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刃出鞘》:一场人性的终极拷问

来源 :世界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bo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霍华德家族没有表面上那么和睦,每个人都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每个人都想得到遗产,究竟这起命案是自杀还是他杀?似乎每个人都有嫌疑。

  近期《时代周刊》评选出了2019年度十佳电影:《痛苦与荣耀》《爱尔兰人》《好莱坞往事》《婚姻故事》《小妇人》《寄生虫》《利刃出鞘》《我叫多麦特》《邻里美好的一天》《舞女大盗》。其中一部好评如潮的佳作《利刃出鞘》于2019年11月29日登陆国内各大院线。
  这部电影集结了“美国队长”克里斯·埃文斯、“007”丹尼尔·克雷格、《月光光心慌慌》的杰米·李·柯蒂斯、《宿怨》中的托妮·科莱特、《被解救的姜戈》中的唐·约翰逊,以及曾执导《星球大战:最后的绝地武士》的导演莱恩·约翰逊。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可以吸引到如此强的阵容?

一部反阿加莎式的悬疑电影


  《利刃出鞘》以富豪推理小说家霍华德之死作为线索。在他85岁生日的第二天,他被发现在房间内离奇死亡,遗留下巨额遗产。大侦探布兰科,被匿名人士雇佣调查此案,前来庄园。当他和家族的人们对谈之后,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他们从一开始为彼此作证,紧接着互相拆台,为的只是摆脱自己的嫌疑。
  做假账的儿媳乔妮、高傲的大女儿琳达、出轨的女婿理查德、一事无成的儿子沃特、放荡不羁的外孙兰森,每个人都有杀害霍华德的嫌疑,而一说谎就会呕吐的玛塔则成了这场遗产争夺战的核心人物。
  玛塔是霍华德的护工,更是他最亲近的朋友;但她是非法移民者的女儿。在这个大家庭中,似乎大家都很喜欢她,但实际上大家都看不起她。但就是因为玛塔的存在,真相才得以一步一步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随着玛塔、侦探布兰科、大少爷等不同角色的不同视角去探索真相,但同时你会发现,事情的真相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推理与质疑的乐趣。
  众所周知,导演莱恩·约翰逊是个不折不扣的阿加莎迷,所以这部电影里有大量致敬阿加莎的场景。
  阿加莎·克里斯蒂,英国推理小说作家,《东方快车谋杀案》的作者。阿加莎式悬疑推理小说、电影作为行业标杆,《利刃出鞘》当然少不了学习。比如复古式的大城堡、恐怖元素的装饰、奢侈步调,以及一看就像有凶案发生的场景。
  但你如果认为这部电影只是一部不折不扣的阿加莎式的推理电影,那就大错特错了!这是一部反阿加莎电影,因为杀人凶手在影片35分钟就揭晓了,你也许满脸疑惑,这怎么拍下去?真相都曝光了。但真相的背后,另一条线索出现了。案件背后是更大的“秘密”。每一个物品、每一句台词、每一处装饰……都暗藏玄机。
  影片并没有如阿加莎的小说那样将真相的揭晓保留到最后一刻,而是在電影过半便揭晓了霍华德之死的真相,然而更让人惊喜的是这一真相的揭晓没有坏人兴致,相反紧随其后的多重反转将电影带入了新的高潮。
  如果用大侦探对案件甜甜圈似的比喻来说的话,整部影片就是一个巨大的甜甜圈。前35分钟的剧情就是一个甜甜圈,真相似乎已经浮出水面,但整部影片犹如甜甜圈一般还是空心的。在追寻真相的路上,每个人的反应都相差巨大,作出了不同的选择。但这不只是追寻真相,这就是一场人性的终极拷问。

