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X俗称对二甲苯,低毒,是苯的衍生物,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这是化学词条中对PX最常见的介绍。清华大学化工系的学子对PX的化学特性应该最为熟悉也最为敏感,在最近维基百科的“词条保卫战”中,PX的“低毒性”就是因为他们的昼夜坚守才得到捍卫。但是,对大部分公众来说,除了PX的英文缩写和一些或多或少由主观情绪牵引着的初浅认识之外,对它的了解似乎并不算多。即使近年来,因为PX项目引发了多次抗议风波,但在喧嚣的争论之外,我们对PX的了解并未因抗议和争论而进一步加深。在观点博弈的过程中,通往共识达成协议的道路注定是艰难的,但在通往科学的道路上,我们至少期待对它能有更多的理解。
PX“黄金产业链”
1985年,中国引进的第一套PX装置在上海正式投入生产,距今已有29年历史。财新网整理统计的数字显示,截至2009年底,中国大陆范围内共有13家PX生产企业、16套生产装置,分布范围从沿海的上海、大连、青岛,沿江的南京、洛阳,一直延伸至内陆的乌鲁木齐。在中国,PX产能主要集中在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三大国有企业,产能占到全国的七成。
作为石油化工的中间产品,它的下游主要用于生产PTA及PET,是制取聚酯纤维(涤纶)的主要原料,这也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最熟悉的应用。据了解,目前我国合成纤维已占纺织纤维产量的70%,其中用PX生产的涤纶纤维又占合成纤维总量的80%以上,也就是说,我们身上正穿着的衣服很可能就是用PX原料制成的。
除了广泛应用于纺织面料和服装生产中,PX原料在生产薄膜瓶片、树脂、涂料、染料,生产香料、医药、杀虫剂、油墨、黏合剂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润生曾说:“石化产业从炼油到PX,以及随后的聚酯、抽丝、纺织、印染、服装,每个环节几乎都是一个庞大的产业群,不仅能带动就业,还有大量的社会财富被创造出来。”的确如此,PX下游生产加工的产业链条长,附加值高,也被誉为“黄金产业链”,它的背后是一个世界性的庞大产业。
去国外建PX工厂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PX的总产能约为3900万—4000万吨,亚洲大约占2800万—3000万吨,由于需求旺盛,全世界有3/4的PX产能集中在亚洲。但是作为纺织生产、消费和出口的大国,我国PX自给率其实并不高,并存在较大的市场缺口。2010年时,国内市场的PX消费量已经超过900万吨,但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供的数据,十年间,国内的PX自给率却从2000年的88%降至2012年的53%。李润生去年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曾预估,根据国内在建、拟建计划,2015年中国PX需求量将达2200万吨左右。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的报告则预计,2014年我国PX供应缺口将扩大至930万-950万吨。
早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英国、日本就先后展开了对PX技术的研究,在中石化研发出世界上第三套芳烃成套技术之前,PX的核心工艺技术一直被美国环球油品公司(UOP)、法国石油研究院(IFP)等国外大公司垄断。中国PX产业起步较晚,在国内的产能提升又受到局限,因此,中国大陆的PX市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韩国、日本、新加坡和台湾地区的进口供给。有人曾提出:既然多国出口PX,我们能否不发展PX,依靠进口解决问题?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总工程师李君发在接受《人民日报》的采访时对此曾回应说,PX价格上升对我国生产企业有重要影响。