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引进滑子菇栽培时间较短,生产中常以阔叶杂木屑为主栽培料,配方较单一。我们通过设置滑子菇配方试验,探究不同培养料配方对滑子菇产量及效益的影响,得出除杂木屑为主料外,以棉秆粉 玉米芯为主料的滑子菇配方。该试验对充分利用当地农业废弃物,节约森林资源,开拓食用菌栽培料途径,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滑子菇;培养料配方;产量及效益;试验
中图分类号:S646.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832004
滑子菇属担子菌纲,菌目,丝膜菌科,鳞属的一个种,属木腐生菌,在自然界中多生长在阔叶树上,尤其是壳斗科的伐根、倒木上,能够利用分解木材、桔秆等原料中的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等养分,在人工栽培过程中可利用硬杂木屑或棉秆、玉米芯等,再加麦麸、米糠、玉米粉等原料即可。为优选适合当地推广应用的滑子菇配方,我们于2014年在莒县果庄鑫垚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进行了不同培养料配方对滑子菇产量及效益的影响试验。具体试验情况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配方
配方1:棉秆粉50%,玉米芯36%,麦麸12%,石灰1%,石膏1%;
配方2:玉米秸68%,麦麸28%,玉米面3%,石膏1%;
配方3:玉米秸56%,玉米芯25%,麦麸15%,豆粕粉3%,石膏1%;
配方4:棉籽壳65%,麦麸30%,玉米面3%,石灰1%,石膏1%;
配方5:杂木屑83%,麸皮15%,石膏1%,石灰1%。
培养料料水比为1:1.45~1.55,含水量在60%~65%之间。
1.1.2 试验菌株
该试验所用品种为莒县果庄鑫垚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自行选育的滑子菇新菌株“JH-1”,该菌株经连3a试验种植,具有适应性强、生物转化率高、菇型好等优点。
1.2 试验地点与试验条件
1.2.1 试验地点
该试验选在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果庄镇后梭庄村鑫垚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基地实施,该基地已连续5a种植滑子菇,有成熟的滑子菇种植经验。
1.2.2 试验条件
该试验设置所用出菇棚为冬暖型日光温室,东西长60m,南北跨度10m,棚高2.8m,棚膜上面覆盖草帘遮阳,棚内顺风搭设菇架,四周留有70cm宽的作业道。菇架人行道宽1m,菇架宽1m,摆8层左右,层间距25cm,底层距地面60cm,上层距棚盖50~70cm。菇棚具有既能遮阳、保湿,又能透风、排湿的效果。通风口、过道门口覆盖50目防虫网。
1.3 试验设计
本试验采用5种配方的培养基进行滑子菇生产,从滑子菇发菌情况、产量、生物转化率和收益进行比较,筛选出最佳配方。2014年4月上旬制生产试验菌包,菌袋规格为17cm×38cm聚乙烯菌筒,每袋装干料500g,常压灭菌,接种室无菌操作,生产菌种采用紫穗槐枝条菌种。接种前使用“必洁仕”二氧化氯消毒剂消毒(按A剂用药量0.25~0.3g/m3计算,A剂1.3g需用B剂溶液5ml溶解),用3%来苏尔水溶液(煤酚皂)进行表面消毒。利用恒温库房发菌转色,将发菌转色的菌包移入冬暖型日光温室内开袋出菇。发菌期记录各配方的发菌天数,出菇期每天记录产菇量,通过前三潮菇的总产量测算单个菌包的产量及生物转化率,按高温期滑子菇5.5元/500g的价格测算产值。各个配方间每个处理设置3次重复,每个小区观察200个菌包。
2 试验结果
具体试验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配方2发菌速度最快,配方5次之,配方3发菌速度最慢。生物转化率以配方5最高,为97. 6%,以配方3最低,为87.1%。5个配方处理鲜菇收益从高至低依次为: ⑤>①>②>④>③,最高收益和最低收益相差为每袋0.68元。试验表明,以低成本棉秆粉、玉米芯复合料栽培滑子菇,其鲜菇产量、产值和收益与杂木屑为主培养料的配方相近,优于棉籽壳、豆秆粉和玉米秸主料栽培效果。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本次试验得出,利用阔叶杂木屑为主料的配方为滑子菇当前生产的最佳配方;为充分利用当地的农业下脚料,选用棉秆粉 玉米芯做主要培养基质的滑子菇配方,原料来源充足,综合效益明显,适于我国棉花、玉米种植区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简介:刘为光(1964-),男,山东莒县人,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关键词:滑子菇;培养料配方;产量及效益;试验