政治暗喻与黑色幽默


  《利刃出鞘》是导演的原创剧本,没有原著的束缚,剧情内容更加奔放,这简直就是一部带有美式黑色幽默的悬疑推理剧,其中还不乏对当下美国政治环境的抨击与讽刺。
  影片饱含对白人的富裕阶级与其他人种的低层阶级对立的抨击,对特朗普移民政策的批判,对种族歧视的不满等等,美式黑色幽默充斥在角色对话的各个角落,这不仅仅是一部悬疑推理片,更是美国社会环境的真实写照。
  电影除了非常明显的对上流社会的嘲讽,更多的是对当下美国火爆的移民问题的“探讨”。花花公子兰森对护工玛塔说:“我们把你当成家人,但这里永远不会是你的家”。
  一家人对玛塔的出身众说纷纭,巴西、乌拉圭、巴拉圭,什么都有,但我们还是不知道她到底来自哪个国家。因为在美国,不管你来自哪个拉丁国家,你都是“墨西哥佬”。在侦查案件的同时,加入了这些社会问题的讨论,更能让观众产生共情。
  克里斯·埃文斯曾经饰演“美国队长队”一角,他曾经代表着“美国梦”——正义、勇敢、要有梦想、希望……但在这里,克里斯·埃文斯饰演着一个言行粗鄙的花花公子,完全颠覆了那个“美国梦”的好形象。这简直就是讽刺“美国梦”背后是更大的自私与贪婪和无尽的欲望。
  在暗喻美国政治之后,影片还不忘致敬一下《权力的游戏》,客厅内由匕首组成的挂饰,挂饰与前方的椅子构成了斯隆比庄园里的“铁王座”。这把“铁王座”象征着这个家族勾心斗角,每个人都心怀鬼胎,正如一出“权力的游戏”。面对利益,每个人都各执一词,亲情什么的都不复存在。
  影片中的一些小细节,无不暗示着剧情在反转。片中的霍华德巨型画像,一共出现了三次,前两次面带愁容,但最后一次出现时,画像与玛塔对视时,嘴角却扬起笑意,这似乎就是他想要的结局。而那只印有“MY HOUSE,MY RULES,MY COFFEE”的咖啡杯,本属于这个富豪之家,但最后这只杯子却“转”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的手上。
  巨额遗产这一把利刃,刺穿家庭温暖,刺破人心险恶。只有到最后,才明白利刃出鞘的真正含义,不只是影片中那把“铁王座”,更多的是利刃刺破了人性虚伪,刺破我们看到的“所谓的真相”。
  在笔者看来,《利刃出鞘》既是一部对阿加莎的致敬之作,也是一部反阿加莎式的悬疑类型的创新之作,莱恩·约翰逊出色的编调恰如一把出鞘的利刃,在传统侦探片中开创新的手法,与时俱进地放入对社会的讥讽。   电影以经典的“黄金时代侦探故事”风格为开场,和经典简直一模一样:城堡里,端着早餐盘的佣人发现主人死了,盘子摔在地上,随后侦探来了,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可告人的秘密与杀人动机……
富豪小说家霍华德·斯隆比在自己85岁生日第二天,被发现在自家庄园离奇自杀,遗留了亿万遗产。久负盛名的大侦探布兰科突然被匿名人士雇佣调查此案真相。