“最大的问题是,对于国际市场的PX价格,不生产就没话语权,价格大起大落,会严重影响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近年由于供求关系的变化,PX的价格已从2009年8500元/吨上涨到11500元/吨左右,较大的利润空间引起了周边国家对PX项目建设和扩容的兴趣,也刺激国内企业去海外建设PX项目。去年4月9日,一家中国民营企业宣布,其在文莱的一个150万吨PX项目获得文莱政府批准,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民营石化公司在海外的最大投资项目。
安全隐患的虚与实
在国内,目前对PX项目担忧较多的地方普遍集中在项目落地后的安全隐患和一旦发生泄露所产生的污染问题。
易燃的化学特性,决定了PX生产装置可能引发的最严重的安全事故就是着火爆炸,不过,爆炸也基于两个前提,一是PX泄露导致气体扩散,并和空气充分混合;二是遇到明火。中国工程院院士曹湘洪早前在接受媒体专访中表示,中国自引进PX装置以来,从未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曹院长以在石油行业十几年的专业经验解释,一般来讲,在石油化工生产装置中是绝对禁止明火的。一旦发生物料泄漏,也会有严格控制措施。即使是从世界范围来看,PX项目也没有发生过安全事故的先例。去年7月,福建漳州古雷石化厂区曾发生过一起PX项目爆炸事件,但事后,也被证实是由于高压加氢装置管线弯头的质量问题引起的,而非PX项目本身的质量或泄露所致。
有人担忧,PX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苯、甲苯、二甲苯等一旦泄露,将会对大气、土壤和水流造成污染,造成苯中毒,而苯中毒可能会带来致癌、致残等后果。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的教授袁东星曾对PX项目可能产生的危害性进行过求证,据他当时的初步估算,加上翔鹭石化在厦门已经投产的PTA(苯二甲酸)项目,厦门的PX项目投入生产后,每年将有大约600吨的化学物质不可避免地泄漏到大气中。而有化学领域的专业人士认为,化学物低剂量的长期暴露是相当危险的,但目前很少有专家或者机构对这种长时间跨度下化学物的影响及危害进行过全面深入的研究。
有专家表示,中国PX项目的安全生产技术早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正常的操作下,PX在密闭的空间里储存、运输是安全的,但是紧接着,另一种声音就出来了,除了技术性的问题,还有一些非技术层面上的问题需要考虑,比如风险防范机制的完善,比如对重化工业企业的管理方式。法律学者姚遥提出的观点值得深思,他认为,了解PX并不等于了解PX项目,PX的低毒性也不代表着PX项目低污染,有些生产企业一降低治污成本,就可能立马变成污染大户,因此,最需要的是一份专业、客观、全面的环评报告。
PX工厂该离居民区多远
PX项目的选址问题也是公众关心的重要问题,但从世界范围来看,担忧的声音似乎都没有中国来得“猛烈”。在国际上,并没有关于PX项目需要距离居民区100公里的惯例。不过,韩国SK蔚山工业园区的宣传人尹盛昱介绍,出于节约成本、保护环境的考虑,世界各国PX项目的建设往往秉承着“三近原则”:离炼油企业近,离下游PTA工厂近,离大江大海近。而满足这些条件的地区,往往又人口稠密,环境优美。
蔚山是韩国最大的化工基地,有“工业首都”之称,这里除了有SK集团的大型化工区,还有S-oil的大型化工厂。这样一个以石油化工企业为主的城市,不仅拥有亚太地区能源效率第一等级的炼油厂,还有SK集团耗资1020亿韩元(约合9亿元人民币),历经十年时间兴建的蔚山大公园。在园区中,PX厂区与居民区的距离仅仅400米左右,而更大的二期PX工厂与居民区的距离也只有4公里。
再看其他国家PX项目的选址距离时,这个问题也显得轻松很多。号称全球最大的PX工厂,距离新加坡主城区5公里;美国休斯顿PX工厂距城区1.2公里;新加坡裕廊岛埃克森美孚炼厂PX工厂距居民区0.9公里;日本横滨NPRC炼厂PX生产基地与居民区仅隔一条高速公路;德国路德维西港巴斯夫石化基地与曼海姆市隔着一条莱茵河。
