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 小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可尝试以下做法:如揣摩中比较感悟语言;朗读欣赏中积累培养语感;联系生活感知语感;读写结合升华语感;诵读、积累中培养语感;在阅读中培养语感,由此,语文教学才返朴归真。
【关键词】 语感 教学本质 小学生 培养
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老师说:“语文教学有人文性、社会性、生活性、思想性……,但是,归根结底是它的语言性。”语言性是它的皮,另外的都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说,语文说到底就是要“学语习文”,就是要“训练语言文字”。这对于提高学生整体语文素养来说,既是一个基础,又是一个关键。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培养语感,这是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准确把握,也是一条遵循语文教学本质的道路。我们不抓语感,学生就学不好语文。
那么什么是语感呢?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我们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丰富的感受能力,即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打”字,在新华字典中有28种解释,到底怎么解释,就要靠在上下语境中去意会。这种意会的能力也就是语感的能力。这种能力是长期语言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种心理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一些粗浅的做法:
一、揣摩词语,比较感悟
比较是培养学生语感准确性的一种有效手段,有比较就会有发现。在学生对句子理解的模糊处,在作者表达感情的细微处,可通过比较揣摩,让学生去发现、去领悟。
1、 在用词的不同处比较
对于文章中的词语,有的看起来含义并不深奥,可是因为它用的恰当,就分外传神,通过比较这些词语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语感。例如《小壁虎借尾巴》一课,写各种动物尾巴的作用,分别选用了恰当的词语。小鱼用“摇”“,老黄牛用“甩”,燕子用“摆”,这些动词虽然都有“摇动”的意思,但不能调换使用,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用词的妙处,细细欣赏,反复琢磨,达到意会,并知道怎么用词,用在什么地方最确切。这样,学生的语感就会慢慢地被培养起来了。
2、 在词语的调换、增删中比较
在课文中,有许多语言是经过作者反复推敲、认真琢磨后才运用的,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调换或增删的形式,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探求原文的内涵、领悟到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精妙。例如《荷花》一文中有这样一句:“在这些大圆盘中冒出来。”可引导学生调换“冒”,然后组织讨论,通过比较,学生明白因为荷叶多,“挨挨挤挤”,所以荷花只能从中“冒”出来,一个“冒”字,不仅写出荷叶数量之多,还写出了荷花生命力旺盛。给人一种不可抗拒的感觉,一种生机勃勃的感受,通过这样的调换比较,学生也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凝炼。
二、朗读欣赏,领悟积累
语言是文字的载体,好的文章常以生动的语言取胜。这些文章有的平仄相同,掷地有声,有的节奏和谐,读来抑扬顿挫;有的句式对称,讲究工整美;有的句式参差,讲究错落美。学生只有在反复诵读中,才能感受到语言文字的节奏、情绪色彩,内在韵律、情味气势,才能体验到文章的情感。朗读是阅读教学中的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方式,也是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叶圣陶先生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朗读具有唤起形象、表达感情、训练思维等多种功能,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可爱的草塘》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走了进去,就像置身于大海中一样,浪花翠绿翠绿的,绿得发光、绿得鲜亮,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这段文字写得很美,应以一种惊叹、抒情的语调去朗读,朗读时特别要注意轻重缓急。第一句突出草塘之大之美,如置身于海洋的感受。第二句写的浪花(绿色的草浪)的颜色和动态变化,要读出动感,前缓后急。且要边读边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体会情感:又大又美的绿色海洋,微风中,碧浪涌动,向远方延伸,这是一幅多么美妙令人神往的画面啊,置身此景赞叹之情有之,喜爱之情有之。在教学这些句子时,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欣赏,学生便会充分品味其优美的韵味。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三、联系生活,敏锐感知
