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洒将军”刘震

来源 :铁军·纪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syste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震年轻俊逸、聪明儒雅、洒脱干练,人称“潇洒将军”;又因为他喜欢穿西装,着茄克,并自制吊带裤,笔挺伟岸,风度翩翩,还被人们称为“洋司令”。
  身先士卒抗敌顽
  抗日战争期间,刘震一直战斗在由红十五军团第七十五师改编的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四旅至后来的新四军第三师第十旅,并由政工干部改为军事干部,先后担任团政治委员、团长、旅长、副师长,率部相继参加了高沟、杨口、阜宁、淮阴、淮安等战役,给苏北的日伪军以沉重的打击。经过8年抗战,刘震取得了从长期游击战转向城市攻坚战的重要经验。
  红军时期,16岁的刘震在红二十五军起步,从战士到副班长、班长再到连副指导员、连指导员。1934年12月,红二十五军长征到陕南途中,刘震因果敢指挥,被上级提升为营政治委员。1935年9月,红二十五军编入新成立的红十五军团时,改称第七十五师,刘震由营政治委员直接晋升为该师第二二五团政治委员,年仅20岁。1936年2月,东征战役中,已改任第二二三团政治委员的刘震率部从无定河出发,在山西石楼县贺家凹西北登岸。经激烈交火,先头部队占领了滩头阵地,次日拂晓,全团渡过黄河,尔后,刘震率部转战晋西北。1936年4月,第二二三团扩编为红七十三师,刘震任师政治委员。1936年12月,刘震又担任红七十五师政治委员。在红军后期的半年时间里,刘震完成了由营政治委员到师政治委员4个级别的跨越,可谓表现优异、战功卓著。
  1940年6月20日,时任八路军第二纵队第三四四旅旅长的刘震与政治委员康志强一起,率部作为第一梯队到达安徽省涡阳县以北新兴集和新四军第六支队会师。这是刘震第一次接触新四军部队。6月27日,八路军第二纵队和新四军第六支队主力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司令员彭雪枫,政治委员黄克诚,下辖第二、第四、第五、第六旅。第三四四旅编为第四旅,刘震任旅长,康志强任政治委员,下辖第七、第八、第九团。合编不久,刘震和康志强奉命率第四旅主力担负开辟和坚持淮上抗日根据地的任务。
  11月中旬,日军纠集津浦路沿线步骑兵5000多人,在飞机、坦克的掩护下向宿县、怀远、蒙城等地扫荡。纵队决定第五旅在蒙城板桥歼击日军;第四旅第九团主力在河溜阻击日军前进,掩护旅部和第八团南撤并保障第五旅的侧翼安全和转移。南撤途中,国民党顽军骑兵和日伪军三面向第四旅冲击逼近,刘震不顾个人安危,令参谋长沈启贤率旅部和直属队向后转移,自己带精干小分队留下掩护。刘震告诫战士们,不要怕日本人,等他们的骑兵靠近时,再开枪射击。有旅长在身边做主心骨,大家杀敌情绪高涨。很快,阵地上枪炮声大作,日伪军冲了上来。到百米内距离时,刘震身先士卒,率先开枪,战士们也表现很英勇,排枪齐射,将顽军骑兵打得人仰马翻。接着,又有一队日军和伪军扛着太阳旗向这里冲。满身硝烟的刘震,指挥小分队奋勇抗击,将敌人击退。在第四、第五旅协同打击下,日军于18日攻陷蒙城后仓促撤回。3天后,第四纵队又收复蒙城和涡阳县城。
  把部队“化”下去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八路军第四纵队奉命改编为新四军第四师,下辖第十、第十一、第十二旅3个旅。第十旅是第四旅改称的。刘震和康志强分别担任旅长、政委。
  9月,新四军军部决定,第十旅与第九旅建制对调,第十旅归新四军第三师建制,实行主力地方化。刘震率部调往苏北淮海地区,兼任淮海军区司令员。旅和军区政委为金明。
  关于主力地方化,时任中共中央华中局书记兼新四军政委的刘少奇形象地比喻道,就是把部队“化”下去,“化”到群众中去。当然,真正“化”起来也不容易,作为十旅这样的主力也要被“化”下去,让十旅的老同志想不通:“查查十旅的老家谱,从红军时代起就是主力军。怎么能变成地方部队呢?”