在国内,对PX项目与居民区的距离选择则相对更加保守和谨慎。上海金山石化PX工厂距居民区最近距离约1公里;天津石化PX工厂距大港区中心5公里;曾颇受争议的厦门PX项目也因为公众“毗距厦门市中心不足10公里”的担忧,而迁往了漳州市漳浦县的古雷半岛。一个合适的选址固然重要,不过也需要反思和警惕,我们对合适选址的争论,有时是否掩盖了其他的声音,比如对PX项目本身的质量、企业生产是否符合环保标准和相关部门的安全监管的讨论。
PX“黄金产业链”
1985年,中国引进的第一套PX装置在上海正式投入生产,距今已有29年历史。财新网整理统计的数字显示,截至2009年底,中国大陆范围内共有13家PX生产企业、16套生产装置,分布范围从沿海的上海、大连、青岛,沿江的南京、洛阳,一直延伸至内陆的乌鲁木齐。在中国,PX产能主要集中在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三大国有企业,产能占到全国的七成。
作为石油化工的中间产品,它的下游主要用于生产PTA及PET,是制取聚酯纤维(涤纶)的主要原料,这也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最熟悉的应用。据了解,目前我国合成纤维已占纺织纤维产量的70%,其中用PX生产的涤纶纤维又占合成纤维总量的80%以上,也就是说,我们身上正穿着的衣服很可能就是用PX原料制成的。
除了广泛应用于纺织面料和服装生产中,PX原料在生产薄膜瓶片、树脂、涂料、染料,生产香料、医药、杀虫剂、油墨、黏合剂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润生曾说:“石化产业从炼油到PX,以及随后的聚酯、抽丝、纺织、印染、服装,每个环节几乎都是一个庞大的产业群,不仅能带动就业,还有大量的社会财富被创造出来。”的确如此,PX下游生产加工的产业链条长,附加值高,也被誉为“黄金产业链”,它的背后是一个世界性的庞大产业。
去国外建PX工厂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PX的总产能约为3900万—4000万吨,亚洲大约占2800万—3000万吨,由于需求旺盛,全世界有3/4的PX产能集中在亚洲。但是作为纺织生产、消费和出口的大国,我国PX自给率其实并不高,并存在较大的市场缺口。2010年时,国内市场的PX消费量已经超过900万吨,但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供的数据,十年间,国内的PX自给率却从2000年的88%降至2012年的53%。李润生去年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曾预估,根据国内在建、拟建计划,2015年中国PX需求量将达2200万吨左右。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的报告则预计,2014年我国PX供应缺口将扩大至930万-950万吨。
早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英国、日本就先后展开了对PX技术的研究,在中石化研发出世界上第三套芳烃成套技术之前,PX的核心工艺技术一直被美国环球油品公司(UOP)、法国石油研究院(IFP)等国外大公司垄断。中国PX产业起步较晚,在国内的产能提升又受到局限,因此,中国大陆的PX市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韩国、日本、新加坡和台湾地区的进口供给。有人曾提出:既然多国出口PX,我们能否不发展PX,依靠进口解决问题?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总工程师李君发在接受《人民日报》的采访时对此曾回应说,PX价格上升对我国生产企业有重要影响。“最大的问题是,对于国际市场的PX价格,不生产就没话语权,价格大起大落,会严重影响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近年由于供求关系的变化,PX的价格已从2009年8500元/吨上涨到11500元/吨左右,较大的利润空间引起了周边国家对PX项目建设和扩容的兴趣,也刺激国内企业去海外建设PX项目。去年4月9日,一家中国民营企业宣布,其在文莱的一个150万吨PX项目获得文莱政府批准,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民营石化公司在海外的最大投资项目。
