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探索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lsh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网络时代的迅猛发展,网路青年自组织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传播系统,在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网络青年自组织在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挑战。充分认识网络青年自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利用好网络青年自组织,才能真正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 青年自组织 思政教育 大学生 创新探索
  随着网络时代的迅猛发展,形式各样的网络青年自组织逐渐产生。爱好、兴趣相投的广大青年,以互联网交流的方式,积极组织网络成员间实施平等的沟通与资源共享,同时倡导网络组织内部彼此尊重平等、自由轻松,通常以对时尚生活方式的探寻,社会公益活动的践行,以及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弘扬作为交流主题,属于一种现代化年轻人的聚集形式。目前,部分大学生有严重依赖网络青年自组织的现象,因为网络青年自组织承担着大学生人际交往,学习研究,信息交互,以及休闲娱乐等功效,依靠其信息实时更新与高度互动的特征,逐渐成为高等院校中最活跃、张扬的新型互动媒介。本文基于网络青年自组织的视角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机制。
  一、机遇与挑战——网络自组织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
  (一)网络青年自组织带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机遇
  1.为大学生提供全新的思想交流空间。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班级概念逐渐淡化,网络上的各种聊天室、读者论坛及虚拟社区等,日益成为大学生学习、交流的重要场所。而这些管理自主化、运作网络化的青年组织,能极大地迎合青年学生的归属与需要,充分尊重他们在自由平等方面的需求,并借助自组织自身的力量实现所有组织成员的共同目标[1]。在网络自组织中,大学生能够自由表达情感,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作为社会中合群性和归属感比较强烈的群体,加上受教育程度比较高,大学生总是容易结成不同形式的组织,因此青年网络的组织应运而生。
  2.为高校思政工作者提供有效的教育平台。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呈现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双向互动性特点。运用网络平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能够对大学生思想动态予以真实把握,及时发现与解决问题,增强思政教育工作的针对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热衷于通过网络自发地关注社会热点、校园热点,并将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发表出来。基于这种情况,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能够通过分析、搜索、整理及调整网络论坛,对学生理念动态予以及时性把握,以此展开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使思政教育工作更具有时效性。
  (二)网络青年自组织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1.某些大学生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激化价值冲突。
  网络青年自组织虽然思想活跃、影响面大,但它缺乏国家、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的管理,其发展往往存在自由、随意、散漫的特点,出现了思想多样、活动多元、个性特征千奇百怪的状况。某些网络青年自组织出现了一些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以及思想意识偏激的行为,有的甚至出现了违纪违法行为。作为一种民间自由组合的非正式组织,网络青年自组织它没有隶属关系,不属于政府等现实社会组织或高校中的哪个部门,这给网络监管造成很大困难,使得网络信息出现“糟粕和精华并存”的现象。而大学生的辨识力有待提升,极易接受这种生动形象、文、声、图并茂的传播方式,最终导致互联网遭受精神污染。
  2.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权威和传统的教育方法受到冲击。
  随着大学生自主意识的不断增强,他们并已不像从前那样一味接受学校或老师的教学安排,而通过自身不断增强的判断力和是非观,辨别事物,做出选择和行动,这样就打破了学校或老师的权威地位。部分青年学生对于参与正式组织开展的集体活动的积极性不是很高,甚至拒绝参与。与传统组织相比,青年自组织的活动更符合多数学生的兴趣与意愿,在活动中也更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因而更能体现出个人价值。这种现象的形成势必会对校园的主流交化产生一定的冲击。
  二、路径与方法——基于网络青年自组织视角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1.健全完善传播系统,构建全方位的信息共享体系。
