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仅需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部门还提出教学中的教学理念需要以核心素养为要求,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习生物的兴趣,给学生步入社会时奠定基础,在目前的高中生物课堂中,核心素养成为了必备的课堂知识内容。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02-01-240
引言
在新的教学视域之下,高中生物教学的科学构建,更加注重核心素养培养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所谓核心素养,是指以生物理论与能力为主导,实现学生多维度生物学习。因此,在核心素养培养中,高中生物教学要转变传统教学思维,在开放式的教学空间,通过探究式教学、情境式教学等的实施,以实现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生物学科应用能力的生成。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最早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认为核心素养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产生新的变化,是具有时代性的,从国际再到国家的重视,我国对于核心素养的概念探究步伐从未停止过,最主要表现为六大素养:实践创新、人文底蕴、健康生活、科学精神、责任担当、学会学习。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学习成绩再也不是衡量高中生能力的标准,而是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个性发展。
二、加强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策略
(一)、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高中生物课堂中较为常见的教学方法就是先明确教学目标,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之后,再根据学生的特点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其中教学目标是最为基础的一部分,大部分的老师在教学目标上往往没有制定完善,脱离了教学中心,从而使用了错误的教学方法,所以一个正确适当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在学习“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时,老师先明确这一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目标是强化学生对“酶”的认识,认为酶能够带来良好的清洁效果,在制定好的框架之中能够更加引出学生们的兴趣,让课堂变得有趣清晰起来。
(二)设置探究教学情境,培养学生思维
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此,教师应合理设计各种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问题和思考的空间与机会,创建探究式的教学情境,在教授学生一定基础知识的同时,适当选择和生活密切联系、存在较大难度的探究式问题,为学生提供思维点拨。这种方式不但拥有较强的趣味性,同时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例如,在教授“植物光合作用”相关内容时,教师可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对身边的绿色植物进行为期一周的观察,思考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需要哪些基础条件、产物,随后按照自己的猜想探研植物,并记录整个实验过程,形成详细报告。学生之前应该对光合作用有一些浅显的了解,在假设过程中才能拥有一个大致的方向。其实,整个实验操作并不是十分复杂,操作性较强,也不会占用学生太多的精力与时间。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还能体验一把实验探究的感觉,了解生物按照一定规律变化的过程,通过亲身参与获得更加深刻的印象。在植物探究中,学生可以直观体会到生命的多样性,激发学生探索世界的欲望。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可以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这种探究式情境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实践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生物学科是培养理性思维的主战地。学生除了需要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还需要拥有模型方法、数学方法、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等理性思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组织学生参与辩论活动,使其准确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例如,在基因工程相关内容中,教师可以将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作为辩题,让学生课前自主搜集相关知识,课堂中进行分组讨论,加深学生对转基因生物的认识,对其保持一种科学的态度[3]。
(三)以生活为视角,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生物来自于生活,但所学的知识又高于生活。在生活的视角之下,构建开放式生物课堂,能够实现学生生物理论与能力的有效培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从生活元素中,探寻生物规律;从生活现象中,探究生物知识,这些都可以更好地拉近学生与生物学科的距离,让学生在探究与拓展中,实现创新意识的生成,促进有效教学的科学实施。[案例]在“光合作用”的课时教学中,教师为了更好地导入“光合作用”的知识点,就以生活的角度,在生活视域空间,实现知识的有效传授,激活课堂教学。首先,教师立足教材内容,将植物光合作用进行阐述,并提出“植物光反应、暗反应有哪些现象”,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随后,教师立足学生熟悉的生活元素,将学生生活中的常见植物作为学习要素,进行“对比试验”。学生基于生活视角,将植物分别置于阳光与黑暗之中,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及现象,为“教”提供良好的条件。
教师在教学中,不再是拘囿于教材知识的导入,而是从生活的视角出发,培养学生自主实践、探索发现的生物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并逐步建立起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这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立足点,也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保障,体现了开放式教学的目标要求。
(四)选择恰当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进行实践合作
生物是一门动手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科,所以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多,针对性强,在教学学生生物时,应该不仅仅将知识点教授到学生的手里,应该注重学生对实验的操作性和核心素养的提升。在生物实验中学生可以互相组队合作探究,不仅加强了对生物知识的认识,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关系,从而强化团队合作的意识。比如这一课学习“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时,老师可以把学生带到實验室中,通过展示实验过程来促进学生的认识,并且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制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教育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是新时期素质教育发展的基础要求。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要进一步提高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学科能力的培养,从而打破单一教育评价的限制,帮助学生培养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崔妍,周增辉.高中生物学科课程建设与卓越课程的开发[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0,21(01):72-76.
