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化反哺"是当社会出现剧烈的变迁,这种文化规范的自上而下的传递模式受到冲击后出现的一种逆向文化传承现象。本文就文化反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表现、原因及作用进行了论述。
关键字: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反哺
一、文化反哺的定义
青少年的社会化问题是研究青少年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社会化过程,人们形成了为其生存环境所认可的社会行为模式,对其生存于其间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各种简单与复杂的刺激能够给予合适、稳定的反应。传统的社会化有明确的方向,即父母、老师和其他教育机构作为施教者,青少年作为受教者,接受父母或老师关于社会认可的价值标准、行为规范。但当社会出现剧烈的变迁,这种文化规范的自上而下的传递模式受到冲击,从而出现"文化反哺"的现象。
"文化反哺",又称"反向社会化",即传统受教育者对施教者反过来施加影响,向他们传授社会文化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化过程。 "文化反哺"现象一般发生于社会文化变迁时期,在新的社会文化或生活方式对传统文化或传统生活方式形成比较剧烈。 "文化反哺"在现代化生活中正逐渐成为一个不可忽略的而又充满魅力的部分。三、文化反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表现
1.网络背景下的文化反哺
年轻大学生作为新新一代,对网络信息的接收无疑是最快最敏感的一个群体,E-mail,微博,飞信,人人网等起初都是学生接触新事物,丰富课余生活,加强互相往来的工具,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已屡见不鲜,随着学生对电子邮箱,博客的普及程度的提高,开始有学生向老师建议设立公共邮箱或者将与课程相关的内容放在教师的教育博客中,以弥补课堂时间和答疑时间的有限,满足学生对课程相关知识的拓展。青年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反馈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工作中,学生之间常用的联系方式诸如飞信,QQ群等辅助性工具都成了提高辅导员老师和学生沟通效率,减少信息逐级递减的有效措施。另外,由于网络联系方便快捷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程度的私密性,所以针对在实际教育中,个别学生和教师的面对面沟通难为情等问题,网络沟通消除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层级感,让学生感到和老师平等的朋友般的对话,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利于辅导员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2.社会热点的文化反哺
青年学生不止是在新器物,新媒体上具有"话语权",在社会热点问题上,青年学生同样具有"话语权"。这种对热点问题的敏感以及在这种时候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爱国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平时工作的体现,同时也是教育者单方面的从上行的对下行的单向教育时起不到提高思想境界的效果。另外,现在盛行的"中国达人秀",等选秀节目,学生在学会自信的展示自己才能的同时也看到了艺人成名背后的辛苦和不易,这种观念在他们对待学习和校园文化活动起到了积极地作用,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影响了教师对其关注程度并反馈给教师一个明确的信号是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提供给其一个宽泛的形式多样的平台,而不是单一的说教。
3.新的日常行为及审美和生活情趣中的文化反哺
在一些新生活方式、一些日常行为方面以及审美和生活情趣等, 教师同样受青年学生的影响。在学生社团中出现的街舞社,轮滑社,驴友群社团组织,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的同时多次在院,校级活动的精彩演出让教师逐渐接触到这些新兴的休闲娱乐方式,体验到这些行为或活动中透出来的敢于拼搏,敢于创新敢于冒险的精神。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个人魅力影响着对学生的教育水平,学生对教师新的审美及生活情趣的反哺一方面丰富了教师的精神世界,也为教师支持和提供更大更宽泛的允许学生个性自由,多样,健康发展的空间做出了贡献。
二、文化反哺的原因
1.社会变迁的加剧,
社会变迁加剧以及面对同样急剧的社会变迁两代人所做出的不同反应是" 文化反哺" 形成的重要原因。面对层出不穷的新事物和新规则,教师许多原有的知识、经验甚至价值判断丧失了传承力和判断价值, 然而受自身旧有传统和经验的束缚, 他们很难适应这种变化, 对变迁做出迅速的反映而与此相反, 青年学生由于其出生的机遇, 更因为他们头脑里鲜有旧框框, 能够以他们理解的方式对最新发展现象首先做出反映, 以其对新事物特有的敏感性和吸收能力与变革精神, 使他们成为现代新文化的先锋, 并以此来影响教师
2.大众传媒的促进
大众传媒的广泛影响是青少年获得" 文化反哺" 能力的最重要途径。媒介具有教育者的多重身份,一是社会价值观念的传播者,二是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来源,三是社会学习的指导老师。当今的青少年通过各种媒介获得各类信息, 接受各种教化, 这意味着他们社会化的环境与以往有了很大不同, 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改变。现代传媒的发展和普及使青少年有条件从父母老师以外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一些青少年在掌握信息、拥有信息、获取信息、运用信息上的能力远远超过了成年人。而面对这些新知识、新事物、新概念、新词汇, 习惯了传统方式、埋头于工作事业的家长老师常常置身局外, 或无暇顾及, 成了米德所说的" 时间移民" 想跟上节拍, 总免不了慢几拍。
3.同辈群体的蓄水池
