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的课堂教学越来越注重有效性,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养。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也在众多语文研究者的智慧推动下,紧跟时代的需求,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当下的学习要求,需要我们教师进一步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常见的第一课时教学有以下几个步骤:审题——自读课文——学习生字——理解词语——了解内容 ——划分段落等。老师们通常都十分重视对课题的导入,如简介人物、介绍背景、讲述故事或是引导质疑,形式可谓是丰富多彩。但是当老师按部就班地完成了以上程序,学生的积极性刚被调动起来的时候,就很少再涉及课文的内容,老师们太过留恋传统教学的结果往往就是抹煞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我们说这样的教学方式是枯燥无味的,是无效的课堂体现。
如何关照第一课时的教学呢?我认为,提高第一课时的有效性乃是当务之急。
一、努力做好预习工作
1.加强课前初读指导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都是读书的重要性。的确,在语文教学的第一课时中,读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是为理解课文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果老师能多多利用早读课,深入班级了解学生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比如词句的解释,难句的朗读,都能使老师在第一课时中进行针对性的朗读指导,提高度读书的有效性。
2.为学生提供具体的预习要求
我们面对的往往是缺乏自学能力的小学生,要提高课堂的效率,抓好预习这一环节是至关重要的。老师可以提高预习作业的难度和深度,或是指定需要查字典的词语,或是请同学们每人准备好一个最有价值的问题。这样,学生在学习课文前就进行了有目的的思考,带着思考来学习课文,会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从课题着手,激趣导入
文章的标题就像眼睛一样。出色的题目,准确鲜明,引人入胜,提示文章内容,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引导学生阅读,首先要学会读题目。文章题目就是学生展开阅读学习的突破口。例如《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品读好课题,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更能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再由课题质疑,“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有什么独特之处?这棵樟树长什么样子?和宋庆龄有什么关系?”带着这些问题去读,学生会比较有兴趣,能自己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学生有成就感,那阅读的兴趣会高一些,接着再相机引导学生读通一些难读的句子,记牢几个难读、难写、难理解的词,把课文读通顺。
三、抓关键词句,读通理顺文本
我们有时会错误地认为第一课时的教学不能理解课文,也就是不能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其实这样的想法大错特错,根据我们自己的阅读习惯,试问,有哪个人阅读一篇文章时一定要把所有的生字与词语都理解清楚了再阅读的?我们要求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而“读通”是第一课时的重点,应放手给学生充裕的时间朗读课文,让他们更多地接触语言材料,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在试读中教师还要注意指导,引导学生在读中动笔,划出生字新词、难读句段,并在难点处回读、反复读,示范读等,以期达到正确、通顺的朗读。
所以,我认为在第一课时的时候,可以根据情况适当涉及课文的理解,这就需要老师能抓住课文的重点,找到能统领课文的关键问题,为下一课时的教学做好很好的铺垫工作。如《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课文重点就是要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感悟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文中多次描写了儿童,老师就可以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描写儿童的语句,重点朗读体会。不需要过多的讲解,让学生可以谈谈各自的体会,这对下阶段的学习很有帮助。
在读通理顺课文后,引导学生抒说感受,形成整体印象。在此基础上,再适时切入重点,抛出话题,引导学生读悟,然后在高潮处、在疑难处、在矛盾处戛然而止,留下悬念。这样既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又达到课虽下、趣还浓的目的。这样的第一课时才不失有味道,有亮点。
四、结尾处留下悬念,为下一课做好铺垫
语文第一课时在结束时,教师设置疑问,抛下话题,启发思考,留下悬念,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还是《二泉映月》一课,在一遍遍朗读描写月亮的语句之后,可以提出这样的疑问:“同学们,课文明明是写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背景的,可为什么课文给了很多关于月亮的描写呢?”老师就可以以此留下一个悬念:“对阿炳来说,他历经沧桑……有太多太多人生磨难,是什么让阿炳有了创作这首世界名曲的灵感?和月亮有关系吗?”
