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家庭教育”与“国际传播”,似乎是关系不大的两个概念,为何将两者放在一起探讨?
“国际传播”是指以民族、国家为主体而进行的跨文化信息交流与沟通。①“家庭教育”是指家庭范畴内的全人教育。②
在“全球化”的视野下,“教育改革”的目标是面向世界,面对未来。然而,“教育改革”不仅仅针对学校教育,必须针对教育的整体——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其中,“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中“基础性的体系”,要让这个“基础性的体系”真正发挥其基础作用,“家庭教育”全球性的兼容以及共享,就显得非常必要。因此,家庭教育必须放在“国际传播”的范畴内进行探讨。
“国际传播”的功能是“国际交流”。在国际化视野下,这种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促进手段,一方面,能使国家民族的文化理念得到向外的兼容;另一方面,又能促使国家民族的文化精髓成为世界共有的财富。
“国际广播”有一句口号:向世界介绍中国,向中国介绍世界。到底介绍什么?正如古籍《大学》所说:“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中国“家文化”是否可以成为“国际传播”中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契合点?“国际传播”对中国“家庭教育”到底有什么作用?值得探讨。
一、“国际传播”的一般功用
“国际传播”(internationalcommunication)是指以民族、国家为主体而进行的跨文化信息交流与沟通。广义的国际传播是指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往来,包括首脑互访、双边会谈以及民间文化交流;狭义的国际传播是指“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国之间的传播”。③目前,中国的“国际传播”,包括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等,比较具有影响力的媒体有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RI(China Radio International)、中央电视台4频道,中国新闻社、《中国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等。在此,笔者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为例,探讨一下“家庭教育”怎样构建起“国际交流” 的平台。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RI)是中国面向全球广播的国家媒体,目前使用 43种语言(38种外语和汉语普通话及4种方言)向全世界广播。除了覆盖全球的短波(本土发射)外,还在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电台落地播出(海外发射、境外卫星等方式),并建有海外调频电台,截至2009年5月底,CRI在境外共有21个整频率调频或中波台,153家调频/中波合作电台。全球听众组织达3600多个。以使用语种、播出时数和听众来信数量而言,CRI已成为世界主要国际广播电台之一。目前有 30个驻外记者站,并在国内各省、市、自治区以及香港、澳门建有记者站,拥有庞大的信息网。
此外,CRI的“国际在线”目前语言达59种,以最具知名度指标排序,“国际在线”已居全球国际电台网站首位。CRI每天还制作5小时的国际新闻电视节目,通过卫星向全国传送;同时,CRI还办有《世界新闻报》、《国际广播影视》杂志、英文《信使报》、中文《华人桥》、德文、西班牙文、乌尔都文等报刊杂志。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CRI秉承“向世界介绍中国,向中国介绍世界,向世界报道世界,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的宗旨,坚持“中国立场,世界眼光,人类胸怀”的传播理念,由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由单一媒体向综合媒体、由对外广播向国际传播转变,正在打造现代、综合、新型的国际一流媒体,形成同中国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对外宣传舆论力量,更好地服务于国际传播的新需要。
二、“国际传播”对中国文化的作用
“文化”一词,古已有之。“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叉”。“化”,本义为改变、生成、造化,如《庄子·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曰鹏”。
