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广州告诉我,广州素有“东山少爷”“西关小姐”的说法。为什么西关出小姐,东山出活像呢?据说是因为旧广州西关一带富者(商贾)多,东山一带富者(官宦)多。但官家小姐就不如富家小姐有风采,有魅力吗?不过西关女子似乎确实比东山女子多点儿故事:陈铁军“刑场上的婚礼”蜚声遐迩,区梦觉解放后担任广东省委领导、还有人们熟知的女英雄向秀丽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在西关这块土地上産了独特的文化、比起广州许多地方、西关并不古老,然而人们说,西关是广州最具魅力的地方,是广州最有“广味儿“的地方,西关并不轰轰烈烈。然而人们说,西关扑朔迷离,引人入胜。
于是,我决定去寻访西关,寻访那久远年代里留存下来的、极富岭南特色的传统民居西关大屋,去找找那老广州的“味儿”。
西关有一条古老又现代的商业街,被老广州爱称为上下九、第十甫,长1207米,路两边店铺林立、被誉为西关商廊。然而,有谁知道,在1000多年前,这里竟是珠江古岸,今下九路附近设有绣衣码头。在古代,印度高僧达摩曾在此传教,清代,这里形成了外贸中心,后逐渐繁华、一时间衣食住行尽显特色。人说,下九路是地地道道的扮靓街,而第十甫则以食肆居多,有“百步必有小食”之说“莲蓉第一家”的“莲香楼”,百年老字号“陶陶居”、享誉港澳的“趣香饼家”、大排档上的粥粉面,各种回味的甜品冷饮,真是“风味在西关”了。
西关在宋代为绣衣坊、据说是城西纺织及成衣手工业已有发展。明代已成为广州城的商业中心地点,十八市在明代已形成。清代以后,由于十三行的兴起,西关兴建了机房区,西关的“三宝”(即宝华潞、宝源路、多宝路)加上逢源路,为两关大屋最集中之地。据《庚戍南海续志》云:“同(治)光(绪)之间,绅富初辟新宝华坊等街,已极西关之西。其地距拌塘、南岸等乡尚隔数里。光绪中叶绅富相率购地建屋。数十年米,甲第连云,鱼鳞栉比,菱墉莲诸悉作民居。直至淬塘等处,垠地相接,仅隔一球。”到光绪中叶,西关大屋又扩大至今多宝路,逢源路一带。
这些街道多呈正交系统,街面中间为花岗岩石板(2~3米长、厚10~15厘水,阔35~40厘米),下为暗渠。两旁为灰沙地面。街宽1~8米。这种石板路,在当时是最高档次的街道地面。西关大屋则建于石板街的两旁。两关大屋的宽度有宽有狭,有宽至七开间的。如多宝路愉园酒家左邻邓华熙府(邓华熙,顺德龙山人,官至巡抚部院),建于咸丰间,1902年退休居此,以多宝大街为街名。多宝坊建有钦赐探花第,为1859年李文田殿试中探花而建,今名泰华楼(陈垣题),门牌27号,是六开间大屋。
入夜,西关上下九、第十甫这条步行街上,游客如潮,那流光溢彩、金碧辉煌的灯饰,那艳丽夺目、有透亮的大红灯笼,那簇拥在鲜花丛中、装有玻璃幕墙的酒楼商厦,构成了一幅美妙的西关市井风情画。在这条街上,有广州特有的“骑楼”——在楼房前跨人行道而建,靠马路边相互联结而成的步行长廊,特别适合岭南的亚热带气候,构成了广州城独特的建筑景观。行人在此逛街,下雨不用伞,暑天无日晒。
西关大屋,是清末广州富户在广州城西兴建的住房形式,是岭南传统民间建筑中很有特色的一种。西关大屋在广州西关角一带最多。东起文昌桥、大观桥,两至浮塘、昌华园一带,形成于清末同治、光绪年间。
西关大屋为中原的正堂屋形式,二三开间坐北向南,砖木结构,中南而北,按大户人家生活方式而展开为多个单元。大尾的门廊前,为一二级石阶,门前的凹入部分,可站立人避雨。门框以花岗石板建构,内镶木框,有以装上趟栊。这是一个活动的栏栅,用坚硬的圆木条构成,一般用圆木条13或15条,大户人家用17条。旧称为笼门,横向开合,故名趟栊,外边又设矮门一通,称为脚门,既可避掩视线,又可通风,还可防范外人冲入,这就是趟栊和脚门的功用。它们是适应岭南炎热多雨的气候而产生的建筑构件。
那是一个四月梅雨天,循着隐隐约约飘来的白兰花香,我走进一条条曲折,狭窄的麻石小巷,在一幢看上去有上百年历史的西关旧屋前驻足。这里已变得十分衰败,古老而又沉重的木趟栊要一点点费力地移开,那扇足有半尺厚的大木门甚至比防盗门还保险。庭院深深,三间两廊式的民居显得十分拥挤,那些不知经过了多少个朝代的旧红木家具,还散发着浓郁的岭南韵味。
