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小学语文第一课时的有效教学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的课堂教学越来越注重有效性,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养。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也在众多语文研究者的智慧推动下,紧跟时代的需求,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当下的学习要求,需要我们教师进一步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常见的第一课时教学有以下几个步骤:审题——自读课文——学习生字——理解词语——了解内容 ——划分段落等。老师们通常都十分重视对课题的导入,如简介人物、介绍背景、讲述故事或是引导质疑,形式可谓是丰富多彩。但是当老师按部就班地完成了以上程序,学生的积极性刚被调动起来的时候,就很少再涉及课文的内容,老师们太过留恋传统教学的结果往往就是抹煞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我们说这样的教学方式是枯燥无味的,是无效的课堂体现。
  如何关照第一课时的教学呢?我认为,提高第一课时的有效性乃是当务之急。
  一、努力做好预习工作
  1.加强课前初读指导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都是读书的重要性。的确,在语文教学的第一课时中,读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是为理解课文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果老师能多多利用早读课,深入班级了解学生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比如词句的解释,难句的朗读,都能使老师在第一课时中进行针对性的朗读指导,提高度读书的有效性。
  2.为学生提供具体的预习要求
  我们面对的往往是缺乏自学能力的小学生,要提高课堂的效率,抓好预习这一环节是至关重要的。老师可以提高预习作业的难度和深度,或是指定需要查字典的词语,或是请同学们每人准备好一个最有价值的问题。这样,学生在学习课文前就进行了有目的的思考,带着思考来学习课文,会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从课题着手,激趣导入
  文章的标题就像眼睛一样。出色的题目,准确鲜明,引人入胜,提示文章内容,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引导学生阅读,首先要学会读题目。文章题目就是学生展开阅读学习的突破口。例如《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品读好课题,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更能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再由课题质疑,“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有什么独特之处?这棵樟树长什么样子?和宋庆龄有什么关系?”带着这些问题去读,学生会比较有兴趣,能自己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学生有成就感,那阅读的兴趣会高一些,接着再相机引导学生读通一些难读的句子,记牢几个难读、难写、难理解的词,把课文读通顺。
  三、抓关键词句,读通理顺文本
  我们有时会错误地认为第一课时的教学不能理解课文,也就是不能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其实这样的想法大错特错,根据我们自己的阅读习惯,试问,有哪个人阅读一篇文章时一定要把所有的生字与词语都理解清楚了再阅读的?我们要求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而“读通”是第一课时的重点,应放手给学生充裕的时间朗读课文,让他们更多地接触语言材料,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在试读中教师还要注意指导,引导学生在读中动笔,划出生字新词、难读句段,并在难点处回读、反复读,示范读等,以期达到正确、通顺的朗读。
  所以,我认为在第一课时的时候,可以根据情况适当涉及课文的理解,这就需要老师能抓住课文的重点,找到能统领课文的关键问题,为下一课时的教学做好很好的铺垫工作。如《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课文重点就是要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感悟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文中多次描写了儿童,老师就可以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描写儿童的语句,重点朗读体会。不需要过多的讲解,让学生可以谈谈各自的体会,这对下阶段的学习很有帮助。
  在读通理顺课文后,引导学生抒说感受,形成整体印象。在此基础上,再适时切入重点,抛出话题,引导学生读悟,然后在高潮处、在疑难处、在矛盾处戛然而止,留下悬念。这样既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又达到课虽下、趣还浓的目的。这样的第一课时才不失有味道,有亮点。
  四、结尾处留下悬念,为下一课做好铺垫
  语文第一课时在结束时,教师设置疑问,抛下话题,启发思考,留下悬念,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还是《二泉映月》一课,在一遍遍朗读描写月亮的语句之后,可以提出这样的疑问:“同学们,课文明明是写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背景的,可为什么课文给了很多关于月亮的描写呢?”老师就可以以此留下一个悬念:“对阿炳来说,他历经沧桑……有太多太多人生磨难,是什么让阿炳有了创作这首世界名曲的灵感?和月亮有关系吗?”