  而且,刘震的思想上也有点想不通。
  刘少奇和新四军代军长陈毅在华中局驻地专门把刘震和第十旅政治部主任高农斧找过去谈话,听听他们对主力地方化的意见:“你们对这样的形势有些什么想法?今后我们的棋应该怎么走?”
  刘震如实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虽然十旅在新四军三师建制下,活动豫皖苏,遭受日伪顽三面夹击,但担心部队变成地方部队后,会固定在一个地区,今后不能再机动作战,可能走回头路。”
  刘少奇说:“你们不要犹豫,不要认为实行地方化是走回头路。这不是回头路,是坚持和发展根据地、发展人民武装的正确道路。现在你们一个旅‘化’下去,不要多久,将会有两个旅、三个旅以至更多的旅成长起来,到那个时候,不仅人数多许多倍,战斗力也会比现在强。”接着,刘少奇用红军、八路军和新四军是从游击队发展起来的历程为例,深入浅出地讲了许多道理,反复说明十旅地方化,是毛泽东的正确军事路线的具体化。“不要只看眼前,要向远看,向前看,要有全局观念。”
  陈毅也讲了主力地方化的重要性。
  说到“顾全大局”时,刘少奇批评刘震说:“你们在津浦路西,曾几次要求让你们旅的一个团从盐阜回去,这就是只顾自己,不顾大局。你们要那个团回去,对不对?”
  刘震和高农斧齐声承认道:“不对!我们没有从全局出发。”
  刘少奇笑了,说:“是嘛,毛泽东同志不止一次地说过,我们的干部,不要目光短小,不识大体;共产党员决不能争个人的兵权。”
  谈到这里,刘震表示思想通了,要尽快把部队“化”下去。
  刘少奇说:“通了就好。只是光你们通了还不行,还要十旅的干部、党员以至每个战士都要搞通。‘化’下去,就是到人民群众中生根;思想不通,根就扎不深。像种小麦一样,根不深,苗不壮,就难得丰收。”
  刘震和高农斧的思想通了以后,很快回去与军区政委金明等其他领导商定了部队地方化的方案,并对部队进行教育。绝大多数同志表示坚决响应党的号召,愉快地“化”下去。但也有少数同志思想转得慢,有个团参谋长说:“我宁愿当连长,也不干县大队长。”经过刘震和旅的几个领导多次谈话,他才勉强同意,但还是表示:“我服从组织分配,以后我还要回主力部队,旅长要给我打保票啊!”   刘震说:“保票是有的,它不在我手里,‘化’下去,尊重地方党的领导,紧紧地依靠群众,根扎得深,果结得快,根据地巩固并发展了,那就能很快回到主力部队。”
  第十旅部队“化”下去后,在党政军一元化领导下,旅部和军区机关合并,部队化整为零,以营和连为单位分编到各县大队去,还抽调了400多名干部“化”到各地方武装。各地武装力量普遍得到加强和扩大,果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起来,群众性的游击战争也非常活跃。
  1942年春天,刘少奇去延安途经淮海区,在军区机关沭阳县小胡庄住了十来天。刘震向刘少奇汇报“化”下去的结果,刘少奇高兴地说:“你们坚决‘化’下去了,并且做出了成绩,这很好,根要扎得深,花才开得好,果才结得大。”
  11月中旬,日军出动8000余人采取分进合击战术扫荡淮海区,刘震指挥部队机动灵活地与日伪军周旋,采取外线运动战、内线游击战的方针,寻机歼敌,经过一个多月数十次反扫荡作战,沉重打击了日伪军。与此同时,针对敌强我弱的严重形势,刘震和金明等地委领导商定,为了彻底“化”下去,将全区划分为灌沭、泗宿、潼宿海、淮涟4个地区,建立4个中心县委;将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合编为4个支队,每支队辖4个团,分别在中心县委统一领导下坚持斗争。刘震和金明指挥部队在纵横50多公里的地区内回旋,经过3个月残酷而激烈的斗争,把日伪军拖得筋疲力尽,不得不收缩回原地。接着,部队又展开破袭战,把日伪军修筑的公路交叉点大部破坏,使日伪军“接点连线”的计划破产。
