设计原则是为后期实施方法的制定做好铺垫的必备。
3.1环保、节能的原则
绿色建筑设计讲求的原则之一、也是最基础的便是“环保、节能原则”。这一原则主要是指在建筑前期的设计中,对物料、建筑物的环境、空间等讲求环保,不能建立在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节能便应该对于能耗、水资源等的浪费加以减少。这一原则的确立是映射“绿色建筑”这一理念的最初、最基本的内涵。
3.2可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性原则是科学发展观当中的重要核心内容,在绿色建筑设计中也便要认真贯彻落实和遵循。可持续性原则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具体体现可表现在对于设计中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不能只顾及眼前利益,对于生命周期这一整个过程都应该贯彻这一原则,实现其可续发展。
3.3和谐、统一性原则
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其设计的建筑物及其前期准备和后期建设、配备、装修等都实现与生态环境、人类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使得建筑有利于人类,又不建立在违背经济、社会发展和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从而实现三者的统一和利益最大化。
4.绿色建筑设计的应用
4.1选择绿色建材
绿色建材应当具有节能和环保两个方面的特征,在设计时,首先在进行建筑设计中应当优选不影响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防止危害,包括采用无放射性、无毒性、低挥发性的材料,尤其是对地板、油漆、地毯、天然石材等的选择;其次,在大型建筑物的设计中可采用太阳能幕墙进行发电和供热,以降低楼宇对供暖、供电的依赖程度,降低建筑物对传统能源的消耗。
4.2充分利用可再生自然资源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属于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在设计中将这些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融入到方案中,很大程度上降低建筑物运行期对一次能源的消耗。当前在建筑物设计中应用最多的应属太阳能和风能,通过科学的设计将太阳能收集起来,用作建筑物的暖通和照明是目前较为常见的方案,而为了降低夏季对空调的使用,可在室内设计中引入新风系统,将室外温度较低的自然风引入到室内,同时将室内的空气通过系统排放到室外环境,不仅可降低空调的使用量,而且有利于使室内空间保持空气清新,对人体健康有极大的益处。
4.3室内结构合理布局
为最大限度降低用电照明成本,节约用电,在对房屋建筑进行内部布局设计时要考虑到采光及通风,为增加自然光的照射时间,应当将卧室、客厅、厨房等布置在建筑物平面靠近外墙的部分,避免暗厅、暗房,使每一个房间都能够充分采光通风,最大限度延长日照时间,从而节约照明电的使用。对我国北方建筑的暖通工程来说,应改变过去在墙体周围布设散热器的高能耗格局,如条件允许,应尽量采用地热供暖的方式,使热空气能够缓慢上升,有利于人体健康。
4.4践行节能与节地的环保
现今,设计师受到现代艺术影响,在对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实行对屋顶设置花园,花园的面积占屋顶面积的50%以上。这样的设计方式不仅有效的利用资源,还能够起到绿化、美化环境等作用。对于屋顶绿化的植物,通常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的植物。而对屋顶植物的灌溉,现今采用喷灌的节水方式。可见,屋顶的绿化对整个城区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再次,室外风环境。设置室外风环境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保证人的舒适性,但室外的风不能太强。第二,维持室内空气的新鲜。室外风的流动可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清新。通常情况下,室外通风量不能太小,以促使自然风。最后,透水铺装。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应使用透水铺装的材料。透水铺装可以增强人体的舒适感。 5.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措施
5.1不断完善法律、法规
要加大力度完善相关的绿色建筑的配套法规,逐渐从有立法权限的市开始试点,制定相应的规章、法规,逐步形成省人大层面上的地区法律,逐步形成国家部委层面的指导配套法规,最后建立国家人大层面的绿色建筑法,强制性规定我国的建筑实施绿色建筑的标准。另一方面,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实施对环境友好的建筑,最大限度的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从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都需要践行最小消耗,追求完美的零消耗,和自然融为一体,建筑施工的建材最好使用垃圾再生材料,建筑的施工做到无粉尘、低噪声,建筑的使用做到对环境友好,充分利用太阳光,减少对于外界电能的使用,建筑的寿命终结的拆除要做到回归自然,物尽其用。实现经济、文化、科技等全方位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国家的基本发展纲要和战略规划,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建筑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基本物质要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将绿色、环保的设计规划理念植根于建筑领域,必然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引导和支持,对于土地的使用,建筑设计的规划,施工队伍的资质,国家都应从宏观角度去把握,给予支持和引导。
5.2引进人才,提高管理水平
绿色建筑设计管理需要新的管理和设计人才,因此,要拓宽人才的引进渠道,结合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需要,凭借高校招聘和社会招聘等多种渠道,引进人才,对于要引进的管理型和技术型人才要经过严格的筛选,选择优秀的人才,组成管理和技术团队,从根本上为绿色建筑设计管理注入新鲜的血液,以促进管理水水平的提高;加强培训,尽可能的为企业员工提供专业的培训机会,尤其是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监理人员等,制定培训计划,培训绿色建筑知识,将培训的成效和工作绩效相结合,建立并完善激励制度,实行岗位技术等级工资,严格执证上岗,增强员工的绿色环保意识,提高绿色建筑设计和管理的能力,形成一支优秀的、复合型的绿色建筑人才队伍,进而有利于提高建筑设计管理水平。
5.3建立必要的设计竞争机制
为了使设计市场有一个良好的公平竞争的环境,设计经营也需要选择招标投标的方式,最近新颁布的《招标投标法》中也说明了凡是符合条件的项目的勘察设计必须进行招标,但是真正招标项目的量却是很少,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是选择了招标的项目,它们的招标体系也是不够完善的,评标的方法也不健全,没有达到公平竞争的标准,所以需要对设计招投标的相关环节进行完善。
6.结束语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在新时期践行绿色建筑具有社会发展的必要性。因此,建筑工作者必须要在建筑设计中熟知绿色建筑设计的要点,贯彻环保节能的设计理念,实现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张琳.关于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考[J].门窗,2014,03:230+233.