由此可见,“文化”不仅需要继承传统,更要创新、发展。“交流”、“碰撞”、“融合”、“发展”是文化的生命和核心所在,因此,“国际传播”对中国文化起到必然的推动作用。
全球化给中国文化带来了冲击和挑战,但同时也带给传统的区域性文化更大的回旋发展空间,使我们超越种族与地域,让思想在不断变化的文化形态中,增强创新意识、合作意识,突破传统而更加丰富,可以使我们有效地抓住这一契机来发展我们自身的文化并弥补传统文化的缺失。
“国际传播”可以促进我们以现代化的视角重新审视、重新整合自己的传统文化,加强学术研讨,加强实践,同时能够引发对中国文化世界性的关注,引进先进理念,注入先进思想,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被世界所认识、理解和吸纳,作为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让世界共享。
广播、电视以文化产品的输出,来传播本国的价值观念是当今世界国际传播机构的普遍作法。以CRI为例,传播内容除了新闻、信息之外,文化传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比如,在亚洲的印尼,听众想了解中国文化历史的占28%,其次是学习汉语占25%④。另外,“欧美发达国家听众偏爱中国的文化,其中包括传统民俗、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戏曲、民间工艺等等。”⑤
三、“家庭教育”“国际交流”的必要
“国际交流”的传播特征是它可涉及到更广泛的公众层面,在信息的沟通与交流上,更具有国际的公众性,而家庭教育也同样具有公众性,它也涉及到千家万户;同时,家庭教育全球性的兼容以及共享,才能使家庭教育这个基础性的体系真正发挥其基础作用。因此,“家庭教育”的“国际交流”就显得非常必要。
(1)从“家庭教育”的本质特征看“国际交流”的必要性
家庭是以婚姻为核心的关系构成,因此“家庭教育”最突出的本质特征就是关于“人”的教育⑥。
有一篇名为《学校教育呼唤人文教育》的文章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从纳粹集中营幸存下来的人当上了美国一所中学的校长。每当一位新老师来到学校,他就交给那位老师一封信,他在信中这样说:“亲爱的老师,我是集中营的生还者,我亲眼看到人类所不应当见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由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妇女和婴儿被高中或大学的人们枪杀并焚烧。看到这一切,我怀疑: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们的请求是:请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绝不应当被用于制造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变态狂,受过高度教育但却像文杰曼那样的屠夫。只有在能使我们的学生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其价值。”
对“人”的不同理解,培养“人”的方向就大有不同,不同价值体系中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荣辱观”。当我们感叹“道德沦丧”、“世风日下”的时候,“人不具备道德理想的关键,已经不在于道德本身,而是在于比道德更高层面的唤醒,是良心的唤醒,而唤醒良心的焦点,就在于对‘人是什么’的解释。”⑦比如,台湾中原大学的林治平教授所著《白昼提灯》一书,提到“全人教育”的概念。他指出,人生要面对四种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人与别人(社会)的关系;人与物质世界的关系;人与超自然(道家称之“道”,儒家称之“天”)的关系。做一个全面的人,这四层关系的和谐缺一不可。⑦
人类是从家庭开始的,教育也是从家庭开始的。从古希腊罗马到古中国,从古埃及到古希伯来的文献记载来看,都非常重视家庭教育。
中国古籍《大学》语:“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即“齐家”的核心,在于“修身”、“正心”,也就是全人教育。而“家齐”是“国治”、“天下平”的基础。中国的“平天下”思想就是一个很古老的“全球化”思想,这种“天下大治”共同分享的理想之所以没有从“齐家”这个点扎扎实实地展开,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国际交流”。
因为“家庭教育”是围绕“人性”展开的,要达到真正世界性的人性认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普世价值”,以得到家庭教育的确实定位,这种“国际交流”就更加必要了。
(2)从中国家庭教育现状看“国际交流”的必要性
笔者发现,许多家长谈论起孩子,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没办法”:“你孩子作业多吗?”“多呀!没办法!”“要上课外班吗?”“上啊!没办法!”