中图分类号:S646.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832004
滑子菇属担子菌纲,菌目,丝膜菌科,鳞属的一个种,属木腐生菌,在自然界中多生长在阔叶树上,尤其是壳斗科的伐根、倒木上,能够利用分解木材、桔秆等原料中的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等养分,在人工栽培过程中可利用硬杂木屑或棉秆、玉米芯等,再加麦麸、米糠、玉米粉等原料即可。为优选适合当地推广应用的滑子菇配方,我们于2014年在莒县果庄鑫垚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进行了不同培养料配方对滑子菇产量及效益的影响试验。具体试验情况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配方
配方1:棉秆粉50%,玉米芯36%,麦麸12%,石灰1%,石膏1%;
配方2:玉米秸68%,麦麸28%,玉米面3%,石膏1%;
配方3:玉米秸56%,玉米芯25%,麦麸15%,豆粕粉3%,石膏1%;
配方4:棉籽壳65%,麦麸30%,玉米面3%,石灰1%,石膏1%;
配方5:杂木屑83%,麸皮15%,石膏1%,石灰1%。
培养料料水比为1:1.45~1.55,含水量在60%~65%之间。
1.1.2 试验菌株
该试验所用品种为莒县果庄鑫垚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自行选育的滑子菇新菌株“JH-1”,该菌株经连3a试验种植,具有适应性强、生物转化率高、菇型好等优点。
1.2 试验地点与试验条件
1.2.1 试验地点
该试验选在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果庄镇后梭庄村鑫垚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基地实施,该基地已连续5a种植滑子菇,有成熟的滑子菇种植经验。
1.2.2 试验条件
该试验设置所用出菇棚为冬暖型日光温室,东西长60m,南北跨度10m,棚高2.8m,棚膜上面覆盖草帘遮阳,棚内顺风搭设菇架,四周留有70cm宽的作业道。菇架人行道宽1m,菇架宽1m,摆8层左右,层间距25cm,底层距地面60cm,上层距棚盖50~70cm。菇棚具有既能遮阳、保湿,又能透风、排湿的效果。通风口、过道门口覆盖50目防虫网。
1.3 试验设计
本试验采用5种配方的培养基进行滑子菇生产,从滑子菇发菌情况、产量、生物转化率和收益进行比较,筛选出最佳配方。2014年4月上旬制生产试验菌包,菌袋规格为17cm×38cm聚乙烯菌筒,每袋装干料500g,常压灭菌,接种室无菌操作,生产菌种采用紫穗槐枝条菌种。接种前使用“必洁仕”二氧化氯消毒剂消毒(按A剂用药量0.25~0.3g/m3计算,A剂1.3g需用B剂溶液5ml溶解),用3%来苏尔水溶液(煤酚皂)进行表面消毒。利用恒温库房发菌转色,将发菌转色的菌包移入冬暖型日光温室内开袋出菇。发菌期记录各配方的发菌天数,出菇期每天记录产菇量,通过前三潮菇的总产量测算单个菌包的产量及生物转化率,按高温期滑子菇5.5元/500g的价格测算产值。各个配方间每个处理设置3次重复,每个小区观察200个菌包。
2 试验结果
具体试验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配方2发菌速度最快,配方5次之,配方3发菌速度最慢。生物转化率以配方5最高,为97. 6%,以配方3最低,为87.1%。5个配方处理鲜菇收益从高至低依次为: ⑤>①>②>④>③,最高收益和最低收益相差为每袋0.68元。试验表明,以低成本棉秆粉、玉米芯复合料栽培滑子菇,其鲜菇产量、产值和收益与杂木屑为主培养料的配方相近,优于棉籽壳、豆秆粉和玉米秸主料栽培效果。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本次试验得出,利用阔叶杂木屑为主料的配方为滑子菇当前生产的最佳配方;为充分利用当地的农业下脚料,选用棉秆粉 玉米芯做主要培养基质的滑子菇配方,原料来源充足,综合效益明显,适于我国棉花、玉米种植区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简介:刘为光(1964-),男,山东莒县人,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