  1943年春,刘震指挥淮海区部队配合盐阜区反扫荡,保卫了麦收。后来,刘震又发起夏季攻势,打击侵入淮海区的日伪军。刘震指挥部队首战连五庄,继攻塘沟,打通了各支队间的联系,扩大了主力的活动地区。同时发动全区县以下武装和民兵,分区分点看守、包围日伪军据点;实行村村联防,组织联防队员沿交通壕每夜出动,破路炸桥,袭击日伪军孤立据点。经过130天的奋勇作战,夏季攻势至8月20日胜利结束,攻克日伪军据点40余处,消灭日伪军5000余人,缴获甚多。军分区主力部队由3200余人发展到8000余人。地方武装发展到9000余人。
  原来向刘震要“保票”的那位团参谋长“化”下去以后,拉起了一个团的兵力,已升任团长;许多“化”下去的连、排长,拉起来一个营或一个连的兵力,成为响当当的营长、连长了。
  1945年3月,根据上级指示,淮海区以第二、第三支队为基础组建独立旅,增援新四军第七师作战。4月4日,独立旅浩浩荡荡地踏上南下征途。这时,第十旅不再兼淮海军分区,部队进行改编。第四支队编为第二十八团,第一支队为第二十九团,军分区新一团编为第三十团。
  实践证明,刘少奇力推的主力地方化取得了很大成绩。“化”下去的刘震第十旅,已发展成了两个旅的兵力。从主力到地方化再到更大的主力,这就是刘震领导的第十旅扎根淮海区成长壮大的螺旋上升的道路。
  攻淮阴,保四平,三下江南,大战役中再立功
  1945年8月26日,新四军第三师发起了著名的淮阴战役,这是抗战胜利后,苏北地区新四军首次进行的规模最大的城市攻坚战。战役由第三师师长兼政委黄克诚担任总指挥,第三师参谋长洪学智担任前线指挥,第三师第十旅旅长刘震奉命具体指挥第十旅负责主攻。首先快速扫清外围伪军之后,刘震用6个团的兵力对伪军实施多路攻击,以城东南为主攻方向,由第二十八团担任主攻,第三十团为第二梯队;师特务团在南门助攻;第二十九团主力在城东南角攻击;城西北也配置一部兵力,相机突入城内。
  9月6日下午2时,刘震命令攻城。埋设在东门北侧的千磅炸药轰隆巨响,炸开20多米长的口子,突击部队乘硝烟冲进城去。第二十八团战士蜂拥而入伪军指挥部大门,第四连连长张昌义用冲锋枪把伪军师长潘干臣击毙。南门方向,师特务团第七连尖刀班班长徐桂标第一个登上城墙,却被敌人一梭子弹打成重伤。接着,他猛扑上去,用身体堵住碉堡内的伪军机枪枪眼,为突击队登城开辟了道路。经过激烈战斗,下午3时多,守城伪军残部放下武器,举手投降。 “固若金汤”的淮阴城就这样被刘震速战速决攻了下来。新四军军部给第三师发来嘉奖电:“淮阴之战赖我指战员奋勇用命,于短促时间内突入敌伪坚固城防据点,击毙敌酋,解放淮阴城,使我苏北、苏中、淮南、淮北打成一片,殊堪嘉慰。”
  解放战争期间,刘震一直担任东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经过三年解放战争,第二纵队成为东北野战军中歼敌最多,表现最出色的纵队,以打大仗、硬仗著称,具有出色的战斗能力。
  四平保卫战,最残酷的第三阶段,刘震指挥第二纵队成立前的3个旅在右翼方向顽强抗击国民党军第七十一军的攻击,三道林子激战蔚为壮观。最后撤退时,第十旅完成掩护任务,受到东野总部特电嘉奖。
  三下江南作战,一下江南时,刘震指挥第二纵队沿中长铁路两侧出击长春以北之敌,克据点多处,第四师在新立窑打了一场漂亮的歼灭战。三下江南时,第二纵队最出彩,第五师在靠山屯随机应变,先歼国民党军一个整团,又反过身来拖住前来增援的敌一个师,受到东野总部特电嘉奖。
