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写好字的基本条件,也是保证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其主要目的是引起兴趣,形成良好习惯,从写字中感受美感,那么学生的写字审美能力和综合审美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关键词:写字教学 指导方法 习惯养成
在语文教学中,写字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已远远超出了练字本身。切实打好学生写字基础,培养写字兴趣,形成良好习惯、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重视基础,抓住重点、难点
1.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
朱子家训中把写字要领概括为“身正、心静、气顺、自然”。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写好字的基本条件,也是保证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要从入学起,就让学生知道正确的写字姿势,教师可自己演示或找姿势正确的学生示范,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绘制坐姿要领,执笔姿势图,从各个侧面加以演示,懂得不正确的姿势对身体的危害。为保持学生书写时的正确姿势,还可编写字口诀:头正、身直、肩放平、臂张、胸开、足踏稳,笔尖斜向左前方,三指拿笔留一寸。书写前,可让学生边背口诀,边调整姿势,边做好心理准备,用正确的姿势进行书写。
2.注意写字的具体指导
(1)笔画的指导:汉字不管繁简都是由各种笔画组成的。低年级要特别教好8种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折、钩、提。汉字共有25种笔画,教师要一一教给学生笔画名称,教给学生正确书写的方法,并反复练习,形成技能。
古人讲究“笔笔有来路”,就是说要有章法可言,每个字的每一笔法都有不同特征和变化规律。如楷书中的基本笔画:“横”,应从左向上略作斜势,约5°—10°的角。起筆时要逆锋,收笔时要稍作回锋收笔。撇有长短、平竖之分,直有大小、左右之别等,掌握这些笔画的不同特征和变化规律,才能把字写美观。另外,还要注意一个字的关键笔画的指导,如“鸟”字中的“ㄅ”,“色”字中的“乚”等,然后指导书写。
(2)笔顺的指导:汉字除了单笔字外,都有先此后彼的笔顺问题。上好写字课,应首先教会学生笔顺规则: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中间后两边、先里头后封口。教会学生如何判断字的笔顺规则。学会和掌握七种笔顺规则,不仅可以把字写得规范,而且可以使笔画之间搭配合理,有利于提高书写速度。在低年级写字教学中,遇到笔顺容易写错的字,教师必须加以指导。
(3)结构的指导:一个字就像一个人,要写好字必须注意观察字的“体形”。汉字的结构千变万化,但它有独特的结字规律。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字的偏旁部首、上下左右所占的比例。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把字写得端正、美观,还有益于培养学生分析字形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遇到结构特殊或笔画特别多或特别少的字,要重点分析、讲解,指导学生把这些字写好。
教师在这三方面的指导中,要做到边指导边示范,遵循精讲多练的原则。对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范写过程中给予讲解。可指导学生先用手在桌子上写,再用田字格本写。开始,可让学生看一笔写一笔,再逐步要求看一个部件写一个部件,直到看一个字写一个字。在学生有了一定写字能力之后,要求离开田字格,在方格中把握生字笔画之间和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把字写端正、美观。
二、引起兴趣,形成良好习惯
1.兴趣的引导。要使学生写好字,必须引起其兴趣。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提高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直接因素。兴趣的培养多种多样。
①讲述故事:教师根据学生崇拜名人、喜欢模仿名人的心理,可收集古今书法大师少年时代练字的传说故事,讲给学生听,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写字的感情。
②开展活动:教师根据学生好胜的心理,开展一些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A.兴趣型活动。班级在成立普及型兴趣小组,定期开展书法兴趣活动;B.展示型活动。如写字竞赛、作业或书法大赛、名家书法观赏等。C.实践运用型活动。如向报刊投稿,平时办板报、春节学写春联等。
2.习惯的养成
学生自身形成:学生自身形成写字认真的态度,按教师所教的方法认真写字,做到一丝不苟,始终如一。但不能急于求成,应该逐步提高要求,先要求学会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再要求行款整齐,逐步提高写字速度。
教师指导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不可忽视教师的“身教”。因为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需要一个过程。书写时,教师还可不断巡视。对写字能力强或因自信心不足而写不好字的孩子及时用赞赏的语气给予表扬与鼓励:“你的写字本领真棒呀!”“看这位小朋友的写字姿势多漂亮!”对那些做事急躁,动不动就使用橡皮或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教师则可轻抚他们的头,温和轻声地提醒他们不要急躁,认真书写。在学生初步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后,教师应及时通过表扬、激励、互评、竞赛等方法加以强化,从而达到良好的“习惯定势”,促使学生养成“提笔即是练字时”的良好习惯。
三、注重能力,激发审美心理
汉字是美的,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写字就是经常受美的熏陶,时间长了,如同受到美的洗礼。小学生写字虽然还不能完全形成审美心理意识,但他们能分辨出哪位同学的作业干净、整齐,感觉到哪位老师的“板书漂亮”。他们从写字中感受到了美感,写字审美能力就会逐步提高,综合审美能力也将大大增强。
总之,我们对写字教学要提高思想认识,明确教学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这对其今后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要把写字教学作为育人的一个突破口,把练字与“练人”结合起来,以写字教学作为中介,素质教育作为契机,为培养新时代的综合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洪锋.试论中小学写字教学.