敏锐的语感是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地体验课文中人物的境遇,就会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像逐渐鲜明,逐渐具体,进而入情入境。如《第一场雪》一课中写“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这两句优美的文字,运用了”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沉甸甸”几个叠词,贴切地描绘了雪落枝头的美景。教学时,可以启发学生联系平时在冬天看到的雪景来理解,对于“蓬松松”的雪球怎么会是“沉甸甸”的这个问题,更应该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来理解。如果将一团棉球放在一张纸上,对于这张纸来说,它是沉甸甸的。同样的道理,那雪球是停积在松树上或柏树上的,那么它必定会感到沉甸甸的。这样教学,课文中所表达的内容与学生认识上的时空距离就会缩短,达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感情的目的。因而只有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敏锐的语感才能培养出来。
四、读写结合,提升语感
我们的语文课光说不写似乎成了一种习惯,学生练就了一张巧嘴,却留下了一只笨手。这是缺少锻炼的缘故。进入新课程以后,我们更多地在强调自由写作,但是这是不是就意味着不要规则了呢?试想,没有规则的指导,作文该如何提高?所以我觉得,我们的课堂写作,应既有“规则”的引导又有“自由”的激发。那么,规则从何而得呢?课文、课文中典范的句子就是我们学习的例子。从读中学写,使读与写结合起来,就会提升学生对语言的把握能力。课文中往往还有许多略写的部分,我们可以根据这些语言让学生开动脑筋,展开想象,进行语言补充。这种相象填补,能活跃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处于“愤”“悱”的状态,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又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在诵读、积累中培养发展语感
新课标要求1—6年级背诵优秀诗文70篇,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诵读,教给诵读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克服枯燥的死记硬背的传统做法,让学生边诵读,边领悟祖国优秀的文化精髓,汲取优秀诗文的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在领悟的同时也是积累的过程,在诵读的时候也就培养了语感,将名家的写法技巧、用词、表达的技巧学到手,使自己能在诵读、写作中以进步。
综上所述,敏锐的语感能力从小就得培养,重视培养语感,才使我们的课堂回归本真,我们的语文教学才是务实的,学生才能达到学习语文的目的。但每篇课文各有其特点,在培养小学生的语感能力时,不能千篇一律,而要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教育心理学》
3、《教学论》 李秉德 人民教育出版社
4、《小学语文教学参考》2011年第十一期。
【关键词】 语感 教学本质 小学生 培养
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老师说:“语文教学有人文性、社会性、生活性、思想性……,但是,归根结底是它的语言性。”语言性是它的皮,另外的都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说,语文说到底就是要“学语习文”,就是要“训练语言文字”。这对于提高学生整体语文素养来说,既是一个基础,又是一个关键。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培养语感,这是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准确把握,也是一条遵循语文教学本质的道路。我们不抓语感,学生就学不好语文。
那么什么是语感呢?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我们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丰富的感受能力,即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打”字,在新华字典中有28种解释,到底怎么解释,就要靠在上下语境中去意会。这种意会的能力也就是语感的能力。这种能力是长期语言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种心理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一些粗浅的做法:
一、揣摩词语,比较感悟
比较是培养学生语感准确性的一种有效手段,有比较就会有发现。在学生对句子理解的模糊处,在作者表达感情的细微处,可通过比较揣摩,让学生去发现、去领悟。
1、 在用词的不同处比较
对于文章中的词语,有的看起来含义并不深奥,可是因为它用的恰当,就分外传神,通过比较这些词语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语感。例如《小壁虎借尾巴》一课,写各种动物尾巴的作用,分别选用了恰当的词语。小鱼用“摇”“,老黄牛用“甩”,燕子用“摆”,这些动词虽然都有“摇动”的意思,但不能调换使用,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用词的妙处,细细欣赏,反复琢磨,达到意会,并知道怎么用词,用在什么地方最确切。这样,学生的语感就会慢慢地被培养起来了。
2、 在词语的调换、增删中比较