大屋门口,一位剪男仔头的玲珑少女,一边甩着小花伞上的水珠,一边用白话朝我喊着:“阿姨呀,雷温宾郭(你找谁)呀?”倏地,我脑海中闪过另一位少女的形象:穿着碎花白夏布短衫、白夏布宽腿长裤、绿油木屐,拖一条长辫的区桃,踏着清脆的步子,走进西关大屋,说不尽南国女子的幽静秀气。这是半个多世纪以前,以西关为背景的小说《三家巷》中的女主人公。湿润的水气和连绵的雨意,挡住了中原大地的燥热和酷寒,留住了岭南女子自然寻常的神态和澄澈怡然的心境。也许,只有西关大屋这样的布局和摆设以及花市剪影、夜市叫卖、七夕乞巧、人日郊游这些充满南国情调的风情,才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欧阳山作品的风格吧?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了。
《三家巷》故事的背景地是广州的西关,在那个年代,这里还是河涌网脉纵横交错,“一湾绿水对城东,棹歌添得荔枝红”的景象。夏令时节,游人如鲫,从荔湾漫延至沙面及白鹅潭的水面上,唱着“咸水歌”的艇妹,悠然划着紫洞艇、小花艇和舢板,将热气腾腾的艇仔粥和炒田螺送到游客手中。管弦声,叫卖声,嬉笑声交织一片。也正因为西关的地价较平,吸引了诸多富户筑豪屋于此,使得商铺连绵,成为旺地。
娇俏的西关小姐们,就像《三家巷》中的女主人公,娉娉婷婷摇曳在街面上,浑身散发着慵懒的气息,构成了西关独特的文化景观。然而,真正使西关文化发扬光大的,是潘仕成那样的富商,他建的别墅“海山仙馆”,回廊曲径,水榭轩窗,十分精美。其内收藏的金石、碑刻、名帖、古籍之多,被誉为“南粤之冠”。他不惜花巨资刊刻成“海山仙馆丛书”56种,492卷,并分经、史、子、集四部,共120册。还搜罗了历代书法名家法帖,雇请工匠精心镌刻成千余块石刻,陈列展览。其他还有“陈氏书院”各类精湛的木雕、石雕、砖雕、灰塑、陶塑、钢铁铸等装饰工艺,美轮美奂,这座建筑本身就是民族艺术的奇葩。可惜,这一切,现今已成了明日黄花。
西关,遍布着多少诱人的去处,留下了多少诱人的风采。西来初地,五百罗汉;荔枝湾,榕树头;酸枝街,玉器墟;名伶,花艇;西关大屋,趟拢门……假如没有了这充满怀旧情调的种种,广州城就会让人觉得少了点什么。西关没有了趟栊门,就好比北京没有了四合院,上海没有了石库门,陕北没有了大窑洞……难怪人们说,西关大屋即是广府文化的缩影,而广府文化与潮州文化、客家文化共同组成了中华文化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岭南文化。
我留恋西关,留恋西关的传说。
于是,我决定去寻访西关,寻访那久远年代里留存下来的、极富岭南特色的传统民居西关大屋,去找找那老广州的“味儿”。
西关有一条古老又现代的商业街,被老广州爱称为上下九、第十甫,长1207米,路两边店铺林立、被誉为西关商廊。然而,有谁知道,在1000多年前,这里竟是珠江古岸,今下九路附近设有绣衣码头。在古代,印度高僧达摩曾在此传教,清代,这里形成了外贸中心,后逐渐繁华、一时间衣食住行尽显特色。人说,下九路是地地道道的扮靓街,而第十甫则以食肆居多,有“百步必有小食”之说“莲蓉第一家”的“莲香楼”,百年老字号“陶陶居”、享誉港澳的“趣香饼家”、大排档上的粥粉面,各种回味的甜品冷饮,真是“风味在西关”了。
西关在宋代为绣衣坊、据说是城西纺织及成衣手工业已有发展。明代已成为广州城的商业中心地点,十八市在明代已形成。清代以后,由于十三行的兴起,西关兴建了机房区,西关的“三宝”(即宝华潞、宝源路、多宝路)加上逢源路,为两关大屋最集中之地。据《庚戍南海续志》云:“同(治)光(绪)之间,绅富初辟新宝华坊等街,已极西关之西。其地距拌塘、南岸等乡尚隔数里。光绪中叶绅富相率购地建屋。数十年米,甲第连云,鱼鳞栉比,菱墉莲诸悉作民居。直至淬塘等处,垠地相接,仅隔一球。”到光绪中叶,西关大屋又扩大至今多宝路,逢源路一带。
这些街道多呈正交系统,街面中间为花岗岩石板(2~3米长、厚10~15厘水,阔35~40厘米),下为暗渠。两旁为灰沙地面。街宽1~8米。这种石板路,在当时是最高档次的街道地面。西关大屋则建于石板街的两旁。两关大屋的宽度有宽有狭,有宽至七开间的。如多宝路愉园酒家左邻邓华熙府(邓华熙,顺德龙山人,官至巡抚部院),建于咸丰间,1902年退休居此,以多宝大街为街名。多宝坊建有钦赐探花第,为1859年李文田殿试中探花而建,今名泰华楼(陈垣题),门牌27号,是六开间大屋。