  网络青年自组织为更多大学生所接受与推崇,其关键性因素就是网络青年自组织能够快速传递信息。大学生本身属于较强同质性的群体,具有一致的热点关注方向,所以很容易有共同话题。以往校园因互联网所导致的现实波动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全面、真实地了解具体信息,很多事情被个别行为恶劣的学生丑化或者夸大。所以,健全、完善网络传播系统,创设多样化信息共享机制极为重要。大学生在该网络环境中,不仅能够通过书籍、报纸的方式获取信息,而且还能通过互联网对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进行搜寻。如何保证学校与社会信息能够全面、真实地在学生面前呈现出来,是高校网络工作人员亟须关注的重点[3]。
  2.加快立法进程,不断提升网络环境监管机制。
  应该通过立法方式正确引导,充分发挥网络本身所具有的正面作用,尽量规避网络消极而影响,确保网络能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不断健全网络环境律法监管机制,加快立法进程是网络时代发展与进步的关键。相关部门必须对日益改变的互联网环境予以高度关注,注重发展新兴的各种网络载体,强化监督、服务及引导网络环境。首先,应该全面落实网络载体登记体制,服务与指导符合登记条件且愿意登记的网络载体;其次,加大监管网络环境力度,坚决打击利用网络自由性、匿名性而对社会和谐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网络运行机制将不断成熟,广大青年学生的道德水平将不断提高,网络环境本身的“自净”功能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法律作为柔性管理后的“硬性补充”必须存在,这是科学管理的体现。
  (二)提高传播者的业务素质
  网络青年自组织载体中,有一种网络参与者是信息传播者。就教育学而言,大学生思政教育者是教育主体,教育主体综合专业素质的提高,对大学生思政教育效果的强化具有重要作用。   1.尊重学生差异,推行主客体的平等对话机制。
  通过网络载体对大学生思政教育进行积极开展,需要教育工作者要注重网络载体本身所具有的重要作用,针对学生认识的差异性,积极创建主客体平等交流机制。对于一些网络载体,如网络青年自组织的活动,极大地冲击着大学生传统思政教育方式。首先,思政教育者已非知识的绝对分配者与控制者,大学生能够利用互联网方式寻找自己需要的教育资源;其次,网络条件下,大学生个性得到不断张扬,使其逐渐摒弃了以往仅仅是强制性灌输知识的教育模式,现代互联网环境让思政教育更为平等化,主客体双方能够彼此互动,平等交流[2]。
  2.广用网络话语,跨越主客体的交流沟通距离。
  从根本上说,网络时代发展的产物就是网络话语,这是当代年轻人张扬个性与创造力的产物。在发展网络青年自组织中,网络语言发挥着重要作用。网络语言缩小了大学生与思政教育者间所存在的鸿沟,高校思政教育者在网络青年自组织中可以超越交流的鸿沟,越过信息传递过程中所存在的障碍,对新型网络语言进行广泛使用,以此全面、正确地把握大学生群体的行为及思想动态,由此在实施思政教育时,能够达到更好的信息传递效果。大学生是网络青年自组织重要参与者,所以应该采用能够与他们达成共识的交流方式。传统中规中矩的说教,很可能会让学生排斥该网络组织,甚至产生厌烦心理。所以,相关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对学生权利予以尊重,为大学生意见或观点的充分表达创造有利条件,并根据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依照思政教育规律,正确引导大学生接受思政教育。
  (三)保证网络青年自组织积极向上地发展
  网络青年自组织具有多样化构成形式,而且其主题性质也具有很大差异性,能够有效补充学生现实聚集形式,所以网络青年自组织本身具有的积极正向性就显得极为重要。
  1.注重分类教育,区分多元化的网络群体性质。
  现阶段,网络青年自组织具有极为丰富的聚集形式,就比较普遍的QQ群分组而言,就包括追星、购物、职业培训、老乡会及同学会等各方面。相关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现阶段大学生中比较活跃的集中形式主要包括社团群体,学习交流,以及老乡会等。根据网络群体性质的差异性,就大学生思政教育者而言,应该重视分类指导,区分对待。
  通常而言,学习交流群所探讨的话题往往是共享学习资料,比如,以某种证书或者课程考试资料交流聚集而成,一般具有比较单一的话题形式。而社团群体类,其成员主要是各社团的学生,社团网络群体能够延伸现实学生组织,通常这种群体构成成员间均为熟人,彼此比较了解。大学生思政教育一定要紧抓重点与关键点,并紧抓群体中较活跃的成员。
  2.创新工作思路,引导现实性的网络群体聚集。
  引入“小组工作方法”,帮助大学生在信任氛围中讨论社会热点问题与当今时事。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小组活动,以及透彻、深入的网络青年自组织小组间的交流,对组员互动过程中的参与态度、行为与所承担角色的变化,逐渐形成健康、积极的网络氛围,以此达到高校思政教育的最终目的。一方面,通过设立新的网络青年自组织,增加网络青年自组织中熟人群体的聚集比例,加大可控制力度。另一方面,将学习资源等关系学生切身利益的相关材料利用网络资源予以发布,形成学生的主动聚集。网上学习方式、网上共享机制等都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抓手,让学生在更为轻松活泼的交流氛围中,接受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以鲜明的阵地功能特点增强在学生群体中的吸引力。
  三、结语
  网络青年自组织本身影响力比较大,时效性比较强,而且在互联网环境中,能够放大各类信息,所以对创新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在网络青年自组织中,大学生能够对自己的想法进行真实的表达,并积极主动地接受思政教育者的监督与管理,在网络青年自组织中积极进行大学生思政教育,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要求[4]。
  总之,网络青年自组织为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创新,与时俱进,将思想教育和实践教育有效结合起来,通过优势互补,才能不断提高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赵红梅,王宏起.社会网络视角下R