[2]付希丹.如何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考[J].四川水泥,2014,07:234.
[3]邹红梅.如何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几点思考[J].低碳世界,2014,17:22-23.
[4]张晓东.绿色建筑设计观的思考[A].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中国生态城市研究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论文集——S01绿色建筑设计理论、技术和实践[C].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中国生态城市研究专业委员会:,2014:5.
【关键词】 绿色建筑;建筑设计;方法
1.绿色建筑概述
“绿色”强调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使投入使用后的建筑能够尽可能的节约土地、水、生态资源及能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使人们有更加舒适的使用空间。耐久、环保、健康、低耗能是其主要特征,并且引导一种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需要以科技引导推进。
2.绿色建筑的意义
2.1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首先,绿色建筑设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将资源的利用率提高,这对于当地资源而言,也使其得到很好的缓解,对于该地区之后的经济社会发展也相应的产生了十分有利的作用;其次就是通过就近的原则来取得建材,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可以有效地节约运输的成本;再者就是通过运用各类的墙体节能材料,从而实现建筑物的保温与节能,最终就可以完全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上仅仅阐述了三点内容,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强化资源的利用率,对本地区的经济及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十分积极的影响。
2.2使建材的使用范围扩大
充分的运用绿色建筑设计的相关理念,可以有效地加大新技术、材料的运用,这样一来就拓宽了材料的利用范围,从而为新材料提供了很好的推动力。比如:我们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为了可以充分的满足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各项要求,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采用了市面上各类新型的墙体保温材料,现如今,很多建材也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并且还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同时这也完全的说明了建材的使用范围得到了拓宽。
2.3有利于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对于资源、能源的节约十分的有利,现如今,我们通过利用新工艺及材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使建筑物的能源消耗率有所减弱,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使得整个社会都开启绿色工程的建设,这样做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得我们国家的建筑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
3.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
在明确清晰了绿色建筑的深刻涵义之后,便要对于此建筑的相关设计展开相应的研究。其中,绿色建筑设计原则关系到绿色建筑的后期建设规范,因此,明确的设计原则是为后期实施方法的制定做好铺垫的必备。
3.1环保、节能的原则
绿色建筑设计讲求的原则之一、也是最基础的便是“环保、节能原则”。这一原则主要是指在建筑前期的设计中,对物料、建筑物的环境、空间等讲求环保,不能建立在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节能便应该对于能耗、水资源等的浪费加以减少。这一原则的确立是映射“绿色建筑”这一理念的最初、最基本的内涵。
3.2可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性原则是科学发展观当中的重要核心内容,在绿色建筑设计中也便要认真贯彻落实和遵循。可持续性原则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具体体现可表现在对于设计中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不能只顾及眼前利益,对于生命周期这一整个过程都应该贯彻这一原则,实现其可续发展。
3.3和谐、统一性原则
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其设计的建筑物及其前期准备和后期建设、配备、装修等都实现与生态环境、人类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使得建筑有利于人类,又不建立在违背经济、社会发展和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从而实现三者的统一和利益最大化。
4.绿色建筑设计的应用
4.1选择绿色建材
绿色建材应当具有节能和环保两个方面的特征,在设计时,首先在进行建筑设计中应当优选不影响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防止危害,包括采用无放射性、无毒性、低挥发性的材料,尤其是对地板、油漆、地毯、天然石材等的选择;其次,在大型建筑物的设计中可采用太阳能幕墙进行发电和供热,以降低楼宇对供暖、供电的依赖程度,降低建筑物对传统能源的消耗。