入夜,西关上下九、第十甫这条步行街上,游客如潮,那流光溢彩、金碧辉煌的灯饰,那艳丽夺目、有透亮的大红灯笼,那簇拥在鲜花丛中、装有玻璃幕墙的酒楼商厦,构成了一幅美妙的西关市井风情画。在这条街上,有广州特有的“骑楼”——在楼房前跨人行道而建,靠马路边相互联结而成的步行长廊,特别适合岭南的亚热带气候,构成了广州城独特的建筑景观。行人在此逛街,下雨不用伞,暑天无日晒。
西关大屋,是清末广州富户在广州城西兴建的住房形式,是岭南传统民间建筑中很有特色的一种。西关大屋在广州西关角一带最多。东起文昌桥、大观桥,两至浮塘、昌华园一带,形成于清末同治、光绪年间。
西关大屋为中原的正堂屋形式,二三开间坐北向南,砖木结构,中南而北,按大户人家生活方式而展开为多个单元。大尾的门廊前,为一二级石阶,门前的凹入部分,可站立人避雨。门框以花岗石板建构,内镶木框,有以装上趟栊。这是一个活动的栏栅,用坚硬的圆木条构成,一般用圆木条13或15条,大户人家用17条。旧称为笼门,横向开合,故名趟栊,外边又设矮门一通,称为脚门,既可避掩视线,又可通风,还可防范外人冲入,这就是趟栊和脚门的功用。它们是适应岭南炎热多雨的气候而产生的建筑构件。
那是一个四月梅雨天,循着隐隐约约飘来的白兰花香,我走进一条条曲折,狭窄的麻石小巷,在一幢看上去有上百年历史的西关旧屋前驻足。这里已变得十分衰败,古老而又沉重的木趟栊要一点点费力地移开,那扇足有半尺厚的大木门甚至比防盗门还保险。庭院深深,三间两廊式的民居显得十分拥挤,那些不知经过了多少个朝代的旧红木家具,还散发着浓郁的岭南韵味。
大屋门口,一位剪男仔头的玲珑少女,一边甩着小花伞上的水珠,一边用白话朝我喊着:“阿姨呀,雷温宾郭(你找谁)呀?”倏地,我脑海中闪过另一位少女的形象:穿着碎花白夏布短衫、白夏布宽腿长裤、绿油木屐,拖一条长辫的区桃,踏着清脆的步子,走进西关大屋,说不尽南国女子的幽静秀气。这是半个多世纪以前,以西关为背景的小说《三家巷》中的女主人公。湿润的水气和连绵的雨意,挡住了中原大地的燥热和酷寒,留住了岭南女子自然寻常的神态和澄澈怡然的心境。也许,只有西关大屋这样的布局和摆设以及花市剪影、夜市叫卖、七夕乞巧、人日郊游这些充满南国情调的风情,才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欧阳山作品的风格吧?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了。
《三家巷》故事的背景地是广州的西关,在那个年代,这里还是河涌网脉纵横交错,“一湾绿水对城东,棹歌添得荔枝红”的景象。夏令时节,游人如鲫,从荔湾漫延至沙面及白鹅潭的水面上,唱着“咸水歌”的艇妹,悠然划着紫洞艇、小花艇和舢板,将热气腾腾的艇仔粥和炒田螺送到游客手中。管弦声,叫卖声,嬉笑声交织一片。也正因为西关的地价较平,吸引了诸多富户筑豪屋于此,使得商铺连绵,成为旺地。
娇俏的西关小姐们,就像《三家巷》中的女主人公,娉娉婷婷摇曳在街面上,浑身散发着慵懒的气息,构成了西关独特的文化景观。然而,真正使西关文化发扬光大的,是潘仕成那样的富商,他建的别墅“海山仙馆”,回廊曲径,水榭轩窗,十分精美。其内收藏的金石、碑刻、名帖、古籍之多,被誉为“南粤之冠”。他不惜花巨资刊刻成“海山仙馆丛书”56种,492卷,并分经、史、子、集四部,共120册。还搜罗了历代书法名家法帖,雇请工匠精心镌刻成千余块石刻,陈列展览。其他还有“陈氏书院”各类精湛的木雕、石雕、砖雕、灰塑、陶塑、钢铁铸等装饰工艺,美轮美奂,这座建筑本身就是民族艺术的奇葩。可惜,这一切,现今已成了明日黄花。
西关,遍布着多少诱人的去处,留下了多少诱人的风采。西来初地,五百罗汉;荔枝湾,榕树头;酸枝街,玉器墟;名伶,花艇;西关大屋,趟拢门……假如没有了这充满怀旧情调的种种,广州城就会让人觉得少了点什么。西关没有了趟栊门,就好比北京没有了四合院,上海没有了石库门,陕北没有了大窑洞……难怪人们说,西关大屋即是广府文化的缩影,而广府文化与潮州文化、客家文化共同组成了中华文化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岭南文化。
我留恋西关,留恋西关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