一句“没办法!”道出了中国教育的尴尬。2009年,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逝世前,曾在病榻上多次向前来探望的温家宝总理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一时间,这个“钱学森之问”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矛盾的焦点也指向了现在的学校与教师。但是,教育仅仅是学校和老师的问题吗?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等。其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英国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洛克也说:“家庭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而且是主导的教育,给孩子深入骨髓的影响,是任何学校及社会教育永远无法替代的。”目前,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是不言而喻的。许多家长脑子里虽然有“家庭教育”的模糊概念,却根本不去探究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手段”是否正确,比如所谓 “早教”,已基本变成“技巧”、“技术”的培养:英语啦、数学啦、钢琴啦……
因此,全球化呼唤中国的家庭教育必须快速发展。如何使家庭教育获得更理性、更良性的发展呢?笔者认为,加强“国际交流”,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现代家庭教育更应该注重寻找正确的理念,由封闭、单一的传统模式,向开放、多元的现代化模式转变。可以说,家庭教育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进入21世纪,中国现代家庭与传统家庭相比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结构简单,人口少,每一个独生子女承载着更多长辈的希望;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种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家庭问题,因此,家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发展更应该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
(3)从社会发展看“国际交流”的必要性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前车之鉴”可以借鉴。近代国际家庭教育理论研究的迅猛发展,使得家庭教育逐渐发展完善为一门既综合又专门的科学体系,整合了宗教学、哲学、伦理学、法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家庭教育只有进行多元化、国际化的交流,才能创新,具有活力。国外一些成功的教育体系,比如蒙特梭利教育、斯宾塞快乐教育、DISC行为模式学说、詹姆士·杜布森的“爱家”家庭支持系统等等……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成功范例。
《大学》提到,“齐家”的根本在于“修身”,“修身”的依据在于“知”,“知”又在于“格物”。对万物的观察得到的理论去指导实践,是人类活动的重要法则,然而,《大学》所提到的“明明德”、“止于至善”的理想未能如愿以偿,原因就在于缺乏西方理学中的“理性逻辑”。目前,通过“格物”而发展起来的生态学,已经被广泛应用,通过生态学去类比家庭成长规律的“家庭生态学”也被广泛地采用起来。因此,我们中国家庭教育缺乏系统,缺乏理论总纲的现象要得到改观,也只有通过“国际交流”。
家庭教育的“国际交流”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广阔的视野。
四、国际传播对中国家庭教育的作用
(1)“国际传播”将促进中国家庭教育理念的变革
中国具有深厚的家庭教育文化传统,我们可以称之为中国的“家文化”。许多著名的家教名著流传千古,如诸葛亮的《诫子书》,还有《颜氏家训》、《千字文》、《童蒙须知》、《三字经》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它们都有着共同的理想型特征,目标是非常美好的——齐家治国平天下。
但这些美好的“家文化”的理想却没有成为现实。孔子周游列国传播理念,盼望能够通过长幼尊卑的伦理秩序、个人修身,让家庭更和谐等等,但历史让我们看见,出现更多的却是如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巴金的《家》、鲁迅的《祝福》那样的“家”的悲剧。目前,中国社会转型期暴露的各种问题,不得不让我们思考:伦理理想在现实面前显得片面、无力,道德规范无法解决内在的悖论,也无法产生实际的约束力,原因到底在哪里?