[2]修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汉字书写水平评价的理论基础研究.
[3]中小学写字教学.
关键词:写字教学 指导方法 习惯养成
在语文教学中,写字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已远远超出了练字本身。切实打好学生写字基础,培养写字兴趣,形成良好习惯、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重视基础,抓住重点、难点
1.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
朱子家训中把写字要领概括为“身正、心静、气顺、自然”。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写好字的基本条件,也是保证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要从入学起,就让学生知道正确的写字姿势,教师可自己演示或找姿势正确的学生示范,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绘制坐姿要领,执笔姿势图,从各个侧面加以演示,懂得不正确的姿势对身体的危害。为保持学生书写时的正确姿势,还可编写字口诀:头正、身直、肩放平、臂张、胸开、足踏稳,笔尖斜向左前方,三指拿笔留一寸。书写前,可让学生边背口诀,边调整姿势,边做好心理准备,用正确的姿势进行书写。
2.注意写字的具体指导
(1)笔画的指导:汉字不管繁简都是由各种笔画组成的。低年级要特别教好8种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折、钩、提。汉字共有25种笔画,教师要一一教给学生笔画名称,教给学生正确书写的方法,并反复练习,形成技能。
古人讲究“笔笔有来路”,就是说要有章法可言,每个字的每一笔法都有不同特征和变化规律。如楷书中的基本笔画:“横”,应从左向上略作斜势,约5°—10°的角。起筆时要逆锋,收笔时要稍作回锋收笔。撇有长短、平竖之分,直有大小、左右之别等,掌握这些笔画的不同特征和变化规律,才能把字写美观。另外,还要注意一个字的关键笔画的指导,如“鸟”字中的“ㄅ”,“色”字中的“乚”等,然后指导书写。
(2)笔顺的指导:汉字除了单笔字外,都有先此后彼的笔顺问题。上好写字课,应首先教会学生笔顺规则: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中间后两边、先里头后封口。教会学生如何判断字的笔顺规则。学会和掌握七种笔顺规则,不仅可以把字写得规范,而且可以使笔画之间搭配合理,有利于提高书写速度。在低年级写字教学中,遇到笔顺容易写错的字,教师必须加以指导。
(3)结构的指导:一个字就像一个人,要写好字必须注意观察字的“体形”。汉字的结构千变万化,但它有独特的结字规律。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字的偏旁部首、上下左右所占的比例。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把字写得端正、美观,还有益于培养学生分析字形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遇到结构特殊或笔画特别多或特别少的字,要重点分析、讲解,指导学生把这些字写好。
教师在这三方面的指导中,要做到边指导边示范,遵循精讲多练的原则。对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范写过程中给予讲解。可指导学生先用手在桌子上写,再用田字格本写。开始,可让学生看一笔写一笔,再逐步要求看一个部件写一个部件,直到看一个字写一个字。在学生有了一定写字能力之后,要求离开田字格,在方格中把握生字笔画之间和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把字写端正、美观。
二、引起兴趣,形成良好习惯
1.兴趣的引导。要使学生写好字,必须引起其兴趣。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提高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直接因素。兴趣的培养多种多样。
①讲述故事:教师根据学生崇拜名人、喜欢模仿名人的心理,可收集古今书法大师少年时代练字的传说故事,讲给学生听,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写字的感情。
②开展活动:教师根据学生好胜的心理,开展一些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A.兴趣型活动。班级在成立普及型兴趣小组,定期开展书法兴趣活动;B.展示型活动。如写字竞赛、作业或书法大赛、名家书法观赏等。C.实践运用型活动。如向报刊投稿,平时办板报、春节学写春联等。
2.习惯的养成
学生自身形成:学生自身形成写字认真的态度,按教师所教的方法认真写字,做到一丝不苟,始终如一。但不能急于求成,应该逐步提高要求,先要求学会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再要求行款整齐,逐步提高写字速度。
教师指导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不可忽视教师的“身教”。因为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需要一个过程。书写时,教师还可不断巡视。对写字能力强或因自信心不足而写不好字的孩子及时用赞赏的语气给予表扬与鼓励:“你的写字本领真棒呀!”“看这位小朋友的写字姿势多漂亮!”对那些做事急躁,动不动就使用橡皮或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教师则可轻抚他们的头,温和轻声地提醒他们不要急躁,认真书写。在学生初步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后,教师应及时通过表扬、激励、互评、竞赛等方法加以强化,从而达到良好的“习惯定势”,促使学生养成“提笔即是练字时”的良好习惯。
三、注重能力,激发审美心理
汉字是美的,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写字就是经常受美的熏陶,时间长了,如同受到美的洗礼。小学生写字虽然还不能完全形成审美心理意识,但他们能分辨出哪位同学的作业干净、整齐,感觉到哪位老师的“板书漂亮”。他们从写字中感受到了美感,写字审美能力就会逐步提高,综合审美能力也将大大增强。
总之,我们对写字教学要提高思想认识,明确教学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这对其今后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要把写字教学作为育人的一个突破口,把练字与“练人”结合起来,以写字教学作为中介,素质教育作为契机,为培养新时代的综合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洪锋.试论中小学写字教学.
[2]修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汉字书写水平评价的理论基础研究.
[3]中小学写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