  1947年夏季攻势,刘震指挥第二纵队围攻长春以西的怀德县,经过21个小时激战,全歼国民党守军新编第一军第三十师一个团及地方一个团。第四师因战绩突出,受到东野总部通令嘉奖。尔后,第二纵队挥兵大黑林子,协助第一纵队围歼敌第七十一军,致使前往督战的陈明仁险些被击毙。最后,奔袭并攻克昌图。第五师因战绩突出,两次受到东野总部通令嘉奖。
  1947年冬季攻势,刘震指挥第二纵队在兄弟纵队配合下,首先主攻彰武,第五师从城东南角突破,经6昼夜激战,歼国民党军第四十九军第七十九师7500余人。此战是东野第一次使用大口径火炮,并在白天进行的城市攻坚战,效果颇佳。为此,受到中共中央特电嘉勉。公主屯战斗时,第五师因地制宜,用水浇路,结冰后,形成滑冰道。总攻时,部队借力向前滑,直冲敌人的指挥部,为俘虏国民党军新编第五军军长陈林达立下头功。公主屯之战,是东野第一次有4个步兵纵队和炮兵纵队联合参加的大规模围歼战,堪称攻坚战的典范。   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打响。在锦州攻坚战中,刘震指挥第二纵队作为攻击尖刀,先攻克外围义县,再从城西北方向进攻,迅速突破城垣,为后续大部队开辟了胜利的道路。在辽西围歼战中,第二纵队是消灭国民党军廖耀湘兵团的主力尖刀之一。在沈阳攻坚战中,刘震统一指挥第二纵队和第一纵队,主攻铁西防区,为解放东北这座第一大城市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9年1月14日,在平津战役的天津攻坚战中,时任第四野战军第三十九军军长的刘震率部担任最锋利的主攻尖刀之一,第一一五师首先突入天津西面坚固的城防,从和平门方向进入市区。之后,第一一六师与兄弟纵队一起,也相继突破成功,继而向鼓楼和东马路发展进攻,并强渡子牙河,歼灭了北运河以西地区敌人。刘震率第三十九军为天津攻坚战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此外,天津攻坚战之前,东野部队原计划先打塘沽,后攻天津,以堵敌从海上逃跑。刘震在实地勘察中,发现塘沽的地形开阔,水渠纵横交错,加之正值隆冬,难筑工事,不易攻击。为此,他连续三次向上级提出先攻天津的建议,得到了东野总部认可。
  1949年9月中旬,衡宝战役打响,时任第四野战军第十三兵团副司令员兼第三十九军军长的刘震,指挥第三十九军作为西路军之一,参与湘西追歼战,经近一个月战斗,先夺取怀化与淑浦间的江口要点,再攻占湘桂边境重镇武冈,一举消灭白崇禧在衡宝防线的左翼重要支撑点,有力地保证了中路军主力的安全。
  1949年11月上旬,广西战役打响,刘震指挥第三十九军作为西路军之一,势如破竹向柳州挺进,歼灭黄杰兵团第九十七军一个半师,攻占柳州。尔后,继续沿公路南下,插入广西心脏地区,一举解放南宁,有效地策应了钦州地区作战。战役尾声,第三十九军一部夺取隆安,一部攻占上思,再钳形攻击龙州和镇南关,最终,把红旗插上了广西边陲镇南关城头。标志着国民党桂系及蒋介石在华南残余的覆灭。
  打造志愿军空军王牌部队,气贯长虹
  1950年11月,刘震调任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员。1951年2月28日,刘震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司令员;3月15日,刘震兼任中朝空军联合司令部司令员。
  在抗美援朝战场一年多时间里,年轻的刘震指挥年轻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同苏联空军长空比翼,与强大的美国空军王牌展开较量。初生牛犊不怕虎,涌现出了空四师、空三师两个著名的空军王牌师,还有屡创佳绩的空八师、空二师、空十四师、空六师、空十五师、空十二师等,扬威蓝天,气贯长虹。