现在国内很多人讲教育,讲素质教育,其实都没有抓住要害,没有接触到根本。根本是什么呢?就是:自由思想,独立人格。早在19世纪初,著名的德国哲学家费希特就指出:“教育必须培育人的自我决定能力,而不是培养人去适应传统的世界,不是首先着眼于实用性,不是首先要去传授知识和技能,而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的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以便使他们能在目前还无法意料到的种种未来局势中自我作出有意义的选择。教育是全民族的事,要教育的是整个民族!”如果不从小就尊重被教育者的独立人格,着意培养他们成为能够自由思考的现代公民,那样的素质教育,不过是奴性教育的修订版。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可以把家庭伦理兼顾进来,但是家庭教育不得不把家庭伦理作为教育的核心点。上面提到的“自由思想,独立人格”的“现代公民”的培养是家庭教育的中心任务。那么什么是“现代公民”?就是具有“现代性”特征的公民,“现代性”,不是一个时间上可以量化的关于“先进”的概念,而是关于思维性质的概念,可以这样认为,“具有不断更新的开放精神,具有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前瞻性思维特质,具有公正性的、建设性的行为方式”,这些特征综合起来,称为“现代性” ⑧。
“国际传播”带来的文化交流以及“现代性”的注入,将促进中国家庭教育理念的变革,这样才能使中国家庭教育的理念得到进一步提升,去达成家庭教育领域的世界性共识。
(2)国际传播将丰富中国家庭教育的内涵
我们的媒体,要传播中国文化的理想——家庭教育在亘古就提出了重要的价值,应引起国际学界的关注,从而促进整合。由此可见,“国际传播”与“家庭教育”有着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语言。如果将“家文化”看做是我们的“国粹”的话,我们的目标,就是要促进国人整合“国粹”,让世界共享;引发世界关注“国粹”,使国人提高,创建既属于中国,又属于世界的家庭价值观。
现代家庭伦理中的自由思想、独立人格与中国传统的伦理有许多冲突,在以往的知识中,我们对人性的解释是有偏颇的。欧美国家的家庭伦理观中自由思想与道德是完全一致的,家庭民主被认为是道德的;同样,人对父母不存于依赖才是真正的孝敬。这让我们看见,国人的家庭伦理体系有待于进一步丰富,一切从“人性”本质出发的伦理秩序必须进一步建立。由此看来,通过“国际传播”,将促进中国家庭教育的内涵更加丰富起来。
五、有关设想
(1)搭建国际性家庭教育专业沟通平台
CRI的“广播孔子学堂”就是这样的尝试。尤其汉语普通话“中文环球”的节目《孔子学堂》,一直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并在新的时代、新的环境中,以更新的视角,新的解读,更贴近受众的需求。实践证明,这样的节目,不仅受到海外听众的欢迎,国内受众也有相当的关注,不少地方电台表示,它们对精工细做、质量上乘的文化节目有长期的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这类传统文化节目一定要注重新的解读、新的视角。以央视《百家讲坛》为例,从易中天的《品三国》,到于丹的“《论语》心得”,都是占了一个“新视角”的优势。
这样,中国家庭教育的专业信息在国际范围内能得到更广泛传播。
(2)建立传播与学术相结合的国际性民间机构
通过国际传播,连接国际性的组织机构,进行交流。在这方面,国内的一些出版机构比较活跃,翻译介绍了大量成功的、先进的国际家庭教育理论书刊。如果能进一步促进国际性的民间往来,就会有利于中国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国际化。
(3)跟踪并传播家庭教育机构的动向
通过具有国际传播性质的媒体,跟踪国内家庭教育实践,有系统地进行专业性对外传播。目前,这样的传播尚未形成规模。笔者发现,在中国有一些身体力行、有良心的家庭教育实践被吸引,有望得到更多的人分享,一直跟踪报道,陆续播发了一些有关家庭教育的新闻、专稿。然而,目前这样的传播尚未形成规模,如果加强这方面的国际性的音频广播,同时利用网站这样一个容量非常大的空间,就能更好地促进中国家庭教育实践提升。
六、结语
中国的家庭教育,除了在本国范围内的学术研究、实践以外,更重要的是具有开放性的对外交流,形成彼此促进、共同提高的格局,这就需要国际性的传播媒体作为桥梁,利用媒体可以有效地促成国际性的交流、交锋、交融。只有这样,中国家庭教育才能快速发展,去应对全球化的新格局。借用国际广播电台的一个传播理念,中国的家庭教育也应该是:“中国立场、世界眼光、人类胸怀。”(作者单位: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参考资料
①程曼丽:《信息全球化时代的国际传播》(《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4期)
②林志敏:《试论推动家庭“现代性”》(《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家庭教育研讨会论文集》,2008)
③文军:《迈向全球化时代的十大发展趋势》(46页,《中国软科学》,1997年第8期)
④黄晓芳:《国际台印尼语广播听众收听状况调研报告》,(《国际广播影视》,2006年12期)
