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实行综合主题教育,提高课堂效率;(二)优化教学环节,丰富教学活动形式;(三)因材施教,分类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聋儿语训 主题教育 情景教学 康复
聋幼儿由于不同程度的听力受损,听不到或听不清各种各样的声音,因此,严重妨碍了通过自然途径进行交往,学习语言的能力,影响了其认识水平的发展。而听力的损失,语言发展的迟缓,又直接影响到他们以后客观真实地了解、认识世界。
针对聋幼儿语言产生和发展迟缓,抽象逻辑思维形成较晚的特殊性,我们从早、从小抓起,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为了提高语训康复效果,我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实行综合主题教育,提高课堂效率
所谓综合主题教育,就是从聋幼儿实际出发,在一个阶段中,围绕一个主题,让聋幼儿通过充分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和实践活动,达到获得最佳的整体性效果。我们每周就一个主题进行教学,主题依赖于生活实际。每天学习内容相互联系,内容步步深入,循序渐进地进行。例:某一周的学习内容是“梨”。我们分四课时让聋幼儿学习认识。第一课时,是认识“梨”,其中不但要学习说“梨”,习得语言发音,还要了解梨的颜色、形状等;第二课时,是学习拿梨,并可以加以句式练习,“XXX拿梨”;第三课时,学习洗梨和“XXX洗梨”;第四课时,学习吃梨和“XXX吃梨”。通过一周“梨”这一主题的学习,聋幼儿不但习得了“梨”的语音,认识了这一实物。同时,也学习了围绕“梨”而产生的一系列活动。理解掌握了动词“拿、洗、吃”,从而培养了认识“梨”的综合能力,使聋幼儿语言学习与全面发展有效地融合在一起。
(二)优化教学环节,丰富教学活动形式
由于聋幼儿年龄较小,注意时间不能长久,因此,要注意教学活动形式的变化。同时,幼儿又因听力障碍,只能借助于视力、触觉和动感以及其他协调活动来认识世界。只有让聋幼儿利用自己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这样,才有利于聋幼儿获得知识,掌握语言,形成概念。
1、情景,引导教学,提高兴趣。由于聋幼儿比较好动,因此,在教学中应采取情景教学法,注意在课时和游戏活动中环境的假设,运用游戏的情景,力求教育的直观性。例:角色游戏可模拟真实事物,使聋幼儿主动参与学习,从让我学到我愿学;使聋幼儿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提高他们的兴趣和学习效率。
2、动用多种感官参与康复训练。聋幼儿因听力受损,造成了他们舌头的僵化。为了让他们能达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就要调动他们的各个感官参与活动,反复进行语言训练。在发音训练前,要先做舌操,让聋幼儿动一动僵硬的舌头。通过看、闻、摸等多种方式,让聋幼儿感知教师的发音动作,并跟着模仿,使其再现。再结合反复有效的训练,使具有不同程度听力损失的聋幼儿获得康复。例:模仿法。让聋幼儿把手放在教师的胸前,感受其胸部的起伏运动,或用手感知教师口中呼出的气流。以了解教师的发音、呼吸情况,并跟着模仿。也可以让聋幼儿用手触摸教师的喉部,感受其震动。并借助残余听力,感知教师发出的声音,跟着模仿,使其再现。
3、组织学生走出教室,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领悟知识的内涵。如聋儿不能理解买卖的意思。于是,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到外面商店去,领悟“买卖”这一词的内涵。学习句子如“我买** 、***买**、阿姨卖**”等。这样,聋幼儿不但理解了买卖的涵义,复习、认识了人物和实物,同时,也认识了商店。并在实际生活中,领悟了“买卖”这一知识概念,掌握了其运用方法。
(三)因材施教,分类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要根据每个孩子的身心特点、智力需求等方面的差异,运用因材施教的原则,实施分类教学。在教学中,我们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差异分类教育,并结合聋幼儿的年龄、听力、智力、能力的特点,根据各方面渗透的原则,来培养聋幼儿的能力,使他们能在不同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提高。
同时,在教学评估中,根据每个孩子的情况和差异,将评估的标准因人而异。只要他们在原有基础上有不同的进步,都要给予充分肯定;只要他们尽了力,就要给予鼓励。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就能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聋儿语训 主题教育 情景教学 康复