  志愿军空军作战时,明确了组织指挥的有关问题。即:为便于集中指挥,每次战斗起飞的架次、兵力区分、起飞时间等,统由空联司及其指挥所确定;每个编队从出航、接敌到投入战斗、退出战斗和返航,均由司令员通过空中指挥员实施指挥;特殊情况下刘震还直接指挥到师、团编队中的某个大队长。
  为什么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在飞机数量处于绝对劣势、飞行员缺少作战经验的情况下,能够同号称世界上第一空军强国的美国空军相抗衡?首先是有志愿军空军坚强正确的领导和以飞行员为代表的英雄空勤群体敢于拼刺刀的大无畏精神,其次先进的战斗机是很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中国空军的唯一利剑是苏制米格—15基型单座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因外形俊俏,颜色银灰,速度奇快,被志愿军昵称为“银燕”),可与美国空军的三大板斧F—80单座喷气式战斗轰炸机(因两机翼的翼尖各挂一个副油箱,被志愿军戏称为“油挑子”)、F-84单座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轰炸机(因飞行速度超快,被美军称为“雷电”)和F-86单座超音速喷气式战斗机(因飞行速度超过音速,火控系统装有计算机、雷达、瞄准具等精密设备,被美军称为“佩刀”)一较高下。可以说,中国空军在成立之初,装备技术水平就达到了世界一流。
  当时,美国空军不可一世。抗美援朝之初,志愿军空军还没有出现,志愿军高射炮兵又少,F-80由于没有对手,特别猖狂。美军飞行员毫无顾忌地对志愿军后方运输线、阵地、机场等进行狂轰滥炸,甚至擦着树梢追逐马路上的行人进行扫射。但志愿军空军米格-15的神勇参战,使美空军F-80独霸朝鲜天空的时刻一去不复返,也打破了“美国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志愿军空四师首创佳绩。1951年1月下旬,空四师配合苏联空军在清川江一线,与美军第五航空队进行3次激战,成为最先承担实战任务的志愿军空军部队。战斗中,第十团大队长李汉表现神勇,击落1架、击伤2架“雷电”,首创战绩。3次空战之后,米格—15在清川江与鸭绿江之间占领了制空权。美军称这一空域为“米格走廊”。接着,刘震采取轮番进入、由少到多、以老带新、先打弱敌、后打强敌的战法,指挥志愿军空军击破美军的“绞杀战”计划。从9月12日至10月19日,空四师在38天的作战中,战斗出动“银燕”29批508架次,与美军“佩刀”、“雷电”和“油挑子”进行了10次大机群作战,共击落美机20架,击伤10架。美国空军的“绞杀战”计划遭到沉痛打击,不得不宣称:“战斗轰炸机以后不在米格走廊内进行封锁交通线的活动”。毛泽东在阅读空军战报后,挥毫批曰:“空四师奋勇作战,甚好甚慰。”1952年2月10日,仅有100多飞行小时的第十二团大队长张积慧,在泰川上空一举击毙有3000多飞行小时的美国“王牌”飞行员戴维斯少校。1952年上半年,空四师在参加第4次空战的四个半月战斗中,空战20次,击落敌机17架,击伤10架,成为志愿军空军的第一个王牌师。