⑤田晓明:《浅谈对外广播节目题材的选择》(《国际广播影视》,2006年第5期)
⑥林志敏:《国际化大都市家庭需要什么样的建设方案》(2006年国际家庭日系列活动)
⑦林治平:《白昼提灯》(敦煌文艺出版社 2006年版)
⑧林志敏:《试论推动家庭“现代性”》(《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家庭教育研讨会论文集》,2008)
“国际传播”是指以民族、国家为主体而进行的跨文化信息交流与沟通。①“家庭教育”是指家庭范畴内的全人教育。②
在“全球化”的视野下,“教育改革”的目标是面向世界,面对未来。然而,“教育改革”不仅仅针对学校教育,必须针对教育的整体——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其中,“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中“基础性的体系”,要让这个“基础性的体系”真正发挥其基础作用,“家庭教育”全球性的兼容以及共享,就显得非常必要。因此,家庭教育必须放在“国际传播”的范畴内进行探讨。
“国际传播”的功能是“国际交流”。在国际化视野下,这种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促进手段,一方面,能使国家民族的文化理念得到向外的兼容;另一方面,又能促使国家民族的文化精髓成为世界共有的财富。
“国际广播”有一句口号:向世界介绍中国,向中国介绍世界。到底介绍什么?正如古籍《大学》所说:“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中国“家文化”是否可以成为“国际传播”中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契合点?“国际传播”对中国“家庭教育”到底有什么作用?值得探讨。
一、“国际传播”的一般功用
“国际传播”(internationalcommunication)是指以民族、国家为主体而进行的跨文化信息交流与沟通。广义的国际传播是指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往来,包括首脑互访、双边会谈以及民间文化交流;狭义的国际传播是指“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国之间的传播”。③目前,中国的“国际传播”,包括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等,比较具有影响力的媒体有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RI(China Radio International)、中央电视台4频道,中国新闻社、《中国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等。在此,笔者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为例,探讨一下“家庭教育”怎样构建起“国际交流” 的平台。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RI)是中国面向全球广播的国家媒体,目前使用 43种语言(38种外语和汉语普通话及4种方言)向全世界广播。除了覆盖全球的短波(本土发射)外,还在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电台落地播出(海外发射、境外卫星等方式),并建有海外调频电台,截至2009年5月底,CRI在境外共有21个整频率调频或中波台,153家调频/中波合作电台。全球听众组织达3600多个。以使用语种、播出时数和听众来信数量而言,CRI已成为世界主要国际广播电台之一。目前有 30个驻外记者站,并在国内各省、市、自治区以及香港、澳门建有记者站,拥有庞大的信息网。
此外,CRI的“国际在线”目前语言达59种,以最具知名度指标排序,“国际在线”已居全球国际电台网站首位。CRI每天还制作5小时的国际新闻电视节目,通过卫星向全国传送;同时,CRI还办有《世界新闻报》、《国际广播影视》杂志、英文《信使报》、中文《华人桥》、德文、西班牙文、乌尔都文等报刊杂志。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CRI秉承“向世界介绍中国,向中国介绍世界,向世界报道世界,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的宗旨,坚持“中国立场,世界眼光,人类胸怀”的传播理念,由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由单一媒体向综合媒体、由对外广播向国际传播转变,正在打造现代、综合、新型的国际一流媒体,形成同中国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对外宣传舆论力量,更好地服务于国际传播的新需要。
二、“国际传播”对中国文化的作用
“文化”一词,古已有之。“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叉”。“化”,本义为改变、生成、造化,如《庄子·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曰鹏”。