聋幼儿由于不同程度的听力受损,听不到或听不清各种各样的声音,因此,严重妨碍了通过自然途径进行交往,学习语言的能力,影响了其认识水平的发展。而听力的损失,语言发展的迟缓,又直接影响到他们以后客观真实地了解、认识世界。
针对聋幼儿语言产生和发展迟缓,抽象逻辑思维形成较晚的特殊性,我们从早、从小抓起,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为了提高语训康复效果,我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实行综合主题教育,提高课堂效率
所谓综合主题教育,就是从聋幼儿实际出发,在一个阶段中,围绕一个主题,让聋幼儿通过充分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和实践活动,达到获得最佳的整体性效果。我们每周就一个主题进行教学,主题依赖于生活实际。每天学习内容相互联系,内容步步深入,循序渐进地进行。例:某一周的学习内容是“梨”。我们分四课时让聋幼儿学习认识。第一课时,是认识“梨”,其中不但要学习说“梨”,习得语言发音,还要了解梨的颜色、形状等;第二课时,是学习拿梨,并可以加以句式练习,“XXX拿梨”;第三课时,学习洗梨和“XXX洗梨”;第四课时,学习吃梨和“XXX吃梨”。通过一周“梨”这一主题的学习,聋幼儿不但习得了“梨”的语音,认识了这一实物。同时,也学习了围绕“梨”而产生的一系列活动。理解掌握了动词“拿、洗、吃”,从而培养了认识“梨”的综合能力,使聋幼儿语言学习与全面发展有效地融合在一起。
(二)优化教学环节,丰富教学活动形式
由于聋幼儿年龄较小,注意时间不能长久,因此,要注意教学活动形式的变化。同时,幼儿又因听力障碍,只能借助于视力、触觉和动感以及其他协调活动来认识世界。只有让聋幼儿利用自己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这样,才有利于聋幼儿获得知识,掌握语言,形成概念。
1、情景,引导教学,提高兴趣。由于聋幼儿比较好动,因此,在教学中应采取情景教学法,注意在课时和游戏活动中环境的假设,运用游戏的情景,力求教育的直观性。例:角色游戏可模拟真实事物,使聋幼儿主动参与学习,从让我学到我愿学;使聋幼儿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提高他们的兴趣和学习效率。
2、动用多种感官参与康复训练。聋幼儿因听力受损,造成了他们舌头的僵化。为了让他们能达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就要调动他们的各个感官参与活动,反复进行语言训练。在发音训练前,要先做舌操,让聋幼儿动一动僵硬的舌头。通过看、闻、摸等多种方式,让聋幼儿感知教师的发音动作,并跟着模仿,使其再现。再结合反复有效的训练,使具有不同程度听力损失的聋幼儿获得康复。例:模仿法。让聋幼儿把手放在教师的胸前,感受其胸部的起伏运动,或用手感知教师口中呼出的气流。以了解教师的发音、呼吸情况,并跟着模仿。也可以让聋幼儿用手触摸教师的喉部,感受其震动。并借助残余听力,感知教师发出的声音,跟着模仿,使其再现。
3、组织学生走出教室,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领悟知识的内涵。如聋儿不能理解买卖的意思。于是,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到外面商店去,领悟“买卖”这一词的内涵。学习句子如“我买** 、***买**、阿姨卖**”等。这样,聋幼儿不但理解了买卖的涵义,复习、认识了人物和实物,同时,也认识了商店。并在实际生活中,领悟了“买卖”这一知识概念,掌握了其运用方法。
(三)因材施教,分类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要根据每个孩子的身心特点、智力需求等方面的差异,运用因材施教的原则,实施分类教学。在教学中,我们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差异分类教育,并结合聋幼儿的年龄、听力、智力、能力的特点,根据各方面渗透的原则,来培养聋幼儿的能力,使他们能在不同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提高。
同时,在教学评估中,根据每个孩子的情况和差异,将评估的标准因人而异。只要他们在原有基础上有不同的进步,都要给予充分肯定;只要他们尽了力,就要给予鼓励。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就能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