  志愿军空三师击落美机最多。1951年10月20日,同样是初出茅庐的空三师也摩拳擦掌、亮相参战。在刘震指挥下,空三师一出手就在11月上旬连续与美国空军分散活动的小机群空战5次,击落击伤美机8架。第七团涌现出了击落美机2架的英雄赵宝桐,击落、击伤美机3架的骄子刘玉堤。11月18日,第九团大队长王海和僚机焦景文各击落“雷电”2架,飞行员孙生禄把1架“雷电”打得凌空开花。此战,第九团共击落“雷电”6架。11月23日,第七团再接再厉,击落“雷电”7架,击伤1架,自己仅伤1架,创出了8比1的辉煌战果。其中,大队长刘玉堤就击落“雷电”4架。12月2日,志愿军空军配合苏联空军,第一次参加共有300架战机参战的大空战,第七团副大队长赵宝桐击落2架“佩刀”。12月5日,在清川江口,第9团僚机罗沧海紧跟长机艾华,双机与4架美机格斗,击落3架敌机,创造了空战中近、准、狠的战例。此战,第九团共击落“佩刀”9架、“雷电”4架,击伤“佩刀”2架,战果辉煌。12月15日,王海大队在清川江担负掩护行动中,击落“雷电”6架。美空军参谋长范登堡惊呼:“共产党中国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世界上主要空军强国之一。”空三师在1951年10月21日至1952年1月14日的86天激战中,共击落美机55架,击伤8架。毛泽东主席闻知这一捷报,再次欣然命笔:“向空军第三师祝贺。”空三师成为志愿军空军的又一个王牌师。
  刘震从新四军第三师第十旅旅长到东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九军首任军长,为把这支老红军部队打造成解放军第一流的著名王牌军,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刘震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首任空军司令员,又为打造空军王牌部队,做出了重要贡献。 (编辑:魏 冉)
其他文献
12月10号晚上的COSMO大典上,颁奖人之一的翁菱和身边两个得奖人朱哲琴和姜杰耳语:晚上去哥哥家吃水煮鱼。当晚,三个人不褪盛装便赶去哥哥家,一边吃鱼一边流汗一边谈心,哥哥在一旁傻笑。    日历再往前翻几页,华人声乐家黄英在国家大剧院主唱莫扎特歌剧《魔笛》的当晚,几个人听完歌剧直奔东直门簋街灯火通明的小渔山;再往前,阿巴多大师和琉森音乐节走进国家大剧院,谭盾受邀专场指挥马勒室内乐团、并在中国首次
期刊
苏州吴中区的西太湖边有个通安镇,镇南四公里处有个沿太湖的自然村横泾村,村梢有个名叫冷湾里的农宅群,农宅群里有个年仅24岁的普普通通、土生土长的农家妇女王素珍。  1946年夏的一天中午,太阳烈得就像烧滚了的开水一样,从头顶上泼下,就是坐在屋檐下,也挡不住汗水像雨一样淌下来。这时,太湖县苏西武工队金墅武工组组长秦大刚和队员王祥元执行任务后,来到了冷湾里。  冷湾里的王素珍家,是武工队经常秘密宿营的地
期刊
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钱树根上将,系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军校生(1954年就读于重庆炮校),从见习排长成长为团、师机关炮兵参谋、科长;1977年任步兵团长;1979年入军事学院(今国防大学)高级战略系深造,毕业后短短几年,从副师长、师长、副军长一直晋升到集团军军长,时年46岁。这么快的晋升、这么年轻就当上集团军军长,在解放军历史上是不多见的。1985年,他奉命率部参加云南边境防御作战,英勇善战,
期刊
高蛋白高胶质几乎零脂肪的花胶,制作起来并不困难,关键在于泡发程序,它需要超乎寻常的细心和耐心。    花胶其实为鱼肚,鱼鳔的干制品,因富含胶质而得名,因嫩肤功效奇佳而深受富贵人家的宠爱,据说让胡适赞叹不已的美男子汪精卫,活到五六十岁依然面如冠玉,不见皱纹,秘诀在于每日早晨空腹饮用花胶汤一碗。花胶还是男性的“福音”,据《齐民要术》记载,花胶能“补虚损,润肝肺,生精固肾”,传说专门负责天子膳食的“食医