4.2充分利用可再生自然资源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属于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在设计中将这些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融入到方案中,很大程度上降低建筑物运行期对一次能源的消耗。当前在建筑物设计中应用最多的应属太阳能和风能,通过科学的设计将太阳能收集起来,用作建筑物的暖通和照明是目前较为常见的方案,而为了降低夏季对空调的使用,可在室内设计中引入新风系统,将室外温度较低的自然风引入到室内,同时将室内的空气通过系统排放到室外环境,不仅可降低空调的使用量,而且有利于使室内空间保持空气清新,对人体健康有极大的益处。
4.3室内结构合理布局
为最大限度降低用电照明成本,节约用电,在对房屋建筑进行内部布局设计时要考虑到采光及通风,为增加自然光的照射时间,应当将卧室、客厅、厨房等布置在建筑物平面靠近外墙的部分,避免暗厅、暗房,使每一个房间都能够充分采光通风,最大限度延长日照时间,从而节约照明电的使用。对我国北方建筑的暖通工程来说,应改变过去在墙体周围布设散热器的高能耗格局,如条件允许,应尽量采用地热供暖的方式,使热空气能够缓慢上升,有利于人体健康。
4.4践行节能与节地的环保
现今,设计师受到现代艺术影响,在对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实行对屋顶设置花园,花园的面积占屋顶面积的50%以上。这样的设计方式不仅有效的利用资源,还能够起到绿化、美化环境等作用。对于屋顶绿化的植物,通常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的植物。而对屋顶植物的灌溉,现今采用喷灌的节水方式。可见,屋顶的绿化对整个城区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再次,室外风环境。设置室外风环境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保证人的舒适性,但室外的风不能太强。第二,维持室内空气的新鲜。室外风的流动可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清新。通常情况下,室外通风量不能太小,以促使自然风。最后,透水铺装。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应使用透水铺装的材料。透水铺装可以增强人体的舒适感。 5.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措施
5.1不断完善法律、法规
要加大力度完善相关的绿色建筑的配套法规,逐渐从有立法权限的市开始试点,制定相应的规章、法规,逐步形成省人大层面上的地区法律,逐步形成国家部委层面的指导配套法规,最后建立国家人大层面的绿色建筑法,强制性规定我国的建筑实施绿色建筑的标准。另一方面,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实施对环境友好的建筑,最大限度的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从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都需要践行最小消耗,追求完美的零消耗,和自然融为一体,建筑施工的建材最好使用垃圾再生材料,建筑的施工做到无粉尘、低噪声,建筑的使用做到对环境友好,充分利用太阳光,减少对于外界电能的使用,建筑的寿命终结的拆除要做到回归自然,物尽其用。实现经济、文化、科技等全方位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国家的基本发展纲要和战略规划,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建筑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基本物质要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将绿色、环保的设计规划理念植根于建筑领域,必然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引导和支持,对于土地的使用,建筑设计的规划,施工队伍的资质,国家都应从宏观角度去把握,给予支持和引导。
5.2引进人才,提高管理水平
绿色建筑设计管理需要新的管理和设计人才,因此,要拓宽人才的引进渠道,结合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需要,凭借高校招聘和社会招聘等多种渠道,引进人才,对于要引进的管理型和技术型人才要经过严格的筛选,选择优秀的人才,组成管理和技术团队,从根本上为绿色建筑设计管理注入新鲜的血液,以促进管理水水平的提高;加强培训,尽可能的为企业员工提供专业的培训机会,尤其是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监理人员等,制定培训计划,培训绿色建筑知识,将培训的成效和工作绩效相结合,建立并完善激励制度,实行岗位技术等级工资,严格执证上岗,增强员工的绿色环保意识,提高绿色建筑设计和管理的能力,形成一支优秀的、复合型的绿色建筑人才队伍,进而有利于提高建筑设计管理水平。
5.3建立必要的设计竞争机制
为了使设计市场有一个良好的公平竞争的环境,设计经营也需要选择招标投标的方式,最近新颁布的《招标投标法》中也说明了凡是符合条件的项目的勘察设计必须进行招标,但是真正招标项目的量却是很少,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是选择了招标的项目,它们的招标体系也是不够完善的,评标的方法也不健全,没有达到公平竞争的标准,所以需要对设计招投标的相关环节进行完善。
6.结束语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在新时期践行绿色建筑具有社会发展的必要性。因此,建筑工作者必须要在建筑设计中熟知绿色建筑设计的要点,贯彻环保节能的设计理念,实现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张琳.关于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考[J].门窗,2014,03:230+233.
[2]付希丹.如何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考[J].四川水泥,2014,07:234.
[3]邹红梅.如何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几点思考[J].低碳世界,2014,17:22-23.
[4]张晓东.绿色建筑设计观的思考[A].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中国生态城市研究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论文集——S01绿色建筑设计理论、技术和实践[C].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中国生态城市研究专业委员会:,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