  又例如教学《黄河的主人》一课,初读后学生充分感受了黄河的气势非凡,课结束时抛下话题“这么壮观的黄河,谁能成为它的主人呢?它需要哪些条件呢?我们下节课来讨论。”以此来引起学生细读的欲望,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做足铺垫。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很多公开的教学活动中,的确也很少能听到第一课时的教学,这样会给语文老师造成第一课时并不重要,或是第一课时不精彩可言的假想。但是,如果你留意的话,会发现有很多特级教师的公开课,第一课时的教学往往比第二课时更精彩。例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执教的《第一次抱母亲》,看似漫无目的地闲聊,却通过几个关键词的理解与体会,将学生一步步代入课文的意境中去。对“愧疚”、“惭愧”、“仰面摔倒”等词语的感悟,都在课文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以此来感悟“我”和母亲的内心世界。
  我们知道教无定法,老师应根据课文的题材与长短来合理安排第一课时的教学,还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师本人的特点灵活驾驭课堂教学,不再重复以往单一的第一课时教学。
  我们的教学始终是为了服务与学生,让学生能够更大化地学习知识,第一课时看似简单实则不简单,需要我们第一线的教师不断地探究钻研,让每一节课上出高效来,是我们每一位母语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临泉路第一小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初中新目标英语有效教学的保障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尽管课程物质和信息资源是重要的,但是起决定作用的往往是学生资源。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立足教学实际,有效开发运用学生资源,提高英语教学实效的问题。  【关键词】生本资源 开发利用途径策略  一、问题缘起  初中英语教学的课程资源就是英语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有利于英语课程目标达成的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
现在的学生,特别是农村的学生,他们对英文学习的看法和一二十年前的学生有了很大的不同。本校学生调查得知,认为英文学习有用的占了约90%,并且许多人不满足于英文课本内容,有超过半数的学生希望学习自己认为有用的、有关社会生活的英语。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性。老师可以在某节课最后5分钟让同学进行拼读比赛,每名学生说或写三个自己最感兴趣的词。如此一做,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会空前高涨。  这
【内容摘要】初中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强化学生在习作中的主体地位,不但要掌握本班学生的作文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在学生的习作能力的基础上选择作文教学策略,让学生逐步产生对习作的兴趣,喜欢上作文,不再惧怕作文,并逐步学会作文评改,提升习作能力以及作文批改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主体地位 运用  在初中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紧扣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作文能力进行作文教学。教师要
【内容摘要】学生的学习行为常受到非智力因素的影响,非智力因素包括学生学习动机、良好意志品质、良好的学习习惯、浓厚的学习兴趣等等,教学中教师应充分重视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学习中起到的作用,把它们有机的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就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 动机 意志品质 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  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与能力以外的决定智力活动效益的一切心理因
【内容摘要】我国的古诗词历经数千年的传承,所涉及的题材极其广泛,其创作手法也非常多样,凝结着古代文人先贤精湛巧妙的写作技巧。让学生在鉴赏古诗词中汲取写作技巧也是广大语文教师长期探究的课题,在鉴赏古诗词中汲取其所蕴含的写作技巧,对于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同步提升是一条可取的捷径。  【关键词】古诗词鉴赏 写作技巧 同步提升  我国的古诗词历经数千年的传承,所涉及的题材极其广泛,其创作手法也非常多样,凝
【内容摘要】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感,教师要能够根据情况利用多种途径,如历史教材、历史地图、插图和板图、历史课本剧、多媒体技术等,将学生由机械性记忆转变为具象思维,这是培养学生历史时空感的基础,同时在教学实践中还要注意教会学生注意历史地点的动态变化,并建立起注意时空结合的观念。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 历史时空感 培养  历史新课标发行后,其明确规定要求学生“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
【内容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课程改革步伐的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一种新的教学观念。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和文化相结合的学科,如何将素质教育更好的融入,是许多教育工作者正在讨论的问题,中学阶段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为进入大学的学习和人际交往做下了很好的铺垫,也是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和爱好的磨合期。  【关键词】中学 素质教育 英语教学  我国目前已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一个首要问题。全面
【内容摘要】写作能力是全面衡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标准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渐深入,作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但是学生写得“无绪”,教师教得“无序”。作文教学存在着极大的随意性、盲目性。应该引导学生树立生活语文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教师要注意丰富学生的生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接触自然,关注生活,就要从生活的源泉中汲取写作素材。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采用自由灵活的写作方法,摒弃形式主义。
【内容摘要】概念教学以完善和纠正学生的前科学概念、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概念为根本任务,把单纯的教知识变为教知识结构,加强前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为学生后续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是概念建立、转变和传递的过程,处于生物学科的中心位置。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 重要概念 概念引入 概念建立 概念传递  一、概念及概念教学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与《义务教育生物课
【内容摘要】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是一门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的艺术。唯有建立正确的语文课程观念,注意课程标准、教科书与教学内容以及学情之间的关系,才可能打开解读散文教材的思路,重视阅读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与优化,从而合理设计和实施教学方案,快速提升语文老师的专业化水准,提高语文阅读课教学的质量与效益。  语文课堂、高考的语文试卷几乎是散文的主场,但不少老师对散文教学的体认还停留在“形散神聚”等外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