期刊
1939年1月底至8月,在新四军军部所在地安徽泾县云岭东边约四五里路的大路北面,有一处约有十来户人家的小村庄,叫“田禾里”。在这里聚集着一群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他们生气勃勃、斗志昂扬,刻苦学习救护卫生知识,准备为抗战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就是新四军军医处主办的第二期卫生训练班。  这期卫训班有40多人,分5个班,第五班是女生班,我是班长。开学时10人,不久只留5人,即:姜明、王铮、金鼎、何柔和我。男生
期刊
在共和国上将级以上开国将帅中,有67位荣获3枚一级勋章。叶飞上将是其中唯一出生在国外的人,且有一半菲律宾血统,是名副其实的“海归”。他的生母麦尔卡托是菲律宾人,养母叶谢氏是福建人。他在菲律宾奎松省吕宋岛亚旺镇出生,5岁时回到福建省南安县深鞍乡占石村老家,以后由养母抚养成人。  抗战时期 声名鹊起  叶飞在开国上将中的年龄较小,但参加革命却不晚,1928年,他14岁时加入共青团。叶飞在土地革命战争时
期刊
秋末冬初,赣江之右,名城南昌已略显寒意,走在南昌街头的朱克靖心中却暖意融融,因为自南昌起义,部队撤走潮汕,他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后,前不久终于回到党的怀抱,十年漂泊有了归宿。矫健的脚步,透出心境的欢悦,他就要在党的领导下,重返战场,投入中华民族全面的抗日战争。  正当朱克靖边走边沉思之际,一个熟悉的身影闪入眼帘,他猛地扑向对方:“希夷?果真是你!”“克靖兄!是你呀!”久别重逢的两位老友都有些欣喜,两双
期刊
20世纪的中国历经了从百年屈辱到民族复兴的风云变幻,在那个时势造英雄的时代,他的经历充满了苦辣酸甜:他出生于1917年,是十月革命的同龄人;他出生在江苏南通,是清末状元张謇的同乡。战争年代,他有勇有谋,是革命队伍里任重道远的“粮官”;和平时期,他苦心钻研,是财经研究领域的泰斗。他叫许毅,在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之后,他说:“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  棉纺厂学徒投身抗日,屡遭坎坷始终矢志不移  
期刊
上海之晤,选定军长,提出新四军番号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序幕。在此期间,蒋介石在“反共”与“抗日”之间患得患失,国共合作抗日谈判过程异常艰难反复。自1937年2月始,周恩来先后在西安、杭州、庐山等地同国民党展开了长达半年的谈判。7月15日,《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明确表示:“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
期刊
1941年,新四军代军长陈毅和政委刘少奇根据中央“华中各地应急速成立银行,发行边币”的指示,在南方根据地组织成立江淮银行和江淮印钞厂。新四军财政经济部长朱毅、副部长李人俊分别兼任银行正副行长。  那年,我17岁。我同麦洁红、钱郡芳、曾华等数十名女同志从抗大五分校调到新四军财政经济部,进入会计训练班学习。老师讲的是借贷方面的知识,却不知老师说的是何地方言,课听不大懂,还要学习打算盘。我想,不是说打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