隨着一位遗产继承人的意外亮相,真相谜底渐渐浮出水面。

不一样的悬疑剧


  《利刃出鞘》比前几年改编翻拍的《东方快车谋杀案》更优秀、更有魅力。相比来说这部电影究竟“好”在哪里?
  《利刃出鞘》群星璀璨,但这还构不成一部好电影的决定性要素。在此之前有很多相似的电影,比如新版《东方快车谋杀案》,并不尽如人意,相比来说这部电影究竟“好”在哪里?
  影片的导演莱恩·约翰逊是美国现在非常知名的大导演,前些年的《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出自他手,他也在《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中出演角色。据说他未来有希望去操刀有关天行者新的三部曲。
  他的成名作《环形使者》就是一个结构非常复杂的作品,其中还有中国的投资。这部电影已经展露出这位导演叙事非常厉害的能力。和《环形使者》相仿,《利刃出鞘》一样叙事非常花哨,这就是导演的个人趣味所在。
  《利刃出鞘》这部电影中有几个“配套”的重要角色,首先是摄影师史蒂夫·耶德林,从莱恩·约翰逊做学生作业开始基本上就是由他来担任摄影指导。在这部电影当中,摄影本身就是用相当复古的方法去完成的,给影片营造出了一种古典悬疑推理的氛围。即使影片中的角色多,但每个角色个性鲜明,因此我们看的时候并不会感到杂乱无章,反倒会享受这些新老戏骨给我们带来互飙演技的视觉盛宴。影片中可以看到不少逆光的构图镜头,这是导演和摄影师一直所钟爱的。
  音乐设计也异常重要,是由导演的表弟内森·约翰逊完成的。好的电影是会忽略掉音乐的,《利刃出鞘》中的音乐主要是两类:第一类是爵士乐,比如电影中家庭聚会时的情境,比较跳跃律动,象征着一种不稳定性。第二类是匈牙利风格的弦乐四重奏,因为比较偏古典;还有一些大场面,复古风的大乐队编制,有点异域风。
  实际上,好莱坞的很多电影都在向古典电影进行学习。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猩球崛起3:终极之战》。《利刃出鞘》是一个现代的推理故事,但这个现代的推理故事是用一种非常古典的方法来设计的。不仅仅是电影中非常多的群戏,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粉丝的小说作品中就有非常多群戏的设计。而“孤单警探”深入古堡的故事在古典好莱坞中也非常多,比如本片的模式,就非常像希区柯克的《蝴蝶梦》或《惊魂记》。
  尤其大家在电影最后的时候,看到玛塔走进一个黑黑的屋子里,发现远处有一个黑影,整个情绪此时就会非常紧张。这时,玛塔拿手机一照,“砰”的一个音效,这是非常古典的做法。即通过音效告诉观众这是主人公内心惊悚声音的一个外化。
  这个做法在希区柯克的《惊魂记》中也出现过,女孩走进房间发现椅子上背对着坐了一个人,以为是诺尔曼的妈妈。转过来之后“砰”的一声,发现是一个骷髅。包括整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大house里面,《蝴蝶梦》也是这么设计的。《利刃出鞘》可以说是一脉相承。
  我相信《利刃出鞘》是一部每个人都能看懂的“大片”。一个推理故事往往有两种方法来讲,一种是全程你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最后经过推理你会恍然大悟:原来凶手是他啊。
  古典好莱坞时期,奥逊·威尔斯在1947年拍过一部叫《陌生人》的电影,在开头发生了一桩命案,电影拍的就是寻找凶手的过程,最终找到了这个人,观众会在心中松了一口气。但是这种推理手法的叙事弧线相对来说会比较长,对观众来说是个比较大的观影考验。
  如今能耐着性子看这样推理电影的人也越来越少。而当代好莱坞的电影镜头处理,就像是大卫·波德威尔在其重要论文里说的那样,是一个“电影镜头语言强化的时代”——镜头长度越来越碎,越来越快。
  创作者发现,今天的人们已经不太愿意坐两个钟头,就为了看到最后的凶手是谁,因此电影也需要找到更多的法子去吸引观众的注意。比如,创作者可以在叙事中段就揭开谜底,告诉你凶手是谁,在大卫·芬奇的电影《消失的爱人》里,大家在电影中段就知道了事情的真相,观众的兴趣更多地转移到了看导演该如何“解套”上。
  其实这种叙事方法,一方面是因为现在的观众需要更快节奏的推理叙事,另一方面也和整个古典时期的推理叙事方法,尤其是希区柯克的所谓“麦高芬”式的推理设定有关。
  比如在《夺魂索》这部电影里就是这样,电影一开始就给了一个一镜到底的镜头:凶手把人杀了,然后把人塞到箱子里头,然后各种各样的人陆续进场,就像这部《利刃出鞘》一样,很多很多人在一个屋子里。观众都知道是谁杀的人,尸体在哪儿,但是看的就是整个推理的过程,也让观众看尽现实百态。
  往往真相的背后,是利刃刺破的人性。
  (责编:马南迪)
其他文献
穷则思变,穷则思进,这是自然法则。支撑“小笼包子”闯京城的,就是“开拓开放、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这种创业精神,并不是天生的,一是恶劣环境逼的,二靠当地党委、政府培育。  重庆地处内陆,山地的自然条件,道路的曲折,耕作的艰辛,养成了重庆人不服输的血性,赋予了重庆人不畏艰险、乐观向上、不守陈规、富于创新、敢为人先等独特的个性。而要把这种独特的个性提升为一种精神,就需要党委、政府进行宣传、弘扬。俗话说