青年学生与其身后密切联系的同辈群体成了青少年" 文化反哺" 取之不尽的知识" 蓄水池" 。有调查表明, 在" 新兴消费品使用知识技能" 、" 流行话语" 、" 审美、生活情趣的获得方面, 同辈群体成为第一影响源, 在各种" 时尚动态" 、" 社会知识" 、" 行为方式" 、" 价值判断" 、" 对社会人生的看法" 等方面, 同辈群体的影响都位列重要地位。对青少年来说, 相互之间的算术级数式的交流使他们的知识和信息获得了一种几何级数式。
三、文化反哺的作用
1.促进观念更新
青年一代头脑灵活、吸收能力强, 他们对生活的艺术鉴赏能力、对社会时尚的敏感程度、对未来生活的预知能力远远地超过了他们的上一代。受青年学生的影响, 教师意识到了安于现状就会落伍受年轻一代影响,许多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开始关注新的事物, 涉足新的社会生活领域, 了解各种新的社会生活知识。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包括政治领域, 年轻一代所体现出的创新改革精神、民主平等的参与意识、求真务实的价值观念也普遍获得了社会的认同
2.改变了教师和学生之间原有的结构
文化反哺令学生的意见得到重视进而更好的加强了学生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沟通,是传统教育中的老师主体地位转化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育方式。
3.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者更好的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观念,知识的反哺提高了思想教育者自身的素质及进行细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展更加顺利,收效更加良好。看到文化反哺诸多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需避免因青年学生心智不成熟而带来的消极的腐朽的文化,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较多的鉴别和判断,较强的信息把握、过滤能力, 为青少年成长发展特别是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的确立方面保驾护航。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形成积极的心态, 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感知新事物新变化的敏锐性,吸收各种健康的文化,才能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广度及深度。
参考文献:
[1].王东辉.论网络时代"文化反哺"现象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学习月刊,2010,(6)
[2].陈正良."文化反哺"现象及社会意义探析[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1)
[3].侯丽君.吸取国外经验,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作者简介:王博(1985-),男,汉族,陕西西安人,现为西安工业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原理。
关键字: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反哺
一、文化反哺的定义
青少年的社会化问题是研究青少年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社会化过程,人们形成了为其生存环境所认可的社会行为模式,对其生存于其间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各种简单与复杂的刺激能够给予合适、稳定的反应。传统的社会化有明确的方向,即父母、老师和其他教育机构作为施教者,青少年作为受教者,接受父母或老师关于社会认可的价值标准、行为规范。但当社会出现剧烈的变迁,这种文化规范的自上而下的传递模式受到冲击,从而出现"文化反哺"的现象。
"文化反哺",又称"反向社会化",即传统受教育者对施教者反过来施加影响,向他们传授社会文化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化过程。 "文化反哺"现象一般发生于社会文化变迁时期,在新的社会文化或生活方式对传统文化或传统生活方式形成比较剧烈。 "文化反哺"在现代化生活中正逐渐成为一个不可忽略的而又充满魅力的部分。三、文化反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表现
1.网络背景下的文化反哺
年轻大学生作为新新一代,对网络信息的接收无疑是最快最敏感的一个群体,E-mail,微博,飞信,人人网等起初都是学生接触新事物,丰富课余生活,加强互相往来的工具,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已屡见不鲜,随着学生对电子邮箱,博客的普及程度的提高,开始有学生向老师建议设立公共邮箱或者将与课程相关的内容放在教师的教育博客中,以弥补课堂时间和答疑时间的有限,满足学生对课程相关知识的拓展。青年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反馈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工作中,学生之间常用的联系方式诸如飞信,QQ群等辅助性工具都成了提高辅导员老师和学生沟通效率,减少信息逐级递减的有效措施。另外,由于网络联系方便快捷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程度的私密性,所以针对在实际教育中,个别学生和教师的面对面沟通难为情等问题,网络沟通消除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层级感,让学生感到和老师平等的朋友般的对话,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利于辅导员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2.社会热点的文化反哺