由此可见,“文化”不仅需要继承传统,更要创新、发展。“交流”、“碰撞”、“融合”、“发展”是文化的生命和核心所在,因此,“国际传播”对中国文化起到必然的推动作用。
全球化给中国文化带来了冲击和挑战,但同时也带给传统的区域性文化更大的回旋发展空间,使我们超越种族与地域,让思想在不断变化的文化形态中,增强创新意识、合作意识,突破传统而更加丰富,可以使我们有效地抓住这一契机来发展我们自身的文化并弥补传统文化的缺失。
“国际传播”可以促进我们以现代化的视角重新审视、重新整合自己的传统文化,加强学术研讨,加强实践,同时能够引发对中国文化世界性的关注,引进先进理念,注入先进思想,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被世界所认识、理解和吸纳,作为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让世界共享。
广播、电视以文化产品的输出,来传播本国的价值观念是当今世界国际传播机构的普遍作法。以CRI为例,传播内容除了新闻、信息之外,文化传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比如,在亚洲的印尼,听众想了解中国文化历史的占28%,其次是学习汉语占25%④。另外,“欧美发达国家听众偏爱中国的文化,其中包括传统民俗、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戏曲、民间工艺等等。”⑤
三、“家庭教育”“国际交流”的必要
“国际交流”的传播特征是它可涉及到更广泛的公众层面,在信息的沟通与交流上,更具有国际的公众性,而家庭教育也同样具有公众性,它也涉及到千家万户;同时,家庭教育全球性的兼容以及共享,才能使家庭教育这个基础性的体系真正发挥其基础作用。因此,“家庭教育”的“国际交流”就显得非常必要。
(1)从“家庭教育”的本质特征看“国际交流”的必要性
家庭是以婚姻为核心的关系构成,因此“家庭教育”最突出的本质特征就是关于“人”的教育⑥。
有一篇名为《学校教育呼唤人文教育》的文章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从纳粹集中营幸存下来的人当上了美国一所中学的校长。每当一位新老师来到学校,他就交给那位老师一封信,他在信中这样说:“亲爱的老师,我是集中营的生还者,我亲眼看到人类所不应当见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由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妇女和婴儿被高中或大学的人们枪杀并焚烧。看到这一切,我怀疑: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们的请求是:请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绝不应当被用于制造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变态狂,受过高度教育但却像文杰曼那样的屠夫。只有在能使我们的学生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其价值。”
对“人”的不同理解,培养“人”的方向就大有不同,不同价值体系中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荣辱观”。当我们感叹“道德沦丧”、“世风日下”的时候,“人不具备道德理想的关键,已经不在于道德本身,而是在于比道德更高层面的唤醒,是良心的唤醒,而唤醒良心的焦点,就在于对‘人是什么’的解释。”⑦比如,台湾中原大学的林治平教授所著《白昼提灯》一书,提到“全人教育”的概念。他指出,人生要面对四种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人与别人(社会)的关系;人与物质世界的关系;人与超自然(道家称之“道”,儒家称之“天”)的关系。做一个全面的人,这四层关系的和谐缺一不可。⑦
人类是从家庭开始的,教育也是从家庭开始的。从古希腊罗马到古中国,从古埃及到古希伯来的文献记载来看,都非常重视家庭教育。
中国古籍《大学》语:“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即“齐家”的核心,在于“修身”、“正心”,也就是全人教育。而“家齐”是“国治”、“天下平”的基础。中国的“平天下”思想就是一个很古老的“全球化”思想,这种“天下大治”共同分享的理想之所以没有从“齐家”这个点扎扎实实地展开,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国际交流”。
因为“家庭教育”是围绕“人性”展开的,要达到真正世界性的人性认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普世价值”,以得到家庭教育的确实定位,这种“国际交流”就更加必要了。
(2)从中国家庭教育现状看“国际交流”的必要性
笔者发现,许多家长谈论起孩子,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没办法”:“你孩子作业多吗?”“多呀!没办法!”“要上课外班吗?”“上啊!没办法!”
