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菌谱;耐药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血液科住院化疗的AL合并医院感染病例共 109例,其中男性78例、女性31例,年龄5~68岁,中位年龄38岁。诊断标准参照张之南主编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三版。所有病例均在医院完成≥1个疗程的联合化疗,院内感染诊断全部符合1997年中华医院感染管理学会审定的“院内感染诊断标准”[1]。
1.2 研究方法
1.2.1 鉴定与药敏 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微生物鉴定系统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按照NCCLS标准方法进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纸片(包括头孢噻肟和头孢噻肟/克拉维酸、头孢他啶和头孢他啶/克拉维酸)购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将ATB的STAPH药敏试条培养24 h,检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观察苯唑西林的药敏结果。
1.2.2 统计分析 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率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2 結果
2.1 感染部位及构成比 本组病例有49例发生呼吸道感染,占44.95%,其中上呼吸道感染25例(22.93%),下呼吸道24例(22.02%);口腔炎/牙龈炎10例(9.17%);肠道感染22例(20.18%);尿路感染12例(11%);败血症7例(6.42%);肛周感染9例(8.26%);带状疱疹2例(1.83%),其中有些病例同时有两个部位以上感染。
2.2 病原菌分布 109例医院感染者分别进行血液、痰、咽拭子、尿、便、分泌物等细菌培养,共分离出386株病原菌,其中G-杆菌215株(55.70%),G+球菌72株(18.65%),真菌99株(25.65%)。G-杆菌主要是铜绿假单胞菌,其次为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真菌主要是白假丝酵母菌,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光滑球拟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其他真菌。G+球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依次为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肠球菌等。所分离的主要病原菌构成比见表1。
2.3 细菌耐药率
2.3.1 G-杆菌 主要G-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平均耐药率见表2。在所分离出的G-杆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的检出率为43.7%。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平均耐药率51%,对氨苄西林的平均耐药率80%,对亚胺培南、美洛匹宁的平均耐药率为10%。
2.3.2 G+球菌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头孢噻吩、红霉素、克林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高,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出率达78%;肠球菌属对苯唑西林、头孢噻吩、红霉素、克林霉素、环丙沙星和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较高,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革兰氏阳性需氧球菌。主要G+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见表3。
2.3.3 真菌 真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三唑类抗真菌药物耐药率均很低。主要真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见表4。
参考文献
[1] 翁心华,潘孝彰,王岱明,等.现代感染学.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1179-1197.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血液科住院化疗的AL合并医院感染病例共 109例,其中男性78例、女性31例,年龄5~68岁,中位年龄38岁。诊断标准参照张之南主编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三版。所有病例均在医院完成≥1个疗程的联合化疗,院内感染诊断全部符合1997年中华医院感染管理学会审定的“院内感染诊断标准”[1]。
1.2 研究方法
1.2.1 鉴定与药敏 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微生物鉴定系统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按照NCCLS标准方法进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纸片(包括头孢噻肟和头孢噻肟/克拉维酸、头孢他啶和头孢他啶/克拉维酸)购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将ATB的STAPH药敏试条培养24 h,检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观察苯唑西林的药敏结果。
1.2.2 统计分析 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率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2 結果
2.1 感染部位及构成比 本组病例有49例发生呼吸道感染,占44.95%,其中上呼吸道感染25例(22.93%),下呼吸道24例(22.02%);口腔炎/牙龈炎10例(9.17%);肠道感染22例(20.18%);尿路感染12例(11%);败血症7例(6.42%);肛周感染9例(8.26%);带状疱疹2例(1.83%),其中有些病例同时有两个部位以上感染。
2.2 病原菌分布 109例医院感染者分别进行血液、痰、咽拭子、尿、便、分泌物等细菌培养,共分离出386株病原菌,其中G-杆菌215株(55.70%),G+球菌72株(18.65%),真菌99株(25.65%)。G-杆菌主要是铜绿假单胞菌,其次为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真菌主要是白假丝酵母菌,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光滑球拟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其他真菌。G+球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依次为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肠球菌等。所分离的主要病原菌构成比见表1。
2.3 细菌耐药率
2.3.1 G-杆菌 主要G-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平均耐药率见表2。在所分离出的G-杆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的检出率为43.7%。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平均耐药率51%,对氨苄西林的平均耐药率80%,对亚胺培南、美洛匹宁的平均耐药率为10%。
2.3.2 G+球菌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头孢噻吩、红霉素、克林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高,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出率达78%;肠球菌属对苯唑西林、头孢噻吩、红霉素、克林霉素、环丙沙星和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较高,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革兰氏阳性需氧球菌。主要G+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见表3。
2.3.3 真菌 真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三唑类抗真菌药物耐药率均很低。主要真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见表4。
参考文献
[1] 翁心华,潘孝彰,王岱明,等.现代感染学.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1179-1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