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是有创新意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然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不是先天就有的,它需要通过后天的有目的的培养才能获得。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主动贯彻创新意识,抓住中学阶段这一关键时期,培养学生探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中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在中学阶段大力提倡创新教育,高度重视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和国家综合国力的大问题。在二十一世纪这样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全社会应充分认识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教育工作者应探索在中学阶段实施创新教育的规律,研究实施并取得成效的途径。
一、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学生心理和生理发育趋于成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判断能力,思想活跃,接纳信息量大,求知欲强,可塑性较大,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了心理和生理基础、在这一阶段,中学生还未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模式,知识迁移能力形成速度快,阻滞因素少,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机。
目前,人们较多地责备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出的创新人才少。殊不知,中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基础,许多进入大学的新生被中学的应试教育训练成“考试机器”,他们博闻强记者多,富于创新才能的少。而一些获得诺贝尔奖较多的国家的中小学就非常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尽管我国中学生参加奥林匹克大赛屡屡获奖,我国科学家与诺贝尔奖却几十年无缘。我国参加奥林匹克竞赛的中学生选手是层层选拔,集中训练,由专业教师专门辅导,训练出的选手所向披靡,远胜其他国家选手一筹。
二、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培养创新思维
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创新思维形成过程中非智力因素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心理学研究揭示了这样的一个事实,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要和培养与创新思維有关的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这里的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求知欲、独立性、灵活性、坚韧性、强烈的动机、热情、自信心。吃苦耐劳等等。创新是每个人都有的内在潜能,要有效地开发出这些潜能,需要个体有从事创新活动的驱动力,个体的兴趣和动机是从事创新活动的内驱力,非智力因素减弱以至降到很低水平,是创新思维不活跃的关键因素。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因素,就要激发强化他们的非智力因素。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育信心,要让他们相信自己有创新能力,有能力受到他人的尊重,有能力独立地解决各种问题。其次,要尊重学生的想像力,鼓励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永远保持其具有好奇、质疑、探索的自觉意识。最后,要形成一种商讨气氛,允许不同意见存在,这应成为每个集体成员的共识。
三、物理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应贯彻创新意识
1.创设教学情境,激励学生创新意识。情景教学是一种与创新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通过教师创设与教材内容相符合的教学情境,制造一种能激起学生思考的条件和氛围,使学生在客观情境中获得具体的感受,从而激发其相应情感,由此引导学生关注教学内容,产生积极的态度倾向,把激起的强烈情感投入教学活动,进而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需要,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此教师首先自己应刻意求新,不因循守旧,勇于抛弃说教和陈规,努力形成有利于培养具有创造性人才的独特的教学风格。其次,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创造性的发现和创造性的发挥,巧设疑问,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再次,教师要呵护学生每一个具有新意的冲动和念头,珍惜他们每一个带有创意的言行。
2.创设创新的气氛和环境,帮助学生树立创新的信心和勇气。数学教师要具有创新意识,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传统教育中“填鸭式”的教学环境显然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教师应当为每个学生提供自由思想的空间,让学生大胆的想象甚至可以异想天开。学生能否具有一定的对学习内容自主选择的自由,也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创新教育的关键。教师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和谐、民主、宽松的人际环境,教师应该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创设轻松、愉快、活跃的气氛,为学生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营造宽松的环境。宽松、和谐、自由、平等、竞争的环境,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灵感,易于知识的新创。
中学生是一个充满幻想和求知欲的锦囊,你如何将里面的东西展示出来呢,就要不断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勤学好问,发掘学生内在潜藏的无限创造力。普通人和天才之间是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问题是你有没有一把“开锦囊”的钥匙,相信学生的创造力,留多一点空间给学生创作的天地,那就多有一份创造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尹黎萍中学物理创新教育途径初析《物理教学探讨》2002年8期
[2]聂海浪浅谈中学物理创新能力的培养《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1年2期
【关键词】新课程;中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在中学阶段大力提倡创新教育,高度重视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和国家综合国力的大问题。在二十一世纪这样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全社会应充分认识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教育工作者应探索在中学阶段实施创新教育的规律,研究实施并取得成效的途径。
一、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学生心理和生理发育趋于成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判断能力,思想活跃,接纳信息量大,求知欲强,可塑性较大,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了心理和生理基础、在这一阶段,中学生还未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模式,知识迁移能力形成速度快,阻滞因素少,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机。
目前,人们较多地责备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出的创新人才少。殊不知,中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基础,许多进入大学的新生被中学的应试教育训练成“考试机器”,他们博闻强记者多,富于创新才能的少。而一些获得诺贝尔奖较多的国家的中小学就非常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尽管我国中学生参加奥林匹克大赛屡屡获奖,我国科学家与诺贝尔奖却几十年无缘。我国参加奥林匹克竞赛的中学生选手是层层选拔,集中训练,由专业教师专门辅导,训练出的选手所向披靡,远胜其他国家选手一筹。
二、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培养创新思维
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创新思维形成过程中非智力因素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心理学研究揭示了这样的一个事实,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要和培养与创新思維有关的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这里的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求知欲、独立性、灵活性、坚韧性、强烈的动机、热情、自信心。吃苦耐劳等等。创新是每个人都有的内在潜能,要有效地开发出这些潜能,需要个体有从事创新活动的驱动力,个体的兴趣和动机是从事创新活动的内驱力,非智力因素减弱以至降到很低水平,是创新思维不活跃的关键因素。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因素,就要激发强化他们的非智力因素。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育信心,要让他们相信自己有创新能力,有能力受到他人的尊重,有能力独立地解决各种问题。其次,要尊重学生的想像力,鼓励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永远保持其具有好奇、质疑、探索的自觉意识。最后,要形成一种商讨气氛,允许不同意见存在,这应成为每个集体成员的共识。
三、物理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应贯彻创新意识
1.创设教学情境,激励学生创新意识。情景教学是一种与创新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通过教师创设与教材内容相符合的教学情境,制造一种能激起学生思考的条件和氛围,使学生在客观情境中获得具体的感受,从而激发其相应情感,由此引导学生关注教学内容,产生积极的态度倾向,把激起的强烈情感投入教学活动,进而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需要,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此教师首先自己应刻意求新,不因循守旧,勇于抛弃说教和陈规,努力形成有利于培养具有创造性人才的独特的教学风格。其次,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创造性的发现和创造性的发挥,巧设疑问,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再次,教师要呵护学生每一个具有新意的冲动和念头,珍惜他们每一个带有创意的言行。
2.创设创新的气氛和环境,帮助学生树立创新的信心和勇气。数学教师要具有创新意识,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传统教育中“填鸭式”的教学环境显然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教师应当为每个学生提供自由思想的空间,让学生大胆的想象甚至可以异想天开。学生能否具有一定的对学习内容自主选择的自由,也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创新教育的关键。教师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和谐、民主、宽松的人际环境,教师应该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创设轻松、愉快、活跃的气氛,为学生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营造宽松的环境。宽松、和谐、自由、平等、竞争的环境,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灵感,易于知识的新创。
中学生是一个充满幻想和求知欲的锦囊,你如何将里面的东西展示出来呢,就要不断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勤学好问,发掘学生内在潜藏的无限创造力。普通人和天才之间是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问题是你有没有一把“开锦囊”的钥匙,相信学生的创造力,留多一点空间给学生创作的天地,那就多有一份创造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尹黎萍中学物理创新教育途径初析《物理教学探讨》2002年8期
[2]聂海浪浅谈中学物理创新能力的培养《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1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