一句“没办法!”道出了中国教育的尴尬。2009年,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逝世前,曾在病榻上多次向前来探望的温家宝总理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一时间,这个“钱学森之问”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矛盾的焦点也指向了现在的学校与教师。但是,教育仅仅是学校和老师的问题吗?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等。其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英国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洛克也说:“家庭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而且是主导的教育,给孩子深入骨髓的影响,是任何学校及社会教育永远无法替代的。”目前,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是不言而喻的。许多家长脑子里虽然有“家庭教育”的模糊概念,却根本不去探究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手段”是否正确,比如所谓 “早教”,已基本变成“技巧”、“技术”的培养:英语啦、数学啦、钢琴啦……
因此,全球化呼唤中国的家庭教育必须快速发展。如何使家庭教育获得更理性、更良性的发展呢?笔者认为,加强“国际交流”,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现代家庭教育更应该注重寻找正确的理念,由封闭、单一的传统模式,向开放、多元的现代化模式转变。可以说,家庭教育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进入21世纪,中国现代家庭与传统家庭相比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结构简单,人口少,每一个独生子女承载着更多长辈的希望;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种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家庭问题,因此,家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发展更应该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
(3)从社会发展看“国际交流”的必要性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前车之鉴”可以借鉴。近代国际家庭教育理论研究的迅猛发展,使得家庭教育逐渐发展完善为一门既综合又专门的科学体系,整合了宗教学、哲学、伦理学、法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家庭教育只有进行多元化、国际化的交流,才能创新,具有活力。国外一些成功的教育体系,比如蒙特梭利教育、斯宾塞快乐教育、DISC行为模式学说、詹姆士·杜布森的“爱家”家庭支持系统等等……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成功范例。
《大学》提到,“齐家”的根本在于“修身”,“修身”的依据在于“知”,“知”又在于“格物”。对万物的观察得到的理论去指导实践,是人类活动的重要法则,然而,《大学》所提到的“明明德”、“止于至善”的理想未能如愿以偿,原因就在于缺乏西方理学中的“理性逻辑”。目前,通过“格物”而发展起来的生态学,已经被广泛应用,通过生态学去类比家庭成长规律的“家庭生态学”也被广泛地采用起来。因此,我们中国家庭教育缺乏系统,缺乏理论总纲的现象要得到改观,也只有通过“国际交流”。
家庭教育的“国际交流”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广阔的视野。
四、国际传播对中国家庭教育的作用
(1)“国际传播”将促进中国家庭教育理念的变革
中国具有深厚的家庭教育文化传统,我们可以称之为中国的“家文化”。许多著名的家教名著流传千古,如诸葛亮的《诫子书》,还有《颜氏家训》、《千字文》、《童蒙须知》、《三字经》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它们都有着共同的理想型特征,目标是非常美好的——齐家治国平天下。
但这些美好的“家文化”的理想却没有成为现实。孔子周游列国传播理念,盼望能够通过长幼尊卑的伦理秩序、个人修身,让家庭更和谐等等,但历史让我们看见,出现更多的却是如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巴金的《家》、鲁迅的《祝福》那样的“家”的悲剧。目前,中国社会转型期暴露的各种问题,不得不让我们思考:伦理理想在现实面前显得片面、无力,道德规范无法解决内在的悖论,也无法产生实际的约束力,原因到底在哪里?