青年学生不止是在新器物,新媒体上具有"话语权",在社会热点问题上,青年学生同样具有"话语权"。这种对热点问题的敏感以及在这种时候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爱国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平时工作的体现,同时也是教育者单方面的从上行的对下行的单向教育时起不到提高思想境界的效果。另外,现在盛行的"中国达人秀",等选秀节目,学生在学会自信的展示自己才能的同时也看到了艺人成名背后的辛苦和不易,这种观念在他们对待学习和校园文化活动起到了积极地作用,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影响了教师对其关注程度并反馈给教师一个明确的信号是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提供给其一个宽泛的形式多样的平台,而不是单一的说教。
3.新的日常行为及审美和生活情趣中的文化反哺
在一些新生活方式、一些日常行为方面以及审美和生活情趣等, 教师同样受青年学生的影响。在学生社团中出现的街舞社,轮滑社,驴友群社团组织,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的同时多次在院,校级活动的精彩演出让教师逐渐接触到这些新兴的休闲娱乐方式,体验到这些行为或活动中透出来的敢于拼搏,敢于创新敢于冒险的精神。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个人魅力影响着对学生的教育水平,学生对教师新的审美及生活情趣的反哺一方面丰富了教师的精神世界,也为教师支持和提供更大更宽泛的允许学生个性自由,多样,健康发展的空间做出了贡献。
二、文化反哺的原因
1.社会变迁的加剧,
社会变迁加剧以及面对同样急剧的社会变迁两代人所做出的不同反应是" 文化反哺" 形成的重要原因。面对层出不穷的新事物和新规则,教师许多原有的知识、经验甚至价值判断丧失了传承力和判断价值, 然而受自身旧有传统和经验的束缚, 他们很难适应这种变化, 对变迁做出迅速的反映而与此相反, 青年学生由于其出生的机遇, 更因为他们头脑里鲜有旧框框, 能够以他们理解的方式对最新发展现象首先做出反映, 以其对新事物特有的敏感性和吸收能力与变革精神, 使他们成为现代新文化的先锋, 并以此来影响教师
2.大众传媒的促进
大众传媒的广泛影响是青少年获得" 文化反哺" 能力的最重要途径。媒介具有教育者的多重身份,一是社会价值观念的传播者,二是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来源,三是社会学习的指导老师。当今的青少年通过各种媒介获得各类信息, 接受各种教化, 这意味着他们社会化的环境与以往有了很大不同, 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改变。现代传媒的发展和普及使青少年有条件从父母老师以外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一些青少年在掌握信息、拥有信息、获取信息、运用信息上的能力远远超过了成年人。而面对这些新知识、新事物、新概念、新词汇, 习惯了传统方式、埋头于工作事业的家长老师常常置身局外, 或无暇顾及, 成了米德所说的" 时间移民" 想跟上节拍, 总免不了慢几拍。
3.同辈群体的蓄水池
青年学生与其身后密切联系的同辈群体成了青少年" 文化反哺" 取之不尽的知识" 蓄水池" 。有调查表明, 在" 新兴消费品使用知识技能" 、" 流行话语" 、" 审美、生活情趣的获得方面, 同辈群体成为第一影响源, 在各种" 时尚动态" 、" 社会知识" 、" 行为方式" 、" 价值判断" 、" 对社会人生的看法" 等方面, 同辈群体的影响都位列重要地位。对青少年来说, 相互之间的算术级数式的交流使他们的知识和信息获得了一种几何级数式。
三、文化反哺的作用
1.促进观念更新
青年一代头脑灵活、吸收能力强, 他们对生活的艺术鉴赏能力、对社会时尚的敏感程度、对未来生活的预知能力远远地超过了他们的上一代。受青年学生的影响, 教师意识到了安于现状就会落伍受年轻一代影响,许多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开始关注新的事物, 涉足新的社会生活领域, 了解各种新的社会生活知识。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包括政治领域, 年轻一代所体现出的创新改革精神、民主平等的参与意识、求真务实的价值观念也普遍获得了社会的认同
2.改变了教师和学生之间原有的结构
文化反哺令学生的意见得到重视进而更好的加强了学生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沟通,是传统教育中的老师主体地位转化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育方式。
3.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者更好的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观念,知识的反哺提高了思想教育者自身的素质及进行细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展更加顺利,收效更加良好。看到文化反哺诸多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需避免因青年学生心智不成熟而带来的消极的腐朽的文化,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较多的鉴别和判断,较强的信息把握、过滤能力, 为青少年成长发展特别是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的确立方面保驾护航。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形成积极的心态, 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感知新事物新变化的敏锐性,吸收各种健康的文化,才能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广度及深度。
参考文献:
[1].王东辉.论网络时代"文化反哺"现象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学习月刊,2010,(6)
[2].陈正良."文化反哺"现象及社会意义探析[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1)
[3].侯丽君.吸取国外经验,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作者简介:王博(1985-),男,汉族,陕西西安人,现为西安工业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