其他文献
摘 要: 《托斯卡纳艳阳下》是弗朗西丝·梅斯的成名作,一经面世,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本文主要研究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小城故事,提出观点。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小城故事 《托斯卡纳艳阳下》  一、引言  弗朗西丝·梅斯这本回忆录《托斯卡纳艳阳下》讲述她在意大利托斯卡纳地区的科尔托纳古城(Cortona)购买并翻修一座荒废已久的乡间老宅,以及在那里生活与思考的点点滴滴。这本书在1996年一
由《故宫》原班人马倾情打造的八集纪录片《园林》(分别为第一集《仙境在人间》、第二集《村庄里的上林苑》、第三集《桃花源有多远》、第四集《写在大地上的诗》、第五集《汴京艮岳梦》、第六集《不朽的林泉》、第七集《遥远的归处》、第八集《墙内的花园》,每集长度50分钟),于2015年6月20日CCTV9的端午假期档(每晚20点“特别呈现”时段)播出,受到海内外观众的广泛关注。特别是第二集《村庄里的上林苑》:秦
摘 要: 任务驱动是探究性学习的一个主要特征。有效探究活动的前提是学生质疑精神的存在。高中生普遍存在文言阅读障碍,会在学习《〈史记〉选读》时生发诸多疑问,这些正是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最好的切入点。本文以《〈史记〉选读》教学实践为例,管窥组织学生探究学习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史记〉选读》 语言现象 质疑探究  学贵有疑。《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
[摘要]爱情是文艺作品的永恒主题,爱情总能主赢得广大观众的欢心。本文通过韩国影片《白色情人节》和中国影片《阿斯匹林》相同和相异之处的分析,提示了其中深刻的主题意蕴以及丰富的思想内涵。等待不仅是一种爱情美,也是一种人生美,更是一种伤感美。  [关键词]《白色情人节》 《阿司匹林》 爱情  也许是看多了那些哭哭啼啼打打闹闹轰轰烈烈的爱情大片,最近有两部影片,《白色情人节》和《阿司匹林》,以接近原生活的
摘 要: 儿童文学作品通过多样的文学形式对儿童的各个方面起到引导和教育的作用,旨在为儿童培养良好的心理、性格、品行提供重要助力。绘本以其精美、富有童趣的绘画配以少量文字,让孩子在玩中学知识、明事理,培养多元智能,是近年来备受推崇的儿童文学形式。译者在选择和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应当慎之又慎,本着为儿童负责的态度,严把语言关、艺术关,努力创作出优秀的翻译作品。  关键词: 儿童文学 绘本 翻译 
摘 要: 针对当前大陆高校课堂中学生行为较被动消极的问题,本文对大陆与台湾两所高校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了调查与比较研究,发现两岸大学生的课堂行为存在显著地区差异。大陆学生在课堂中更多地表现出课堂无关行为和静听行为,较少参与小组讨论汇报等活动,台湾大学生的言语互动行为比较多,课堂参与度较高。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包括教师、学生自身及环境因素等方面。本文在对大陆与台湾的比较研究中发现大陆课堂存在一些问题
摘 要: 艺术设计类见习实践是实践环节的重要组成,本文主要探析艺术设计类见习实践现状,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组织实施及管理方面以完善见习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为目标作探索,旨在发挥见习实践的功能作用,增强见习实践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 艺术设计类 见习实践 建设探索  引言  专业见习实践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必要环节,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实习实践的前提和基础。学生通过专业见习增加经验背景,基
一章:江苏大学生审美情操培养的现状  “大学生”代表着朝气蓬勃、充满青春活力的青年一代,是一个民族希望之所在。审美情操是大学生精神塑造、人格完善、内涵养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家竞争力最终体现为人才的竞争,而“人”的问题,如果只关注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无视金钱至上、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负面的因素,不仅会使社会发展走向歧途,而且也会阻碍社会的良性运行
摘 要: 文章以社会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对留学生汉语学习环境研究中研究关系和个人因素进行反思,发现研究者影响的独特性:研究者是环境的一部分,研究关系对于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具有重要影响,研究者个体因素随着研究的进行不断变化,并由此影响研究过程和结论建构。  关键词: 质性研究 社会建构主义 研究关系 个人因素  一、质性方法及研究者影响  质性研究是通过对特定情境下的特殊人群的生活和心理状况进
作为当代最富盛名的导演之一,李安的作品担得起“凤毛麟角”的评语。因为他的作品给人的最直观的印象有两个方面,一为质量精深,二为数量稀少。物以稀为贵,这句古老的俗语也许可以概括大千世界中的某些规律,但却不能拿来形容李安的影片。因为他执导的影片之所以可贵,并不是因为数量少,而是因为质量确实出类拔萃。作为学识渊博,又极富创造性的导演,李安在影片中一直传达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即通过影片的画质去反映一定的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