一位朋友天生怯酒,却偏偏在酒厂销售部门供职,而且多年来业绩一直是全厂最好的。  一次朋友聚餐,任朋友们怎么劝,他都只是浅浅地端起酒杯抿一小口。大家对此都不太满意,问他:“你不喝酒,这些年的酒又是怎么卖掉的?”他笑笑:“就这么卖啊,谁买就卖给谁。”  朋友们显然不爱听这样的回答,甚至有人半开玩笑指责他跟朋友玩外交辞令。我问:“假如你面对的是一批客户,你还能像今天这样拒绝喝酒吗?”他依然笑笑:“不能喝
右眼失明、四根残指,曾当过乞丐的彭南海如今拥有黔江最大的蔬菜种植基地,“四根残指”已成为村民心中的“金四指”——    一抹金色的阳光拨开云层,洒在武陵山上。清晨,46岁的彭南海又在蔬菜基地里忙个不停。他的脚边,满山遍野的萝卜露出又白又胖的身子。  这里是地处渝鄂交界处的二仙岩,彭南海的反季萝卜基地就在这里,8台载重30吨的大卡车正排队等待,准备装好萝卜就奔赴广州。  彭南海的脸上挂着微笑,经过2
2007年3月23日至25日,重庆将首次举办被誉为“全国第一会”的全国春季糖酒商品交易会,而在此之前的十多年,春季糖酒会都是在成都举行的。   “全国第一会”移师重庆,有人说,这是机遇;也有人说,这是一种必然;更有人说,糖酒会的举办,标志着重庆已步入会展经济时代。    “全国第一会”考验重庆     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由中国糖业酒类集团公司主办、地方政府承办,是全国糖酒、饮料、食品及相关产业的大
“胡宗南进延安,骑虎难下,进又不能进,退又退不得,奈何!奈何!”1947年3月,胡宗南率部攻占延安后,见到了毛泽东留下的纸条。  果然,老百姓坚壁清野,连水也藏了起来,都跑山里去了。胡宗南几十万大军,只有用汽车和飞机从西安运粮。  数月后,解放军想把胡宗南赶出延安,而葭县之战是关键点。  要取得此战胜利,仗得打三天,需12万斤粮食。毛泽东请来葭县县长张俊贤,说:“能不能筹备三天粮食?”  张俊贤说
七年前,重庆小伙独具一格的创意网络装修商铺“格格坞”登陆“淘宝网”,开启了淘金之旅。  七年后,随着各大网络公司巨头落户重庆,“格格坞”迎来一个前途璀璨的网络营销时代。  这是一场网络营销巨头的饕餮盛宴,也是关乎重庆网商命运的续航之战。    初涉网店    2004年,22岁的杨格和女友韦一满从重庆通信学院毕业,起初的工作跟网络无关。  涉足网店,还得从一把剃须刀说起。  当时,杨格很想买把剃须
走进重庆江津德感工业园区,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骨架高耸,机器轰鸣,现代化的厂房鳞次栉比。穿梭其间,园区绿树花台交相掩映,宽敞的园区道路上车辆川流不息……  然而,五年前,这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当时这里一片荒芜,只有几条机耕道,贫瘠的土地上,一些老弱病残的农民在耕种,”第一家迈入园区的重庆展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老总说,“尽管靠土地赚不到几个钱,但是农民仍抱着土地不放手。”  农民张一民就是其中
张思德(1915—1944),男,汉族,四川省仪陇县人,中共党员。  1933年,张思德参加了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他作战机智勇敢,曾在一次战斗中一人夺得两挺机枪,先后三次负伤,被战友们称作“小老虎”。在攻打关门梁的战斗中,他参加尖刀班,冒着枪林弹雨,和战友搭成人梯,攀上寨顶,炸开寨门,为部队打开通路。这时,飞来一颗子弹,打伤他的右臂,连长叫他退出火线,他倔强地说:“不,只要还有一口气
怎样扭转收入差距?  减税、提高社会保障、提高劳动报酬等手段都有必要,但中低收入者的“得”就意味着其他社会主体的“失”。尽管这种“失”是合理的,但应看到,利益重新分配是有阻力的,把夹到碗里的肉再夹出去是不会令人愉快的,甚至会打击部分人创造财富的积极性。  所以扭轉收入差距的最好办法是让中低收入者自己做大“蛋糕”:提升人力资本水平,让他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而提升收入水平;激励和扶持创新创业,帮他们成就
“以前办个砍伐证,起码半个月,至少要跑五六趟。今天,镇机关党员陈开友给我代理后,不到一个小时就解决了,连烟都没有抽一支。有事情党员帮着办,好!”元旦前夕,万盛区金桥镇三台村的六旬老汉张厚吉喜滋滋地说。  距万盛20多公里的金桥镇,幅员68平方公里,群众到镇政府办事很不方便。居住最偏远的群众到镇政府需用四五个小时,往返车费要20元左右。如果遇到经办人员或有关领导因事外出,群众不得不往返镇政府几次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