又例如教学《黄河的主人》一课,初读后学生充分感受了黄河的气势非凡,课结束时抛下话题“这么壮观的黄河,谁能成为它的主人呢?它需要哪些条件呢?我们下节课来讨论。”以此来引起学生细读的欲望,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做足铺垫。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很多公开的教学活动中,的确也很少能听到第一课时的教学,这样会给语文老师造成第一课时并不重要,或是第一课时不精彩可言的假想。但是,如果你留意的话,会发现有很多特级教师的公开课,第一课时的教学往往比第二课时更精彩。例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执教的《第一次抱母亲》,看似漫无目的地闲聊,却通过几个关键词的理解与体会,将学生一步步代入课文的意境中去。对“愧疚”、“惭愧”、“仰面摔倒”等词语的感悟,都在课文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以此来感悟“我”和母亲的内心世界。
我们知道教无定法,老师应根据课文的题材与长短来合理安排第一课时的教学,还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师本人的特点灵活驾驭课堂教学,不再重复以往单一的第一课时教学。
我们的教学始终是为了服务与学生,让学生能够更大化地学习知识,第一课时看似简单实则不简单,需要我们第一线的教师不断地探究钻研,让每一节课上出高效来,是我们每一位母语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临泉路第一小学)
我们常见的第一课时教学有以下几个步骤:审题——自读课文——学习生字——理解词语——了解内容 ——划分段落等。老师们通常都十分重视对课题的导入,如简介人物、介绍背景、讲述故事或是引导质疑,形式可谓是丰富多彩。但是当老师按部就班地完成了以上程序,学生的积极性刚被调动起来的时候,就很少再涉及课文的内容,老师们太过留恋传统教学的结果往往就是抹煞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我们说这样的教学方式是枯燥无味的,是无效的课堂体现。
如何关照第一课时的教学呢?我认为,提高第一课时的有效性乃是当务之急。
一、努力做好预习工作
1.加强课前初读指导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都是读书的重要性。的确,在语文教学的第一课时中,读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是为理解课文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果老师能多多利用早读课,深入班级了解学生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比如词句的解释,难句的朗读,都能使老师在第一课时中进行针对性的朗读指导,提高度读书的有效性。
2.为学生提供具体的预习要求
我们面对的往往是缺乏自学能力的小学生,要提高课堂的效率,抓好预习这一环节是至关重要的。老师可以提高预习作业的难度和深度,或是指定需要查字典的词语,或是请同学们每人准备好一个最有价值的问题。这样,学生在学习课文前就进行了有目的的思考,带着思考来学习课文,会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从课题着手,激趣导入
文章的标题就像眼睛一样。出色的题目,准确鲜明,引人入胜,提示文章内容,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引导学生阅读,首先要学会读题目。文章题目就是学生展开阅读学习的突破口。例如《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品读好课题,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更能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再由课题质疑,“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有什么独特之处?这棵樟树长什么样子?和宋庆龄有什么关系?”带着这些问题去读,学生会比较有兴趣,能自己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学生有成就感,那阅读的兴趣会高一些,接着再相机引导学生读通一些难读的句子,记牢几个难读、难写、难理解的词,把课文读通顺。
三、抓关键词句,读通理顺文本
我们有时会错误地认为第一课时的教学不能理解课文,也就是不能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其实这样的想法大错特错,根据我们自己的阅读习惯,试问,有哪个人阅读一篇文章时一定要把所有的生字与词语都理解清楚了再阅读的?我们要求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而“读通”是第一课时的重点,应放手给学生充裕的时间朗读课文,让他们更多地接触语言材料,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在试读中教师还要注意指导,引导学生在读中动笔,划出生字新词、难读句段,并在难点处回读、反复读,示范读等,以期达到正确、通顺的朗读。
所以,我认为在第一课时的时候,可以根据情况适当涉及课文的理解,这就需要老师能抓住课文的重点,找到能统领课文的关键问题,为下一课时的教学做好很好的铺垫工作。如《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课文重点就是要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感悟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文中多次描写了儿童,老师就可以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描写儿童的语句,重点朗读体会。不需要过多的讲解,让学生可以谈谈各自的体会,这对下阶段的学习很有帮助。
在读通理顺课文后,引导学生抒说感受,形成整体印象。在此基础上,再适时切入重点,抛出话题,引导学生读悟,然后在高潮处、在疑难处、在矛盾处戛然而止,留下悬念。这样既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又达到课虽下、趣还浓的目的。这样的第一课时才不失有味道,有亮点。
四、结尾处留下悬念,为下一课做好铺垫
语文第一课时在结束时,教师设置疑问,抛下话题,启发思考,留下悬念,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还是《二泉映月》一课,在一遍遍朗读描写月亮的语句之后,可以提出这样的疑问:“同学们,课文明明是写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背景的,可为什么课文给了很多关于月亮的描写呢?”老师就可以以此留下一个悬念:“对阿炳来说,他历经沧桑……有太多太多人生磨难,是什么让阿炳有了创作这首世界名曲的灵感?和月亮有关系吗?”
又例如教学《黄河的主人》一课,初读后学生充分感受了黄河的气势非凡,课结束时抛下话题“这么壮观的黄河,谁能成为它的主人呢?它需要哪些条件呢?我们下节课来讨论。”以此来引起学生细读的欲望,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做足铺垫。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很多公开的教学活动中,的确也很少能听到第一课时的教学,这样会给语文老师造成第一课时并不重要,或是第一课时不精彩可言的假想。但是,如果你留意的话,会发现有很多特级教师的公开课,第一课时的教学往往比第二课时更精彩。例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执教的《第一次抱母亲》,看似漫无目的地闲聊,却通过几个关键词的理解与体会,将学生一步步代入课文的意境中去。对“愧疚”、“惭愧”、“仰面摔倒”等词语的感悟,都在课文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以此来感悟“我”和母亲的内心世界。
我们知道教无定法,老师应根据课文的题材与长短来合理安排第一课时的教学,还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师本人的特点灵活驾驭课堂教学,不再重复以往单一的第一课时教学。
我们的教学始终是为了服务与学生,让学生能够更大化地学习知识,第一课时看似简单实则不简单,需要我们第一线的教师不断地探究钻研,让每一节课上出高效来,是我们每一位母语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临泉路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