在课文中,有许多语言是经过作者反复推敲、认真琢磨后才运用的,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调换或增删的形式,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探求原文的内涵、领悟到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精妙。例如《荷花》一文中有这样一句:“在这些大圆盘中冒出来。”可引导学生调换“冒”,然后组织讨论,通过比较,学生明白因为荷叶多,“挨挨挤挤”,所以荷花只能从中“冒”出来,一个“冒”字,不仅写出荷叶数量之多,还写出了荷花生命力旺盛。给人一种不可抗拒的感觉,一种生机勃勃的感受,通过这样的调换比较,学生也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凝炼。
二、朗读欣赏,领悟积累
语言是文字的载体,好的文章常以生动的语言取胜。这些文章有的平仄相同,掷地有声,有的节奏和谐,读来抑扬顿挫;有的句式对称,讲究工整美;有的句式参差,讲究错落美。学生只有在反复诵读中,才能感受到语言文字的节奏、情绪色彩,内在韵律、情味气势,才能体验到文章的情感。朗读是阅读教学中的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方式,也是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叶圣陶先生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朗读具有唤起形象、表达感情、训练思维等多种功能,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可爱的草塘》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走了进去,就像置身于大海中一样,浪花翠绿翠绿的,绿得发光、绿得鲜亮,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这段文字写得很美,应以一种惊叹、抒情的语调去朗读,朗读时特别要注意轻重缓急。第一句突出草塘之大之美,如置身于海洋的感受。第二句写的浪花(绿色的草浪)的颜色和动态变化,要读出动感,前缓后急。且要边读边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体会情感:又大又美的绿色海洋,微风中,碧浪涌动,向远方延伸,这是一幅多么美妙令人神往的画面啊,置身此景赞叹之情有之,喜爱之情有之。在教学这些句子时,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欣赏,学生便会充分品味其优美的韵味。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三、联系生活,敏锐感知
敏锐的语感是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地体验课文中人物的境遇,就会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像逐渐鲜明,逐渐具体,进而入情入境。如《第一场雪》一课中写“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这两句优美的文字,运用了”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沉甸甸”几个叠词,贴切地描绘了雪落枝头的美景。教学时,可以启发学生联系平时在冬天看到的雪景来理解,对于“蓬松松”的雪球怎么会是“沉甸甸”的这个问题,更应该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来理解。如果将一团棉球放在一张纸上,对于这张纸来说,它是沉甸甸的。同样的道理,那雪球是停积在松树上或柏树上的,那么它必定会感到沉甸甸的。这样教学,课文中所表达的内容与学生认识上的时空距离就会缩短,达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感情的目的。因而只有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敏锐的语感才能培养出来。
四、读写结合,提升语感
我们的语文课光说不写似乎成了一种习惯,学生练就了一张巧嘴,却留下了一只笨手。这是缺少锻炼的缘故。进入新课程以后,我们更多地在强调自由写作,但是这是不是就意味着不要规则了呢?试想,没有规则的指导,作文该如何提高?所以我觉得,我们的课堂写作,应既有“规则”的引导又有“自由”的激发。那么,规则从何而得呢?课文、课文中典范的句子就是我们学习的例子。从读中学写,使读与写结合起来,就会提升学生对语言的把握能力。课文中往往还有许多略写的部分,我们可以根据这些语言让学生开动脑筋,展开想象,进行语言补充。这种相象填补,能活跃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处于“愤”“悱”的状态,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又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在诵读、积累中培养发展语感
新课标要求1—6年级背诵优秀诗文70篇,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诵读,教给诵读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克服枯燥的死记硬背的传统做法,让学生边诵读,边领悟祖国优秀的文化精髓,汲取优秀诗文的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在领悟的同时也是积累的过程,在诵读的时候也就培养了语感,将名家的写法技巧、用词、表达的技巧学到手,使自己能在诵读、写作中以进步。
综上所述,敏锐的语感能力从小就得培养,重视培养语感,才使我们的课堂回归本真,我们的语文教学才是务实的,学生才能达到学习语文的目的。但每篇课文各有其特点,在培养小学生的语感能力时,不能千篇一律,而要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教育心理学》
3、《教学论》 李秉德 人民教育出版社
4、《小学语文教学参考》2011年第十一期。