安全隐患的虚与实
在国内,目前对PX项目担忧较多的地方普遍集中在项目落地后的安全隐患和一旦发生泄露所产生的污染问题。
易燃的化学特性,决定了PX生产装置可能引发的最严重的安全事故就是着火爆炸,不过,爆炸也基于两个前提,一是PX泄露导致气体扩散,并和空气充分混合;二是遇到明火。中国工程院院士曹湘洪早前在接受媒体专访中表示,中国自引进PX装置以来,从未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曹院长以在石油行业十几年的专业经验解释,一般来讲,在石油化工生产装置中是绝对禁止明火的。一旦发生物料泄漏,也会有严格控制措施。即使是从世界范围来看,PX项目也没有发生过安全事故的先例。去年7月,福建漳州古雷石化厂区曾发生过一起PX项目爆炸事件,但事后,也被证实是由于高压加氢装置管线弯头的质量问题引起的,而非PX项目本身的质量或泄露所致。
有人担忧,PX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苯、甲苯、二甲苯等一旦泄露,将会对大气、土壤和水流造成污染,造成苯中毒,而苯中毒可能会带来致癌、致残等后果。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的教授袁东星曾对PX项目可能产生的危害性进行过求证,据他当时的初步估算,加上翔鹭石化在厦门已经投产的PTA(苯二甲酸)项目,厦门的PX项目投入生产后,每年将有大约600吨的化学物质不可避免地泄漏到大气中。而有化学领域的专业人士认为,化学物低剂量的长期暴露是相当危险的,但目前很少有专家或者机构对这种长时间跨度下化学物的影响及危害进行过全面深入的研究。
有专家表示,中国PX项目的安全生产技术早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正常的操作下,PX在密闭的空间里储存、运输是安全的,但是紧接着,另一种声音就出来了,除了技术性的问题,还有一些非技术层面上的问题需要考虑,比如风险防范机制的完善,比如对重化工业企业的管理方式。法律学者姚遥提出的观点值得深思,他认为,了解PX并不等于了解PX项目,PX的低毒性也不代表着PX项目低污染,有些生产企业一降低治污成本,就可能立马变成污染大户,因此,最需要的是一份专业、客观、全面的环评报告。
PX工厂该离居民区多远
PX项目的选址问题也是公众关心的重要问题,但从世界范围来看,担忧的声音似乎都没有中国来得“猛烈”。在国际上,并没有关于PX项目需要距离居民区100公里的惯例。不过,韩国SK蔚山工业园区的宣传人尹盛昱介绍,出于节约成本、保护环境的考虑,世界各国PX项目的建设往往秉承着“三近原则”:离炼油企业近,离下游PTA工厂近,离大江大海近。而满足这些条件的地区,往往又人口稠密,环境优美。
蔚山是韩国最大的化工基地,有“工业首都”之称,这里除了有SK集团的大型化工区,还有S-oil的大型化工厂。这样一个以石油化工企业为主的城市,不仅拥有亚太地区能源效率第一等级的炼油厂,还有SK集团耗资1020亿韩元(约合9亿元人民币),历经十年时间兴建的蔚山大公园。在园区中,PX厂区与居民区的距离仅仅400米左右,而更大的二期PX工厂与居民区的距离也只有4公里。
再看其他国家PX项目的选址距离时,这个问题也显得轻松很多。号称全球最大的PX工厂,距离新加坡主城区5公里;美国休斯顿PX工厂距城区1.2公里;新加坡裕廊岛埃克森美孚炼厂PX工厂距居民区0.9公里;日本横滨NPRC炼厂PX生产基地与居民区仅隔一条高速公路;德国路德维西港巴斯夫石化基地与曼海姆市隔着一条莱茵河。
在国内,对PX项目与居民区的距离选择则相对更加保守和谨慎。上海金山石化PX工厂距居民区最近距离约1公里;天津石化PX工厂距大港区中心5公里;曾颇受争议的厦门PX项目也因为公众“毗距厦门市中心不足10公里”的担忧,而迁往了漳州市漳浦县的古雷半岛。一个合适的选址固然重要,不过也需要反思和警惕,我们对合适选址的争论,有时是否掩盖了其他的声音,比如对PX项目本身的质量、企业生产是否符合环保标准和相关部门的安全监管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