[2]张桂梅,周庆萍,黄倩.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策略探讨[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9,31(06):114-116.
[3].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三).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125-127.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02-01-240
引言
在新的教学视域之下,高中生物教学的科学构建,更加注重核心素养培养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所谓核心素养,是指以生物理论与能力为主导,实现学生多维度生物学习。因此,在核心素养培养中,高中生物教学要转变传统教学思维,在开放式的教学空间,通过探究式教学、情境式教学等的实施,以实现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生物学科应用能力的生成。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最早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认为核心素养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产生新的变化,是具有时代性的,从国际再到国家的重视,我国对于核心素养的概念探究步伐从未停止过,最主要表现为六大素养:实践创新、人文底蕴、健康生活、科学精神、责任担当、学会学习。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学习成绩再也不是衡量高中生能力的标准,而是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个性发展。
二、加强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策略
(一)、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高中生物课堂中较为常见的教学方法就是先明确教学目标,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之后,再根据学生的特点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其中教学目标是最为基础的一部分,大部分的老师在教学目标上往往没有制定完善,脱离了教学中心,从而使用了错误的教学方法,所以一个正确适当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在学习“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时,老师先明确这一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目标是强化学生对“酶”的认识,认为酶能够带来良好的清洁效果,在制定好的框架之中能够更加引出学生们的兴趣,让课堂变得有趣清晰起来。
(二)设置探究教学情境,培养学生思维
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此,教师应合理设计各种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问题和思考的空间与机会,创建探究式的教学情境,在教授学生一定基础知识的同时,适当选择和生活密切联系、存在较大难度的探究式问题,为学生提供思维点拨。这种方式不但拥有较强的趣味性,同时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例如,在教授“植物光合作用”相关内容时,教师可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对身边的绿色植物进行为期一周的观察,思考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需要哪些基础条件、产物,随后按照自己的猜想探研植物,并记录整个实验过程,形成详细报告。学生之前应该对光合作用有一些浅显的了解,在假设过程中才能拥有一个大致的方向。其实,整个实验操作并不是十分复杂,操作性较强,也不会占用学生太多的精力与时间。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还能体验一把实验探究的感觉,了解生物按照一定规律变化的过程,通过亲身参与获得更加深刻的印象。在植物探究中,学生可以直观体会到生命的多样性,激发学生探索世界的欲望。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可以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这种探究式情境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实践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生物学科是培养理性思维的主战地。学生除了需要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还需要拥有模型方法、数学方法、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等理性思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组织学生参与辩论活动,使其准确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例如,在基因工程相关内容中,教师可以将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作为辩题,让学生课前自主搜集相关知识,课堂中进行分组讨论,加深学生对转基因生物的认识,对其保持一种科学的态度[3]。
(三)以生活为视角,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生物来自于生活,但所学的知识又高于生活。在生活的视角之下,构建开放式生物课堂,能够实现学生生物理论与能力的有效培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从生活元素中,探寻生物规律;从生活现象中,探究生物知识,这些都可以更好地拉近学生与生物学科的距离,让学生在探究与拓展中,实现创新意识的生成,促进有效教学的科学实施。[案例]在“光合作用”的课时教学中,教师为了更好地导入“光合作用”的知识点,就以生活的角度,在生活视域空间,实现知识的有效传授,激活课堂教学。首先,教师立足教材内容,将植物光合作用进行阐述,并提出“植物光反应、暗反应有哪些现象”,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随后,教师立足学生熟悉的生活元素,将学生生活中的常见植物作为学习要素,进行“对比试验”。学生基于生活视角,将植物分别置于阳光与黑暗之中,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及现象,为“教”提供良好的条件。
教师在教学中,不再是拘囿于教材知识的导入,而是从生活的视角出发,培养学生自主实践、探索发现的生物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并逐步建立起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这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立足点,也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保障,体现了开放式教学的目标要求。
(四)选择恰当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进行实践合作
生物是一门动手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科,所以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多,针对性强,在教学学生生物时,应该不仅仅将知识点教授到学生的手里,应该注重学生对实验的操作性和核心素养的提升。在生物实验中学生可以互相组队合作探究,不仅加强了对生物知识的认识,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关系,从而强化团队合作的意识。比如这一课学习“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时,老师可以把学生带到實验室中,通过展示实验过程来促进学生的认识,并且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制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教育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是新时期素质教育发展的基础要求。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要进一步提高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学科能力的培养,从而打破单一教育评价的限制,帮助学生培养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崔妍,周增辉.高中生物学科课程建设与卓越课程的开发[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0,21(01):72-76.
[2]张桂梅,周庆萍,黄倩.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策略探讨[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9,31(06):114-116.
[3].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三).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