现在国内很多人讲教育,讲素质教育,其实都没有抓住要害,没有接触到根本。根本是什么呢?就是:自由思想,独立人格。早在19世纪初,著名的德国哲学家费希特就指出:“教育必须培育人的自我决定能力,而不是培养人去适应传统的世界,不是首先着眼于实用性,不是首先要去传授知识和技能,而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的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以便使他们能在目前还无法意料到的种种未来局势中自我作出有意义的选择。教育是全民族的事,要教育的是整个民族!”如果不从小就尊重被教育者的独立人格,着意培养他们成为能够自由思考的现代公民,那样的素质教育,不过是奴性教育的修订版。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可以把家庭伦理兼顾进来,但是家庭教育不得不把家庭伦理作为教育的核心点。上面提到的“自由思想,独立人格”的“现代公民”的培养是家庭教育的中心任务。那么什么是“现代公民”?就是具有“现代性”特征的公民,“现代性”,不是一个时间上可以量化的关于“先进”的概念,而是关于思维性质的概念,可以这样认为,“具有不断更新的开放精神,具有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前瞻性思维特质,具有公正性的、建设性的行为方式”,这些特征综合起来,称为“现代性” ⑧。
“国际传播”带来的文化交流以及“现代性”的注入,将促进中国家庭教育理念的变革,这样才能使中国家庭教育的理念得到进一步提升,去达成家庭教育领域的世界性共识。
(2)国际传播将丰富中国家庭教育的内涵
我们的媒体,要传播中国文化的理想——家庭教育在亘古就提出了重要的价值,应引起国际学界的关注,从而促进整合。由此可见,“国际传播”与“家庭教育”有着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语言。如果将“家文化”看做是我们的“国粹”的话,我们的目标,就是要促进国人整合“国粹”,让世界共享;引发世界关注“国粹”,使国人提高,创建既属于中国,又属于世界的家庭价值观。
现代家庭伦理中的自由思想、独立人格与中国传统的伦理有许多冲突,在以往的知识中,我们对人性的解释是有偏颇的。欧美国家的家庭伦理观中自由思想与道德是完全一致的,家庭民主被认为是道德的;同样,人对父母不存于依赖才是真正的孝敬。这让我们看见,国人的家庭伦理体系有待于进一步丰富,一切从“人性”本质出发的伦理秩序必须进一步建立。由此看来,通过“国际传播”,将促进中国家庭教育的内涵更加丰富起来。
五、有关设想
(1)搭建国际性家庭教育专业沟通平台
CRI的“广播孔子学堂”就是这样的尝试。尤其汉语普通话“中文环球”的节目《孔子学堂》,一直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并在新的时代、新的环境中,以更新的视角,新的解读,更贴近受众的需求。实践证明,这样的节目,不仅受到海外听众的欢迎,国内受众也有相当的关注,不少地方电台表示,它们对精工细做、质量上乘的文化节目有长期的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这类传统文化节目一定要注重新的解读、新的视角。以央视《百家讲坛》为例,从易中天的《品三国》,到于丹的“《论语》心得”,都是占了一个“新视角”的优势。
这样,中国家庭教育的专业信息在国际范围内能得到更广泛传播。
(2)建立传播与学术相结合的国际性民间机构
通过国际传播,连接国际性的组织机构,进行交流。在这方面,国内的一些出版机构比较活跃,翻译介绍了大量成功的、先进的国际家庭教育理论书刊。如果能进一步促进国际性的民间往来,就会有利于中国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国际化。
(3)跟踪并传播家庭教育机构的动向
通过具有国际传播性质的媒体,跟踪国内家庭教育实践,有系统地进行专业性对外传播。目前,这样的传播尚未形成规模。笔者发现,在中国有一些身体力行、有良心的家庭教育实践被吸引,有望得到更多的人分享,一直跟踪报道,陆续播发了一些有关家庭教育的新闻、专稿。然而,目前这样的传播尚未形成规模,如果加强这方面的国际性的音频广播,同时利用网站这样一个容量非常大的空间,就能更好地促进中国家庭教育实践提升。
六、结语
中国的家庭教育,除了在本国范围内的学术研究、实践以外,更重要的是具有开放性的对外交流,形成彼此促进、共同提高的格局,这就需要国际性的传播媒体作为桥梁,利用媒体可以有效地促成国际性的交流、交锋、交融。只有这样,中国家庭教育才能快速发展,去应对全球化的新格局。借用国际广播电台的一个传播理念,中国的家庭教育也应该是:“中国立场、世界眼光、人类胸怀。”(作者单位: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参考资料
①程曼丽:《信息全球化时代的国际传播》(《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4期)
②林志敏:《试论推动家庭“现代性”》(《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家庭教育研讨会论文集》,2008)
③文军:《迈向全球化时代的十大发展趋势》(46页,《中国软科学》,1997年第8期)
④黄晓芳:《国际台印尼语广播听众收听状况调研报告》,(《国际广播影视》,2006年12期)
⑤田晓明:《浅谈对外广播节目题材的选择》(《国际广播影视》,2006年第5期)
⑥林志敏:《国际化大都市家庭需要什么样的建设方案》(2006年国际家庭日系列活动)
⑦林治平:《白昼提灯》(敦煌文艺出版社 2006年版)
⑧林志敏:《试论推动家庭“现代性”》(《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家庭教育研讨会论文集》,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